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成幼儿园园长》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科举成幼儿园园长- 第2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由于后一个还具有神话元素,更得百姓们的喜欢。无形之中更是加深了齐琛在百姓们心中的威严形象,这场胜仗,便是齐琛登基以来第一样政绩,让齐琛彻底坐稳了皇位。

    翻年过后,陆家的气氛更为紧张了几分。

    小汤圆就要参加乡试了,别说陆昌兴夫妇了,就连姜德音也担忧的晚上睡不好觉,陆安珩没少安慰她,哄了许久才让姜德音彻底安心下来。

    朝中已经开始商讨主持本次科考的人选,齐琛心里想让陆安珩来当这届士子的座师。摸着良心说,满朝文武中,齐琛最信任的,便是陆安珩了。毕竟是打小的情分,齐琛对陆安珩还是有几分雏鸟情节的。再加上陆安珩对齐琛同样爱护有加,齐琛自然是想让陆安珩刷一回业绩,好给他日后入阁增加资本。

    然而陆安珩头上还顶着帝师的名头,若是主持了这届科考,平白就让这届士子和天子成了同辈,未免也太给他们长脸。另外,陆安珩自己也不愿意当这个座师。小汤圆今年还要下场考试呢,陆安珩要是领了这个差使,说起来是风光,小汤圆就惨了,这回连乡试都不能考,还得接着等三年。

    这多坑儿子啊。

    陆安珩总归是小汤圆的亲爹,虽然时不时被小汤圆这个亲儿子给坑一把,陆安珩也不至于在这个档口坑上小汤圆三年的时间吧。

    真要如此,陆安珩都觉得自己没脸见小汤圆了。

    于是这回的主考官,齐琛便从翰林院挑了一个人。结果陆安珩一看,哟呵,老熟人啊,这不是和自己同届的那个探花郎宋逸吗?

    还真是巧了,作为同年,陆安珩对宋逸的文章喜好自然清楚,这位的口味和姜锦修一样,走的是高大上的路线,爱的是锦绣文章。小汤圆这回的名头,绝对稳啦!

    果不其然,心态沉稳了不少的小汤圆顺利通过了乡试,还拿了个解元的名头。

    次年二月的会试,小汤圆再次拿下了会元,所有人都被这个爆炸性的消息给惊呆了。解元会元都到手了,只要殿试时小汤圆不出大错,大齐朝很有可能就会迎来第二个三元及第的天才人物。

    百姓们全都沸腾了,能亲眼见证又一个奇迹,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事情。平日里就爱坐在一块儿唠嗑的百姓有志一同地将话题全都放在了小汤圆身上,默默猜测着这个少年能否再创造出一个神话。

    而太极殿内的官员们却忍不住苦笑,羡慕嫉妒的眼神直往陆安珩身上戳。谁不知道这家伙深得帝心啊,陆宁远可是他儿子,陛下年幼时还抱过那臭小子的,只要陆宁远不犯蠢,三元及第的神话已经稳了。

    也不知陆家的祖坟冒了多大的青烟,出了陆安珩这样一个惊才绝艳的鬼才还不够,竟然又出了一个青出于蓝的陆宁远!真是让人眼气!

    想了想自家那些个不成器的儿子,再看看人家陆安珩的儿子,不少与陆安珩同时期的官员顿时泪眼汪汪,心说自己咋就这么倒霉呢?往日年轻时,被父母拿陆安珩来鞭策自己,结果好不容易长大了,陆安珩他儿子又压得一众同龄人黯然失色,给自己的儿子带来了不可磨灭的心理阴影。这父子俩真的不是来报复社会的吗?

    不管报不报社,小汤圆的心理素质一如既往得稳,顺顺当当地拿下了状元,成为姜锦修之后,大齐第二个三元及第的天才人物。再加上陆安珩当年也是状元出身,一时间陆家一门父子两状元的美名响彻大齐的每个角落。

    好事者总爱姜传奇人物给放一块儿讨论的,结果一看,惊才绝艳的鬼才陆安珩,姜锦修教出来的。现如今炙手可热的小陆状元,还是姜锦修教出来的。姜锦修呢?大小三元及第,目前为止还没有第二个人能达成这个成就。

    所有人顿时倒抽一口冷气,果然,姜还是老的辣啊!这简直就是大魔王教出了两个小魔王,放他们出来打击众人的。

    也不知道大魔王还收不收徒弟。

    大魔王姜锦修当然不收徒弟啦,年纪大了,哪还想费那个心思。教出两个状元足够他自豪的了,姜锦修得意的很,心说这回自己也是史书上不得不提一句的传奇人物了。论眼光,谁比得上自己啊?

    等到小汤圆赴完琼林宴后,陆安珩便开始着手准备小汤圆与谢家的婚事了。

    亲事定在十月份,陆安珩成功晋级为公爹。

    同年十二月,兵部尚书顾时年病逝,齐琛力排众议,调陆安珩顶了顾时年的差使。

    陆安珩正式入阁。

完结() 
陆安珩入阁第二年;出海的船员终于成功返航;带来了海外的具体消息。

    大齐上下皆震动不已;大街小巷全都在讨论海外国度之事。

    陆安珩同样好奇不已;借着职务之便打听清楚了他们的航线。结果一问;陆安珩都忍不住在心里给他们写了一个大大的服字。

    非洲美洲大洋洲他们竟然都去了;还带了不少当地的书籍和几个原住民过来;以便大齐能更清楚地了解这些国家的风土人情和生活水平。

    在大齐待了几十年,陆安珩的英语早就还给了上辈子的英语老师了。看着这一大堆密密麻麻的英文书籍,陆安珩头都大了一圈。好在大齐人才不少;出海的人中有不少已经解锁了一两门外语技能,在船上也翻译了不少书籍。

    陆安珩的全球通史学的不太好,也不确定西方如今到底处在什么社会。不过从这些书上所描述的内容来看;如今大齐的科技水平应该领先他们好几百年。

    这可真是个好消息。陆安珩不由松了口气;他可没忘记后世近代史的耻辱,实在不想在这个时空还上演这么一出悲剧。

    这么想着;陆安珩心里便已经有了对未来的规划。

    航海归来的人中也有不少天赋卓绝之人;这些年他们见识过无数国家的风土人情;论及眼界;整个大齐除了从后世穿过来的陆安珩外;怕是再也没有任何一个人能比得上他们了。

    这样奇特的经历;极大地扩展了他们的思维。陆安珩甚至听到了这帮人中已经有人提出了地圆说的观点了。

    在如今的天圆地方学说下,地圆说的观点是如此清奇。想当然尔,这位大佬被喷的有点惨。

    反倒是陆安珩出来帮了他一把;提出了实践出真知的观点;不如再出海一次来证明这个观点。

    鉴于陆安珩以往的功绩太彪悍,掐架掐的正起劲的两方顿时偃旗息鼓,接受了陆安珩的提议。

    这位年轻的官员在陆安珩的支持下再次出海,这一走,便是五年。

    等到他回来后,证明了自己的观点,陆安珩却不再有兴奋的心情。

    姬玄病了,病情来势汹汹,不过半月便到了药石无医的地步。已经到了中年的陆安珩沉默了许多,守着姬玄的床头竟是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倒是姬玄看得开,反倒轻咳着安慰陆安珩:“我这一生,同姜阁老一般,位极人臣,得了天下百姓的爱戴,没有什么好遗憾的了。唯有一事,想要劳烦你帮忙。”

    陆安珩顿时打起了精神,连忙点头道:“您说!”

    “姬家劳你多照顾了。”姬玄慈爱地看着陆安珩,这个他亲眼见证着从官场菜鸟长成阁老的孩子,还是如同当年一样心软。几十年的官场生涯,到底还是不曾磨灭他那颗赤子之心,较之以往更为内敛,反倒更为夺目。

    陆安珩毫不犹豫地应了,姬玄脸上的笑意更深,长叹道:“我们都没看错你,姜家,你做得极好。希望姬家也能得你庇佑,延续世家之荣光。”

    陆安珩紧紧地握住姬玄的手,沉声道:“当年你们护了晚辈几十年,如今晚辈照拂姬家,本就是应当的。”

    姬玄笑着看向陆安珩:“你是个有良心的孩子。”

    心这么软,得亏他的运气不错,不然的话,早就被人当成了垫脚石了。

    不过,真心换真心,谁又不喜欢有良心的孩子呢?

    想着姜家起复后的声势,姬玄闭眼时还是笑着的。他用一辈子完成了自己的抱负,让姬家的威望更上一层楼。如今他要离去了,眼前这个孩子也会帮他护着姬家,让姬家度过丁忧的三年。

    他这一辈子,再也没什么遗憾了。

    陆安珩的眼泪忽而落了满脸,当年爱护他的阁老们一一离去,对他而言都是酷刑。元德帝,正朔帝,姜阁老,顾时年,如今又多了一个姬玄。

    虽说生老病死乃是人之常情,陆安珩仍旧沉默了许多。

    而后,齐琛点了他做首辅,陆安珩更沉默了。

    这是天下读书人做梦都想坐上的位置,也是姜阁老和姬玄为此奉献了一生心血的位置。如今新旧交替,龙椅上的人换了三个,首辅位置上的人换了两个,恍然间三十载岁月匆匆而过,陆安珩也成了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首辅大人了。

    不过陆安珩的首辅生涯并不长。过了六十岁后,陆安珩不顾齐琛的挽留,说什么都要退休回家养老去。

    齐琛简直一个头两个大,完全不知道自己这个夫子又作的什么妖。这年头儿,哪有什么退休啊?尤其是坐到了首辅位置的家伙,哪个不是兢兢业业地一直干到坚持不住的那天的?陆安珩倒好,竟然提出了退休。

    这样不恋权势,真是闻所未闻。

    陆安珩自己也理直气壮得很,退休怎么了,如今海晏河清四海升平,元德帝和姜阁老他们一心期盼的盛世已经到来,自己的任务也完成了,还不能让自己休息一会儿安度晚年了?

    再说了,人家后世不也是六十岁退休吗?总得让自己清闲几年吧。

    真要掐起架来,齐琛还真扛不过陆安珩,只能如他的愿,让他退休好好在家休养了。

    结果陆安珩也是个闲不住的,刚开始退休的那两年,陆安珩心里可嘚瑟了,成天领着姜德音出去散散心钓钓鱼,又跑去姜家走走亲戚什么的。然而时间一长,除了带孙子和外孙,陆安珩也开始觉得有些无聊了。

    然后陆安珩就捣鼓出了一件大事。他竟然说动不少隐士和告老在家休养的文官武将们跟着他一起办学校去了!

    齐琛听到这个消息简直是一脸血,心说夫子您这又是闹啥呢?之前让您给我带孙子您还不乐意,现在倒好,自己邀了一帮人办学校去了,这都是什么事儿啊?

    陆安珩的办事效率素来高得出奇,早在当年他初入京城之时就生出的这个想法,如今终于能够实现了。

    育才书院,这就是陆安珩这个起名废想出来的书院名。别看这名字不起眼,里头的设施绝对极为超前。

    不同于如今只教授儒家学说的书院,陆安珩的育才书院采用的是后世大学分院的管理模式。里头的学科五花八门,正统的四书五经自然不必多说,还开设了手工课,经济学,地理课,武术课,农业课等奇奇怪怪的课程。书院占地面积极大,实验室都有好几个,还开出了菜园子和农田,竟是打算让学生亲自下地干活的节奏。

    不仅如此,育才书院还面向全大齐招生。只要通过了书院的入学考试,就能拿到录取通知书,成为书院的一员。成绩优异的寒门学子,还能向书院申请助学金。

    招生对象的年龄跨度也挺大,最小的六岁,最大的十八岁。打出的口号便是培养多方面发展的人才。

    因着陆安珩的名气太�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