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王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食王传- 第40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惦记他做甚?他精着呢,多少人寻他而不得,不像我,被这一身给束缚了,只好往乡下躲去。以后什么打算?”王况拍了拍三白,三白很听话的一扭马耳朵,见悟能的马没跟上,很是不满的吱吱叫了一声,那马就赶紧的快跑两碎步跟了上来。

“也没什么打算了,就想寻个僻静所在,建个小庙清修,游戏风尘是好,也是见过许多,可总得静下心来消化一二。”悟能收了嬉皮笑脸,沉吟了半晌,这才回答。

“琉求好呀,大和尚不如去琉求筑个庙?地方任你选,也不用大和尚您去化缘,保证一个月之内,帮您盖得妥妥的。”这时候两人已经和李勤并排了,安逸王一听,赶快插话,这么牛叉的和尚这时候不邀请还什么时候邀请?对曾经的琉求国主来说,即便是再穷,一点建材也是有的,大不了,将自己的王宫拆了些就是,反正以后很少去了,留几间够住人就成。

至于刚听到的粗口,安逸王早已经抛到九霄云外去了,会爆粗口的才有人性么,若是成天的板着个脸,反而无味。

这就是大师和凡人的差别,要是刚刚爆粗口的不是悟能而是寻常百姓,安逸王就不会这么想了,必定是鄙视其没教养的。

“某倒是想去,可某的师祖估计不答应。”悟能也不好太过推脱,毕竟人家也是个郡王,品级比自己师父强太多了,只好也学了王况,拿画眉来当挡箭牌。

安逸王当然失望,明显的听出了委婉的拒绝来,不过一个“师祖”又把他的好奇心吊起来老高,高到九天之上,只怕风一吹就要掉到地上摔成八瓣,可这话也是不能问,来建安也呆了好几个月了,有关建安侯的传说听过不少,什么大难不死呀,什么灶君下凡呀,什么多少娘子想借种而不得呀等等,尤其是皇帝的诏书满天飞的找王况的师父更是传得神乎其神,那是神仙一样的人物呀,自己一介凡人,可亵渎不得。尤其是听了传说之后自己的总结分析,对建安侯得顺着他的性子来,如若不然,最后自己都不知道什么时候得罪人了。

“冼年后应该会去房陵,那安静。”王况丢下一句话,就再也不说。

“那便房陵了,嗯,得把师祖也叫上,他也喜欢。”悟能琢磨出味来了,王冼是王况的逆鳞是天下皆知的,就看黄大郎伴在王冼身边的时间比呆在王况身边的时间多就知道了,就眼下,王况也是坐在末小笨的身边的,这就是黄大托付了。

但黄大郎如今是游击将军了,王冼再是状元,也是没资格把黄大郎带在身边的,那么王冼的安危就成了王况的头等大事,自己会两手,虽然比不上黄大郎,但身份却是最便利的,而且抛开其他不说,少林武僧也要卖自己几分面子,到时候去要几个来跟着,那就不会有问题,正是一举两得的事,到哪都是清修,就房陵罢。

“对了,过完年,你派些弟子去西域,要精明些的,就去那开坛布道罢,若是碰到有西行归来的大德,帮着留意下,看看有什么好东西。”王况突然想起来唐三藏应该是快要动身回转了,而且搞个不好会比真实历史上提前不少,真实历史上玄奘是贞观十七年动身回转,贞观十九年回到长安的,这再过两天就是贞观十四年了,只剩了五年,五年对一般商旅来说,往天竺跑几个来回都绰绰有余,但玄奘可是一路布道讲经一路走的,真正花在行路的时间并不多,尤其是他还要躲避着官府的盘查。

最近几年各州都在学建州修路,西域起步是最晚,但也在修,而且官兵也比以前更主动的保护商旅了,大唐与西边的往来因为王况而变得比应该的密切了许多,消息传递也快了,由是唐三藏的回程就应该更顺利。既然想起来就先布置下去,免得以后又忘了,王况才不信玄奘一路来会只背着经书,肯定会有好东西。自己提前布置,等到玄奘回到大唐境内,西域的主要道路上应该已经布满了自己的人,先拦住玄奘的机会也就更高一些。

“咦?师父您知道玄奘的事?”悟能正考虑着去房陵的问题,王况一说他随口应了声,然后抬头,一脸惊疑。

玄奘西行,没人看好的,这么多年没了音信,都以为他陨落了,而且当初西行是偷偷去的,洛阳众僧怕牵连到自己,对外人是绝口不提,而且,这些年来,也只有玄奘一个西行,其他没人,自然说的就是玄奘,不过从师父口中竟然也对玄奘称大德,悟能不免觉得好笑“若论辈份,玄奘该称师父您为师叔祖的,你叫他大德,怕不把他羞死。”

自己的师父可是对佛法有过精妙绝伦的解的,就光一句吃素也算杀生,白马寺方丈听了都要梵香三柱的,当玄奘的师叔祖一点也不为过。

王况这才省起眼前的悟能可是出身中土佛法本源白马寺的,且本身辈份在白马寺就高,而玄奘出家的净土寺只是个小寺庙,方丈见了悟能都要施礼,这么说玄奘辈份比起悟能来低不少也在情理之中。

“若是如此,倒也好办了,某自己派人去拦截了就是,也还能还他个清白,省得回到中土还要背个私逃的罪名。”玄奘出关是一波三折,就是回程也是遇到百般的阻挠,不是官兵有意刁难,实在是他一没路引,二没度碟,只是到了长安后引起轰动,这才免过一罪,要是王况不去帮他一把,从安西开始一直到长安的路上,玄奘都要昼伏夜行才能避开许多的麻烦。

“师父要去,做徒弟的总归要凑个热闹,也好,正好有个大月子弟想回西域去弘扬佛法,就让他领了这个差使罢,师父您再交代一下那些往来西域的商客就行了。”见王况对玄奘如此重视,悟能也不免小心起来,自己的师父可不是一般人,他重视的东西怎么会简单呢。

此时因为聊天,三人的速度慢了下来,后面末小笨他们都赶上来了,见黄大不在,末小笨也没问,而是探头和自己妹妹说了几句,王况担心末细儿挂念,就上前说了几句,大约就是一个月内必定回来的意思,末细儿也是个明理的,自家夫君跟着建安侯做事,若不是紧要事,肯定不会在这年关派了去。

这时候王况也将思路理清了,从万俟老六送了信去江南镇军求援,这起码就要费了五天时间,江南镇军并不在道治所苏州,而是在婺州(今浙江金华,因其离龙泉较近的缘故,龙泉是许多朝代的冶炼场),从婺州派兵出来,也要花上两天时间,大队人马不比单人双骑可以日行几百里的,这就七天时间过去了,再从建州赶上去,哪怕是抄了近道,估计等黄大赶上,大约人也送到长安了,所以王况当初也没明确要求一定要将人追到,而是让黄大见机行事。主要就是要将事情闹到皇帝知道而又不引起太大的动静就行。

第四二二章小王晟是纨绔?

第四二二章小王晟是纨绔?

因为要到王村过年是头天下午临时起意通知的,今天已经是年夜,不过王村的房屋等都是现成的,在王陵的主持下,不光是将原来各家各户的房子都盖好了,就等着万一还有幸存者回来能住上,后世都能发生有人躲深山老林里一直到九十年代还不知道抗战已经胜利了,这个时代就更有可能有人躲着不敢出来。器:无广告、全文字、更只要有一分希望,就绝对不放弃,这是王况兄弟三个的执着。

不光原来的各家房屋都按老地址重新盖好,王凌也帮自己兄弟又起了个大院子,因为王况不止一次的说过乡下好的话来,作为大哥,在政事上帮不上忙,但后勤工作自然就上心了。不管王况将来能爬多高,也不管王冼将来能有多大出息,叶落一定是归根的,自古以来都是如此。

王村也有人住,还是陈大那帮人,他们虽然是在跟着王况住在建安,但随着王家女眷日渐多起来,他们住在府中也是不大方便,就另给他们置办了小院子,也在王村盖了房给他们安置家眷,或许对别人来说,住在建安比住乡下好,但对陈大他们来说就没这个问题,想住哪就住哪,这就恍若后世有人在大都市里买了一套房子,在乡下又起了栋别墅一样,大多数时间,还是喜欢住乡下的,清静而且宽敞。

这一路人马不得了,一个亲王,一个郡王,一个县候,还有县伯乡侯等等,如果这时候的贵族都有勋章配戴的话,必定是金光灿烂一片的,是以,同时得到消息的那些守在王村路口的羽林军士也加强了警戒,凡是不怕一万,只怕万一,万一有宵小起了坏心,这干系可大,尤其是建安侯一个人出事就够他们喝一壶的,因此,哪怕这几年来王村并没出过什么事情,他们也是加了岗哨,不得不小心呐,虽然不是他们的职责,虽然他们的职责是守着新起的璃窑,但真要出事,谁能跑得了?

住得近的那些出嫁了的王家娘子也都携夫带子的回王村过年了,小族长可是说过了,这个年要热热闹闹的过,自然大家就能来的都来,路远些的还在路上,再远的也有人去通知了,让他们过完年就回村里看看。本章由为您提供'

老人们也都来了,这些老人自然而然的就凑成了一堆,唠着闲嗑,对于这些年自家的事,老人们还恍如身在梦中,曾几何时,自家还要隐瞒着新夫是从王村出来的,现在却摇身一变,成了小东家的族人,王村还得了朝廷的诏书,说是当初就应该是祸不及家人,那屠村的将军也已经被发落到并州去服务苦役去了,几乎每一家都得到了赔偿,虽然这赔偿比起小东家每年分的月钱来说少得可怜,但那毕竟是朝廷的态度,谁见过有朝廷主动向百姓认错的?鲜少哦,有史以来一个巴掌就能数得完。

也就是小东家的能耐呀,要不是小东家,王村恐怕早就抹去了,再过个几年,大家伙也就不大能记得曾经有这么个王村存在过了。他们哪里管王况还没发迹的时候朝廷就已经给王村平反了呢?总之,一切的功劳全算到了王况的头上。

有富来客栈,有富来商行,年货什么的都不用愁,头天下午就都搬来了,而且那些没回家过年的伙计和师傅也全都被叫到了王村来一起过年,正好又可以掌勺。

祝四娘子一家也来了,这些年,或许是被黄廿滋养得多了,祝四娘子越发的精神起来,整日里是笑容不断,皮肤也从原来的暗淡无光转为嫩得都能拧出水来,整个人一下就年轻了十岁,这让多少建安的鳏夫及那些原本不大看得上祝四娘子的大龄青年是后悔莫及,但这世上可没后悔药卖。原本按照与黄家的约定,祝四娘子应该是早到时间随黄廿搬去长溪住的,但黄家上下经过商议,决定还是让黄廿留在建安,有黄廿在,长溪黄家和王况的关系就能联系得更紧密,这个勿庸质疑。

三丫头或许已经开始懂事了,知道自己和王冼订婚是什么个意思,现在是脸红红的躲在祝四娘子身后,一手还紧紧的攥着黄廿的袍袖不肯松手,看来黄廿和祝四娘子家的几个女儿关系还不错,否则以一个已经懂事的孩子来说,怎么能如此亲密呢?这是已经将其当做亲人了。

见三丫头这般光景,众人纷纷笑着看王冼,李恪和李勤这才看出点苗头来,一时间没准备什么物事,李恪就将自己腰上的佩给解了下来送给三丫头做见面礼,李勤这货,中土文化学个半拉子,腰上是既戴了环也戴了佩,幸好他是环佩分开两边戴的,否则这一路上叮叮当当,不知道的人如果没见人还要以为是哪个大家闺秀出门呢,寻常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