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他们只能硬着头皮把谢涵接回来。
可秦氏做梦也没想到谢涵把那个乡下老婆子带来,要知道当年谢纾成亲时她都没有出面,只打发了两个儿子来,说是怕自己不懂规矩冲撞了城里的这些贵人。
可现在倒好,居然为了一个九岁的丫头大老远从乡下跑来了,这次怎么不说怕冲撞了城里的这些贵人?
“罢了,我们什么也别做,就让那个臭丫头再逍遥几年,我倒是要看看,最后谁能沉住气。”秦氏拿定了主意。
“也好。”顾琦松了一口气。
他也觉得这个时候实在不宜做什么,真闹出点什么动静来只怕顾家未必兜得住。
“什么也好,我怎么听说你一个人回来了?”顾霖大步迈了进来。
顾琦恭恭敬敬地问过好,再把事情的原委重新说了一遍。
谁知顾琦的话刚说完,顾霖便抓着手上的杯子向他砸了过去,“废物,废物,这点小事你都办不好。上次在扬州你就失误了,这次在乡下你又失误了,连一个几岁的孩子你都对付不了,你还能做点什么?”
顾琦没敢躲,结结实实地被水杯砸了一下,好在杯子里的水不烫,而他身上穿的衣服也够厚,饶是如此,顾琦也觉得湿哒哒的十分难受。
当然,这种难受不仅仅是指身体上,更多的是心理上的,怎么说他也是三十多岁的人了,是顾家嫡出的二老爷,大小也是礼部的一个五品官员,可父亲却似乎从没有考虑过这些,什么时候看他不爽了逮着什么就拿什么砸他,搞得家里的下人们看他的眼神都怪怪的。
“好了,要我说这件事也不能赖老二一个人,那个丫头有多难缠你又不是不知道,上次她去见你你不是也拿她没招,最后实在气不过了一脚踹飞了她。依我说,暂时还是放过她吧,我估摸着皇上这会说不定也在琢磨她呢,咱们要弄出点什么动静来说不定正好便宜了他。”秦氏上前替丈夫揉了揉胸口,劝道。
“不提这事还好,一提这事我又火冒三丈,说来说去还不是怪这个逆子没有用,当初在扬州要不是他弄出这么大的动静来皇上能留心咱们吗?弄得现在想做点什么都缩手缩脚的。”顾霖气得拨开了秦氏的手,大口地喘气。
顾琦也不敢辩,扬州的事情是他办砸了,当时他也是太急切了些,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小瞧了谢涵,也小瞧了皇上和谢纾的君臣之情。
可是话又说回来,当时他也是奉老爷子的命令想直接把谢涵带回去,所以才会跑到大明寺去抓人,可谁知那当口会碰到皇上?
“好了,事情已经发生了你骂他也没有用,难道他不想把事情办好?还不是怪那个臭丫头太鬼头了。说到这个臭丫头,我倒是想起了一件事,那个乡下婆子来了,又是在皇上的眼皮底下接来的,咱们还得打发几个人过去瞧瞧,不能落下什么话柄。”
顾霖对这些事情没有兴趣,任由秦氏安排,秦氏这才命余婆子带了几个人出来。
谁知这边余婆子刚出顾家的大门,顾铄也进了祥瑞堂,看到顾铄,顾霖的眼睛一亮。
于是,顾铄带着四个小厮也进了谢涵的家门。
谢涵自然不清楚这些详情,此时的她和顾铄又因为两桌酒菜吵了起来。
事情的起因就是那个不知名的人打发饭馆的跑堂送来了两桌上等的酒菜,顾铄看到之后心里又不自在了,逼着问谢涵到底在外头结识了谁。
第三百零二章、撵走(月票一百加更)()
因为顾铄这会也回过味来了,皇上不可能会去关注这些柴米油盐的小事。再说了,即便皇上要赏赐谢涵,赏赐的也肯定是御膳房做出来的膳食,怎么可能会去外头的饭馆单叫两桌酒席送来?
至于沈家也很快被顾铄否决了,他知道三姑母一向看不起家里这些庶出的兄弟姐妹,怎么可能会去关心谢涵?
刨去了这两家,顾铄想不出京城还有谁家会给谢涵送东西来,因此,唯一的可能就是谢涵在外面结识了什么朋友。
故而,顾铄有点着急了,也有点生气了,因为去年从幽州回来之后祖父又和他深谈过一次,祖父的意思是让他娶谢涵为妾,所以顾铄已经把谢涵当成了他的女人,他的私有物,自然不能容忍外人来觊觎。
谢涵不想跟他吵下去,也不想浪费朱泓的一番苦心,便命司画去后头把张氏请来吃饭。
“不准吃这个,再等一会,我的人也去买饭了,一会就送来。”顾铄拦住了谢涵。
司画看了谢涵一眼,见谢涵没吱声,忙一溜烟地跑了。
“你是不是知道是谁送来的?说,到底是谁?”顾铄指着谢涵问道。
“管他是谁,不过就是一桌饭,浪费粮食是要遭天谴的。”新月看不过眼了。
她也是过过苦日子的,知道粮食对农民意味着什么。
“让那些下人们端走。”顾铄黑着脸说道。
“什么,这么好看又好吃的菜居然要便宜她们?”新月不干了,一屁股坐了下来,拿起筷子就开始一个接一个品尝起来。
“好吃,小妹,我跟讲,这个狮子头做的真不错,不比你家的厨子手艺差,还有这个醋熘桂鱼我也爱吃,对了,还有扒猪头呢,嗯,好吃。。。”新月一边摇头晃脑的一边手口不停。
“这孩子,怎么就你一个人坐下来吃了?客人还没坐下来呢。”张氏走了进来,见谢涵和顾铄还有弯月三个都站着,唯独新月一个人拿着一双筷子一边吃一边碎碎念的,不禁有些头疼起来,以为新月又忘了规矩。
“祖母,没事的,我们都在等你呢,二姐也是饿了。”谢涵替张氏拉开了椅子,伺候张氏坐下后自己也在张氏旁边坐了下来。
谢涵一坐,弯月也在她身边坐了下来,只剩一个顾铄,顾铄见张氏看着他,只得抿着嘴坐了下来。
因为有顾铄在,张氏也知道大户人家的规矩是吃饭时不说话,所以这顿饭吃得很沉闷。
饭毕,司棋司书几个刚端上茶水来漱口,顾铄的几个小厮便一人拎着一个食盒进来了。
“怎么又有送饭的来了?”张氏也不明白怎么回事,看向了谢涵。
“祖母,没事的,咱们进去收拾东西吧,这些饭食是顾大公子犒劳这些干活的人的,人家忙了这么久也该饿了。”弯月一边说一边推着张氏起身。
她看出来了,顾铄正憋着一肚子火呢,她是怕张氏在一旁见了跟着瞎着急,因此才想着把老太太带走,并对新月努了努嘴,让新月留下来陪谢涵。
“这孩子,倒是个心善的。”张氏听了之后念叨了一句。
还有后一句她就没有说出来,可惜他要娶的是别人,不然的话倒是配谢涵正好。
“应该的,老人家吃好了吗?”顾铄没承望张氏竟然会夸他,心里的这口怒气不知不觉消散了一大半。
“吃好了,多谢你了,这天也不早了,我们这只有几个女娃在,也不方便留你,还请你早些回去吧,以免你家人担心。”张氏见顾琦没有走的意思,便也没动地方。
其实,她早在方才吃饭的时候便看出不对劲了,顾铄基本没怎么动筷子,一双眼睛总往谢涵身上瞟,而谢涵却一直低着头只顾吃,两人显然是吵架了,因此,张氏不放心把谢涵留下来,便想着干脆把顾铄赶走。
“是,老人家,我这就走。”顾铄本想再和谢涵说说话,他总有一种感觉,觉得谢涵仿佛知道是谁送来的饭菜似的,可张氏开口撵人了,他也不好意思强留下来。
顾铄一走,余婆子带着那几个婆子也跟着出去了。
这天晚上,谢涵几个忙到亥时才躺到了炕上。
次日,谢涵几个都没有出门,又在家收拾了一天。
第三天,谢涵给张氏换上了一件枣红色的妆花缎褙子,下身是一条黑色裙子,头发盘成了一个简单的圆髻,也只简单地插了一根金簪。
因为张氏做了六十年的农民,身上的印记不是换身衣服或者插一头珠翠就能改变的,所以谢涵便没给她用多复杂的头饰和首饰,简简单单的,反倒看着比较顺眼。
新月和弯月倒好办多了,她们这几年都没正经下过地,肤色白净多了,加上这两年跟着谢涵多少也学了些规矩礼仪,因此谢涵也亲自给她们挑了一套衣服和首饰。
“这么一打扮,我这两个孙女也俊了,跟城里的小姐没什么差别了。”张氏看着焕然一新的新月和弯月,笑道。
“怎么没有区别,我们一开口说话就得露馅了。”新月抱怨了一句。
“知道一开口露馅就好,一会到了顾家尽量少说多听,还有,她们说什么你都别往心里去,各家日子各家过,咱们自己觉得好觉得舒服就行。”谢涵劝了一句。
“小妹放心吧,我会寸步不离地跟着二姐,保证不让二姐惹祸。”弯月说完冲新月嘻嘻一笑。
新月刚要伸手去拧弯月的脸,突然发现自己身上的衣服袖子太大,手伸了半天也没伸出来,不由得嘟囔一句,“这劳什子的衣服一点也不好,穿起来麻烦不说,还浪费布料,一个这么大的袖子得多费好几尺布呢,回头吃饭时咋夹菜?”
“记住了,吃饭时不能自己去夹菜,得等丫鬟们帮你把菜夹到自己碗里。”谢涵又说了一遍。
“好了,啰嗦不啰嗦,这些话昨儿已经念了一个晚上了。我倒是有几分好奇了,难道这大户人家的规矩还能吃人不成?”新月不耐烦地推着谢涵出了门。
第三百零三章、亲家见面()
半个时辰后,谢涵的马车停在顾府的大门前。
这一次谢涵没有下马车,而是命李福先把自己的名帖送去了门房,门房见是谢涵的帖子,一面命人去里面送信一面打开了侧门。
马车在院子里的游廊前停下来的时候,余婆子领着几个婆子过来了。
谢涵扶着张氏下了马车,感觉到张氏的手潮乎乎的,便想起了两年前毛氏陪着她进顾家的情形。
“祖母,不怕的,我们是来走亲戚的,不是来求人的,高兴了就多待一会,不高兴了就少待一会。”谢涵开解了张氏一句。
张氏一听这话有几分道理,顿时把腰挺直了些。
“我们老夫人一早起来就盼着呢,总算把亲家老太太盼来了。”余婆子走到张氏面前笑道。
“那就劳烦嫂子带路吧。”张氏不卑不亢地回了一句。
“余婆婆,这些东西是我祖母特地给外祖母准备的,好不好的也是我祖母的一点心意。我的人不好送进去,你让她们送进去吧。”谢涵见余婆子瞥了一眼李福和阿金放在地上的礼盒,说道。
这次来京城,张氏为这份见面礼没少花心思,太好的东西张氏拿不出来,谢涵拿出来顾家也知道肯定是谢涵的东西,反倒显得张氏没有什么诚意;东西太次的话又怕上不了顾家的台面,因此,张氏着实斟酌了两天。
最后定下来的东西都是幽州这边的特产,熊掌两对、狼皮十张、狐狸皮十张,此外还有各种干蘑以及自家产的一些五谷杂粮,这份礼对谢家来说不薄了。
“是,表姑娘放心吧。”余婆子说完,交代了那几个婆子一声。
谢涵本想再叮嘱新月和弯月一声,见两人携手正好奇地打量着周围的一切,想了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