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养小首辅》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家养小首辅- 第25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下官恐慌,愧对陛下如此牵挂。”

    安顺笑着摆摆手:“不愧对,不愧对,谁不知薛大人为朝廷鞠躬尽瘁,乃是忠君之臣,陛下每次在朝堂上提起忠臣,就拿大人你做例子。咱家在这里先恭喜薛大人,这趟回京必然高升。”

    “谢安公公吉言。”

    安顺在广州待了两日,便匆匆离开了,说是要回京复旨。

    至于薛庭儴,这次圣旨里并没有说明他官位如何,也就说等回京后才知。再加上安顺的话,薛庭儴索性提了要回乡祭祖之事。

    安顺倒也满口应承下来,说是回去会禀报嘉成帝。嘉成帝的本意是心疼薛庭儴辛苦多年,回乡一趟祭祖,自然不算额外。

    这么一来,从本是两个小的回乡,到现在一家子都打算回乡了。

    薛庭儴倒也是个果断之人,拿到圣旨就让下面准备上了,安顺前脚离开广州,后脚他便带着一家人踏上去山西的路途。

    这一路山水迢迢,幸亏如今海运畅通,先从广州坐船走海路去苏州,再从苏州换船通过运河一路向北,之后弃船换车,等入了山西境内,已经是二个多月后的事情了。

    这种情况自然是赶不上这次县试,薛庭儴只能愧疚对儿子说,还待来年。

    本来薛耀弘这次就是打算试试手,倒不是冲功名而去,今年下场还是明年下场,其实都不算妨碍。

    阳春三月,夏县这里却只是春寒料峭、乍暖还寒的天气。

    不过农人们已经开始忙碌了,乡间小道上时不时就能看见农人扛着锄头,拉着耕牛,往地里去春耕。

    这一行车队蜿蜒数百米之长,像夏县这种乡下地方哪里见过如此之景,看见的路人俱是停下脚步,忍不住猜测是哪家人。

    在夏县这种地方,能有如此大的阵势,还能是哪家人?!于是纷纷有人奔赴余庆村报信。

    不多时,余庆村就来人了,在问清车队前方的护卫是不是薛大人回来了,就以飞奔的速度回了村。

    薛大人回来了,薛大人带着一家老小回乡来了!

    消息顷刻就传遍了整个余庆村。

    如今的余庆村可不像当年,村子扩大了太多太多,俨然是个镇子。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薛氏的族学,归功于这些年来,哪怕薛庭儴和招儿在外面,依旧没忘记往老家绵延不断地送各种书籍。

    每年都会送两批。

    不光送书,也是有钱出钱,有力出力。

    如今余庆村有着整个夏县,是整个平阳府最大的藏书楼,还有一个平阳府最大的书院——余庆书院。

    近十年来,余庆村的变化太多太多了,不胜枚举。

    而在听说薛氏一族最大的荣光,薛庭儴薛大人薛提督薛巡抚,带着一家人回乡了,整个余庆村全员出动。

    甚至是近多年已经少在人前露面的老族长,也让人搀扶着来到村口。

    近了,远远就能看见立在村口的功名旗杆。

    一共有三座。

    第一座乃是薛庭儴于嘉成六年丙午科乡试,中第一名解元时,亲手所立。第二座乃是薛庭儴于乙酉年殿试,中第一名状元时,由老族长亲手所立。最后一座则是薛庭儴官拜提督巡抚时,由现任族长所立。

    三座五丈些许的旗杆,分别是一斗、三斗、四斗,其上悬挂着红边黄地儿的大旗,迎风招展。

    一个官员此生最高的荣光,莫过于此。

    而薛庭儴用了十年完成。

    “爹,快到了吗?咦,那是什么?”一辆马车中,传来个小姑娘稚嫩的询问声。

    一个温柔的女声回答她:“那是你爹的功名旗杆。”

    “好高,好大,好威风。”小女娃用三个好字,表现自己的惊叹。

    招儿侧脸看了男人一眼,就见他脸绷得很紧。

    她在心里笑叹了声,拉上他的手。

第227章() 
==第二百二十七章==

    明明没有太阳,却觉得光线格外刺眼,薛庭儴半掩着眼看向几座高耸的功名旗杆。

    记忆在此时一下子重合——

    “你别以为我小,就不懂事。我爹说了,薛举人很厉害,读书很厉害,以后要当大官的。”

    “狗子想读书吗?”

    “想。”

    “为什么想?”

    “我想替家里光宗耀祖,当薛家最有出息的人,以后当个好官,咱家就不用交税子了”

    “怎么了这是?”被堵在后面招儿,说了句。

    “没什么。”

    薛庭儴笑着,下了马车,才转身将妻女扶下来。后面马车里的几个小的也都跟着下了车,还有招娣和沈平夫妻两人,都下了马车。

    村口,老族长让儿子薛金泉扶着,身后站了无数人。

    有庄稼人打扮的村民,有穿着学子衫的学子,有很多很多人,大家都看着这里。

    “大人,庭儴,你总算回来了。”

    老族长颤颤巍巍走来,薛庭儴忙上前一步扶住他。老族长已经很老了,十年的时间足够他花了眼睛,掉了牙齿,白发苍苍。

    “堂爷。”

    薛庭儴唤着,一面制止了老族长身后打算行礼的众人:“今日我回归故里,就不是官,而是余庆村是薛氏一族的普通人,不用行礼。”

    族长薛金泉这才忙出声,让都别行礼起来。

    老族长老泪横流,抹着眼泪道:“堂爷说可能见不到你了,回来了好,回来了好啊。”

    “堂爷,庭儴不孝,这些年竟一次都没能回来过。”

    “你在外头忙,做着大事,担着大任,哪有空回乡。堂爷不怪,堂爷不怪的”

    薛庭儴扶着老族长一路向村里走去,身后跟着招儿等人,四周则是陪着无数村民族亲。

    一群人浩浩荡荡的,场面极为罕见。

    哪怕是调皮如宁宁,这会儿也是绷着小脸,没敢吱声。

    这些年余庆村变化极大,不再像个小村庄,更像一个镇子。

    宽阔笔直的青石路,是村里的主路。两侧还有些小商铺,卖着一些杂货、笔墨纸砚等物。再往里就是一户户村民的房子,而薛氏一族的宗祠以及余庆书院,就在大路最底部。

    还是如同以前的那般布局,不过余庆书院则在正向,薛氏一族的宗祠则是侧向,再靠里是薛族长家,还有一座大宅子占据了另一边。

    是薛宅,占地颇大,早几年就修好了,却一直空着,说是等薛庭儴哪日回乡了,也能有个落脚的地方。

    薛庭儴先去宗祠上了香,才去老族长家里小坐。

    问了问村里如今的情形,问了问书院,问了问那些都是他长辈的村民们。这些人有的还建在,被提及就让人扶了进来,边叙旧边抹眼泪,还有的在这十年中陆陆续续都去世了。

    薛庭儴听闻后,免不了唏嘘,心情也有些低落。

    值得一提的是,如今余庆书院的山长是薛俊才。

    薛俊才读书本就不差,只是被家里的变故所耽误。

    后,他听了薛庭儴的话,在社学里教书。沉淀了几年,又下场试过,不光考上秀才还中了举,却没继续往后考了,而是一门心思就在书院里教书。

    如今余庆书院可全指着他打理。

    “大人。”

    薛俊才要躬身行礼,就被薛庭儴扶住了。

    “堂兄不用如此多礼。”

    薛俊才也没再坚持,直起腰来。

    年逾三十的他,与十年前没什么两样,双鬓虽是斑白,但神态淡定沉稳,并多了几分怡然自若的气质。

    时间可以改变人,改变的又何止薛庭儴,也有他。

    此时的薛俊才,终于堂堂正正站在薛庭儴的面前,这个做了他很多年的对手,这个让他仰望羡慕了许多年,同时也是他的兄弟的人。

    如今,他终于可以堂堂正正站在对方面前,即使因为官位下拜,却没有自卑,没有自惭形秽。

    “大伯母还好吗?”

    薛俊才点点头,含笑道:“我娘身体康健,前阵子还说起大人,没想到你这就回来了。”

    “本是打算只让弘儿回一趟,临时来了圣旨调我回京。我想着这一回京,恐怕再有闲就难了,便一同回来看看。”

    “回来了好,多在村里住一阵子。如今村里变了许多,书院里也变了许多,这书院当年还是你一手创建的。”

    说着,薛俊才叫过一旁两个孩子,对薛庭儴道:“这是我的一双儿女,老大叫邦儿,小的叫娟儿。快叫堂叔,这就是爹经常跟你们说的,那个读书很厉害,做官也很厉害的堂叔。”

    “堂叔。”

    薛庭儴一模袖子,才发现自己根本没准备见面礼,只是汗颜笑说之后给补,又叫来了自己的三个儿女,与薛俊才见面行礼。

    宁宁、泰哥儿和邦哥儿、娟姐儿差不多大小,四个小的手拉手出去玩了。薛耀弘没有离开,作为长子陪在爹身边。

    又坐了会儿,薛金泉见薛庭儴面露疲态,便忙对大家说薛大人长途跋涉回来,还是先安顿了再说,便把人群驱散了。

    *

    薛宅十分宽敞,前后三进,里面的物件都是崭新的,一尘不染,看得出平时打理得很用心。

    打从安顿下来后,宁宁就不落家了,每天都是带着人四处乱跑着玩。而对于薛庭儴和招儿来说,却是陷入无尽的忙碌之中。

    每天都要见许多人,薛庭儴是,招儿也是。

    薛庭儴见的大多都是认识的村民,附近的乡绅,乃至夏县现任的知县,平阳府的知府及地方卫所的将领,都络绎不绝前来拜访他。

    他不过是回个乡,似乎所有人都知道了。真是穷在闹市无人问,富在深山有远亲。无奈,他只能挂出回家祭祖,不见外人的牌子,这些上门拜访的人才少了些。

    当然,这般忙碌也不是没有好处的。

    例如,夏县的知县便主动给薛耀弘及王葳大开方便之门。明明已经错过这次县试,可他却重给两人单独考了一场。

    题目与县试时一样,薛耀弘和王葳还专门去了一趟县衙赴考。

    考罢,卷子便直接送往平阳府,以知县之名保送入这次府试。

    其实这种情况并不罕见,一些高官家的子弟大多都有秀才之名,有些是靠真本事,有些则是下面人给办的。

    像这次,就是下面人给办的。

    薛庭儴虽是无奈,但他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没道理别人能走后门托关系,他这送上门的后面就不能走了?

    两个小辈的卷子他也看过,以他六元及第的眼光,哪怕没有顶着他薛庭儴的名头,两人过这场县试也是没有问题的。

    时间就在这些琐碎的事一点点过去,余庆村的人都以为薛庭儴不会久留,哪知他们一家人却在村里住了下来。

    *

    今年京里热得早,还没入五月,天就热得像蒸笼。

    内阁大堂里,一众阁老、舍人们汗流浃背,直骂这天抽了疯,这才几月,竟是热成这样。

    别看这些阁臣们人前体面威风,实则在宫里办差,一切都得遵循宫里的规矩。上面没发话给内阁送冰降暑,哪怕家家府上冰窖里都装满了冰,也没人敢带进宫来。

    只能熬着。

    吴阁老刚从乾清宫回来,之前还因着乾清宫里的冷气,而显得清凉干爽的躯体,早就因这一路上的暴晒,变得热气腾腾。

    不过他脸上却是带着笑的,入了内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