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就在第二天,朱子清的《小豆豆》因为受到家长们的欢迎迎来大爆发,日销量突破十万册。成功登上销量第一的宝座。它也是当天唯一一部销量突破十万册的作品。
韩思维的《阵痛》和陈启明大师的《<;论语>;新说(三)》双双跌破十万。前者再次陷入口碑泥潭。虽然学生们一如既往的喜欢,可其他各路书评人、作者对它的评价非常低。受此影响,他当天的销量只有八万多册。
后者的书毕竟已经发行两个多月,过了高爆发期。这次的上扬来的高调,去的也突然。当日销量只有三万多册。但人家的书已经从畅销书,变成了常销书。在接下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都能看到它的身影。日积月累下来,数字相当可观。
至此,销量前五名的书籍有四本和说文解字征文大赛有关。这样的影响力,朱子清想不通之余,也只能表示叹服。
如果说在第一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是留给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的话。那么第二天就是朱子清的天下。
“十八岁天才童话作家朱子清斩获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初赛第一名。”
“十八岁少年荣获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初赛第一名。”
“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初赛入选名单单列者原为十八岁少年。”
、各大媒体头版头条全是这样的标题。朱子清真正一夜成名天下知。这个‘天下知’和前段时间可不一样。
前段时间他只是一个靠童话成名的少年天才作家,大家更多的是以一种看热闹的心态来看待他。而现在,所有人都不得不正视他的存在。
朱子清的各种信息再次被人扒了出来。尤其是大江报的那一篇专访,成为了解朱子清的最佳渠道,被很多媒体转载。据说,为此王钦忠被提拔为副主编。他的助手,实习记者林泉也提前结束实习期,成为正式记者。
TK县重点中学的门口也再次被蜂拥而来的记者堵得水泄不通。学校的反应也很快,在确认彼朱子清就是此朱子清之后,一条写着:“恭喜我校高三学生朱子清荣获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初赛第一名”的大红横幅就被悬挂了起来。
而县教育局也召开了紧急会议。会议讨论了什么朱子清不知道。但没过多久,朱妈妈的高级职称申请就被批准通过。可如果朱子清没记错的话,他妈妈根本就没写过这个申请。朱妈妈因此成为了他们学校唯一一个教副课获得高级职称的老师。
朱子清一夜成名受惠的人绝对不止他一个。随着媒体的挖掘,他以七夜的笔名写的那几部童话再次进入人们的视线。此时,人们看待它们的态度和以往截然不同,再也没有人敢单纯的把它们当成童话故事。这就是名气带来的变化。
很多从不看童话故事的人,也对这些作品产生了好奇。《儿童文艺》杂志就成为了第一个受惠者,销量再次上涨。它最大的收获不是来自销量上的,而是扩大了受众群体。因为它首次迎来了大批的成年读者群体。
然后就是陶应双。看着以前拿钱买都买不到的版面,却自发的报道起《小豆豆》的信息,他是惊喜不已。这些报道成功的让《小豆豆》走进更多人的视线。而且效果绝对比那四位同期出书的作者强太多太多。
现在,他可以直接拿着这些报道去书商那里要求更多的资源倾斜。甚至不用他提,很多书商就主动把《小豆豆》的广告牌放到了书店最醒目的位置。
就在大家为朱子清年纪惊讶,为他的成就赞叹的时候。质疑也随之而来。
“十八岁少年打败诸多文坛名宿,是奇才还是别有原由?”
他们质疑的方向只有一个,朱子清的年龄问题。以前也不是没有年轻作家入选大名单,甚至二轮三轮比赛都有青年作家的踪影。但这个第一名不同,它具有特殊的意义。
因为参与人数众多,大赛前三轮是不排名次的。只有特别优秀,和其他作品有质的差距的作品,作者姓名才会被单列。这个单列其实就是第一名的意思。
可是现在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姓名被单列,这让他们怎么接受。难道承认他的作品比众多文坛名宿写的都好?
但在没有任何证据的情况下,他们也不好乱说。就算媒体也不愿意得罪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组委会,那只会给自己找麻烦。哪怕在想炮制一些劲爆的新闻,但只要想到大赛组委会背后的实力,也都放弃了这个念头。
尤其是那些参加了比赛的作家们。自己名落孙山,而一个十八岁的少年居然姓名单列,还趁此出书。可谓名利双收。说不嫉妒那是骗人的。可在怎么不爽,也不敢直接指责说文解字征文大赛暗箱操作。只能集体到说文解字的官网留言或者隔空喊话要说法。
所以,一时间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官网就被无数要求澄清的声音淹没。
第四十五章 抄袭()
“我说老朱,你这是多招人恨啊。怎么每次你一露脸就招来一片质疑啊。”张岩指着手机屏幕说道:“你看看,在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的官网上留言的作家都超过七千个了。你这是犯众怒了啊。”
“什么叫犯众怒,会不会说话。不遭人嫉是庸才,留言的人越多,就越能说明老朱的才华高。一群失败者,输了还敢出来叫嚣,不够丢人的。”李腾飞不屑的说道。
这是说文解字征文大赛名单公布的第二天,朱子清准备前往明珠市的前一天。几位好友集体请假出来帮他庆祝顺带送行。
“不能太乐观。正所谓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说的人多了,假的都能变成真的。”李文秀没有他那么乐观,严肃的说道。
“这话我赞同。这次和以往不同。以往的负面消息大多都是从网上开始的,大家更多的是用看笑话的心态来看待。这次不一样,出面的都是作者,很多还是知名作者。他们都是有社会公信力的人。说出来的话分量不一样。”丰洪军郑重的说道:
“老朱,这件事如果处理不好可能会对你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一定不能轻心大意啊。”
看着几位替自己担忧的好友,朱子清虽然没有表现的感动流涕。但心中却感觉异常温馨。
“放心,事情已经有解决的办法了。今天高高兴兴的聚会,咱们不谈这些不开心的事情。来来来,干了这一杯。”
今天这个聚会是男人的聚会,没有女生在场。所以他们放心大胆的上了啤酒。朱子清虽然不擅喝酒,但也并不完全拒绝。心情好了也会喝几杯。
张岩几人见状也都把刚才的担忧抛在了脑后,纷纷举杯喝了起来。
其实朱子清的内心并没有他表现出来的这么轻松。这次的质疑一起,他也非常担心。正如丰洪军说的,这次质疑他的都不是普通人。这些人哪个背后没有一大票粉丝,这些粉丝集中起来一口一个唾沫都能把他淹死。
但不要忘了现在他已经不再是孤家寡人了。他的背后也有一票人在出谋划策。所以他第一时间和魏知行取得联系,询问应对的办法。
其实还没等他开口,魏知行就已经猜到他的用意。直接就说,这事不用着急。只要这篇文章是他自己写的,说文解字征文大赛自然会帮他摆平这个质疑。
经魏知行一分析,他也想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作为一项比赛,它的评选结果遭受质疑。这就是信用危机,直接危害到大赛的生死存亡。大赛组委会肯定比他更着急。
他现在要做的不是急着澄清,而是等着大赛组委会给出答案。然后在视情况进行下一步动作。
果如魏知行所料,鉴于社会舆论的压力,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组委会在官网公布了朱子清的参赛作品并附带评委评语。
《阳关雪》是余秋雨先生的代表作,在前世就取得了极高的艺术成就。到了这个世界不出意外也征服了大赛的评委。那些评委给它的判词可谓极尽赞美。
“现代散文的特点是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片断或生活事件的描述,表达作者的观点、感情,并揭示其社会意义,大多数散文比较关注的是自我情感的抒发。
而朱子清的这篇《阳关雪》虽以景物为题名,但是他不同于以往散文只关注于景物的自然现象,以个人的感情抒发和自我表现为主,散发着一股小家子气。
作者用深邃的目光透过这些景物,把关注的焦点定位在这些自然景观背后所沉淀的文化内涵上,体现出一种俯仰天地古今的历史感和沧桑感,饱蘸着深切的民族和文化的忧患意识。”
“作者写阳关,不是一般的探幽访胜,不是单纯的咏物抒怀,而是借助阳关这一历史遗迹来折射中华民族在人类文明史上曾经作出的贡献,来追寻中国古代文人曾经经历过的生命体验。因此,作者笔下的阳关,已经超越了阳关本身的意义,从而进入了人生、社会和历史等更加广阔的领域之中。”
“历史是厚重的,散文也是厚重的。要把如此厚重的两者融为一体,却表现出文学的灵性和飘逸,这是非常难的。《阳关雪》做到了,他将沉郁古风和空灵笔法有机的糅合为一个整体,让历史人物起死回生,赋予山水风物以灵性。这是一种开创,它为中国当代散文领域开垦了一块崭新的土地,并提供了恢弘壮阔的生存空间。”
能参加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的大多都是有一定文学修养的人。他们在看到《阳关雪》的那一刻,就已经明白评委会为什么把他列为第一名。
而那些文学素养不够的人,结合评委的评语,也大都能理解这篇文章所蕴涵的意义。
质疑的人为之失声。可媒体不同,他们就好像猫闻到了鱼腥味,兴奋的冲了上来。第三天,各大媒体的头版头条依然被朱子清霸占。
“《阳关雪》拓展散文的宽度,朱子清第一名实至名归。”
看到这个结果,朱子清也松了一口气。说实话,虽然他根本就不怕那些人的质疑,但也不愿意总是生活在质疑声中。事情顺利的解决,也是他喜闻乐见的。可是很快他就知道,自己高兴的太早了。
很快,一篇名为“《阳关雪》涉嫌抄袭”的报道摆在了所有人面前。
“抄袭?”看到这个标题,朱子清心中一咯噔。难道这个世界有类似的文章了?
可是不对呀,他搬运的所有文章都在网上求证过,确认这个世界没有才拿出来。就算他看漏了,那说文解字征文大赛的评委也不会看不出来。既然他们给了这篇文章这么高的评价,就说明它在这个世界没有孪生兄弟。那这个抄袭一说是怎么来的?
抱着这样的疑惑,朱子清点开了这个帖子。当看完里面的内容之后,他只想说四个字:×了狗了。
当初他还没成名的时候,和刘冰洋产生了一点小摩擦。因为害怕刘冰洋报复,他还专门写了两首歌‘讨好’学校的师生。可是后来人家压根就不屑理他。
事情本来就这样过去了,朱子清都已经忘记这回事。可现在有人却把这件事情扒了出来。
刘冰洋当初在围脖说过,他要参加今年的说文解字征文大赛,还误以为朱子清要参加今年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并放言两个人比一比。最终,他有没有参加征文大赛没人知道。可大名单上没他的名字,所有人都看到了。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