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你刚刚泡茶的手法,显然是有几分功力。”席瑜桐淡淡的道,“反正以后还有的是机会,下次你再泡茶给我喝就行了。至于现在,你给我说说,关于这幅字,你都看出了些什么?”
褚凝想了想,把自己对字的感悟说了。
席瑜桐点点头:“能看出这幅字的意境,说明你还有几分天分。不过,若是我让你鉴定这幅字,你会怎么鉴定?”
褚凝有些呆住了。
字画鉴定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哪怕是这一行的大师,也不敢说自己能鉴定出每一幅字画的真假!
要知道,因为赝品的层出不穷,以及造假者的手段越老越多,从古至今,字画鉴定对收藏家们来说,都是一个极大的难题!
第135章 纸和墨()
字画鉴定的关键,在于纸张、颜料、墨迹和印章等年代上的鉴定,还有技法、笔法、历史特征以及艺术风格等个人特色的鉴定。
这里头方方面面的鉴定,对学鉴定的人来说,任何一方面都是一大关卡。
褚凝对字画鉴定虽然有些心得,但她自己却是从未真正独立鉴定过一幅字画,可以说是毫无经验。
只是如今席瑜桐都已经开口相问了,听起来就跟考试似的,褚凝总不能不回答。
想了想,褚凝道:“我眼力有限,能看出的东西不多。要是有什么说错的地方,还请席老师不要见怪。”
席瑜桐嗤笑一声,摆摆手道:“这么小心干什么?我就是随口问问而已,你看出多少就说多少,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有了席瑜桐这话,褚凝就放心多了。
她弯下腰,细心的看起了这幅字。
从古至今,我国的书法大家不计其数,而且每个人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若是懂行的人,光凭字迹,就能确定写字人的大概身份。
当然,现在的褚凝还没有这个眼力。
书法一道看似简单,实则高深莫测。
懂行的人能够看懂,可在不懂行的人看来,除了字体的变化比较明显,其他的什么意境类的东西,完全就是玄乎其玄,压根儿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所以,褚凝看的不是字,而是纸,还有墨。
眼前这幅字所用的纸,用的是非常有名气的宣纸。
宣纸,是我国传统的古典书画用纸,诞于隋唐时期。
因宣纸原产于安徽省宣城泾县,这才以此得名。
宣纸向来洁白稠密、纹理纯净,尤其润墨性还很强。所以,不管是写字还是作画,宣纸都能为它们增彩不少。
书画家们利用宣纸的润墨性,控制水墨比例,下笔时疾缓有度,就能让最终出来的作品墨韵清晰、层次分明。
这,也就是所谓的“墨分五色”。
宣纸不但耐老化容易保存,而且还拥有不会褪色的特性,因此还有“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
不过,虽然宣纸起于隋唐,但直到明清时代,宣纸的制造技术才达到巅峰时期。
褚凝面前摆着的这幅字,所用的宣纸,就是她见过的最好的那一类。
她可以肯定,这张纸应该产于清朝。
也就是说,写这幅字的人,是清朝,以及清朝之后出现的人。
确定了这一点,褚凝就开始看写字的墨。
从古至今,历代制墨名家数不胜数,但真正能在大众心目中留下印象的,却没有几个。
褚凝当初跟着外公一起生活的时候,倒是在外公的书房里见过几方极品墨。
有一墨难求的李墨,还有清代四大制墨名家亲制的墨。
而眼前这“天道酬勤”几个字所用的墨,褚凝刚好见过,而且印象还很深刻,所以很快就认了出来。
这用的分明是出自清朝四大制墨名家之一的曹素功之手的紫玉光墨!
她外公就有一方紫玉光墨,视为珍宝,平时根本舍不得用。
褚凝跟着外公生活了十年,见到外公使用那方紫玉光墨的次数,也仅仅只有两次。
而外公去世之后,那方墨就和其他的藏品一起,都留给了她的父亲,褚英略。
也是因为这个原因,紫玉光墨给褚凝留下了极深的印象。哪怕历经两世,褚凝也没有将其忘掉。
所以,她才能这么快就将写字的墨认了出来。
紫玉光墨十分罕有,并非所有曹素功制出来的墨,都能被称为紫玉光墨。
相传,当年康熙南巡之时,曹素功带着自己最得意的墨品前去拜见,得到康熙的称赞,并御赐“紫玉光”之名。
曹素功的名声,也是由这时候才真正开始传扬开来。
但这也说明了,只有最顶级的曹素功墨,才能配得上“紫玉光”这个称号。
纸是清朝的,墨也是清朝的,这写字人的身份虽然还不能确定,可褚凝却已经能判断出一个大概的范围了。
剩下的,就是看印章了。
留下书画作品的人,往往都会卷尾留下自己的私人印章。
曾经经手收藏过书画作品的人,也会喜欢在上面留下自己的印章。
所以,想要鉴定一幅字画,从上面留下来的印章上,也能看出很多东西来。
眼前这幅字画上的印章并不多,只有三个而已。
这也很正常。
毕竟这幅字画顶天了也就是清朝时期的作品,距今时间并不算太长,经手的人少,这才是对的。
褚凝盯着那三个印章看了许久。
其中两个印章都是很普通的人名,褚凝想了半天也没想出近代历史上是否有这样两个名人,应该是收藏过这幅字的人留下来的。
而另外一个印章,就让褚凝有些震惊了。
因为那个印章并非常见的方形,而是圆状的。
当然,圆形的印章并不算太稀有,只是和方形的比起来,就比较特殊少见而已。
除此之外,圆形印章里的那两个繁体字,才是最让褚凝震惊的地方。
那两个繁体字翻译成简体的话,应该是,庆龄。
这让褚凝的脑海里一下子就冒出了一个名字。
宋庆龄!
宋庆龄是谁,在路头街边随便找一个问问,就算说得不太清楚,大家也绝对听说过这个名字,以及她生平的部分事迹。
这是一个实实在在的近代名人。
宋庆龄,是中华民国国父孙中山的第二任妻子,因为她本身的能力,也被尊称为国母。
在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宋庆龄更是副主席之一。到了后来,在宋庆龄去世前十几天,她还被授予我国名誉主席的称号,可见她对新中国的贡献,有多么巨大。
抛开宋庆龄在政治上的成就,她本人也是一位十分著名的近代书法家。
宋庆龄留下来的字画,有不少都被拍出了高价。
褚凝觉得,这幅字,恐怕真的是宋庆龄的真迹。
她倒不是真的仅仅因为印章上的那两个字,就这么草率的做出了决定。
相反,让她做出这个判断的,其实是那印章的形状。
不熟悉的人并不清楚,宋庆龄有一枚印章戒指。
而那印章戒指盖下来的印章,就是圆形的。
第136章 三十万()
宋庆龄的印章戒指,还留下过一段让人感动的故事。
在那段抗战的日子里,宋庆龄利用自己的人脉,将一批批国际友人介绍到了延安。她还用她自身的影响力,为抗战部队募捐了许多抗日急需的医疗物资和现金。
也是因此,宋庆龄经常要为捐款签字盖章,所以她干脆制作了一枚可以随身携带的印章戒指,随时随处都可以使用。
因为印章戒指使用得太过频繁,渐渐的,宋庆龄戴着戒指的手指,甚至都磨起了老茧。
而这枚珍贵的印章金戒指,现如今,被保存在宋庆龄故居,为前来参观的人一次次的诉说着这段难忘的历史。
褚凝判断,眼前这幅“天道酬勤”的字,上面盖着的“庆龄”圆形盖章,应该就是出自这枚印章戒指。
也就是说,她觉得这幅字,是宋庆龄真迹!
她将自己的猜测,全都告诉了席瑜桐。
席瑜桐没想到褚凝虽然不懂赏字,却能另辟蹊径,从字画的纸墨和盖章着手来鉴定这幅字。
最重要的是,褚凝的判断全都正确,而这幅字,也的确是出自宋庆龄之手!
这丫头果然有几分真本事啊!
难怪老韩那么看重她!
席瑜桐不禁对褚凝刮目相看。
不过,即便她心里对褚凝已经十分满意,面上却一点儿也没有表现出来。
“看来你这专业课也没有白上。”席瑜桐不咸不淡的道,“你说的没错,这幅字的确是宋庆龄先生亲笔。不过,鉴定字画,除了你注意到的那几点之外,更重要的还是要看字本身的内涵和意味。不然的话,万一有人高仿,凭你这点三脚猫的功夫,还是很容易被人糊弄的!”
褚凝笑了笑,真诚的应道:“多谢席老师指点,我记下了。以后我也会多注意这方面的学习的。”
她现在接触到的古玩种类越来越多了,原本还算丰富的知识库,的确已经有些不够用了。
今天的这幅字,不但让她又涨了经验,而且也给了她当头一棒。
学校的图书馆,看来又得成为她接下来的常驻地了。
确定眼前这幅字是宋庆龄真迹,席瑜桐一边喝着钟掌柜亲自呈上来的茶水,一边慢悠悠的道:“老钟,这幅字我要了,你开个价吧!”
钟掌柜笑了笑,眼底闪过一抹狡黠:“席老师,为了找到这么一幅符合您心意的字,我可是花了不少功夫。这托人请客吃饭、卖人情什么的,都是有开销的。咱们都不是外人,我就给您开个实价,三十万!”
褚凝听得眼皮子抖了抖。宋庆龄虽然是名人,但她是近代人物,而且又曾经从政,留下来的书法作品并不少。
只不过,眼前这幅大气的字,在宋庆龄所有的书法作品中,绝对能够名列前茅。
但即便如此,这幅字的价格也有限,绝对喊不到三十万上头去。
以褚凝自己的经验,她觉得这幅字能够卖到二十多万,就已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这个价格,有一部分还是看在那个圆形印章的份儿上。
席瑜桐却很沉得住气。
很显然,这个价格并没有能够吓得住她。
“三十万?”席瑜桐挑眉看了钟掌柜一眼,“我说老钟,你是当我这段时间没出来走走逛逛,就以为我老糊涂了是不是?!我是没把你当外人看,可现在看来,你却不是这么想的。这幅字到底值多少钱,大家都是行里人,谁也蒙不住谁。你给我说要三十万,是拿我当小屁孩儿骗呢?!”
钟掌柜一脸苦色:“席老师,你我都认识这么多了,我老钟是什么人,别人不清楚,您还不清楚吗?我就是坑天坑地,那也绝不可能坑您啊!这幅字的价格,要真是实打实的话,的确是要不了三十万。可这幅字不是以常规手段收上来的,中间托了不少人,找东西也很费劲,我总得给那些兄弟讨几个辛苦钱吧?要不然的话,以后再有这样的活儿,谁还愿意上我老钟这里来接生意啊?”
这话说得也有道理。
只是席瑜桐心里很明白,就算钟掌柜要给那些所谓的兄弟辛苦钱,也绝对要不了这个数。
说来说去,还是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