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克汉姆画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贝克汉姆画传- 第1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然高达3000万英镑,比前年增长了将近50%。在贝克汉姆离开之前,曼联也已在全世界拥有多达5300万球迷,为曼联提供了无限的商机。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卖掉贝克汉姆,无异于打开一个潘多拉的盒子,至少曼联的管理层连想都不敢这么想。
  2003年,潘多拉的盒子还是被打开了。贝克汉姆离开曼联,不仅仅是一种猜想,无数条传闻,还最终成了现实。但预想中的世界末日并没有由此出现,为此伤心的也仅限于曼彻斯特的球迷,一切仿佛春水东流一般顺理成章,再次验证了足球世界中万古常新的商业真理:对于一家职业足球俱乐部来说,永远不存在“非卖品”,所需要的只是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价钱。
  当然,把贝克汉姆这个曼联著名的商标卖掉,最主要的决定因素还是弗格森的意见。在球员转会的事情上,拥有第一决定权的还是主教练,尤其在曼联队,十多年来球员买进卖出,几乎都是由弗格森说了算。弗格森在球队的业务和人事上拥有着绝对的权力,董事会主席不加过问,这也成了弗格森取得成功的一个有力保证。当年他敢冒天下之天不韪而将队中的大牌坎切尔斯基和保罗·因斯卖掉,就是因为有了俱乐部的绝对信任和支持。
  在弗格森眼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为了球队的整体利益,即便是大牌球星也会被他毫不留情地卖掉。因为在曼联,没有弗格森不敢摸的老虎屁股,再大的老虎也得听他使唤。他在自传中曾毫不隐讳地表示:“如果足球运动员认为他可以凌驾于主帅的管理之上,那么只能对他们说一个单词——再见。”相反,在绝大多数时候,没有弗格森的首肯,俱乐部不会去动任何球员,比如脾气暴躁、爱惹事生非的坎通纳,又比如看上去早已过了足球青春期的老将谢林汉姆。
  当年坎切尔斯基的离去使年轻的贝克汉姆有了展示才华的机会,从此以后他一直雄踞红魔的右路。换句话说,有弗格森的“荒谬”和“无情”在先,贝克汉姆才有出头之日。不过,成也弗格森,败也弗格森,当这位永远将理智置于情感之上的勋爵教头认为哪位球员已不再适合这支球队时,就算是头号球星贝克汉姆也会被放到球员转会名单上。
  因此,弗格森和贝克汉姆的恩恩怨怨,最终成为转会事件的核心。
  论感情,没有人会怀疑两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作为曼联当家球星,贝克汉姆不同于坎通纳,也不同于更早的布莱恩·罗布森,从一个青涩少年到世界级巨星,他是弗格森一步步培养出来的真正意义上的子弟兵。贝克汉姆因而把弗格森视为最可尊敬的人,视为他的第二父亲,而贝克汉姆的父母也认为这个严厉的教头是最可信赖的人,能够把儿子引向远大的前途。在1999年之后的3年中,贝克汉姆不止一次地拒绝了来自西班牙和意大利的豪门的邀请,对曼联保持绝对的忠诚,其原因除了对曼联的与生俱来的使命感外,最主要的还是由于弗格森。当弗格森在2001年考虑退休时,贝克汉姆带头劝说他留下来:“我知道没有人能说服他,但我还是希望他能留下来。看一下他执教曼联队的轨迹,就知道他在这里创造了什么样的奇迹。自从我16岁加盟曼联队以来,他是我惟一的主教练。”



贝克汉姆的曼联(2)…(图)


  毫无疑问,在塑造曼联王朝的过程中,弗格森也需要贝克汉姆。巅峰时期的小贝在右路的威胁举世无双,这一点弗格森比谁都清楚,正是因为他的慧眼识才,小贝的右脚天赋才发挥得淋漓尽致。弗格森需要小贝,惟一的原因是足球和球队的胜利,而不是私人感情。他绝对不是一个感情用事的人。不过,理智并不意味着无情。 1998年世界杯之后,贝克汉姆差点沦为千古罪人,弗格森对他的坚定支持至今令人感动。事实上,在那段辉煌的岁月里,弗格森对贝克汉姆确实是宠爱有加,绝对信任,对他的时尚明星生活最初也难得地抱着一种宽容的态度。在一本自传中他曾经写道:“任何人都不应该低估贝克汉姆。有时候我不同意他在球场外的行为,但是他是那种倔强的人,不会放弃他的习惯,他要自己拿主意,不管阿历克斯·弗格森怎么说。我确实希望在我球员长大后还能控制他们,但我也不能不欣赏他不屈不挠的精神。这种精神在很多场合都是我所需要的。在足球比赛的紧急关头,你可以用生命打赌,贝克汉姆是靠得住的。”
  这段话,尤其是最后一句,现在看来让人恍若隔世。不难看出,除了超人的球技,顽强的意志是弗格森从贝克汉姆身上看到的最可贵的品质,除此之外,贝克汉姆的我行我素和强烈的个性其实并不会对弗格森形成冒犯,因为他最大的目标是球队赢球而不是培养顺民。“贝克汉姆是靠得住的”,首先在于他对得住自己的天赋,为球队尽了义务,而且在球队需要他的时候挺身而出,这些都是球队当家球星必备的品质。但如果弗格森认为贝克汉姆不再具备这些品质,甚至他的存在对球队的成绩会有不利影响时,贝克汉姆在他眼中也就不再是可靠的了。
  贝克汉姆从默默无闻、土头土脑的足球小子到魅力四射、红得发紫的超级巨星,弗格森对他的变化理解得最为透彻:“和世界有名的歌星谈恋爱,那种魅力肯定在开始会使他热血沸腾,但是我相象他们两个大名人在一起,时刻受到公众的注意,日子也不那么好过。这肯定改变了大卫。几年前那个爱逗乐的小伙子不见了,现在成了一个严肃内向的人,很少人可以看到他的内心世界……”贝克汉姆当时在坚定不移地扮演公众需要的各种角色,但弗格森却认为,过多地周旋于足球之外的生活,将对贝克汉姆的职业生涯产生严重影响。于是,两人便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分歧和矛盾。贝克汉姆在远离曼联200英里外的赫特福德郡修建“贝金汉宫”豪宅,这更让弗格森不快。
  在这其中,辣妹维多利亚成了关键人物。她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贝克汉姆的生活,也颠覆了贝克汉姆和弗格森之间的关系。尽管贝克汉姆对球队和弗格森依然忠心耿耿,但他逐步摆脱了弗格森的影响和控制,不再是从前那个弗格森指东就不敢向西的乖乖仔了。更为重要的是,维多利亚的特殊身份,使得贝克汉姆开始不自觉地卷入娱乐圈的漩涡之中,在与足球不相干的事情上了浪费太多的精力。因此,小贝和辣妹两人从相恋到结婚,弗格森都持冷漠的态度,甚至多次在半公开场合流露出“维多利亚将毁了贝克汉姆”的意思,把她看作是贝克汉姆和球队的一大威胁。
  维多利亚在其自传中也曾描述,弗格森从来对她仅仅只说一个“hello”而没有别的话说了;当贝克汉姆为了他们的婚事曾向弗格森多要求两天额外假期时,曾遭到弗格森的断然拒绝。维多利亚也透露是自己才让贝克汉姆留在曼联。
  于是,贝克汉姆和弗格森的恩怨纠葛,看上去更像维多利亚和弗格森之间的战争。维多利亚和弗格森是不见面的两个对头,他们都在命令或是征服贝克汉姆,唯有在保护贝克汉姆时才站在统一战线,就像1998年世界杯之后的那段日子一样。一个是心爱的生活伴侣,一个是有培育之恩的职业导师,贝克汉姆更多的时候是在扮演一个调停者,在两个人之间保持一种微妙的平衡。但是, 这种平衡并不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在家里,丈夫要让妻子满意;在球场上,球员要让教练满意。当二者不可兼得时,贝克汉姆只能选择维多利亚,因为妻子只能有一个,而球队和教练却是可以更换的——尽管他知道弗格森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球队好。
  这种可能性的确存在。维多利亚并不认为小贝就是曼联的小贝,时刻站在时尚前沿的她从来没有放弃过离开曼彻斯特的努力。她坚持认为,作为明星的她和小贝就应该时刻处在水银灯下接受万千目光的膜拜,而与伦敦、马德里、米兰等时尚之都相比,林立着无数工厂的工业城市曼彻斯特显然不是培育这种环境的肥沃土壤。
  于是,当贝克汉姆的个人发展越来越偏离球队的方向时,他口中信誓旦旦的对曼联的忠诚便不可避免地遭到弗格森的怀疑。他给了贝克汉姆两年的时间,但局面似乎越来越不可挽回。



“一切都结束了 他不用我了”(1)…(图)


  有人认为,是飞鞋事件促使贝克汉姆和弗格森反目成仇并离开曼联。持有这一种看法的人,显然对过去两人之间发生的一切缺乏真正的了解。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从情同父子到最终决裂,不可能由更衣室里的一次偶然事件促成。对2003年之前的几年作一个回顾,不难发现,贝克汉姆和恩师的关系经历了一个逐渐变质的过程。
  祸根从一开始就已经种下。1998年7月4日,贝克汉姆和维多利亚举行了豪华的世纪性婚礼。曼联的队友全来了,国家队的队友也差不多都来了,唯独恩师弗格森没有出现在这个重要场合。弗格森用他的缺席对贝克汉姆与维多利亚的婚姻表示了一种无声的抗议。
  1999年10月,贝克汉姆在欧洲冠军联赛对阵奥地利的格拉茨之前同维多利亚一同出席了一次在伦敦的社交聚会,结果贝克汉姆被弗格森罚款了事。两个月之后,维多利亚同弗格森关系交恶,辣妹一度扬言让贝克汉姆去国外踢球。
  第一次引起媒体关注的不和事件出现在2000年。是年2月,贝克汉姆因为只有11个月大的儿子布鲁克林感冒生病,自己必须在家中照顾他,所以没有出席球队在星期五的训练。于是,在下一场英超联赛中,治军严厉的弗格森毫不留情地把这个球队的头号球星赶到了观众席上。贝克汉姆只能作为旁观者看着球队在一场至关重要的比赛中击败利兹联队。
  弗格森为自己这一作法辩解道:“一个球员,无论他名气有多大,错了就是错了。而大卫这回确实做得不对。尼克·巴特、菲尔·内维尔和索尔斯克亚这些球员虽然很难进入首发阵容,可他们训练从不缺勤。儿子生病不是个充分的理由。”
  在曼联对垒利兹队后,贝克汉姆也通过自己的发言人发表声明:“贝克汉姆自加盟曼联队后,只在3次训练中缺席。他之所以没有出席昨天的训练,是因为儿子着凉,必须留在家里照顾儿子。他和领队弗格森并没有起任何内讧。自4岁开始,贝克汉姆就一直把代表曼联队当成自己的志愿,他不可能会离开这支球队。”
  虽然贝克汉姆已发表声明,但外面还是谣言满天飞,认为他很可能在不久的将来离开曼联队。这些人的看法是,向来注重纪律的弗格森,已对贝克汉姆的私生活和形象感到越来越失望。无孔不入的英国赌球集团甚至已开始接受公众下注,赌贝克汉姆是否会在下个赛季开始时,披上另一支球队的战袍。 
  这只是个开始。从1999年到2001年,巅峰时期的曼联队史无前例地赢得了英超三连冠。辉煌的成绩掩盖了一切矛盾,弗格森还可以对贝克汉姆曝光率越来越高的个人生活抱着宽容的态度。但在接下来的2002年赛季,曼联再一次陷入低谷,眼睁睁地看着老冤家阿森纳抱走英超联赛和足总杯赛两座奖杯,而自己却一无所获。于是,矛盾开始逐渐公开化。就在这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