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了传书的内容,朝堂再次引起轰动,喧哗议论之声此起彼伏,三派官员眼中都满是震惊骇然,完全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两万妖兵魔兵,最近三十年的春季抢粮从来没有这么大阵仗,几乎赶得上秋末初冬的大抢粮!
面对两万妖兵魔兵,即便守军没有被撤回大半,也决计不可能挡得住,可事实就是如此不可思议,剩下的小半守军真的做到了,鄱阳郡六个遭到攻击的驻防点全部取得胜利,最重要的驻防点更是以三千残部大败六千妖兵魔兵,还要附带两位妖将一位魔将。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如此战绩堪称辉煌!
“等等,食院?哪个食院?”太尉忍不住开口询问,他还是不太相信这件事,毕竟他常年掌握兵权,对于人族的劣势知之甚深,一万二都不一定能打赢六千妖魔,何况是区区三千?
太不可思议了,完全没有道理可言。
“子午食院!”老丞相看了刘御史一眼冷笑道,“就是御史大人儿子曾经所在的那个食院。”
刘御史双眼微眯,眼中闪过一道寒光沉声道:“大食是国之根本,任何大食的命都重要无比,没有大王许可,谁也不准私自调遣食院大食,否则视为忤逆,我倒想问问,是谁私自下的命令,竟敢置国法王命于不顾?”
老丞相一派的官员心中都在暗骂刘御史奸诈,调走大半守军是刘御史的提议,如果战败后计算战损比过去少,那么他是有功的。
可现在的结果是守军胜了,而且是大获全胜,这就侧面反映了他的失策,将他的功变成了过。
为了转嫁过失和矛盾,在老丞相向他发难之前率先发难,刘御史这一招不可谓不奸诈。
(ps:边关简单副本刷通,困难暂时打不过,带药王去王都溜一圈~)
章 三百六十六:名震朝堂(中)()
当初刘御史提议调回军力的时候,老丞相就大力反对过,此时当着群臣的面在朝堂上拿出捷报,为的就是弹劾刘御史,即便弹劾不成,也至少出口气。
然而比老奸巨猾,老丞相可不是刘御史的对手,听完捷报的内容,刘御史立刻就想到了对策,厉色言辞的质问,轻而易举将矛头从自己身上移开。
“不管是谁下的命令,胜利是不容改变的事实,如果不是你主张调走大半将士,全军覆没的就不止六千魔兵魔将,两万魔兵魔将将全部葬身于长城脚下,留守将士的伤亡会更低……”老院主指着刘御史怒斥。
可惜刘御史根本不给他说完的机会,手持朝笏突然朝姜王单膝跪下扬声道:“大王,没有王命不准私自调派大食,这是明文写在法典里的,不管下令者是谁,更不管战果如何,他这么做就是藐视大王藐视法典,臣以为必须严查严惩以儆效尤,否则今后必将被诸般效仿,长此以往国将不国啊大王!”
此言一出不光姜王惊愕,连群臣都呆呆看着刘御史,这话说得也太重了吧,虽然下命令的人的确违反了法典,但胜利是不争的事实,正所谓将在外军令有所不受,如果情况紧急,下级官员是拥有一定自主决定权的。
当然,紧急情况的自主决定权是个模糊概念,没法写在法典里,于是就给了刘御史揪住不放的机会。
刘御史就是故意把话说重的,但他的话合情合理,即便明知道是故意夸大也找不到可以攻讦的地方,这就是他的高明之处。
“大王,此次大胜振奋军心扬我国威,证明了我国大食是多么出色,如果不奖反罚,必然会寒了全军将士的心,寒了我国大食的心,今后谁还敢为边防效力。谁还敢和妖魔对抗?臣以为非但不该罚反而该重赏!”
老丞相也颤巍巍单膝跪在刘御史旁边。
群臣看向姜王,年少的姜王又被老丞相和刘御史推到了尴尬的中间位置,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曾经妖魔是他父王的心病。现在妖魔是他的心病,好不容易取得胜利,他的内心无疑是很惊喜很高兴的。
平心而论,姜王想赏,而且是重重的赏。可刘御史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私自下命令的人的确违反了法典,不罚法典威严何在,他贵为大王,也不能违逆祖宗立下的法典。
怎么办?姜王登时没了主意。
“请大王严惩!”刘御史一派官员纷纷跪下。
“请大王重赏!”老丞相一派官员也纷纷跪下,唯独太尉一派两不相帮,隔岸观火看好戏,太尉也重新闭上眼睛,他不关心到底是为什么会赢,既然刘御史已经将调回守军的罪责转嫁。他何必再趟车蹚浑水呢?
眼看刘御史和老丞相又要吵起来,朝堂纷争又将再起,突然只听一声又高又长拐了十七八弯的唱诺:“太后驾到……”
群臣抬头望去,只见一位雍容华贵的美丽女子缓步而来,逐月髻,凤珠钗,逐月三千青丝结,珠钗缀玉凤点头,眉锁朱砂红似火,眼蕴流光亮如星。耳坠百年罕有之翡翠,衣绣千年不谢之琼花,当真是贵不可言美不可述。
群臣齐声恭迎,姜王也连忙起身相迎:“母后。您怎么亲自来了?”
太后看起来还很年轻,走到姜王身边微微一笑登时让整个殿堂都亮了起来:“哀家听闻边关打了胜仗,便特地过来看看。”
“是打了胜仗,可是,可是……”姜王表情尴尬说不下去。
“可是什么?不妨说来听听。”太后拉着姜王坐下。
有太后在身边,年少的姜王登时有了主心骨。将传书交给太后阅览,接着又将老丞相和刘御史的争议说了出来。
太后听后恍然点头:“原来如此,哀家明白了。”
刘御史心中暗暗哼了一声,自从先王驾崩后,太后就总是在后面指手画脚,对他造成颇多阻碍,不过身为臣子脸上当然不会表现出来:“太后,法典明文规定没有王命不得私自调派大食,大食乃国之根本,决定着我国国力之强弱,若有损失必伤根基。此次有人罔顾法典和大王的威严,私自调派大食参战,实在罪无可恕,不严惩不足以儆效尤!”
“太后明鉴,若非边关将士被调走大半,何至于需要食院帮忙?臣以为归根结底……”丞相还没说完就被刘御史打断。
“你是在说本官咯?本官提议将将士抽调回来,难道不是为了减少损失吗?而且听闻边关军营中生了疫病,若非本官提议抽调军力,会有多少将士白白死于疫病?”刘御史正义言辞气势汹汹。
“强词夺理!”
“诬告陷害!”大眼瞪小眼针尖对麦芒。
姜王无助望向太后,太后依旧在微笑,抬手制止争吵:“哀家有一事好奇,既然军中有疫病肆虐,是如何打赢这场仗的呢?”
听闻此言群臣登时愣住,连刘御史和太尉都不例外,刚才只顾着针对“罔顾法典”之事争吵,全然没有主意疫病这件事。
老丞相本来是想说的,结果吵架吵忘了,此时闻言才突然想起来,大声道:“据老臣所知,是一位食院大食用灵药治好了将士们的疫病,并且让将士们在妖魔到来前完全恢复,所以才能取得此次大胜。”
“不可能!”刘御史下意识否定,也难怪他不相信,一位大食用药治好了大规模疫病,听起来实在太过不可思议,大食即大医,但也仅限于小病,若说能治疗瘟疫,那是万万无法让人相信的。
“哦?是哪位大食?”太后表面上镇定,心中却震惊到了极点,疫病有多可怕上至王侯下至百姓没有不知道的,十三国自古以来都对疫病没什么办法,每次爆发疫病都会死很多很多人,可谓谈之色变畏之远胜猛虎。
然而此次军中大规模爆发的疫病,竟然能在短短时间得到控制并治好,已经不是奇迹所能形容,如果能够大规模推广,拯救的黎民百姓将不计其数,功德无量近乎于圣。
老丞相故意看了一眼刘御史的表情,提高音量让所有人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回禀太后,治好将士们疫病的大食,他的名字叫做……”
故意停了三秒,老丞相才重重吐出了两个字:“秦羽!”
(官方吐槽:人怕出名猪怕壮,药王又要出名啦~)
章 三百六十七:名震朝堂(下)()
秦羽二字一出,整个朝堂突然变得针落可闻,只有秦羽的名字在回荡。
如果换成以前,肯定没人认识秦羽,但现在别说群臣,全天下都知道秦羽的名字,那可是百年来第一个登上《食经》首页的人啊,且不论温度改革能否功盖千秋,光名气就足以让所有人羡慕嫉妒恨。
“不可能!”打破沉默的是刘御史,说出的还是这三个字,没办法,除了这个词,没有别的词能表达他的心情。
他是真的不相信,绝对不相信,年轻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在美食方面取得成就也就罢了,怎么可能又在医术方面取得成就?
而且这可不是普通的小病,这是疫病啊疫病!
连各国名医御医都拿疫病束手无策,秦羽区区束发少年怎么可能治好疫病?怎么想都不可能,绝对不可能。
“不可能?将士们都能作证,食院大食也都能作证,你不是很喜欢将将士们调回来吗?那就全部调回来给秦羽作证,去吧。”老丞相继续揪住刘御史的痛脚不放。
“应该是真的,可我还是无法相信,疫病那么恐怖,怎么可能治得好?”
“真没想到又是秦羽,这件事如果传扬出去,他又要名扬十三国了。”
“何止名扬十三国,估计各国王庭食宫都要震动,如果能将对付疫病的方法推广,那得是多大的功德啊。”
“秦羽,真想看看他到底涨了几个脑袋几只眼睛。”群臣交头接耳议论纷纷,即便刘御史一派的官员,内心深处也不得不肯定秦羽的功绩。
刘御史的表情那叫一个精彩,他不相信,但事实不会因为他不相信而改变,既然有将士们和食院大食作证,那么这件事肯定是真的。
可为什么又是秦羽?
本该由刘千易发表的温度改革被秦羽抢了先,直接导致刘家最年轻的食帝连续吐血三天积郁成疾,导致本该属于刘家的荣耀毛都没有剩下。
食戟决战本想让秦羽知道厉害。碎了秦羽的食海立威,让天下人知道刘家的威严不容轻渎,可最后非但没有成功,反而折了自己的儿子。
这次将大半将士撤回。本以为能够凭借降低战损邀功,可谁料横插一杠子的又是秦羽!
为什么总是秦羽?为什么秦羽总是一而再再而三挡在刘家的前面?难道这就是宿命?
更可气的是,明明是蚍蜉撼树,偏偏秦羽这只蚍蜉真的撼动了大树,三次吃亏的全是刘家。
“上次就听王儿提过他。没想到这次竟然又是他,连哀家都想看看她到底是何方神圣了呢。”
太后的表情恰到好处,她其实是很重视秦羽的,上次给秦羽圣骨就是她的主意。
在她看来,秦羽年纪轻轻就能登上食经首页,让练食尊屈居其后,敢于正面和刘家对抗,绝对不是没有原因的,在秦羽背后,肯定有和刘家差不多甚至更强大的势力。
既然有强大的势力要和刘家对抗。她自然乐见其成,只要能牵制住刘家,她就能帮儿子重掌实权,成为真正的一国之王。
一直没有说话的太尉终于开口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