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17-古今医统大全》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617-古今医统大全- 第3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上末,炼蜜丸,芡实大。一岁儿服一丸,分四服,薄荷汤化下。及治痘疹后痘毒上攻, 
口齿涎血、臭气,仍以鸡翎扫药于口内。 
x玄参剂x解诸热,消疮毒。 
玄参 生地黄(各一两) 大黄(半两,煨) 
为末,炼蜜丸,灯芯、淡竹叶汤下。或入砂糖少许,有加防风、羌活、赤芍、连翘。 
x漏芦汤x 治小儿痈疮,及丹毒疮疖。 
漏芦 麻黄(去节) 连翘 升麻 黄芩 甘草 芒硝(各二钱) 大黄(一两) 白蔹(七钱) 
上咀,每服一钱,白水煎,量大小加减。 
x青解丸x 治小儿五脏积热,毒瓦斯上攻,胸肿咽喉痛,头面发热,唇口干燥,两颊生疮,惊风 
潮热,痰壅。 
寒水石 石膏(各四两) 青黛(一两) 
上未,蒸饼丸,芡实大。每服一丸,新汲水磨下。 
x一方x 治软疖久不愈,用出窑新砖为末,醋调敷。 
x一方x用大枳壳一枚,去穣,于空地上磨,令口平,以调面糊搭四围,粘在疖上,自破脓 
出尽,更无痕迹。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悬瘫候
属性:(第三十六)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悬瘫候
属性:小儿初生,口内血气凝结,上 及舌上有泡如疖,或如芦FS 样,名曰悬痈,一名垂痈。凡 
有此,急宜以针用绵缠裹,惟留针锋,如粟米许,刺泡上,泄出黄赤血汁,用盐汤洗,用蜜调一 
字散、如圣散,鹅翎蘸刷之。一刺不消,次日再刺,不过数次,自消尽。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悬瘫候
属性:x一字散x 
朱砂 硼砂(各五分) 冰片(少许) 
上为细末,蜜调少许,鹅翎刷入口内,咽下无妨。 
x如圣散x 
真铅粉(一钱) 牛黄 辰砂 太阴玄精石 
上各等分,为细末,掺入口内患处。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瘰候
属性:(第三十七)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瘰候
属性:小儿瘰 ,是脏腑久伏积热,而颈项筋宛之中及项下有核如梅李初生,渐次而多,谓之瘰 
。瘰 者,结核是也。或在耳后,或在耳前,或在耳下,连及颐项,或在颈下连缺盆,皆谓 
瘰。或胸前及胸侧,或在两胁,是为马刀疮,手足少阳经主之。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瘰候
属性:x散 汤x小儿结核成 ,先用此方。 
连翘 桔梗梢 甘草梢 贝母 天花粉 黄 大黄 玄参 青皮 赤芍药(各等分) 
上咀,每服四钱,水盏半,灯芯二十根,煎六分,食后临晚卧服。 
x槲皮散x小儿瘰 痛,以此洗之。 
槲皮(去粗皮,此木在处有之,即包益槲叶木是也) 不拘多少,切碎水煎,温汤频洗。 
x白芨散x 治瘰 已溃,脓汁出不干。 
白芨 贝母(各半两)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先以槲皮散洗过,后用清油调敷。 
其余瘰 治法与大人大同,惟在量其大小虚实加减耳。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第三十八) 
经曰∶诸痛痒疮疡,皆属心火。小儿脏腑,本是火多,况有失调,外受风寒,郁而为热, 
内袭母乳、五味、七情之火。发于内者,则为内惊,发于皮肤之间,则为疮癣疖毒。治法当先清 
其乳母,谨忌食味,次调和小儿气血。不可峻用攻发之剂,当缓以和之,得其治道也。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小儿勿指月,耳后生疮,名曰月蚀,用虾蟆末敷。 
x蔷薇散x 治小儿月蚀疮。 
蔷薇根(四钱) 地榆皮(二钱) 轻粉(五分) 
上为细末,先用盐汤洗过,后敷之。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小儿眉间生疮,名曰链银疮。 
x金银散x 
金银锅(一个) 轻粉(五分) 
为细末,麻油调敷。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小儿热壅伤肺,肺开窍于鼻,故鼻上生疮,红点集集,名曰肺风。或鼻下两傍及人 
中湿烂痒溃,名曰鼻 。 
其疮有不痛者,疮汁流处却又成疮,名淫沥疮,后方神效。 
x秘验方x 治黄水浸湿,流汁成疮。 
枯矾 海螵蛸(各一钱) 赤石脂 铅粉(各二钱) 雄黄(一钱) 黄丹(二钱) 轻粉 
孩儿茶(各五分) 
上为末,干搽上。不粘者,香油调敷。 
x清金散x敷鼻下烂疮。 
铜青 白矾(各一钱) 
为末,敷患处。 
x一方x用熊胆泡汁汤,以鸡翎扫上。 
x泽泻散x小儿肺经积热,鼻上生疮及鼻下赤烂。 
泽泻 郁金 山栀仁 甘草 
上为细末,用甘草煎汤,食后调服。量大小与之。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耳者,肾之外候。小儿肾经气实,其热上冲于耳,遂使津液壅滞为稠脓,为精汁者此也。 
亦有沐浴水入耳中,水湿停留,传于气血,酿成耳脓,久不瘥,变成耳重。 
x龙骨散x 治耳脓。 
枯矾(一钱) 龙骨( 。一钱半) 黄丹 胭脂(各一钱) 麝香(少许,共为细末) 
上先用绵杖子捻出耳中脓水,次用鹅翎管吹入耳中一字。 
x麝香散x 治前证。 
蜘蛛(一枚) 胭脂坯子(五分) 麝香(一字) 
为细末,吹入耳。 
x耳疮方x 
黄连 蛇床子(各一钱) 轻粉(一字) 
为末,搽疮或吹入耳。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头为诸阳之首,多有胎热及热毒上攻于头,故头上成疮不绝。若散而片片白痂,燥痒又类 
白屑。此因积热而生,名曰白秃。又有浓痂黄汁,汁流又成疮者,名肥疮。若不早治,渐成 
满头,其势遍延,久而难变成光秃,并不生发,俗名腊梨,不可不早治也。 
x秘验方x 治一切白秃,多有不愈。 
沥青(一两) 苦参末(半两) 杏仁泥 百草霜(各三钱) 川椒末 水银(各五钱) 
以柏子油调研如糊,不见水银为好。先用大苦茶煎浓热洗,剃去发痂,即涂上,三次愈, 
忌发物。 
x连床散x 治小儿满头如癞疮毒,及手足身上阴器肤囊痒,则爪烂黄水汁淋漓燥痛。 
黄连(净半两) 蛇床子(二钱半) 五倍子(一钱二分) 轻粉(一钱) 
上为细末,先以荆芥、葱同煎汤,洗拭干后,用清油调敷。 
x一方x楝根皮烧灰存性,猪油调敷。 
x鲫鱼方x 治小儿白秃。 
鲫鱼一尾,重三、四两者,去肠肚,以乱发填满,湿纸包烧存性,为末,加雄黄少许。 
麻油调敷,先以荠水洗拭后用药。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用羊蹄根、明矾少许同捣烂,以绢帛包,搓疮上,三次尽愈。 
x一方x用川槿皮末,醋调和水银不见星,掺疮上效。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x瘭疮方x 治卒得瘭疮赤烂,牛粪烧存性敷。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疮头黑深,破之黄水出,四畔淳浆,用蛇蜕皮烧存性,细研,鸡子渍调敷。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诸疮癣疥候
属性:白胶香半两,轻粉二钱,同调猪膏或猪骨髓敷之。 

卷之九十幼幼汇集(下)
小儿灸法
属性:(第三十九) 
《明堂灸经》曰∶小儿之患,详悉幽玄,默而抱疾,自不能言也,故曰哑科。或胎中受 
病,或生后伤风,动 
发无时,寒温各异,证候多端。治疗之法,皆有凭于灸艾。然诸家穴法不同,则治法亦多舛谬。 
今按《明堂》之内,精选小儿应验七十二穴,曾是并经用治,累验神功。大抵穴法与大人无异,艾 
炷大小之别耳。凡儿灸艾,其小如麦炷许,今附穴法于下云。 
小儿惊痫者,先惊悸啼叫后乃发也,灸顶上旋中三壮及耳后青络脉,炷如小麦大。 
小儿慢惊风,灸尺泽各一壮,在肘下横纹约上动脉中。 
小儿风痫,先屈指如数物,乃发病也,灸鼻柱上发际宛宛中三壮。 
小儿二、三岁忽发两眼大小 俱赤,灸手大指次指间后一寸五分陷中各三壮。 
小儿囟门不合,灸脐上、脐下各五分,二穴各三壮,灸疮未发,囟门先合最效。 
小儿夜啼,上灯啼,鸡鸣止者,灸中指甲后一分中冲一壮。 
小儿喉中鸣,咽乳不利,灸璇玑一穴三壮,在天突下一寸陷中。 
痫病者,小儿恶疾也。呼吸之间,不及求师,致困者不少。谚云∶国无良医,枉死者半。 
小儿猪痫病,如口秽吐沫,灸巨阙穴三壮,在鸠尾下一寸陷中。 
小儿睡中惊,目不合,灸屈肘横纹中上三分各一壮。 
小儿口有疮蚀龈,臭秽气冲人,灸劳宫二穴各一壮,在手心中,以名指屈指尖到处是也。 
小儿鸡痫,惊搐自摇,灸手少阴三壮,在掌后去腕半寸。 
小儿久疟不愈者,灸足大指次指外间陷中各一壮。 
小儿身强,角弓反张,灸鼻上入发际三分三壮,次灸大椎下节间。 
小儿龟胸,缘肺热胀满,攻胸膈所生,又缘乳母过食五辛之致。灸两乳前各一寸半上两 
行,三骨罅间六处各三壮。 
小儿疳眼,灸合谷二穴各一壮,在手大指次指两骨间陷中,灸三壮。 
小儿秋后冷痢不止者,灸脐下二寸三寸间动脉中。 
小儿惊痫,灸鬼禄穴,在上唇内中央弦上,以快剪断更佳。 
小儿水肿腹大,灸脐上一寸三壮,名水分穴。 
小儿热毒风盛,眼睛疼痛,灸手中指本节头三壮,名拳尖也。 
小儿龟背,初生时被客风吹着脊骨所致,肺俞、心俞、膈俞各三壮。取法∶x肺俞x(在三椎 
下两旁各开一寸五分。)x心俞x在五椎下两旁各开一寸五分。)x膈俞x(七惟下两旁一寸半。) 
小儿脐肿,灸腰节脐骨间,灸三壮,名命门穴。 
小儿急惊风,灸前顶一穴三壮。取法∶在百会前一寸,若不愈,须灸两眉头及鼻下人 
中一穴。 
小儿风痫治不瘥,灸耳上入发际一寸五分,嚼而取之,名率谷也。 
小儿呕吐乳汁,灸中庭一穴一壮,在膻中穴下一寸陷中。 
小儿目涩怕明,状如青盲,灸中渚二穴各一壮,在手小指次指大节后陷中。 
小儿雀目,夜不见物,灸手大指甲后一寸,内节横纹头白肉际各一壮。 
小儿睡中惊掣,灸足大指次指之端,去甲如韭叶各一壮。 
小儿多疳者,是脑门被风拍着及肺寒也,灸囟会一穴二壮,在上星上一寸直鼻上。 
小儿急喉痹,天突一穴灸一壮,在结喉下三寸耳骨间。 
小儿食痫者,前发热洒淅乃恶发也,灸鸠尾上五分,灸三壮。 
小儿牛痫,目直视,腹胀乃欲发也,鸠尾一穴灸二壮。 
小儿马痫,张口摇头,身反张,马鸣也。仆参二穴,灸各三壮,在足跟骨下白肉际陷中, 
拱足取之。 
小儿阴肿,灸内昆仑二穴各三壮,在内踝后五分,筋骨间陷中。 
小儿脱肛泻血,每厕脏腑撮痛不可忍,灸百会一穴三壮,在颠中旋毛间。 
小儿初生三四日、七日内噤不吮奶,多啼者,是客风中脐,循流至心脾二经,遂舌强唇 
。灸承浆一穴七壮,在下唇宛宛中,次灸颊车二穴,在耳下曲颊骨后。 
小儿三、五岁,两眼每至春秋忽生白翳,遮瞳子,疼痛不可忍。灸九椎上一壮。 
小儿五、六岁不语者,心气不足,舌本无力,发转难。灸心俞穴三壮,在五椎下两傍各 
一寸半陷中。 
小儿痢下赤白,秋末脱肛。灸十二椎下节间,名接脊穴,灸一壮。 
黄帝疗小儿疳痢脱肛,体瘦渴饮,形容憔悴,诸医不效者。灸尾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