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在奥匈帝国》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重生在奥匈帝国- 第23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不动则已,一动必然牵扯到苏维埃和伊朗两个国家。苏维埃没有什么,伊朗的军力东欧联盟也不放在眼里,可是恩斯特不想同伊朗发生矛盾,因为这很有可能在有心人的策应下成为东欧联盟同整个伊斯兰地区的矛盾,这可不利于东欧联盟在伊斯兰地区的布局。

    这件事如何做还需要好好考虑一下,本来是得利的事情如果一个不小心弄差,那么恩斯特岂不是会悔恨死?

    灭一个国家不难,可是如果不能征服这个国家的公民,那么他们为你带来的损失是远超过你得到的,就例如奥匈帝国时期的巴尔干地区。

    巴尔干地区的国家都不是很强大,想要灭掉他们很轻松,除去需要注意那里复杂的国际局势之外,真正让忌讳的就是那些疯狂的左派份子,历史上斐迪南大公的死亡不就是因为他们的原因?

    恩斯特可不想见到,整个伊斯兰地区到处都是仇恨东欧联盟的目光,但凡有东欧联盟的公民吗,他们都需要小心翼翼的走在中东地区的街道上,因为一个不小心就会有人向你开枪、用刀抹掉你的喉咙。

    仇恨的力量是强大的,如果这股力量的背后还有宗教的力量,那么已经不能单用恐怖来形容,至少恩斯特非常忌讳这样的事情发生。

    1936年,轴心国正式成立,德国同意大利签订柏林协定,形成柏林—罗马轴心,次月罗斯福再次当选为美国总统,同月日本、德国签订国防协定。

    罗莎已经成婚并且陪**婿阿卜杜拉前往中东地区,婚礼的当日真正到来的贵宾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多,不过这也正常,毕竟此时欧洲已经到关键的时候,但即便是这样婚礼依然非常的奢华。

    酋长国经过这一段时间的扶持发展,现在人口已经突破20万,领土也增加到一万平方公里,相比较其他方面,酋长国的军事无疑是最强大的,整整5万精锐陆军全凭罗莎的私人财富供养着。

    装甲师、飞行编队、驱逐舰、巡航舰……可以说恩斯特送给自己女儿的“嫁妆”可是相当不菲,如果真正核算起来,整体的价值估计已经达到三千万欧元。

    面对这个新崛起的强大国家,无论是阿曼王国还是沙特阿拉伯王国都显得小心谨慎,他们一方面表示自己的友谊,另外一方面也在各种方面上限制阿卜杜拉的影响力,他们很害怕一个不小心自己就为对方帝国的一员。

    不过是一个20余万人口的小国而已,值得如此的紧张?这话也只是说说而已,此时阿拉伯国家谁敢小觑阿卜杜拉?要知道他的身后站着的可是恩斯特那位东欧之王,只要有心,估计不出两年的时间这个不过20万余人口的“小国”就会成为200万人口的大国。

    酋长国的首都正在创建当中,阿卜杜拉的意思是建造一个超过10万人口的大都市,对此恩斯特很是丢人的表示10万人口的那是小城市,超过50万人口那才是大都市!

    中东地区大部分都是沙漠地区,因此城镇化很是重要,生活的太过分散只会让人口不停的减少,因此整个酋长国不需要有多少的城镇地区,只要在重要的地方有几个大型城市就可以,因此对阿卜杜拉口中的大都市,恩斯特设定的就是可以容纳30万人。

    建造一个10万人口的城市和建造一个30万人口的城市概念和花费自然不同,但是有东欧联盟的支持,这倒也没有什么。

    此时的中东地区还没有崛起,这里的穷苦人太多太多,只要付出一些粮食他们就愿意为你做任何的事情,铁路、建造城市,阿卜杜拉获得接近30余万的劳动力,而获得的只是一些粮食而已。

    为什么酋长国的人口增长的如此快,就是因为阿卜杜拉从里面挑选出一些做事情积极之人吸纳进自己的国家。其实还有很多人都想要成为酋长国的一员,但是阿卜杜拉觉得人口太多不是好事,因此一直在犹豫。

    虽然相处的时间并不多,可是罗莎很清楚自己丈夫的担忧,没有任何的商量直接给恩斯特打去电话索要大量的粮食,对于女儿恩斯特向来不懂得什么叫做拒绝,而且这对东欧联盟也是好事,没有理由拒绝。

    也正是大量粮食的运输才让这些阿拉伯国家紧张,因为此时大量的人口真在朝酋长国而去,不出意外这些人口就是未来酋长国崛起的基础。(。)

第三百三十八章 二战前 一() 
cpa300_4;1936年是日本大获全胜的一年,因为沿着东海日本的舰队一直攻破上百个华夏城市县镇,此之外日本还攻破东南亚大部分地区,日本成为真正的东南亚霸主。

    整个东南亚地区也给日本带来丰富的军力,上百万的附庸陆军是他们针对华夏这个古老而庞大帝国的主要手段,毕竟日本过小人口也不多,如果真的凭借自己的力量,估计早已经陷进这片土地。

    日本虽然没有明说,可是明眼人都能够看得出,日本对于秦国还是抱着垂涎之意的,毕竟论此时东南亚地区的富裕城市,百分之三十都在秦国,而秦国只相当于华夏一个省的面积和人口而已。

    虽然很想要触碰一下东欧联盟,可是考虑到现在的局势,日本可不敢轻举妄动,破坏现在的同盟关系是小事,真的招惹到这个庞然大物的怒火,万一人家不顾一切的非要先灭掉日本,那才是他们倒霉。

    估计日本也被东南亚的数次胜利冲昏头脑,他们只畏惧东欧联盟倒是忘记当初打的他们不要不要的并不是人家东欧联盟只是俄罗斯帝国的两个集团军而已。

    经过这一段时间的发展,秦国的经济也直追俄罗斯帝国而去,不但如此经过军事训练的预备役们随时可以参与到战争上,可以说只要俄罗斯帝国想,那么远东地区只需要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够武装起60万作战经验丰富的陆军。

    这并不包括哈萨克王国,如果还要算上哈萨克王国被俄罗斯帝国西部地区,那么整个远东地区能够集结的军力能够达到130万。整个远东地区的东欧联盟人口已经达到一亿六千万,因此130万的陆军并不算多的。

    当然并非这就是极限,只是继续增加到话可能会影响到战斗力,不顾一切添加那么军力达到400万也并非没有可能,毕竟但凡东欧联盟的青年都接受过基础的军事训练,一亿六千万的人口难道还没有400万青年?

    东欧地区的东欧联盟人口差不多也是这些,只不过那里的战争潜力要比远东地区还要大一些,毕竟150万正规军远东地区才不过60万而东欧则有90万。在这样的基础上增加两倍的军力则能够保证战斗力下降的不会太厉害。

    为什么很多国家都畏惧东欧联盟?真正的原因就在这里,500万不影响战斗力的陆军,积极时刻能够征召1000万的战争潜力,这就是恩斯特的资本、这就是恩斯特无所畏惧的根源。

    军械方面?最不需要担心的就是东欧联盟的军备问题。因为从一战结束的时候恩斯特已经做这方面的准备,武装1000万陆军的问题绝不是太大,如果不是因为军工,东欧联盟的经济也不至于一直没有太大的成长。

    虽然东欧联盟的整体经济现在已经跃居世界第一,可是单论捷克公国。这可是在二战中同美国一同发展起来的国家,他没有道理差距美国那么大,要知道单论经济发展潜力,整个西伯利亚地区的各种资源都是捷克公国代为销售,这方面并不比美国差太多。

    日本方面极度不稳定,而相比较起来德国也同样如此,只是他们的不稳定是针对英法美三国而言的,在东欧联盟的眼中德国自然是越强大越好,最少是能够彻底的吸引英法美三国的目光。

    从1935年开始,德国就开始违反凡尔赛和约。德国国防军的数量由10万增加到30万。千万不要小瞧这30万德国陆军,他们可不是英国、法国的陆军士兵,30万德国陆军已经能够威胁到法国的边境安全。

    这方面东欧联盟方面并不是很担心,虽然他们在德国的边境上也只有30万,可是碰撞起来恩斯特还是有信心能够在同等军力之下获得胜利的,而如果对方要比拼数量,那么输掉也一定是德国。

    面对德国的违约,英法美只是表现出抗议,他们希望能够避免无理交涉。而就是英法美三国这样的态度才让希特勒对他们非常瞧不起,认为他们和自己当初遇到的政敌一样。都是中看不中用的家伙,只要自己突然的把事情摆在他们的面前,他们唯一会做的就是束手无策听而任之。

    如同今年的希特勒进军莱茵非军事区的行动,只要英法美三国表示出强硬的态度。那么希特勒就会退缩,可是他们没有,他们还是如同往日那样进行抗议。这样的情况谁还会在乎?谁还会理会?可以说今天希特勒的崛起百分之八十都是英法美妥协出来的。

    当然这里也就是说一说而已,换做恩斯特估计也会同样这样做,毕竟坐在世界第一的位置上,你需要尽量避免军事冲突。就如同一位富人,他很想避免同一位光着脚的穷人发生直接冲突,能够警告就让对方妥协这是最好的办法,即便不能施舍一些东西也是可以接受的。

    德国毫无疑问就是被施舍的一方,但是英法美这三位想不到的是,未来这位他们施舍的对象会强大到什么程度。

    恢复野心之后,希特勒开始对着地图观察此时德国的发展情况,东欧联盟是不可触碰的,因为这是比英法美还要恐怖的存在,希特勒深有体会,同时他不想承认自己对东欧联盟很有一种畏惧。除非是迫不得已,否则希特勒绝不会对东欧联盟进行任何的军事性活动,他害怕激怒对方。

    一战为什么会爆发不就是因为德国和奥匈帝国需要生存空间?现在也同样如此,四周的国情严重的压制住德国的发展,想要突破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发动战争。

    其实此时的东欧联盟还算是中立国家,他并没有明显性的偏向德国和意大利以及日本,同时也没有对德国几个国家的侵略行为表示出任何的不满,仿佛恩斯特的目光就在自己的这一小片土地上,目的只为一统东欧。

    罗马尼亚此时已经归顺,说实话现在东欧联盟只剩下两个目标,第一个是立陶宛王国吞并爱沙尼亚和拉脱维亚,第二个则是巴尔干半岛地区。拿下这两个地方,恩斯特真正的敌人就只剩下苏维埃,如果那个时候德国已经开战,不幸的苏维埃也许只有投降一条路可以走,因为没有盟友的他根本没有半分能力抵抗东欧联盟。

    这几年东欧联盟剥削苏维埃很是厉害,可以说苏维埃政府的经济一直都在勉强进步,就如同地主老农的关系,老农每一分努力的收获百分之八十都要交给地主,这也是两者之间差距越来越大的原因。

    体制的问题并不是一个国家能否强大的主要因素,就如同蒙古,它的煤炭很多没错,可是一方面是资源丰富的西伯利亚另外一方面则是华夏,他就被包围在中间,东西根本运输不出去,这让它的经济如何发展?

    苏维埃政府就是如此,一边是捷克等国一边是俄罗斯帝国等国,他的任何东西根本就销售不出去,而且两国还不出的向苏维埃政府倾销一些东西。

    原则上双方是交易平等的,可是苏维埃的物品怎么能争得过东欧联盟?价格战术?估计东欧联盟还盼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