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是真是赖上就甩不掉的亲戚,苏正礼是断断不会这样说的,三姨一家人都不错,小时候对他也挺好,他就起了帮扶的心思,并不是一时起意的。
“这。。。。。。这。。。。。。这还不是要麻烦你们吗?”王桂芳心动了,要是真能自己立下,谁愿意去看别人家的脸色啊?即使那个人是自己闺女。
“什么麻烦不麻烦的,如今你外甥是举人老爷了,动动嘴皮子的事儿,还真不麻烦。你就在这住下,咱老姐妹住一块,也好时常说说话。”王氏劝道。
“是啊,村里如今也建了学堂,到时候挣了钱,小河就在这个村里上个学,将来考个功名,您老一家可就有靠了。”
苏正礼这一句话,正中了王桂芳的心坎,孙子出息才是她最想要的,如今外甥这么出息,指点孩子一二孩子也受益匪浅。以往在村里见到举人老爷,那都是低头哈腰的,人家也不带多看一眼的。
一直木讷不言的沈氏也动心了,轻声道:“娘。。。。。。”
王桂芳再看孙子们,也都是一脸的渴望,他们太想有一个安稳的家了,处处受人白眼的日子也过够了。
她点了点头:“中,就听正礼的,若是小海小河将来出息了,让他们当牛做马报答你。”
“这日子别人再怎么帮还是得自己过才行,就三姨这劲头,就没有过不好的日子。开春我帮您去看房子去,今年冬天气候异常,先过了冬再说。”苏正礼说道。
“好好,小海、小河、小梅,给你们舅舅磕头,这是救了你们一命啊!”王桂芳双眼含泪的说道,这是遇上好人了。
苏正礼避之不及,硬生生地受了三个响头。
晚上李氏给安排得妥妥帖帖的,一家人在暖和的屋子内舒服的休息了一晚,心里的郁结也都散开了。
这人哪,就怕没了希望,这有希望心里就有了奔头。
第二天,王桂芳就变了个人似的,也不畏畏缩缩了,见人就笑,可见她是发自内心高兴的。
几个孩子也是抢着干活,虽然能干的活不多,可也能看出他们心里的感激。
******************
此时的大雪已经连绵不断,风大的能把人从屋顶掀翻。苏满满心里隐隐担忧,汤汤和财宝不知道怎么样了,还有樱桃他们也不知现在何处,对于家中的下人们,苏正礼也派人去寻找了,可惜这么长时间了也没有什么音讯。
财宝和汤汤还真没受什么大罪,至少性命无忧,当初郑景逸的手下也掉进水里头了,汤汤也掉在水里中,正好有根木棍漂过,它就抓住了救命的稻草。
好歹财宝还能飞,偶尔出去找点吃的,这两个就找了个高处住下了,倒也没遭什么大罪。只是饥一顿饱一顿,跟以前是不能比的。
后来水退了,人们回来了,这两只不得不流浪起来,因为外边的人们看它们的眼神都是要吃肉的眼神,所以都是躲着人走的。
不知怎么的就来到了京城,在一户大户人家的后院里,财宝听见一个小姑娘哭闹什么,“恨死你了,郑景逸!”“让你不救我”之类的话。
这一听里头就不对劲,回去财宝跟汤汤一商量,决定还是要打入敌人内部,对郑景逸的仇恨那么深,郑景逸对它们也算不错,怎么也得替他去探查探查,
崔若雨一天去后边公园子,就非常巧的碰见了一只雪白的小白兔,可怜巴巴的望着她,她还以为是从厨房跑出来了呢,就决定把这只长毛的兔子收养了。
后来屋内又飞进来一只会说话的八哥,她也不客气的收下了。
活宝二人组,这就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虽然身在富贵乡,但是任务还是不会忘的,每天崔若雨骂了什么,要干什么事,两个都记在心里,就等着苏满满进京的时候跟她告状呢。
哼,糖衣炮弹也收买不了咱们的心,这是两个小动物的新口号!
这俩货都跑到人家大闺女的闺房去了,苏满满和郑景逸上哪找去啊?白费力气罢了。。。。。。
************
苏明瑞给家中来信了,说是已经调回了京城,让家中不要担心云云,又提了因为在灾害中表现突出,可能要升官之类,云云。
苏正礼按捺住欣喜给他回了一封信,让他不要焦躁,在事情未定下来之前不要显摆,免得乐极生悲之类的。
回信虽然严肃,面对亲人的时候却乐开了花。
“还是我聪明,当初送他去习武了,看来他合该吃这碗公家饭啊!”
收到众人的白眼一枚。
因为离过年也近了,苏荷花一家子也派人过来送年节礼,因为天气不好,多走了不少时日,王氏还念叨过呢!
腊月中旬终于到了。
今年到年节里比往常年都厚一些,足足用了两大辆马车拉过来的,吴府车夫一个劲的道歉,说是耽搁了,初八那日就出发了,足足多用了一倍的时间才到的。
王氏却知道天气恶劣不怪人家,今年年礼多,可能是女婿觉得之前苏家帮了忙的缘故,给的格外的厚。
这次家中只让这个车夫休整了一夜,便让他带着回礼回去了。雪越下越大,路也越来越不好走,若是再耽搁,怕是要过年才能送去了。
第225章 大雪下的亡魂()
谢谢haifen、书友130714105137597、绅士熊猫8、书友1907331873、书友160403190546269、從這裡到那裡、小叶小草、西浪淘沙、张先生的张太太、童可爱、maysun的月票,谢谢大家的支持。
************
“起来啦,起来啦,出来扫雪啦!”苏满满起了个大早,看见院子的积雪已经到膝盖了,便把大伙都喊起来了。
“你爹真没白给你起这么个名字,一大早就元气满满,怕了你了。”李氏拿起扫帚说道。
昨晚一夜大雪,这么大的雪光凭下人是扫不完的。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拿起了扫帚,扫起院子和大门外来。
苏来宝找了个小推车出来:“大伙往车里倒吧,我推到麦场去,那里空间大。”
如今他也是个半大的小伙子了,完全没有了小时候的羞涩劲儿,反而很有些爽朗干练。
“手套带上。”苏仲文把自己的手套扔了过去,“我屋里还有,再去拿。”
苏来宝这才没话说。
苏正礼他们都被苏满满吵起来了,到了院子一看,嚯,好大的雪,不扫的话人都出不去门了。
急忙搬梯子上房顶扫雪了,怕大雪把屋脊压塌了。
男人们忙着收拾屋顶,孩子们打扫院子,女人们就打开大门扫大门前,后院归下人们,干得热火朝天起来。
他们以为自己家是早的,没想到还有更早的,边上的赵婶一家也起来扫雪了。
渐渐的街上的人多了起来,雪刚铲走,又铺了一层,好像永远也扫不完一样。
苏满满几个边打扫边打雪仗,最后还在大门口堆了个大雪人,一个个冻得直跺脚,鼻头都是红彤彤的。
“快回屋去吧,你奶奶让她们给煮姜汤了,快去喝一碗。”李氏呵着手说道。
要不是雪下的太大,也用不着孩子们,门都被堵死了,推了好一会儿才推开的。
“快快快,有利家的房子塌了,人被埋下边了,快去帮忙挖呀!”一个村民边跑边说道。
“什么?”几个妯娌听了大惊,急忙回屋去叫自家男人去了。
这可是天大的事,几个男人拿上铁锨就跑了出去,女人们孩子们也跟着跑了出去,整个村子都出动了。
苏远山带着狗皮帽子在边上指挥着:“轻点,用劲别太大,小心铲到人身上。那边也不用挖,那边是厨房。”
又看见一帮子人拿着工具来了,大声叫道:“快快,快去帮忙。”
这一帮子人也冲了过去,帮忙挖起人来。寒风劲雪,这帮人的额上却都冒了汗。
“怎么回事啊?什么时候塌的呀?”李氏问旁边的大憨娘。
“谁知道呢,大早晨发现的,还是边上的老德子家扫雪时发现的,房子都倒了。村里的大厚家也塌了一个角,吓得都跑出来了,结果那房子是吓唬人的,根本没事!有利当兵这些年了也没个音讯,这家里要是有个事儿怎么办啊!”
“有利家的房子可有些年头了,我记得他爷爷那辈儿住的就是这间屋子,都多少代了。如今,我可不敢睡死了,得睁一只眼睛睡了,不然被埋了都不知道。”
“可不是嘛。”
老娘们在一边议论纷纷,大老爷们可不敢耽误了,韩大夫就背着药箱在一边等着救人。
“挖到了,挖到了,这是一双脚。”有人叫道。
“快快,用手挖,别用铁锨了,别把人铲了。”
大汉们便蹲下身来,用手挖了起来。
“是有利媳妇儿,没。。。。。。没气儿了。。。。。。韩大夫,你来看看。”一个挖到头的小伙子吓的一屁股坐到了地上。
韩大夫急忙走过去一看,鼻子没有了呼吸,脖子也没有脉动了,身子也全部都僵硬了。
“唉,没救了,抬出来吧!”
“哎,底下有东西在动,快。。。。。。快搬开她。”
众人搬开有利媳妇,一个青紫的迷迷糊糊的小脸儿,就露了出来。
“是黑娃儿,还有气儿,快点儿抬出来。”
“用棉被包上孩子,还有找间屋子呆一下。”韩大夫吩咐道。
“去我家。”有利家的邻居说道。
底下就有人明白了:“有利媳妇是用命护住了黑娃儿呀,怪不得她是趴着的呢!”
一句话,在场的都落下泪来,昨晚那么大的风,那么大的雪,她的求救声只怕都被这风雪吞噬了,只能用自己瘦弱的身躯给孩子留住一片空隙,挖出来的时候,有利媳妇的胳膊都是撑着的。
“有利媳妇,你放心,村里一定会把黑娃养大成人,你放心的去吧!”苏远山的话音一落,有利媳妇睁着的眼睛奇迹般地闭上了。。。。。。
“这是有利娘,也。。。。。。也没气儿了!”
“有利的爹。。。。。。也没了。。。。。。”
看他们的姿势是在堂屋被压住的,肯定是跑去救自己的孙子了,可惜只差几步就到了,就。。。。。。天人永隔了。。。。。。
“这天杀的大雪啊!”一个汉子蹲在地上,拍着雪地嚎啕大哭。
不自觉的眼泪就掉了下来,苏满满摸了摸脸颊,冰冰凉的。
昨晚的一场大雪埋藏了三个人的性命,只留下一个年仅五岁的黑娃儿。苏远山守住了自己的承诺,把黑娃养在了自己的家中,以后也会一直把他抚养成人。
土地被冻住了,地表挖不开,人们便往上浇热水,不一会热水变成凉水凉水就变成冰坨,可也只有这样才能挖个坑出来把人埋了,继续浇热水,继续挖坑。
这样的天气也只能草草下葬,让已经清醒的黑娃给他的家人磕了头。
年幼的黑娃不明白,怎么就睡了一觉的功夫,娘和爷爷奶奶都不见了呢,只留下一个土堆让他叩拜,他再也见不到娘了吗?再也见不到爷爷和奶奶了吗?
许多人都很懊恼昨晚为什么睡的那么死呢?但凡半夜想起扫屋顶上的雪,这家人也不会遇难了。
悲伤在众人间传递者,一个黑娃的本家叔叔提出,不如他来收养黑娃吧。可他家里头也不富裕,还有个泼辣媳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