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古今医统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17-古今医统大全- 第23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膏粱之变,滋味过也;气血之盛,禀受浓也;元阳上炎,阴不济也;邪入经络,内无御也; 
因生而化,因化而热。热为火,火性上炎。足厥阴肝为木,木生火,母妊子,子以淫胜,火发 
反克。而肝开窍于目,故肝受克,而目亦受病也。其病眵多 紧涩,赤脉贯睛。脏腑秘结者 
为重,重者芍药清肝散主之,通气利中丸主之。眵多 臊紧涩,赤脉贯睛,脏腑不秘结者为轻, 
轻者减去硝黄,芍药清肝散主之,黄连天花粉丸主之,火盛,服通气利中丸。目眶烂者,内服上 
药,外以黄连炉甘石散收其烂处,兼以点眼春雪膏、龙脑黄连膏、 鼻 
碧云散攻其淫热,此治淫热反克之法也。非膏粱之变,非气血之盛,非亢阳上炎,非邪入经络, 
毋用此也。用此则寒凉伤胃,生意不上升,反为所害,病岂不治而已也?噫!审诸。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风动物而生于热,譬如烈火焰而必吹,此物类感召而不能违间者也。因热而召,是为外来; 
久热不散,感而自生,是为内发。内外为邪,惟病则一。淫热之祸,条已如前,益以风邪,为害 
岂纤乎?风加头痛,风加鼻塞,风加肿胀,风加涕泪,风加脑巅沉重,风加眉骨酸疼,有一 
于此,羌活胜风汤主之。风加痒,则以杏仁、 
龙胆草泡散洗之。病者有此数证,或不服药,或误服药,翳必随之而生。翳如云雾,翳如丝缕, 
翳如秤星。翳如秤星者,或一点,或三四点,而至数十点。翳如螺盖者,为病久不去,治不 
如法,至极而至也。为服寒凉药过多,脾胃受伤,生意不能上升,渐而至也。然必要明经络, 
庶能应手。翳凡自内 而出,为手太阳、足太阳受邪,治在小肠膀胱经,加蔓荆子、苍术,羌 
活胜风汤主之。自锐 客主人而入者,为足少阳、手少阳、手太阳受邪,治在胆与三焦小肠经, 
加龙胆草、 本,少加人参,羌活胜风汤主之。自目系而下者,为足厥阴手少阴受邪,治在肝 
经心经,加黄连,倍加柴胡,羌活胜风汤主之。自抵过而上者,为手太阳受邪,治在小肠经, 
加木通、五味子,羌活胜风汤主之。热甚者,兼用治淫热之药, 鼻碧云散俱治已上之证,大抵 
如开锅盖法, 之随效,然力少而锐,宜不时用之以聚其力。虽然,早者易而久者难,渐而复渐, 
复而又复可也。急于复者即不治。今世医用磨翳药者有之,用手法揭翳者有之。噫!翳犹疮也, 
奚斯愈乎?庸者用此,非徒无益,增害尤甚。愚者受此,欣然而不悟,可叹也哉!故置风热不 
制之病治法。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阴阳应象大论曰∶天有四时,以生长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寒暑燥湿风之发耶,发而皆 
宜时,则万物俱生;寒暑燥湿风之发耶,发而皆不宜时,则万物俱死。故曰∶生于四时,死于 
四时。又曰∶人有五脏,化为五气,以生喜怒忧悲恐。喜怒忧悲恐之发耶,发而皆中节,则九窍 
俱生;喜怒忧悲恐之发耶,发皆不中节,则九窍俱死,故曰生于五脏,死于五脏。目,窍之一 
也,光明视见,纳山川之大,及亳芒之细,悉云霄之高,尽泉沙之深,至于鉴无穷而有穷,而 
有穷又不能为穷。反而聚之,则乍张乍敛,乍动乍静,为一泓一点之微者,岂力为强致而能 
此乎?是皆生生自然之道也。或因七情内伤,五贼外攘,饥饱不节,劳役异常。足阳明胃之脉, 
足太阴脾之脉,为戊己二土,生生之原也。七情五贼,总伤二脉,饥饱伤胃,劳役伤脾。戊己 
既病,则生生自 
然之体,不能为生生自然之用,故致其病,曰七情五贼劳役饥饱之病。其病红赤睛珠痛,痛 
如刺,应太阳。眼睫无力,常欲垂闭,不敢久视,久视则酸疼生翳,皆成陷下,所陷者,或圆 
或方,或长或短,或如点,或如缕,或如锥,或如凿。证有印此者,柴胡复生汤主之,黄连 
羊肝丸主之。痛睛甚者,当归养荣汤主之,助阳活血汤主之,加减地黄丸主之,决明益阴丸主 
之,加当归、黄连羊肝丸主之,龙脑黄连膏主之。以上数方,皆群队升发阳气之药,其中有用 
黄连、黄芩之类者,去五贼也。 鼻碧云散,亦可兼用。最忌大黄、芒硝、牵牛、石膏、 
栀子之剂,犯所忌,则病愈振。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血阴物,类地之水泉,性本静。行,其势也。行为阳,是阴中之阳,乃坎中有火之象。 
阴外阳内,故行也;纯阴,故不行也。不行则凝,凝则经络不通。经曰∶足阳明胃之脉,常多 
气多血。又曰∶足阳明胃之脉,常生气生血,手太阳小肠之脉斜络于目 ,足太阳膀胱之脉起 
于目内 ,二经皆多血少气,血病不行,血多易凝。灵兰秘典论曰∶脾胃者,仓廪之官 
,五味出焉。五味淫则伤胃,胃伤血病,是为五味之邪,从本生也。又曰∶小肠者,受盛之官, 
化物出焉。遇寒则阻其化。又曰∶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遇风则散其藏。一阻一 
散,血亦病焉。是为风寒之邪,从末生也。凡是邪胜,血病不行,不行渐滞,滞则易凝, 
凝则病始外见,以其斜络目 耶,以其起于目内 耶,故病环目青 ,如被物伤状。重者白睛 
亦,轻者或成斑点,然不痛不痒,无泪眵 羞涩之证,是曰血为邪胜,凝而不行之病。此 
病初起之时,大抵与伤寒证相似,一二日则显此病也,川芎行经散主之,消凝大 丸主之。 
睛痛者,更以当归养荣汤主之。如此则凝复不滞,滞复能行,不行复行,邪消病除,血复如故, 
志此,无所不愈也;不志于此,无所愈也。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气阳物,类天之云雾,性本动。聚,其体也。聚为阴,是阳中之阴,乃离中有水之象。阳 
外阴内,故聚也; 
纯阳,故不聚也。不聚则散,散则经络不收。经曰∶足阳明胃之脉,常多气多血。又曰∶足阳 
明胃之脉,常生气生血。七情内伤,脾胃先病。怒,七情之一也,胃病脾病,气亦病焉。阴阳 
应象大论曰∶足厥阴肝主目,在志为怒,怒甚伤肝。伤脾胃则气不聚,伤肝则神水散。何则? 
神水亦气聚也。其病无眵泪痛痒羞明紧涩之证,初但昏如雾露中行,渐空中有黑花,又渐睹物 
成二体,久则光不收,遂为废疾。盖其神水渐散而又散,终而尽散故也。初渐之次,宜以千金磁 
朱丸主之,镇坠药也;石斛夜光丸主之,羡补药也,益阴肾气丸主之,壮水药也。有热者,滋 
阴地黄丸主之。此病最难治,饵服上药,必要积以岁月,必要无饥饱劳役,必要驱七情五贼, 
必要德性纯粹,庶几易效。不然必废,废则终不复治。久病光不收者,亦不复治。一证因为暴 
怒,神水随散,光遂不收,都无初渐之次,此一得永不复治之证也。又一证为物所击,神水散, 
如暴怒之证,亦不复治,俗名为青盲者是也。世病者多不为审,概曰目昏无伤,始不经意,及成, 
世医亦不识,直曰热致,竟以凉药投。殊不知凉药又伤胃,况不知凉为秋为金,肝为春为木, 
凉药又伤肝,往往致废而然后已。病者犹不以药非,而委之曰命也;医者犹不自悟其药,而赘 
之曰病拙。吁,二者俱此,谁其罪乎?予累见也,故兼陈凉药之误。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轻清圆健者为天,故首象天;重浊方浓者为地,故足象地。飘腾往来者为云,故气象云; 
过流循环者为水,故血象水。天降地升,云腾水流,各宜其性,故万物生而无穷;阳平阴秘, 
气行血随,各得其调,故百骸理而有余。反此,则天地不降升,云水不腾流,各不宜其性矣; 
反此,则阴阳不平秘,气血不行随,各不得其调矣。故曰∶人身者,小天地也。《难经》曰∶ 
血为荣,气为卫,荣行脉中,气行脉外。此血气分而不混,行而不阻也明矣。故如云腾水流之 
不相杂也。大抵血气如此,不欲相混,混则为阻,阻则成结,结则无所去还,故隐起于皮肤 
之中,遂为疣病,然各随经络而见。疣病自上眼睫而起者,乃手少阴心脉、足厥阴肝脉,血气 
混结而 
成也。初起时,但如豆许,血气衰者,遂止不复长,亦有久止而复长者,盛者则渐长, 
长而不已,如杯如盏,如碗如斗,皆自豆许致也。凡治在初,须择人神不犯之日,大要令 
病者食饱不饥,先汲冷井水洗眼如冰,勿使气血得行。然后以左手持铜筋,按眼睫上,右手 
翻眼皮令转,转则疣肉已突,换以左手大指按之,弗令得动移。复以右手持小眉刀尖,略破病 
处,更以两手大指甲捻之令出,则所出者如豆许小黄脂也。恐出而根不能断,宜更以眉刀 
尖断之,以井水再洗,洗后则无恙。要在手疾为巧。事毕须投以防风散结汤,数服即愈。此 
病非手法则不能去。何则?为血气初混时,药自可及,病者则不知其为血气混也。比结,则 
药不能及矣。故必用手法去,去毕,必又以升发之药散之。药手皆至,庶几了事。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积者,重叠不解之貌。热为阳,阳平为常,阳淫为邪。常邪则行,行则病易见,易见 
则易治,此则前篇淫热之病也。深邪则不行,不行积伏,因伏而又伏,日渐月聚,势不得不为 
积也。积已久,久则必溃,溃始病见,病见则难治。难治者,非不治也,为邪积久,比溃已深。 
何则?溃犹败也。知败者,庶可以救。其病隐涩不自在,稍觉 ,视物微昏,内 穴开窍 
如针目,按之则沁沁脓出。有两目俱病者,有一目独病者,目属肝,内胱属膀胱。此盖二经积 
邪之所致也,故曰热积必溃之病,又曰漏睛眼者是也。竹叶泻经汤主之。大便不硬者, 
灭大黄,为用蜜剂解毒丸主之。不然,药误病久,终为枯害。 

卷之六十一眼科
原机启微论
属性:或问曰∶人有昼视通明,夜视罔见,虽有火光月色,终为不能睹物者,何也?答曰∶此阳 
衰不能抗阴之病。谚所谓雀盲者也,问曰∶何以知之?答曰∶黄帝生气通天论曰∶自古通天者, 
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 
合之内,其气九州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乎天气。又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 
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气门乃闭。又曰∶阳不胜其阴,则五脏气争,九窍不通,故 
知也。问曰∶阳果何物耶?答曰∶凡人之气,应之四时者,春夏为阳也。应之一日者,平旦 
至昏为阳也。应之五脏六腑者,六腑为阳也。间曰∶阳何为而不能抗阴也?答曰∶人之有生, 
以脾胃中州为主也。灵兰秘典曰∶脾胃者,仓廪之官,在五行为土,土生万物,故为阳气之原。 
其性好生恶杀,遇春夏乃生长,遇秋冬则收藏。或有忧思恐怒,劳役饥饱之类,过而不节,皆 
能伤动脾胃;脾胃受伤,则阳气下陷;阳气下陷,则于四时一日五脏六腑之中,阳气皆衰; 
阳气既衰,则于四时一日五脏六腑之中,阴气独盛;阴气既盛,故阳不能抗也。问曰∶何故夜 
视罔见?答曰∶目为肝,肝为足厥阴也;神水为肾,肾为足少阴也;肝为木,肾为水,水生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