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满满喝了一大口水,说的眉飞色舞,把这一天的成果都报给李氏和王氏知道。
“那这么说一天的工夫就剩下六个人选了?”王氏听了十分震惊,幸亏早早找人试探,办了这个宴会,不然这什么人自己家怎么可能清楚,到时候娶进家来了也是搅家精。
尤其是那个梁芙,听儿媳妇讲然还挺好的,谁知道还有这样的心思。
看不上他们苏家,苏家还看不上她呢,她倒要看看这个梁芙最后能找个什么样的人家嫁出去。
李氏在一边也气得够呛,她可是对梁芙寄予厚望的,没想到才刚看几眼就让人失望了,真是个心思深沉的。
“那个性子太内向的估计不成,来宝的性子还是找个活泼的,不然这日子怎么过?来宝也说想找个活泼一点的,不如这个叫周莹的就不看了?”李氏想了想说道。
“先放着吧,人家小娘子就是不爱说话而已,品性应该都还不错,万一有戏呢?现在表里如一的人可不好找了,还是先别随便就剔除了吧!”
老太太舍不得,人家小娘子除了不太说话,也没有别的毛病啊,孙子万一喜欢呢?
第499章 只剩一半了()
李氏听了王氏的话哭笑不得:“娘,这又不是挑大白菜,没毛病的都能留下,咱这是挑媳妇呢,得把最好最合适的那一个留下才行啊!”
“说的也是,不过还是得留着,老三夫妇过几天估计也到了,到时候也让他们跟着看一看,毕竟是为人父母的,咱们能帮的也就是这一点了。”
“行,听您的。”李氏停完点了点头,忽然想起一点儿别的什么来,又转头问刘嬷嬷,“刘嬷嬷,您老人家有什么别的看法吗?满娘太年轻,我怕她看差了人。”
刘嬷嬷这才说道:“苏娘子看人还是非常准的,不过我觉得还是要踢除一个人,那就是王家的王秀珠,她看着还好,性子也是叽叽喳喳话多的,但我觉着她有些不太对头,说话都是顺着人说的,会看人的眼色行事,但是对着人说话的时候眼神却十分闪烁。”
“是不是不太自信啊?”苏满满插了一句嘴
“对,就是这个意思,这个小娘子说是乐观也不对,怕就怕她们家家庭不怎么好,不然也不会这样会看眼色行事。只见了几面,也做不得准,还是再查一查吧,万一看错了呢?”刘嬷嬷说话滴水不漏,万事都想到了。
李氏也明白她的立场,帮忙相看就已经足够好了,不能指望人家掏肝掏肺,帮着担干系。
“那我再找人查一查,您老人家看人一向准的,不能有所发现咱们撂在一边不管啊,回头我找人探探,这选媳妇真是不容易啊!”
她这一叹气,全家人都笑了,虽然麻烦不容易,但是偏偏每个人都乐在其中。
这个名叫王秀珠的女子,李氏还是派人去打听了,可在外围却并没有任何什么不好的消息。
苏满满就让自己手底下的狗仔队去探查,可不能浪费自己手底下的大好资源。
这一查居然就挖出一点儿事儿来了,这是个为嫡母所不喜的小娘子,平日里手腕再多,嫡母对她也不咸不淡的,可她依然精心侍奉,跟自己的亲娘一般。
可惜地位并没有得到提高,每个月的月例缺少都是常事。
苏满满这才想起那小娘子的头上头饰看着不太鲜亮,金飞颜当时说了一句,因为她对首饰并没有研究,只是过耳即忘,没想到她在家中过得也并不好。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存法则,她讨好嫡母并没有错,至少经过她的努力,她的父亲就偏向她几分。
按理说说这样的小娘子对待别人也是应该真诚相对才是,可是对于别的庶妹,虽然同样得不到嫡母的喜爱,但是王秀珠也算是其中比较得宠的。
没想到她在家中竟有欺压庶妹的行为,有些下人们都看在眼中,可是却并没有人敢真的传她的流言,说明她的手腕还不错。
她们家的环境真是相当复杂,这极度的自卑的对应面便是自负,因此她欺负自己的妹妹们也能够有所解释了,是因为自卑至极的缘故。
这样的人心里都有些阴影或者毛病,敏感易怒,表面上看着好相处,但并不是真正的好相处。
王秀珠这个小娘子年岁还小,她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却不知人的眼睛也是会出卖人的,与人交谈就没有逃过刘嬷嬷的一双利眼,早就无所遁形了……
李氏叹了一口气,得到消息之后把王秀珠的名字划了去,这下子倒好,这下十人现在只剩下一半了。
不过选媳妇嘛,宁缺毋滥,人再多最后也只能挑一个,他们这也算是精益求精了。
苏仁义夫妇两个早就想来京城了,可是苏仁义身上有事情,一直拖到现在。要不是李氏来信说有了眉目,他还在进家中磨蹭。
倒不是不重视儿子的亲事,而是实在太忙了。
自从皇帝封了他这个七品司农丰,俸禄无几,官也不大,可是谁家没有农田?天天有来讨教的人,她他忙得连口水也喝不上。
后来给苏正礼来信诉说了他的烦恼,苏正礼便让他不如教上几个徒弟吧,本事一教,这样一来他就能分出手去干自己的事情,继续研究怎么种地了。
而那些想要学习的人,到时候跟着徒弟就可以了。
现在这个社会收徒弟还是非常严格的,若是背叛师门,可是大罪过,可没有人会傻到这样做,跟后世的风死又有不同。
苏仁义一想也对,他凭着的就是一股子对土地的热爱,也并非想去牟利。可是现在出了名了,这种地的技术握在手中就有了用处,这样推广出去,他也没有藏起私的念头,只是人手不够用。
许多人家学完之后会送上礼金,就算是教学的费用了,他的手中现在也不缺银钱。
放在现在这就是一个科研狂人,如今却还要为了儿子的事情奔波千里入京,心中多多少少还是有些着急的。
这男人成亲有什么好挑的,又不是闺女怕嫁错了人家,他地里头的事情正在关键的地方,他这才出门就又掐算着要回去的时间了。
陆氏才不管他呢,自己儿子的事情,怎么精挑细选都不为过,以后儿媳妇品性怎么样,能不能和她这个婆婆处的来,这些都很重要。哪能和老爷们儿一般,大大咧咧不放在心上。
如今大哥家起来了,这亲事又托给了大嫂,儿子的亲事一准错不了。不过她这个当娘的还得去把把关不是,还能真的撒手不管了?
也不知道以后未来的儿媳妇会长什么样,她美滋滋的想着,会不会是个小娇娘呢?
本以为他们会早早到,谁知秋末忽然连降大雨,天气又阴又冷,他们就被阻在了半路上。
而比他们后走的李崇博一家子反倒是没顾暴雨,一路疾行,先他们一步来到了京城。
李氏见到大哥简直又惊又喜,她可是好几年没有回娘家了,平日里就是几封书信,她的父母又不是个爱写信的性子,一年到头也见不着几封信。
李氏打着伞迎出了窗外,听到门外的人说是她大哥,她开始还有些不太相信,出了门一看还真是大哥他们一家子。
门外大雨倾盆,李崇博一家子站在门外穿着蓑衣,李氏心中一热,这么冷的天气,心中竟生出一股子暖意来。
第500章 妹妹亲()
“大哥,你们过来怎么也不捎封信啊?我好让人去接你们,这大雨天的没有淋着吧?在路上缓一缓也好啊。”李氏说道。
“我们好着呢,下个雨怕什么,我给你捎了些咱娘给你做的好吃的,还有咱们祁县的特产,快点找人搬回屋去,这几天下雨也不知道潮没潮!”李崇博说话都是用喊的,这雨实在是太大了。
李氏也不多说废话,当即先把人迎进了屋里边,东西让下人们搬进去了。
这还是苏家搬到京城之后李氏的娘家人第一次来到这里,李氏没想到大哥一家子会来,这心里头还有些忐忑,别是家里头出现什么事儿了吧,不然怎么到京城来了呢?
这场大雨把人一浇,人们可真是受罪了,李家人足足走了六天才来到了京城,一同来的还有李崇博的妻子朱氏和一个女儿李玉。
他们两个儿子前几年就已经成亲了,不过成亲并没有分家,就留在家中照看老爷子了。
李氏让人拿了毛巾,又让人上了姜汤,这姜汤都是现成的,早让人偎在炉子上了,正好拿出来喝一口。
“玉娘,快来见过姑姑!”朱氏朝女儿招招手,把女儿唤了过来。
李玉上前见礼:“见过姑姑。”
“哎哟,长这么大了,前几年的时候还没有这么高呢,一眨眼都快比我高了,你们来得急,我也没有备礼,回头给你补。上嫂子,你们怎么不在路上歇歇呀,这雨下的也太大了,路不好走吧!”
朱氏被苏家的阵仗看的拔不出眼来,小姑子可真是好命,这是发达了,在这寸土寸金的京城还能置办下这么大的宅子,得花多少银子才能买下呢!
“啊?”听了李氏的话他一蒙,随后缓过神来:“你哥就有一个月的假,怎么能都耽误在路上!”
“这……这家里头不会有什么事情吧,让人先送个信儿也好啊,我想让人多做些准备。”
李崇博喝完了姜汤,放下了碗:“送什么信,我这几年在神仙楼里头兢兢业业的,也没有请过几天假。楼里的老板见我劳苦,这不是给我准了一个月的假吗。在家里头也没什么意思,我就想着好多年也没有见你了,这一家子人也没来过京城,正好你在这里,不如来京城见识见识,正好看看你过得怎么样。”
“原来是这样,那可太好了,大哥你们在这安心住着,傍晚正礼和仲文就回来了,让仲文把他媳妇接过来,我们一块吃个饭。”
“啊?仲文不跟你们住在一块吗?这么大个宅子,仲文分家出去了?”
李崇博不知道原因,只知道外甥娶了公主,谁知还不和家里头人出一块,语气里就带出了点儿不赞同。
父母在不分家,就算分家也得岁数再大一些才好,怎么这个时候分出去了,这不是不孝吗?
李氏听见大哥的话啼笑皆非:“分什么家呀,皇上给仲文赐了一个状元府,小两口两边住着呢,不然在那里闲着也是浪费。”
朱氏听了啧啧称奇:“仲文真是出息了,这皇上也是大手笔,这么大宅子说赐就赐下了。”
李氏虽然笑笑没说话,但是脸上却有得色,自己儿媳妇可是个公主呢!
“我听下人说亲家来人了?”王氏的声音从外面传来。
李崇博等人赶快站了起来:“亲家大婶来了,大叔大婶,你们慢着点儿,这么大的雨还劳烦你们跑一趟。”
王氏也是好久没有见到家乡的人了,心里头高兴着呢!
“这点雨怕什么,廊下头一点雨都没有,走这一趟连鞋都没湿呢,有日子没见你们了,上回见面还是仲文成亲回乡的时候呢!”
“是,您老二老看着还是那么健朗。”
“不行了,不行了,岁数还是大了,身体明显不如以往,你爹和你娘身体还好吗?”苏二柱显然也十分的高兴。
“好着呢,好吃好睡,还让我们带个好过来,他们经不得舟车劳顿没跟我们一块儿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