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古今医统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17-古今医统大全- 第17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四生丸治吐血,亦 
治衄血。炒山栀最能清胃脘之血。童便二分,酒一分,擂侧柏叶温饮之,大能止血。瘀血者, 
须用韭汁。 
咳血者,嗽出痰内有血是也,属心热痰盛。用栝蒌仁、青黛、贝母、海石、诃子、山栀子为 
末,姜汁蜜丸噙化。嗽盛者,加杏仁后以八物汤加减调理。 
凡诸见血,皆是阳盛阴虚。君相二火亢甚,煎逼其血,而出诸窍也。悉宜四物汤加知母、 
黄柏补阴降火之剂为主。 
衄吐咳血,及痰中血丝,皆是肺经火盛,宜四物加薄、酒芩、茅花、黄连、犀角等药以泻肺火。 
呕血吐血,此胃火也。四物加石膏、知母,以泻胃火。 
唾血咯血,及潮热咳血,此血从肾中来也。四物加盐酒炒栀柏,更加肉桂一分,以泻肾火。 
小便血出于溺窍中,涩数盛淋作痛,或杂尿而出者,此膀胱火盛也。四物加山栀仁、 
瞿麦、牛膝、滑石之类,以泻膀胱之火。如小便血出不痛者,此心移热于小肠,故曰∶血从精 
窍中出也。四物加条芩、黄连、山栀以泻本经之火。 
大便血,先血后粪为近血,来自大肠,四物加槐花、槟榔、枳实、条芩之类以泻大肠之火。 
先粪后血为远血,来自小肠。四物加木通、栀子、黄连之类以泻小肠之火。 
血出于口鼻及瘀血者,宜清之以犀角、芩连之类;消之以韭汁、童便、山茶花、牡丹皮之 
类;止之以茅花、藕节、棕榈灰、炒蒲黄之类。 
血出于大便者,清之以槐花、柏叶、条芩之类;止之以地榆、茅根、荆芥、白芷、黑倍子, 
白椿根皮之类。(详见肠风下血门。) 
血出于小便,清之以栀子、麦门冬、车前子、瞿麦之类;止之以大小蓟、棕灰之类。(详见血淋门。) 
舌上无故出血如线,用槐花炒为末,掺之。一方用蒲黄炒焦为末,敷之极妙。 
大便下血有热,有虚热,用四物加条芩、栀子、秦艽;虚用四物加干姜、阿胶、升麻。 
便血有风邪下陷者。盖风伤肝,肝主血故也,宜升提之。四物汤加防风、荆芥、升麻、 
柴胡、秦艽、槐花、条芩、地榆、枳壳之类。 
下血伤湿热者,宜行湿消热。用苍术、白术、黄连、黄柏、黄芩、生地黄膏为丸服。 
妇人经血诸证。(并见《妇科心镜》。) 
大凡血证,身热脉大者,难治;身凉脉静者,易治。 
王节斋云∶凡酒色过度,损伤肺肾真阴,咳嗽吐痰,衄吐咳咯血等证,误服参 等甘 
温之药,则病日增。世人不识,往往服之,致不救者多矣。噫,此亦一隅之说,非天下之通论。 
甫谓节斋议论多长,而独短于此,何则?诸失血证,因为火盛妄行,而不宜于甘温,理固然也。 
其有虚火,体气弱甚者,宁有不用参 者乎?葛可久治大吐血后,用独参汤一味服之,所以 
治其虚也。经云∶虚者补之。是以 仙集之以为《十药神书》。今之治劳怯吐血,立有起死 
回生之效,然则彼以独参汤者,何其神欤!又如丹溪治一人,年五十,劳嗽吐血,用人参、 
黄、白术、茯苓、百合、阿胶、白芍药、桑白皮、杏仁、贝母、栝蒌、海石、五味、天门冬 
而愈。又如《局方》人参饮专治胃弱吐血、衄血之证,然则彼皆非欤?大抵用药补泻,宜审 
人之虚实,则无施而不当也,何甘温之必不可用哉?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药方
属性:四物汤为治血之总剂,而不能治气虚而不能生血者。若脾胃虚而血不生,当从仲景之补 
以人参气分之药,阳旺则生阴血也。此以四物血药之性例之∶川芎,血中气药也,通治肝经, 
性味辛散,能行血滞于气也。地黄, 
血中血药也,通肾经,性味甘寒,能生真阴之虚也。当归味辛甘,血中之主药,随佐使而各治 
其血分之病也;如佐以川芎能行血滞于气,佐以地黄能生阴分之血,佐以芍药能使脾阴生血, 
和腹痛。芍药,阴分药也,性味酸寒,通脾经,调血脉,治腹痛。若四物者,独主血分受伤, 
以气不虚而用之。辅佐之类如行血活血须桃仁、红花、苏木、血竭、牡丹皮、茜草、丹参、醇 
酒之属;如止血治崩须百草霜、棕榈灰、阿胶、地榆、藕节、茅根、黑墨之属;如和血止痛须 
乳香、没药、五灵脂、凌霄花之属;补血养血须人参、枸杞子、肉苁蓉、牛膝、益母草、败龟 
板之属;如治血燥须乳酪、酥油、蜂蜜、阿胶之属;如凉血须黄连、黄芩、生地黄、苦参之属; 
如血寒须附子、干姜、肉桂、鹿茸之属。此血药之大法也。然则各证又当以方类求之。 

卷之四十二血证门
药方
属性:(葛氏)x十灰散x 治一切失血,皆可止。 
x花蕊石散x 止血如神,诸药不能,服此立效。(二方见痨瘵门。) 
(《拔萃》)x 犀鱼地黄汤x 治一切失血、血热、三焦热血并治。 
犀角(磨汁) 生地黄(各二钱) 黄连 黄芩(各一钱) 大黄(三钱) 
上水二盏,煎一盏,去渣,入犀角汁和匀,食后温服。 
x生地黄饮子x 治诸见血无寒。吐血、衄血,下血、溺血,皆属热。 
生地黄 熟地黄 枸杞子 地骨皮 黄芩 芍药 天门冬 黄 甘草(各等分) 
上咀,每服七钱,水二盏,煎八分,去渣,食远服。如脉微,身凉,恶风者,加桂 
五分。吐血者,多如此。 
(《和剂》)x必胜散x 治男妇血妄行流溢,或吐,或咳,或衄并治。 
小蓟 人参 蒲黄(炒) 熟地黄(酒洗) 当归 乌梅 川芎(各一钱) 
上咀,作一服,水二盏,煎一盏,不拘时服。 
(《良方》)x四生丸x 治吐血衄血,阳乘于阴,血热妄行,宜服此药。 
生薄荷叶 生艾叶 生侧柏叶 生地黄(各等分) 
上烂捣如鸡子大丸。每服一丸,水二盏,煎一盏,滤去渣服。 
(《济生》)x麦门冬汤x 治思虑伤心,吐血衄血。 
麦门冬 天门冬 远志(各去心,甘草煮) 当归 白芍药 生地黄 人参 黄 蛤粉(炒) 
阿胶 藕节 甘草(炙。各一钱) 
上作二服,每服水二盏,姜一片、煎一盏,不拘时服。 
(《三因》)x茯苓补心汤x 治心气虚耗,不能藏血,以致面色黄悴,五心烦热咳唾血及妇人 
妊娠恶阻呕吐,亦宜服之。 
白茯苓 人参 前胡 半夏(制) 陈皮 枳壳 紫苏 白芍药 桔梗 干葛 当归 
熟地黄 川芎 甘草 
上等分,每服五钱,水三盏,姜五片,枣一枚,煎一盏,食前去渣服。 
(《和剂》)x龙脑鸡苏丸x 治咳嗽唾血,衄血,诸淋下血,胃热口臭,肺热喉腥,消烦渴, 
凉膈,解酒毒,除邪热,脾疸口甜,胆疸口苦并治。 
银柴胡(银州者二两,和木通以汤半升,浸二宿后,取汁入膏) 生地黄(六两,另为末) 
人参 黄 (各一两) 麦门冬(去心,四两) 阿胶(炒) 蒲黄(炒。各二两) 木通(二两,同 
柴胡浸) 甘草(炙,两半) 鸡苏薄荷叶(一斤) 
上除别研药外,并捣为末,将好蜜二斤先炼一二沸,然后下生地黄末,不住手搅匀。取 
木通、银柴胡汁,慢火熬成膏,勿令焦。然后将其余药末同和为丸,如豌豆大。每服二十丸, 
嚼碎,熟水下。虚寒,烦热、消渴,惊悸,人参汤下;咳嗽,吐唾呕血,麦门冬汤下;惟诸淋, 
车前子汤下,或茅花汤调百草霜末送下。 
(《济生》)x大蓟散x 治食啖辛物伤于肺经,呕吐出血,名曰肺疽。 
大蓟根(洗) 犀角(锉) 升麻 桑白皮(炒) 蒲黄(炒) 杏仁(去皮尖) 甘草(炙。各一钱) 
桔梗(钱半) 
上作一服,水二盏,姜五片,煎一盏,不拘时服。 
x藕汁饮x 治吐血衄血不止。 
生藕汁 生地黄汁 大蓟汁(各三合) 生蜜(一匙) 
上和匀,每服一杯,不拘时。 
x鸡苏散x 治劳伤肺经,唾内有血,咽喉不利。 
鸡苏 黄 生地黄 阿胶 贝母(心不用) 白茅根(各一两) 桔梗 麦门冬 甘草(炙。各五钱) 
上咀,每服四钱,水盏半,姜三片,煎七分,食远服。 
x救脉散x 治吐血虚羸,脉虚而涩。 
人参 黄 (蜜炒) 当归 芍药 熟地黄 苍术(制。各一钱) 陈皮 升麻 柴胡 苏木 
甘草(炙。各五分) 
上水二盏,煎八分,食远温服。 
(《拔萃》)x麦门冬饮子x 治脾胃虚,气促,气弱,精神短少,衄血吐血。 
麦门冬(一钱) 五味子(九粒) 人参 黄 (各八分) 当归 芍药 紫菀(各一钱) 
甘草(五分) 
上水二盏,煎一盏,食后服。 
x黄芩芍药汤x 治虚热腹痛,不能食,衄吐血。 
黄芩 芍药 甘草(各等分) 
上水盏半,煎八分,温服。 
x伏龙肝膏x 治吐血不止。 
伏龙肝(一两,为末入汁) 生地黄汁 麦门冬汁 小蓟汁(各三合) 
上入白蜜一匙,慢火熬成膏,入龙肝调匀,每服一匙,噙咽。 
x五神汤x 治男妇热毒上攻,吐血不止。 
生藕汁 小蓟汁 生地黄汁(各三盏) 生姜汁(半盏) 白蜜(一盏) 
以上药汁合煎二三沸,每用一小盏调炒面一钱食前服。 
(《简易》)x是斋白术散x 治积热吐虚咳血。若因饮酒过度,负重伤胃而吐血者,最宜 
服之。忌湿面煎爆之物。 
白术(一钱) 人参 白茯苓 黄 山药 百合(各六分) 甘草(五分) 柴胡 前胡(各三分) 
上水盏半,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不拘时温服。 
(河间)x黄连解毒汤 三黄丸x 治积热吐血,咽膈不利。(二方并见火热门) 
(《直指》)x侧柏散x 治内损失血、饮酒太过,劳伤于内,血气妄行,其血如涌泉,口鼻皆 
流。须臾不救,服此而安。又治男妇九窍出血。 
人参 荆芥穗(烧灰。各一两) 侧柏叶(蒸干,一两五钱) 
上为末,每服三钱,入飞罗面三钱,拌匀,汲水调粘啜服。 
x团参丸x 治吐血咳嗽,服凉药不得者。 
人参 黄 飞罗面(各一两) 
上为细末,滴水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用茅根汤下。 
x栝蒌犀角汤x 治吐血,酒客温疫,中热干呕心烦者。 
犀角(镑) 栝蒌 蒲黄 甘草(各二两) 葛根 桑寄生(各三两) 
上为粗未,每服,一两,水二盏,煎一盏,不拘时温服。 
x天门冬丸x 治吐血咯血,大能润肺止嗽。 
天门冬(一两) 贝母 杏仁(炒。各七钱) 白茯苓 阿胶 甘草(各半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梧桐子大。每噙化一丸,津咽下。 
x绿云散x 治吐血。 
柏叶 百合 人参 阿胶(炒成珠,各二两)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不拘时,糯米饮调下。 
x云雪散x 治吐血。 
云雪(即寒食面) 蒲黄(各一两) 
上俱生研匀,每服二钱,凉水调下。 
(《圣惠》)x双荷散x 治卒暴吐血。 
藕节(七节) 荷叶顶(七个) 
上入蜜一匙,擂细水二盏,煎八分,去渣,温服。或为末,蜜汤调下二钱效。 
x枇杷叶散x 治暑毒攻心,呕吐鲜血。 
香薷(二钱) 浓朴 甘草 麦门冬 干木瓜 茅根(各一钱) 枇杷叶 陈皮 丁香(各五分) 
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煎服。 
x二茸丸x 治吐血,酒色过度。 
紫菀茸 鹿茸 枇杷叶 款冬花 杏仁 
木通 桑白皮(各一两) 大黄(半两) 
上为末,炼蜜为丸,弹子大,临卧白汤嚼下。 
x地黄煎x 治吐血忧患绝伤,胸膈疼痛,及虚劳唾血。 
上用生地黄五斤,捣取汁于银锅内,或沙锅,微火煎一二沸,投白蜜一升,再煎至三升。 
每服半升,日三服。主胸痛。百病久服佳。 
x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