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濡沫集》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濡沫集- 第3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用。


从当前中国的情况来看,文化的研究,似乎还可以分为两大类,一类是
与改革的实践密切相关的现实问题的研讨,一类即是史的研究。这两大类互
有关连,各有其研究对象。我们固然需要进行宏观的理论体系的研究和讨论,
但不能长时间停留在这一步,为了研究的深入,必须把对象相对稳定,范围
适当缩小,尤其是对文化史来说,似更应如此。

现在浙江人民出版社编辑出版的这套“浙江文化研究丛书”,我以为是
虽稍偏重于史的研究,但又能从传统文化的研究来观照现实问题;同时,又
能立足于本省,从地域文化研究出发,进一步丰富整个中华民族文化研究的
内容。这一设想是有开创性的,必将获得新的开展和成功。而作为这套丛书
的第一种《浙江十大文化名人》,为在浙江历史上产生过的、对整个中国文
化作出杰出贡献的代表人物立传,由此反映浙江文化的某种程度的连续性,
以及它在历史上的成就,其选题也是十分合适的。承浙江人民出版社的好意,
要我为这部著作写一序言,我却觉得未必合适。因为本书的作者都是各自学
科的专家,他们撰写的这十篇传记,大都从他们原有深厚的蓄积中提炼而成,
有不少还在原有著作的基础上作了新的补充和修订,使立说更为扎实,见解
更为宏通。而我对这些方面却缺乏专门研究,除了乡籍也是浙江之外,确没
有资格为本书作序的。我只不过在中华书局这一古籍整理出版的机构中做过
若干年工作,由于工作关系,倒不局限于某一学科,特别是国务院古籍整理
规划小组重新建立以来,因为工作的需要,较为广泛地接触到文学、历史、
哲学,以及语言文字等学科领域,多少了解一些情况。也可以说是同行,我
对浙江人民出版社的眼光与魄力表示歆羡,同时对于他们把开创勇气与求实
作风相结合,踏踏实实地把文化研究真正当作一项事业来做,而不是追求一
种时髦,也是深感钦佩的。因此不揣浅陋,冒佛头着粪之大不韪,写了这篇
序,但我想还是难以副出版社同志的殷望的。

浙江的经济和文化,在新石器时代就有相当的发展。良渚文化且不说,
70 年代在余姚河姆渡发现的一种崭新的文化遗存,后来命名为河姆渡文化,
差不多也可以是震惊中外的。建国以来的考古发现,表明浙江地区与中原地
区一样,都同样存在着灿烂的原始文化,应当构成中华民族古代文化发源地
的一部分。本书的十位文化名人传,更加有力地证明,浙江对于整个中国古
代文化作出了如何的贡献。文化名人的产生不是孤立的。时间流失了,具体
的历史进程逐渐模糊了,以至流传到现在的只是一些个人。但这些个人是历
史的产物,是历史的见证,尤其是一些杰出人物,从他们的著作和活动记载
中,是能较为充分反映他们的时代的。19 世纪法国著名的美学思想家丹纳说
过:“个人的特色是由社会生活决定的。艺术家创造的才能是以民族的活跃
的精力为比例的。”(《艺术哲学》,第三编《尼德兰的绘画》,傅雷译,
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年1 月版)丹纳这里说的是画家,我觉得可以扩而充之
用于一切有才能的历史人物。历史文化名人的事迹,其背景是当时整个的历
史,是我们民族文化发展发达的历史。应当说,本书所写的十位人物,他们
的活动是有全国意义的,他们是有全国影响的人物,培养他们的是整个民族
的历史文化。因此,他们不只是浙江的“乡贤”。光是浙江的文化还不足以
承担得起他们的教养。但无论如何,他们是在浙江长大的,他们与浙江有着
先天的联系,这种联系对他们的全部活动和著述有着深潜的影响。这一点,
我们在鲁迅先生身上可以看得很明显。因此,我们可以说,通过这几位名人
的传记,可以看出我们浙江文化在历史上达到的程度。这一点,也应该促进


我们的学术工作者进一步去研究浙江文化的历史特点。中华民族的文化是一
个整体,但它是有许多各具特色的地区文化所组成和融汇而成的。不同地区
的文化各具不同的色彩,这就使得我们整个民族的文化多姿多彩。没有地方
特色,也就没有整体风格;不研究地区文化的特点,也不可能对整个民族的
传统文化作出准确的判断。黄河流域文化与长江流域文化不同,吴越文化与
楚文化也有不同。研究地区文化的特点,无疑将把我们的文化史研究引向深
入。有志者如从事于此,必将大有所获。

另外,我觉得,人物的研究还应当与社会的风尚习俗研究相结合。我们
现在看《清明上河图》,恐怕倒不在于观赏人物车马的笔法,而是神游于图
中那种细腻生动的社会生活和人民习俗。这幅图距现在已相隔千年,图中描
绘的生活与我们现在差不多已经完全两样了。但人们还是有兴趣观看,它的
魅力仍然存在,这个道理是很值得思考的。其中一条,可能是人民对自己生
活痕迹的怀念,这是一种深刻的感情。而风尚习俗则是构成生活痕迹的重要
部分。陆游的诗,写山阴的特别多,尤其是中年以后。我觉得,读他的这些
诗,总能使人感到浙江乡村的一种特有气质和风光。长久在本地生活的可能
不一定体会到,远在外地的人,时间稍久,读陆游的诗,那种特定环境的乡
思之情会油然而生。这就是陆诗的醇厚处,而这就与他的诗反映浙东地区的
社会习尚分不开的。研究文化名人,特别是研究作家,注意他们所表现和反
映人民生活的痕迹,将会大大扩展研究的天地,丰富我们研究的内容。

浙江文化名人不止十个,本书所列应当说是远远不够的,有些很有特点
的,并未列入,如明朝的徐渭(文长)。有些人名气不是很大,但在文化史
上有其独特的贡献,特别是一些民间艺人、匠人,由于他们与人民生活保持
更为密切的联系,他们的创造就更值得珍视。我希望我们今后不要拘于整数,
——这种文化观念和思维模式,在现在新的形势下,恐怕也是应当有所突破
的。不知出版社的同志以为然否?这套丛书的其他一些选题,就我个人来说,
可能比本书还使我更感兴趣,如浙江的佛教等。我也希望能把浙江的山水胜
景,浙江的手工业和民间技艺等,纳入选题中去,极愿早日能读到它们。但
它们的难度可能更大。唯其如此,我们更盼望它们能早日写就,早日出版,
这对于我们整个文化史以及整个文化问题的研究和开拓都将是一个促进。

1986 年7 月

注:该文是为《浙江十大文化名人》所作的序。


《唐代科举与文学》自序

这本书把唐代的科举与唐代的文学结合在一起,作为研究的课题,是想
尝试运用一种方法。这种方法,就是试图通过史学与文学的相互渗透或沟通,
掇拾古人在历史记载、文学描写中的有关社会史料,作综合的考察,来研究
唐代士子(也就是那一时代的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维方式和心理状态,
并努力重现当时部分的时代风貌和社会习俗,以作为文化史整体研究的素材
和前资。

巴尔扎克曾说:“我也许能够写出一部史学家们忘记写的历史,即风俗
史。”《人间喜剧》就是这样一部内容丰赡的巨著。说它是一部历史巨著,
主要是这位艺术大师写出了那个特定时期的整体形象,这整体形象包含了这
个社会的思想史、情感史、风尚习俗,而这些又是通过生动形象的各种人物
来体现的。

同样,“18 世纪德国的状况完全反映在康德的《实践理性批判》中。”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第211 页)《实践理性批判》是思维性极
强的哲学著作,但18 世纪德国那种普鲁士式的经济和政治发展,通过思想的
折光,在这本书上反映出来,而且反映得是那样的完整和深刻。这也昭示我
们,文化是一个整体,为了把握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历史活动,需要从文
学、历史、哲学等等的著作中,以及遗存的文物群体中,作广泛而细心的考
察,把那些最足以说明生活特色的材料集中起来,并尽可能作立体交叉的研
究,让我们所研究的对象(不管是一个人、一群人,或是一个社会),站起
来,活起来。使我们仿佛走进了那个时代,迎面所接触的是那个社会所特有
的色彩和音响。

如果说《欧根·奥涅金》是俄罗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的话,那么,
从诗歌反映现实的广度和深度来说,杜甫的诗正是唐朝安史之乱前后几十年
生活的“百科全书”。在杜诗中,集中地出现了大唐帝国由盛到衰这一转变
时期社会生活的许多重要问题。杜诗描绘了这个社会的多样而曲折的过程,
充分地反映了这个过程的复杂性;而与此同时,诗人又把生活本身的丰富多
样的面貌,精细地描画出来,使我们看到盛唐时代从通都大邑到乡野镇落各
不相同的生活场景。杜诗被号称为“诗史”,就是以其深邃的历史内容和多
彩的世态人情所获得的。李商隐生活在与杜甫不同的年代,那是一个“夕阳
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使人眷恋而又充满失望的年代。李商隐的诗充分发
展了主观抒情的特点,但我们通过他那瑰丽奇伟而又带有浓厚感伤情调的诗
句,可以真切地感受到政治斗争的脉搏。中晚唐腐朽势力的猖獗,革新派的
被扼杀,唐朝廷的一蹶不振,腐败的风气弥满朝野,是李商隐悲剧的根源。
作为李商隐沉博绮丽而又扑朔迷离的富有悲剧色彩的诗歌的背景,正是大唐
帝国在激烈的自我斗争中从腐败走向灭亡的历史。在同时代找不到任何一部
历史著作,能够像玉溪生诗集所揭橥的那样,使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时代情
绪的真谛。

从研究一个作家、学者,或者政治人物着手,来展示一个时代,已经成
为许多著作者所采用的方法了,其中还曾产生过一些杰作。但是,是否可以
抓住某一历史时期带有普遍性的问题,作为叙述的线索,把一些零散的社会
现象和人物行迹串连起来,使内容的覆盖面更大一些呢?

鉴于社会是在不断的发展,社会生活又是如此的纷繁多彩,研究方式也


应有所更新,要善于从经济、政治与文化的相互关系中把握住恰当的中介环
节。

由此,我想到了科举制度。科举制度产生于7 世纪初,一直存在到20
世纪的头几年,足有1300 年的历史。有哪一项政治文化制度象科举制度那
样,在中国历史上,如此长久地影响知识分子的生活道路、思想面貌和感情
形态呢?读过《儒林外史》的人,难以忘却周进这个老童生。他受了大半辈
子屈辱,后来跟随一些买卖人到贡院观看,一阵心酸,一头撞在号板上,不
省人事。往前推七八百年,我们看唐代人的一则记载:

苗给事子儹应举次,而给事以中风语涩,而心中至切。临试,又疾亟。
儹乃为状,请许入试否。给事犹能把笔,淡墨为书曰:“入!入!”其父子
之情切如此。(《刘宾客嘉话录》)

这真是一则传神的小品。苗给事为苗粲,是个老练世故的官僚,在官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