《%89民主义+(世界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89民主义+(世界书局+中华民国十六年-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十多只兵舰到广州来示威,还是用帝国主义的力量,来进行他们经济的力量。经济力的压迫,比较帝国主义,就是政治力的压迫,还要利害。政治力的压迫,是容易看得见的,好比此次列强用二十多只兵船来示威,广州人民便立时觉得痛痒,大家生出公愤,就是全国人民也起公愤,故政治力的压迫,是容易觉得有痛痒的;但是受经济力的压迫,普通都不容易生感觉。像中国已经受过了列强几十年经济力的压迫,大家至今还不大觉得痛痒,弄到中国各地都变成了列强的殖民地,全国人民至今还只知道是列强的半殖民地。
  这半殖民地的名词,是自己安慰自己;其实中国所受过了列强经济力的压迫,不只是半殖民地,比较全殖民地还要利害。比方高丽是日本的殖民地,安南是法国的殖民地,高丽人做日本的奴隶,安南人做法国的奴隶,我们动以亡国奴三字讥诮高丽人安南人,我们只知道他们的地位,还不知道我们自己所处的地位,实在比不上高丽人安南人。由刚才所说的概括名词,中国是半殖民地。但是中国究竟是那一国的殖民地呢?是对於已缔结了条约之国的殖民地,凡是和中国有条约的国家,都是中国人的主人;所以中国不只做一国的殖民地,是做各国的殖民地,我们不只做一国的奴隶,是做各国的奴隶。比较起来,是做一国的奴隶好些呢?还是做各国的奴隶好些呢?如果做一国的奴隶,遇到了水旱天灾,做主人的国家,就要拨款赈济,他们拨款赈济,以为这是自己做主人的义务,分内所当为的,做奴隶的人民,也视为这是主人应该要救济的。但是中国北方前几年受了天灾,各国不视为应该要尽的义务,拨款来赈济,只有在中国内地的各国人,来提倡捐助赈济灾民;中国人看见了,便说是各国很大的慈善,不是他们的义务,和主人的国家对於奴隶的人民,便差得很远,由此便可见中国还比不上安南高丽。所以做一国的奴隶,比较做各国的奴隶的地位是高的多,讲到利益来又是大得多,故叫中国做半殖民地,是很不对的;依我定一个名词,应该叫做「次殖民地」,这个次字,是由於化学名词中得来的,如次亚磷便是药品中有属磷质而低一等的名为亚磷,更低一等者名为次亚磷;又如各部官制,总长之下低一级的,就叫做次长一样。中国人从前只知道是半殖民地,便以为很耻辱,殊不知实在的地位,还要低过高丽安南,故我们不能说是半殖民地,应该叫做次殖民地。
  五、经济力压迫之一~~海关此次广东和外国争关余,关税余款本该是我们的,为什麽要争呢?因为中国的海关,被各国拿去了。我们从前并不知道有海关,总是闭关自守,後来英国到中国来叩关,要和中国通商,中国便闭关拒绝,英国用帝国主义和经济力量联合起来,把中国的关打开,破了中国的门户。当时英国军队已经占了广州,後来见广州站不住,就不要广州,去要香港,并且又要赔款;中国在那个时候,没有许多现钱来做赔款,就把海关押到英国,让他们去收税。当时满清政府计算,以为要很长久的时间,才可以还清,不料英国人得了海关,自己收税,不到数年,便把要求的赔款还清了。清朝皇帝才知道清朝的官吏很腐败,从前经理徵收关税,有中饱的大毛病,所以就把全国海关,都交给英国人管理,税务司也尽派英国人去充当。後来各国因为都有商务的关系,便和英国人争管海关的权利,英国人於是退让,依各国商务之大小为用人之比例,所以弄到现在,全国海关,都在外人的手内。中国同外国每立一回条约,就多一回损失,条约中的权利总是不平等,故海关税则,都是由外国规定,中国不能自由更改。中国的关税,中国人不能自收自用,所以我们便要争。
  现在各国对於外来经济力的压迫,又是怎样对待呢?各国平时对於外国经济力的侵入,都是用海关作武器,来保护本国经济事业的发展,好比在海口上防止外来军队的侵入,便要筑炮台一样,所以保护税法就是用关税去抵制外货,本国的工业才可以发达。像美国自白人灭了红番以後,和欧洲各国通商,当时美国是农业国,欧洲各国多是工业国,以农业国和工业国通商,自然是工业国占胜利,故美国就创出保护税法,来保护本国的工商业。保护税法的用意,是将别国的入口货,特别加以重税;如进口货物值一百元,有关便抽税一百元或八十元,各国通例都是五六十元。抽这样重的税,便可以令别国货物的价贵,在本国不能销行。本国货物无税,因之价平,便可以畅销。
  我们中国现在是怎麽样的情形呢?中国没有和外国通商以前,人民所用的货物,都是自己用手工制造。古人说男耕女织,便可见农业和纺织工业,是中国所固有的。後来外国货物进口,因为海关税轻,所以外来的洋布价贱,本地的土布价贵,一般人民便爱穿洋布,不穿土布,因之土布工业就被洋布消灭了。本国的手工工业便从此失败,人民无职无业,便变成了许多游民,这就是外国经济力压迫的情形。现在中国虽然仍有手工织布,但是原料还要用洋纱,近来渐有用本国棉花和外国机器来纺纱织布的;像上海有很多大纱厂,大布厂,用这些布厂纱厂,本来逐渐可以抵制洋货。但是因为海关还在外国人手中,他们对於我们的土布,还要抽重税,不但海关要抽重税,进到内地各处还要抽厘金,所以中国不独没有保护税法,并且是加重土货的税去保护洋货。当欧战时,各国不能制造货物输入中国,所以上海的纱厂布厂,一时是很发达,由此所得的利益便极大,对本分利,资本家便极多。但欧战以後,各国货物,充斥中国,上海的纱厂布厂,从前所谓赚钱的,至今都变成亏本了,土货都被洋货打败了,中国税关不特不来保护自己,并且要去保护外人,好比自己挖了战壕,自己不但不能去打敌人;并且反被敌人用来打自己,所以政治力的压迫,是有形的,是愚蠢的人也容易看见的,经济力的压迫是无形的,一般人都不容易看见,自己并且还要加重力量来压迫自己。所以中国自通商以後,出入口货物之比较,有江河日下之势,前十年调查中国出入口货物,相差不过二万万元,近来检查海关报告表,一九二一年进口货超过出口货是五万万元,比较十年前已加多两倍半,若照此推算,十年後也加多两倍半,那麽进口货超过出口货便要到十二万万五千万。换一句话说,就是十年之後,中国单就贸易一项,每一年要进贡到外国的钱是十二万万五千万元。你们看这个漏卮是大不大呢?
  六、经济力压迫之二~~银行经济力的压迫,除了海关税影响到入超以外还有外国银行。现在中国人的心理,对於本国银行都不信用,对於外国银行便非常信用,好比此刻在我们广东的外国银行,便极有信用,中国银行毫无信用。从前我们广东省立银行,发出纸币,尚可通用,此刻那种纸币毫不能用,我们现在只用现银。从前中国纸币的信用,不及外国纸币,现在中国的现银仍不及外国银行的纸币。现在外国银行的纸币,销行於广东的总数,当有几千万,一般人民都情愿收藏外国纸币,不情愿收藏中国现银﹕推之上海天津汉口各通商口岸,都是一样。推究此中原因,就是因为中了外国经济压迫的毒。我们平常都以为外国人很有钱,不知道他们都是用纸钱来换我们的货物,他们本来没有许多钱,好像是我们送到他们的一样。外国人现在所有的钱,不过印出几千万纸,我们信用他,他们便有了几千万钱。那些外国银行的纸币,每印一元,只费几文钱,印成了的纸,他的价值便称是一元或十元或一百元,所以外国人不过是用最少之本钱去印几千万元的纸,用那几千万元的纸,便来换我们几千万块钱的货物。诸君试想这种损失是大不大呢!为什麽他们能够多印纸,我们不能照样去印呢?因为普通人都是中了外国经济压迫的毒,只信用外国,不信用自己,所以我们所用的纸便不能通行。
  外国纸币之外,还有汇兑。我们中国人在各通商口岸汇兑钱,也是信用外国银行,把中国的钱都交外国银行去汇兑。外国银行代中国人汇兑,除汇兑钱的时候赚千分之五的汇水以外,并强赚两地的钱价;在交钱的时候,又赚当地银元合银两的折扣;像这样钱价折扣的损失,在汇钱和交钱的两处地方,总算起来,必须过百分之二三。像由广东外国银行汇一万块钱到上海,外国银行除了赚五十元汇水以外,另外由毫银算成上海规银的钱价,他们必定把广东毫银的价格算低,把上海规元银的价格抬高,由他们自由计算,最少必要赚一二百元;到了上海交钱的时候,他们不交规元银,只肯交大洋钱,他们用规元银折成大洋钱,必压低银两的市价抬高洋钱的市价,至少又要赚一二百元;故上海广州两地之间,汇兑一万块钱,每次至少要损失二三百元。所以用一万块钱在上海广州两地之间,汇来汇去,最多不过三十余次便完全化为乌有。人民所以要受这些损失的原因,就是因为中了外国经济压迫的毒。
  外国银行在中国的势力,除了发行纸币和汇兑以外,还有存款。中国人有了钱,要存到银行内。
  不问中国银行的资本是大是小,每年利息是多是少,只要知道是中国人办的,便怕不安全,便不敢去存款。不问外国银行是有信用没有信用,他们所给的利息是多是少,只要听到说是外国人办的,有了洋招牌,便吃了定心丸,觉得极安全,有钱便送进去,就是利息极少,也是很满意。最奇怪的辛亥武昌起义以後,一般满清皇室,和满清官僚,怕革命党到了,要把他们的财产充公;於是把所有的金银财宝,都存到各处外国银行,就是没有利息,只要外国人收存,便心满意足,甚至像清兵和革命军在武汉打仗打败了的那几日,北京东交民巷的外国银行,所收满人寄存的金银财宝,不计其数,至弄到北京所有的外国银行都有钱满之患,无余地可以再存。於是後来存款的,外国银行对於存款人,不但不出息钱,反要向存款人取租钱,存款人只要外国银行收存款,说到租钱,外国银行要若干便给若干。当时调查全国的外国银行,所收中国人的存款,总计有一二十万万。从此以後,中国人虽然取回了若干,但是十几年以来,一般军阀官僚,像冯国璋、王占元、李纯、曹锟,到处搜括,所发的横财,每人动辄是几千万;他们因为想那些横财很安全,供子子孙孙万世之用,也是存入外国银行;所以至今外国银行所收中国人存款的总数,和辛亥年的总数,还是没有什麽大加减。外国银行收了这一二十万万存款,每年付到存款人的利息是很少的,最多不过四五厘;外国银行有了这一二十万万钱,又转借到中国小商家,每年收到借款人的利息是很多的,最少也有七八厘,甚至一分以上。因此外国银行,只任经理之劳,专用中国人的资本来赚中国人的利息,每年总要在数千万。这是中国人因为要存款到外国银行,无形中所受的损失。普通人要把钱存到外国银行内的心理,以为中国银行不安全,外国银行很安全,把现款存进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