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唐秋离迟迟没有下达命令,尽管华北野战兵团司令官袁景豪少将,外蒙古野战兵团司令官孙振邦少将,几乎是两天就来请战,孙振邦离得远。只是发电报,袁景豪近在咫尺,每每是亲自上门,其好战之言辞,让唐秋离屡屡惊愕又烦不胜烦,后来,干脆告诉袁景豪,“袁景豪,如果你再来烦我,华北野战兵团司令官的位置,我就替你坐了,你到我身边当个作战参谋,我还能耳根清净几天!”
如此恐吓一番,袁景豪几天没敢露面儿,即便是来师指,也是跑到参谋长赵玉和的办公室去,嘀嘀咕咕的不知道在打听个啥,唐秋离的耳根清净了,独立师众将们,均不知道师长到底打的是什么主意?
唐秋离在看,看日军大本营的下一个动作,从西南太平洋战场上,抽调回日本本土的六个甲等师团,是日本国内唯一可以投入到各个战场上重兵集团,到目前为止,其第六十三、六十五、六十九、七十三四个师团近十三万人的兵力,配备大批的战车联队和重炮兵旅团组成的第三军,已于前天在海参崴登陆集结,到目前为止,根据情报显示,这部分日军,还停留在海参崴。
日军大本营让十万精兵在海参崴集结,可是大有深意,北上,可支援远东地区的日本远东派遣军,南下,可从中朝边境线,切入朝鲜半岛战场,西进,可支援关东军在辽西地区和西满地区的部队,另外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进攻辽东半岛,可以说,日军第三军集结于海参崴,是可以四顾之地!
唐秋离与参谋部的参谋们,根据情报处的情报,反复研究了几天,分析出日军第三军可能的行动路线,得出的结论是,四种可能性都有,日军第三军可以投入到任何一个方向上。
这就增加了北方战役的不确定因素,唐秋离不想,在发起对关东军全线进攻之后,因为日军第三军十三万重兵加入战场,而影响到战役的进程,同样,对每个战场,都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
当然,这十三万日军,并没有使唐秋离感觉到压力,他只是想,在日军第三军确定方向之后,在做局部的部署调整,将其也纳入到歼灭的目标之中来,日军第三军在海参崴不动,唐秋离也不能动,这是位不速之客,此外,还有滞留在日本国内的另外两个日军甲等师团,下一步,究竟去往何方?
根据师指的命令,情报处加紧了对日军第三军的情报工作,每天,都有大量的情报汇集而来,日军第三军的一举一动,都在情报处特工的监视之下。
临近中午的时候,独立师师指参谋长赵玉和少将,走进了师长唐秋离的办公室,蒙东六月底的阳光,带着宛如盛夏般的热度,炙烤着大地,前两天的一场透雨,抵挡了炙热的阳光,各种植物葱郁而茂密的生长起来,院子里的几棵大树,阻挡了野外来风,走进师长的办公室,尽管几扇窗户都大敞四开,可赵玉和还是感觉到一阵闷热。
唐秋离穿着一件制式衬衣,袖子挽起来,在聚精会神的看着墙上的军事地图,赵玉和擦了一把脑门儿上的汗,说道:“师长,着屋子可是够闷热的,昨天,后勤部不是在开鲁县城西北角,为您找了一栋房子吗?那里紧挨着城外的草原,肯定比这儿凉爽,您怎么不搬过去啊?”
唐秋离回身,笑笑说道:“单独在一处办公,每天来往这么多人,不是少将就是上校,那不是等于告诉日本特务,唐秋离就在开鲁县城内,而不见踪迹的直属兵团,不就呼之欲出了吗,咱们直属兵团隐蔽在袁景豪的部队里,还有什么意义啊!习惯了,不感觉到热,对了玉和,你来有什么事情吗?”
赵玉和拿出一封电报,说道:“哦,对了师长,情报处最新的情报,日军第三军其中的两个师团,今天上午,离开海参崴,由铁路运输,经绥芬河、牡丹江等地北上!”
“哦?”唐秋离的目光一凝,“玉和,你判断,日军第三军的两个师团,最终的目的地是哪里?”
赵玉和显然是经过考虑的,“师长,根据参谋处的判断,日军的目的地极有可能为哈尔滨,从其调动路线上来看,只有这种可能!”
“也就是说,这两个师团的日军,是有可能增援日军远东派遣军的?”唐秋离启发似的问道。
赵玉和摇摇头,并不同意师长的说法,“师长,我不这样认为,区区两个师团,不到六万兵力,加入远东战场,也改变不了日军在兵力上的劣势,而且,在远东战场,刘副师长的部队,采取的是缓攻的打法,载仁指挥的日军远东派遣军部队,并没有明显的处于下风,不需要急于增援!所以,日军第三军此举,令人费解!”
唐秋离走到地图前,在上面画了一道红线,在哈尔滨的位置上,打个大大的问号,说道:“不管这两个师团的日军部队,最终的目的如何,无非是我们预判的四种可能性之一,命令于得水,情报处在哈尔滨、新京、奉天等地,加紧对日军调动的情报工作,对了玉和,辽西和西满地区的关东军,还在小规模的往奉天以南方向调集部队吗?”
赵玉和回答道:“是的,我们的侦察部队,也证实了这一点,只不过,关东军调动的规模颇小,大多以大队为单位调动,那个南次郎,也不知道在搞什么鬼?”
唐秋离笑笑,说道:“海军陆战队在安东和盖州一线,有三个旅近五万余人的兵力,可以直接威胁奉天的,南次郎岂敢让奉天空虚,奉天是关东军的老巢所在的,调集部队增强防御,也在意料之中,他不敢大规模的从辽西和西满调兵,害怕我们趁机发起进攻,以至于东北边境防线全面崩溃!”
赵玉和也笑了,说道:“南次郎现在是拆东墙补西墙,兵力捉襟肘见,他只能搞这样的小动作,师长,您对部队的部署,还有什么命令吗?”
唐秋离想了想,说道:“给朝鲜半岛战区指挥部发电报,命令增援朝鲜半岛战场的海军陆战队三个旅,马上按照原定的计划,返回辽东半岛,在庄河至鲅鱼圈一线布防!第二十九兵团部队陆续到达山东半岛,海军陆战队的部队,继续留在木浦战场,已经没有实际意义!”
唐秋离在蒙东开鲁,密切地关注着日军的动向,而在东北的奉天城,关东军总司令部内,却发生着一件影响巨大的事情。
()
第两千四百四十五章 关东军易帅()
奉天,这座东北最大的城市,一直是日本关东军总司令部所在的,从重要性来说,甚至超过了满洲国首都——新京,今天,一如平常一样,来往进出关东军总司令部的日军军官们,丝毫没有感觉到异样。
而在总司令部那气势恢宏的十几层高的大楼顶层,一间充满日式风格的大客厅内,关东军除了领兵在外的高级军官,几乎在奉天的高级将领,都云集在这里,可谓是将星闪耀,几十人将偌大的客厅,填充得有些拥挤。
只不过,平素低头不见抬头见的这些高级军官们,没有了往日的随意,显得有些拘谨,关东军总司令官南次郎大将,一脸淡然的坐在首位,而在他旁边,是一个陌生的面孔,也是大将军衔。
这位,就是昨天夜里,刚刚从东京飞来,关东军新任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他是来接替即将卸任回国的南次郎大将,新老总司令官交替,关东军的将领们,内心不免有些感触,客厅内,流动着一股淡淡的离别的忧伤气息。
平心而论,南次郎大将在担任关东军总司令官的这几年里,为关东军争得了不少利益,尤其是将管理满洲国的特权,从关东厅手里夺过来,并将其变成为关东军下属的一个部门,这让关东军的将领们,得到了不少实际的好处,虽然对于南次郎大将的军事指挥才能,将领们颇有微词。
但是,对于南次郎大将的政治才能,将领们则是佩服得紧。仅仅是将关东厅纳入关东军旗下,就是一件政治斗争手段高超的精妙之作。帝国在满洲的关东厅,来头可是不小,直接隶属于帝国枢密院,原来,是与关东军总司令部平起平坐的独立衙门。平时也不怎么买关东军的帐。
关东军督管满洲国的军事,帝国驻满洲国的皇军,关东厅则是掌握满洲国的民政,各司其职,相比来说,民政自然是比军事要有油水得多,而且,很多时候。关东军还得要看关东厅官员的脸色,毕竟,你军队的吃喝用度,要依靠关东厅来解决,得罪了那帮官老爷,立马给你颜色看,不是断粮就是断饷。
尽管关东军将领手里握的是枪杆子,可总不能对另外一个系统的衙门动刀兵吧。若是动粗,本土的那些大佬们,还不生吞活剥了自己。所以,此前的关东军将领,在关东厅的官员面前,自觉小一辈儿,都是陪着笑脸儿说话。
自打南次郎大将担任关东军总司令官之后,情况可就完全颠倒过来了。总司令官阁下运用高超的政治手段,经过一系列不见血的政治搏杀,成功的将关东厅吞并,在座的诸位,除了军职之外,又担任了不同地方的文职官员,军政一肩挑,上马管军、下马管民,端的是权柄大增,左拥右呼,财源滚滚、金票大大,个个好不惬意!
而新来的总司令官梅津美治郎大将,是什么脾气和秉性,大家并不清楚,在本土高层军政圈子里,根基是否深厚,南次郎大将在满洲,营造的关东军一家独大的局面,是否能够守得住?这是关东军将领们,最关心和最担心的事情,为此,还有许多将领联名,向大本营发去志愿书,请求南次郎大将继续留任关东军总司令官一职。
这种对南次郎大将的不舍,对新来的梅津美治郎大将的怀疑,充满着客厅的每一寸空间,坐在首位的南次郎大将和梅津美次郎大将,都是在日本军政界混迹多年的老手,自然会嗅到这种气息,只不过,两个人的性格截然不同,说走的道路也不一样,想法自然是大相径庭。
但采取的做法,却惊人的一致,两个日军大将,一个是即将离任的关东军总司令官,一个是马上就要接掌百余万关东军的新任司令官,对其他高级将领们复杂的眼神儿,视而不见,推杯换盏,言辞殷切,貌似非常的和谐,都将对对方的厌恶之心,压在醇美的清酒里面。
说实话,大本营委任梅津美治郎接替自己,担任关东军总司令官,是大大的出乎南次郎大将意料之外的,倒不是对梅津美次郎此人有多大的成见,而是自己觉得,关东军总司令官的位置,不适合梅津大将,在满洲,关东军决定一切,但并不仅仅凭借武力,所谓的“五分军事、五分政治!”是自己解决满洲问题的不二法门儿。
而且,已经收到了奇效,自从那个支那魔鬼唐秋离的部队,离开满洲进入关内之后,关东军在满洲的敌人和对手,只有东北抗日联军了,南次郎大将正是凭借自己独特的手段,将抗联几个主要领导人,逐一铲除,残部也都藏匿于满洲的深山老林里苟延残喘,今日满洲之抗联,已经处于奄奄一息的状态,再也无法对帝国的在满洲的统治,发起任何的挑战。
如果不是此次唐秋离突发对满洲的军事行动,南次郎大将相信,用不了两年的时间,在满洲境内,抗联就是一个历史名词,但是,唐秋离突然对满洲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