豢赡苡姓饷炊唷�
而且,这养出来的黄鳝还非常体圆肥硕。
锦香楼的招牌菜中就有以黄鳝为主要食材的菜式,市场上能买到的数量有限,品相也没那么好,估算了一下,宋老板就说:“如果我全包下来,你能不能定期往我这里送黄鳝?”又说,“这总比你到市场上去卖要好,又要花时间,又要人力。而且也不是每次都能这么顺利的卖掉。”
毕竟数量多的话,万一那天卖不完,还是收拾着拿回去。这姑娘看起来是来自颍州城城外的。
听到宋老板说全部,程木秀的心跳了一下,想了想,再次确认问道:“全部?您是说是指我拿来的所有的吗?”
宋老板肯定的点点头,说:“是,就按当时的市价。”
虽说宋老板给的价格比在市场上的要少一些,但是量大啊,几乎相当与批发,这样能省不少事,这结果其实比程木秀预想的还要好。
尽管这样,程木秀并没有显得喜形于色,只是淡定的说:“行,没问题。”
接下来,程木秀便把未来自己陆续能提供的数量以及时间跟宋老板交个底。毕竟宋老板这里的酒楼也不是一下子能消耗完的,他也不可能有地方囤积很多。
程木秀估计接下来,田里还能收上来几百斤黄鳝。
听着程木秀泰然自若的报出数字,宋老板既惊奇又高兴,这段时间的货源解决了。要不,他还得派人四处收罗,现在省事了。
程木秀答应可以每隔十天供应一次,一次百斤。
程木秀也不打算一次供应太多,黄鳝在田里一两个月还能继续生长不少呢。
一个解决了货源,一个解决了销路,程木秀和宋老板都是彼此千恩万谢,颇有点惺惺相惜的味道。
离开了锦香楼,程木秀一身轻松。这时候,晌午已经过去了好久。
程木秀随身是带有干粮的,在市场上时,忙碌中也抽空吃了一点,还分给了蔡全一些。人家一直陪着自己忙碌,还没有怨言,程木秀觉得很不好意思。
蔡全倒没怎么在意。
夏冬青都亲自到码头接船的人,虽说只是一个乡下姑娘,没准是亲戚呢。而且还是从泠镇来的。
做为跟在夏冬青身边管着杂务的人,蔡全知道,夏冬青的父母都住在泠镇。
箱子都空了,除了留下来送给夏冬青的。
程木秀从蔡全那里了解到,夏冬青在颍州城有个宅院,雇有专门做饭和打扫的仆妇,既然他有自己的厨房,程木秀能有什么可以聊表谢意的话,就是送点黄鳝,算是特产的东西了吧。
蔡全既然奉命关照好程木秀在颍州城的一切,现在见程木秀已经卖完了东西,便带她到了常青药堂。
夏冬青大方的收下礼物。
显然,程木秀不得不留在颍州城里住上一个晚上,到明天才能返回。夏冬青可没忘记夏紫苏的交托,帮程木秀找了个妥当的客栈。
因为第二天,夏冬青恰巧有些东西要送回泠镇,是夏紫苏需要的药材,程木秀可顺路搭乘一起返回。
对于夏冬青的安排,程木秀没有二话,而且,除了感激,已经说不出别的什么了。
她这头一次出远门,从头到尾,虽说一直没有见到夏紫苏的身影,但不得不说,无一不是承着夏紫苏的情。
从最开始的建议,到打听颍州城的行情,陈凡联系安排的船只想必也是夏紫苏的授意。即使现在到了颍州城,在相距百里之外的地方,程木秀依然能感觉到夏紫苏的影响。
夏紫苏在做这些时,似乎都是不经意的行为,但在此时程木秀的心里,已然隐隐有了些涟漪。
第161章()
夏冬青从蔡全那里,得知程木秀整个卖出黄鳝的过程。
程木秀对市场的行情心里非常有数,显而易见是有备而来。她一个偏远乡下的姑娘怎么知道这么多,夏冬青自然就想到了自己的大哥。
当初还是夏冬青叫人打听了一番,才写信告诉了夏紫苏。
为了完成夏紫苏的交托,还跟与相熟的锦香楼老板推销。
倒是没想到锦香楼一口气竟然要下了将近百斤的黄鳝,可见对程木秀提供的货物的品质很满意的。而且,程木秀在卖给锦香楼时,也没有斤斤计较。
夏冬青不得不有些佩服,这姑娘有主见,眼光并不浅。看来大哥会重视不是没有道理的。
据说,程木秀运黄鳝到城里卖这还只是个开始。
夏冬青给程木秀订了间客栈的房间。
这家客栈的环境比别处要整齐和安静一些,没什么乱七八糟的人。
夏冬青知道她现在身上有些钱,住处自然还是要安全点的地方比较好,虽然也贵一点。
程木秀初到颍州,很多东西都不了解,对夏冬青的安排自然没有意见,何况从一到达颍州城,就先有了他帮自己从地痞手里解围的事,所以,程木秀对夏冬青是信任的。
程木秀和夏冬青一起随着小二看了房间,看见夏冬青询问的眼神,就点了点头。
夏冬青转身对小二说:“就定下这间房了。”
夏冬青自然不是随便选定的一个客栈,但也要程木秀满意才行。
“好咧。”小二应声道,又说,“姑娘要是有什么需求,就招呼一声。”
从两人的举止言行看,小二看出来,住进来的应该是这个姑娘。
“我知道了。”程木秀答道。
小二走后,夏冬青想了想,还是提醒程木秀说:“虽然说,这颍州城里还算安宁,可也免不了有些歹人,程姑娘若是打算外出,最好谨慎看好自己的财物。”
言外之意,自然就是指程木秀卖完东西后,随身携带的银钱了。
她既然卖出了东西,有了钱,回去时想必会带点东西回去。颍州城里有很多在泠镇买不到的东西。但是热闹的地方人肯定也很杂,就怕程木秀会出意外,
“我会小心的。”
“那好,若是有什么事,你可以到常青药堂去找我,要是找不到我,托人传话也是一样。”
“谢谢您。”
“那好,还有明天去泠镇的马车,早上大概会在辰时左右过来接你,到时候,你只要在这里等着就好了。”
“好的,我知道了。”
夏冬青说一句,程木秀应一句,没有一点儿不耐烦的表情。到后来,夏冬青实在想不到什么了,结尾就说:“你到颍州城来一趟不容易,大哥很关切,希望你一切安然。”
夏冬青说这话时就不由得盯住程木秀看,只见她微微显得有些发窘的样子,然后垂下了眼睛。
程木秀仍然是轻声说道:“谢谢您和夏大公子的关照。”
夏冬青很想问点什么,最后还是忍住了。他到底和程木秀不熟,也怕自己提的问题万一显得太突兀,会使大家都感到尴尬。
他特别想知道程木秀对于夏紫苏这么费心的安排有什么想法。最后那句话是他自己想的,其实夏紫苏的信里内容很简单,就是一句,程木秀人生地不熟,让他给予适当指点的话。
但即使这样,夏冬青也是认为,大哥这样还是很少见的啊。
犹自撇了撇嘴,夏冬青还是认为等自己见到夏紫苏后,再亲自探问一下。大哥至今未曾见有过心仪的女子,夏冬青以前是认为他大约的眼界颇高,看不上寻常的女子。
这么一想,夏冬青就又觉得自己是不是多虑了。一个乡下的姑娘,顶多就是能干而已,和不寻常几字压根沾不上边。
夏冬青脑袋里一边胡思乱想,一边忍不住又眼睛一撇一撇的打量着眼前的这个人。
程木秀低垂着眼睛,倒是没看见他的表情,要不,心里不知该做何感想。
程木秀安顿下来,其实,她也没什么东西,除了装黄鳝的木箱,就是一个小包袱了。
她已知难以在当天往返,需要滞留一天,所以随身还带了换洗的用具。
送走夏冬青后,人就放松了下来。——不知什么,在夏冬青面前总会有点儿尴尬的感觉。
简单的梳洗了一下,整个人就清爽了一些,仔细检查了随身的东西。她放了些零钱在外面,其余的就贴身收好。
这可是他们大家一起辛勤劳动,努力挣来的。
她这一回到颍州城里卖掉了两百斤黄鳝,赚了有二十银。想起来就不禁感概,当初她曾经为了十两银子而愁眉苦脸,现在,她终于挣到钱了,而且,以后还会挣得越来越多。
程木秀的心情说不出的鼓舞和愉悦。
眼下既然闲暇,她自然是要在城里走走看看的。
夏冬青原来还想给她留个人下来带路什么的,被谢绝了。又不是三岁的小孩,程木秀觉得自己一个人还自由自在些。
好不容易到了一趟颍州城,也需要买点东西带回去,况且第二天有马车搭乘很方便。
程木秀出门时先抬头看了下,记住客栈的名字,这才挑了个方向,沿着街一路走一路看过去。
她还是很谨慎的,事先跟小二打听了周围那里有卖东西比较多的地方。不是贪图热闹,繁华的景象又不是没见过,只是自己第一次出来在城里逛,有个方向,不至于耗费无所谓的时间。
有钱了,终于能够奢侈一回,仔细考虑了一下,除了卖衣服——既然有条件了,当然每人都可以直接买一身。另外就顺便也买些布料回去。
刘二婶家里给了自己这么多帮助,也应该送点礼物给他们家。
程木秀买了各种各样的东西,小泥人和假面具等一些玩具,在泠镇买不到的一些菜种等各种零零碎碎的东西。手里能拿的东西有限,程木秀也不能大买特买。反正以后还有机会。
避免迷路,程木秀几乎就是沿着主要的街道前行,偶然拐进条热闹的巷子,看完后仍旧又出来到大街上。
走着走着,只见前面一片香火缭绕,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小庙前。
庙前摆卖着香纸火烛,以及一下手工做的各种小物件。
程木秀心里突然一动,便抬脚走了进去。
庙里只有一个面目和善的白须和尚。程木秀烧了香,暗许心愿,然后送上一点香火钱。
当她离开的时候,手里抓着一个求来的平安符。
第二天,程木秀带着自己的所有东西,搭乘夏冬青派回泠镇的马车,经过一天的颠簸,于黄昏时候到了家。
马车到泠镇前,先经过通往望溪村的路口,那车就直接送程木秀到了家门口。
程木芸早就一直在门口张望着,当一看到驶过来的马车上坐着程木秀的身影,立即高兴的呼叫起来。她的声音引来了程木勤和程木勤。
大家一起跑过去迎接,帮忙把东西拿下车。
程木秀道了谢后,目送马车渐渐远去。
程木峰帮忙收拾木箱、绳子和扁担,程木勤扛起装了好多东西的大包袱。一进到门,程木芸就赶紧打水过来给程木秀擦洗。
这时候看到大家,程木秀非常开心。
“想姐没?”程木秀擦干净脸和手,笑着问。
“嗯,可想了。”程木芸仰着头,笑眯眯的说。
程木峰看起来特别如释重负,说:“姐辛苦了,在城里面还顺利吗?”
程木秀点点头。“还行。”
程木勤扯着她的袖子,一个劲问:“城墙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