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配的七零纪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女配的七零纪事- 第142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那种氛围下,人很容易放空,也容易孤独。孤独的人会容易自言自语,同样地,比较有毅力的人在这个时候也更容易反省自己或是想一些事情。

    陈锦州就是后者

    或许是命运牵引,或许是天理昭昭疏而不漏,陈父的死,除了己方这一边的人知情但他们隐瞒后,其实敌方也是有个别人知情的。

    那个人是极为佩服陈父的,在意外遇见陈锦州后,认出他是谁的孩子,行动中多有帮助。真是这几次不留痕迹的帮助,让陈锦州一开始就比较相信这个人的话。

    然而毕竟事关孟家,孟家是母亲的娘家,容不得陈锦州不多思考。

    他也是担心这会不会是对岸人另一个计策。

    但几年间的查证,询问徐老,他给予的反应和态度,让他一点点地失望。

    “我很幸运。”陈锦州注视着孟老爷子因为惊愕而有些破裂的表情,平静地说道:“没有被一直蒙在鼓里。”

    真相虽残忍,但好过一直被掩盖。

    陈锦州说完后,毫不犹豫地转身。

    他本不想来的。

    其实没什么意义,从他到京都,对孟家、尚家的行动就已经开始了。

    可他还是来了

    陈锦州转身,视线在书房里绕了一圈,回忆着小时候,曾经在这里细细跑闹,那是更小的时候,陈父和陈母都在的时候。

    “等等。”孟老爷子霍地起身,书房的门就被敲开。

    陈锦州顺势过去开门。

    舒曼在门外笑:“好了嘛?”她身后站着孟二舅。

    陈锦州挑眉,笑:“好了,我们回吧。”

    “好。”舒曼抬头,看向陈锦州后头似乎因为被打搅了而神情不悦的人,笑笑回头对孟二舅说道:“谢谢您带我上来。”

    一码事归一码事,自己也能走上来,但估摸着比较麻烦。

    谁知道会不会闹出被人拦截的动作呢。

    孟二舅肯主动答应,总是省事的。

    舒曼拉着陈锦州下楼,一楼的人眼神更加明显了。

    看到站在角落里的徐慧,舒曼扯了扯唇角,对她一笑,在她怔愣的时候,拉着陈锦州飞快地离开。

    “咦,锦州,你们”孟海东正牵着尚盈盈进来,脸上的羞涩表情瞬间冻结,看到突然出来的两个人错愕不已。

    陈锦州稍稍把舒曼拉到身后,朝面前的一群人微微颔首,方正视孟海东:“恭喜。”

    “谢谢。”孟海东咧了咧唇角,忽而又皱眉:“你这是要”走?

    他以为人来了,至少等到订婚宴结束不是吗?

    “你等等,我想找你。”

    “快进去吧,别耽误时间了。”陈锦州打断他的话,拉着舒曼站到一边。

    孟海东抿紧双唇,轻轻松开牵着尚盈盈的手,屋里面的徐慧突然跑了出来,飞速地瞥了一眼陈锦州,对孟海东说道:“快进去,你爷爷还等着呢。”

    里面,孟老爷子已经跟着孟二舅下楼了,而孟川流见状不得不从房内出来。

    好在,今天是尚家和孟家的喜事。

    毕竟是订婚,能请来的都是两家的亲戚或是交好的人,就算已经注意到空气中仿佛爆裂开来的火花,但在那之前,每个人仿佛都是获奖无数的戏子,能装作什么事都没有发生。

    孟老爷子其实是下来想叫住陈锦州。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陈锦州总不好真的撒腿走人吧。

    只是没想到这个时候陈锦州和尚盈盈回来了,听到门外的动静,才临时改变了主意,让徐慧去把人叫进来。

    再丢脸,也不能在新媳妇面前丢脸。

    陈锦州也不理会身后那些人想什么做什么,拉着舒曼往大院的门口走去。

    一路上,还能看到有几个人特意过来同他打招呼。

    舒曼看得惊奇。

    陈锦州等身边没人,凑近小声说道:“也算不上多熟,都是小时候一起玩过的。”可小时候那是多小,大院一关,认识不认识的玩个抓迷藏都酸小时候一起玩过了。

    这种攀扯出来的交情没什么意义。

    主要还是来探查一下情况。

    舒曼听得咋舌:“就刚才那晃一下的功夫,能探查出什么情况?”

    陈锦州笑:“就是看一眼罢了。”有没有什么意义,谁知道呢。有些事情太过深奥,真说起来就牵扯到许多事情。

    小姑娘嘛,还是不要让她太过担心了。

    “你呢?怎么说服二舅舅带你上去的。”

    “那有什么难的,毕竟是你二舅嘛,我好歹以后算是他外甥媳妇。”舒曼娇嗔后,两个人相视一笑,谁也没有真的把这当一回事。

    就算陈锦州还叫着二舅,也不过是本来就是这个称呼。

    舒曼自然也是如此。

    要说孟二舅这个人,是一直以来被孟老爷子刻意遗忘隐隐有暗中打压的对象。

    但他其实很聪明,从早早去了特区发展经济。

    虽然现在不能明面上买卖,可毕竟背靠大院,从小认识的朋友基本上也是大院里出来的,暗地里拿着条子做一些小生意,便是国家上面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居多。

    可以说,孟二舅的做法,有时候还是所谓长辈,家主在默认的。

    毕竟钱能通神,这话不只是说说而已。

    当时陈锦州上楼,孟二舅来找舒曼。

    “他说到底是一家人,血缘关系不会断,让我劝劝你,该放下的放下。老爷子年纪也大了,总不能真的因为这事出什么意外,想必这种情况,大家都不愿意见到。”舒曼简单地复述了当时两个人的对话。

    陈锦州微哂,所谓的大家是包含了自己的父母吧。

    “那你怎么回的。”小姑娘肯定没有听,不然也不会把人哄着带她去书房找自己了。可以想见,他们离开后,外公肯定会因为此事训他。

    要不是小姑娘突然来敲门,指不定外公要做出什么行为。

    老人家是老了,年龄上的确应该尊重,可也有一种行为叫老不羞。

    不是他不尊敬长辈。

    只是杀父之仇在前,如何去孝顺加害过自己父母的人?

    或许这世界上有人能为了一些钱、一些利,一些权做到,但他不行。

    他陈锦州,做不到。

    他就是小气,就是睚眦必报。

    “我?多简单啊。”舒曼摇头晃笑:“作为父母最不愿意见到的,应该是不能陪伴子女成长。相反是一个道理。”

    陈锦州看话说到一半伸手抓了抓自己手心的小姑娘,心里不由一安。

    “你说得对。”他听到这样的话也不会觉得多难受。

    以己度人,被说为人子,就是和小姑娘订婚后,他也想过往后自己的儿女,若是他的孩子,他一定好好和小姑娘保护自己,尽量陪伴他们成长。

    让他们的童年不会与他人不同。

    至少有父母在,倦了,累了,高兴了,开心了,都不是一个人。

第 104 章() 
此刻在书房里的孟二舅有些委屈。

    孟老爷子已经指着他脑袋骂了半个多小时了。

    不但老大一直在看着;就是孟海东也在旁边坐着;手里还短了杯徐慧塞过来的解酒茶;就他;好歹也是个长辈了;可还是站在书房中间;耷拉着脑袋被人训斥。

    就是再想装作不在乎;孟二舅也觉得锦州那小对象说的话还真的挺有道理的。

    除了对陈锦州说的,舒曼还暗暗往孟二舅心里埋了跟刺。

    没有父母不爱子女的,当然不希望孩子一直活在仇恨里。可如果没有页数情况;世道上的伦理情感上来说,也没有子女不爱父母的。

    有些事情,有些仇;不是简简单单一句说忘记就忘记。

    比如仇恨;也比如长期被忽视而埋下的不甘和不愿。

    或许只有孟二舅,他能够继续忍耐下去。

    但他有儿女。

    想着有一天是不是他的子女也会如自己一样站在这里;然后孟海东坦然地坐在位置上看着;就像看笑话一样。

    孟二舅余光微微瞥了瞥;在注意到自己的时候;稍稍点了点头的孟海东;不由暗暗嘲笑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的。

    “我不同意。”孟二舅突然说道。

    孟老爷子喉咙一哽,未完的话语瞬间倾倒回去。

    下一刻,屋子里传来剧烈的咳嗽声。

    “爸。”孟川流即刻起身;朝孟东海使了个眼神后;抢在孟二舅前赶到孟老爷子身边,抚了抚后背。另一边孟东海也夺步过去,手里拎着茶壶和杯子。

    孟二舅刚提起的脚步一顿,双手颓然放下,肩膀也往下一滑。

    他都不用去抬头,对面三个人肯定都用不赞同的眼神看着自己。

    此前,无数次,他都选择退让。

    但这一次

    孟二舅舌尖一疼,稍稍抬头,等牙齿咬过的痛感去了一些,才皱眉说道:“爸,不是我不肯拿钱,是前阵子听说了一些消息,我把钱都投进去了,暂时拿不出那么多。”

    同之前一样,训斥完老二后,老二就要有一些表态。

    这段时间,孟家的处境不算好。

    可以说内忧外患了,别看孟老爷子退下来了,可孟川流和孟海东的位置多的是人虎视眈眈,以前怎么说也算是一些牌面上有身份的人,你占过去就占过去,而且好歹在部队也是有些贡献的。可若是孟家真的出事,陈父的事情被揭露出来,从前其乐融融见面能说笑的人绝对会立刻搭手把孟家拉下去,说不得还有人趁乱踢到深渊去。

    毕竟夺人前程犹如杀妻杀子,别说是毁整个孟家的根基了。

    既然要把孟家弄下去,也不会有什么怜悯的想法,让孟家有爬上去报复回来的机会。

    孟家需要找人往上面疏通。

    不是权就是钱,权拿不出来,就看上孟二舅手里的钱了。

    刚才孟二舅低头的时候,孟老爷子一个狮子大开口,差点把他炸晕过去。

    不说他被丢到广州那边的时候,家里就给了几百块钱,虽然事后也给了些方便,但比起大哥,他因为孟家得到的好处实在是不堪一提。

    反而因为自己,儿女跟着奔波,在外头也是颇为辛苦。

    虽然孟海东也辛苦,但至少他孩提时代,是在大院长大,大院里的孩子,一起玩耍的友谊这就是人脉资源,而这些,他的子女是一点都没有享受到。

    不只是他要避老大的风头,就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如此。

    孟二舅心里有不甘也有不愿,但也知道于事无补,这才一头扎到广州,这些年,陆陆续续地给孟家提供了不少钱。

    每年万把块是最少的。

    别看说万把块轻松,就算靠着孟家,做生意赚钱,这些都是违法的事情。

    基本上,孟家是把赚到的能动用的钱,都拿出来了。

    仔细想想,似乎自己的儿女生活并没有因为父亲手里有些赚钱的门路而得到太多好处,若说每日可见鱼肉,同样在大院里的孟海东更加不会缺。

    而孟二舅,这些年,手里攒下的钱甚至都没有一万块钱。

    刚才老爷子一开口,可就是三万。

    三万块钱?

    他去哪里拿?

    卖了他都不够。

    要说前些年,因为家里有些背景,不是没有人找他干一些来钱快的事情,可孟老爷子为了老大和长孙,一再叮嘱孟二舅。

    总得来说,他还算是听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