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上战场了。”陈锦州突然抓住舒曼的手。
他不可能真的因为结婚的事情,两三天都等不住,小姑娘在高考呢。
只是在高考前,徐老给他打了电话。
陈父的死,在上头那里已经有了结论,外公和尚家那位都得去荣养了,尚依依作为女儿已经被调到基层,孟川流是孟老爷子花了力气去保的,但也因为徐慧同他离婚,传出一些不好的名声,虽然品级没掉,但已经转去没什么实权的闲置部门。
倒是孟海东的事情有些难说。
郭世宝做的事情,不可能被公之于众,索性他让陈锦州瞒下来。
那当时就是孟海东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虽然一开始有些冒进,但还是顽强地带着一群人撑了下来,直到后援部队前去支援。
这看起来虽然不是什么战功,但也算是互相抵住了。
其实也是孟海东如今的职位在上头人的眼里不算高,而以后想要继续往上升迁,比其他人要难上几十倍,他要真有这本事攒到足够的功劳继续往上爬,陈锦州也不会真的还动用各种人情和人脉把他按住。但只要孟海东用不好的手段,也是不需要陈锦州出手,就会有人把这股邪风给按下去。
投桃报李的,陈锦州继续为国家效力。
过去十几年,风雨缥缈,秩序错乱,如今努力纠正,却是百废待兴,极度缺人的时候。
陈锦州没有那么强的责任心,不觉得国家的事情,他必须去完成。
只是不喜欢欠人情,同时也要去把没有了却的恩怨给了解了,方能以后安心地当个普通的警察?不过真的普通嘛,那是以后的事情。
如今嘛。
舒曼在听到陈锦州的告白后,举双手双脚投降。
她很高兴,这个男人没有想着什么任务有危险,可能要是,不如不结婚的蠢蛋想法。
这说明,她的还是有用的。
至于结婚,以前觉得太早什么不好,但特殊事情特殊对待,从自己出发,如今的身体还算不错,若是按照正常程序,哪怕生个孩子也是没问题。
不过,陈锦州刚才也说了,他不急着要孩子,可以等几年。
只是吃肉肯定要吃上的,最后真的会不会种子生根发芽,那也同样是以后的事情,做父母的在有条件有能力的情况下,孩子又是健康的,也不会真的做出剥夺他们降生的机会。
乡下的林老太太知道他们要结婚了,笑得见牙不见眼,一直拉着陈锦州说着舒曼小时候的趣事和糗事。
虽说这是原主的事情,可别人不知道啊?
当大家把揶揄的目光投注过来,舒曼也十分配合地闹了个大脸红后,跑了出去。
村尾的一大块土地上都罩着棚子。
这是红旗村那边,张红军的大棚菜成功后,舒安年初征求过对方的意见后,把自己知道的部分告诉村里人,也不是想要干什么。
只是村子里富了,大家连冬天都安心有活干了,也能少一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舒曼是觉得舒安这个哥哥挺腹黑的,完全是在白家的家业回来后,就开始安排起来了,免得到时候打秋风的人太多。
不是说不帮着村里人,毕竟是外婆的村子,是舒母的娘家,而是那毕竟是白家的产业,姓白不姓舒,舒安也从未对其动过心思和想法。
白父年纪不算很大,但孤单寂寞许久,还不如找点事情才能焕发新生。
为此,舒安把未曾出现的二儿子丢出去了。
白父算是心里有了期盼,眼看着是一天比一天有精神。
白玉英看在眼里,倒也不说生孩子的疼痛了。
孩子她可以不生,肚子是她的,娘家让她有底气。
但这却也是为了娘家。
白玉英心里也是有过想法的,她没办法接受白父另娶,虽然这样很自私,可若是一个儿子让父亲能找到目标,她反而应该感谢开明的公婆和主动提及此事的丈夫。
舒曼在村子里转了一大圈,虽然是冬天,但比起东北的雪飘百里,这里已经好太多了。
因为舒安的关系,舅舅家的孩子们优先被村子里挑选过去做一些轻便和工分高的活计,许是如此,这一次一家人回来。
大舅母一直是乐呵呵的表情。
从林家离开后,陈锦州又跟着舒家父子去了舒家奶奶那里。
舒曼没有去,她和这位奶奶真的不算熟。
不是说人家对舒曼不好,相反偶尔几次去,都是受到殷勤款待,但就是那份殷勤更像对待客人一样,只能说感情是相互的。
因为林老太太养过舒曼,似乎无论是原主还是她,更亲近外家这边。
这一点,舒父知道,但一直也不曾说什么。
母亲也不缺孙子孙女,没必要让两边的人强扭在一起表现祖孙情。
也是他的这份认知,让舒家的氛围一直都很好。
外国人那边可没什么过年。
陈锦州大概年前就出去,也有可能更早,若是明天突然一个通知要离开也不是不可能。
既然答应结婚的事情,也知道陈锦州那边没什么亲戚了。
舒家父母在询问过陈锦州和舒曼的意见后,全权操办了起来。
陈锦州有钱,过来的当晚,就拿了一个小木盒子给舒母一起的还有一份存折,那是过去这一年多出任务挣得奖金,大部分都被攒起来当成聘礼。
舒母和舒父商量过后,都卯足劲地办一场热闹婚事。
“你别觉得烦心,爸妈这也是烦着呢。”算是比较清闲关系又亲近的白玉英被打发来陪着舒曼,怀里的小团子被养得跟个米其林似的,手上的肉层层叠叠的,可爱极了。
白玉英看她喜欢,忍不住笑道:“回头你生了,我告诉你怎么养啊?”
舒曼睨了她一眼。
白玉英笑笑:“怎么了?”
舒曼摇头:“没什么,我现在还想起当年见你第一面的情形,怎么都想不到如今是你和我说育儿经的事情。”
“我也不曾想到呢。”白玉英温柔地笑笑,她的脾气一直没有变,有些骄纵,幸运的是舒安的脾性温温和和地一直包含着她。之所以如今被人说变了个模样,不过是一腔母爱只能给怀里的这个孩子,那可是两倍的母爱呢。
舒曼见她虽笑但眼里似乎在回忆,心里咯噔一下,连忙撇开话题:“你开始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怎么我的婚事,也被人议论去了?”
“不怪你,是我和你哥的事情。”白玉英说起这事,眉眼间闪过一丝不屑:“你不知道吧,董晓华出来了。”
大半个月前的事情了。
本来出来了,也算是因为拨乱反正,有时候就正国投。
但毕竟街里街坊的,看着老了好些的邻居,求到面前的时候,心善的舒家父母只事帮着说了几句好话,原想着人家在里面改造过,出来了好生过日子,也就是了。
没想到最后,舒家还是被盯上了。
原本就名声不好,又从牢里出来,董晓华更是众人避之不及的对象。
找了好些人让帮忙介绍对象,明里暗里的被挤兑,时不时还拿出舒安的事情刺激董家父母,这不董母渐渐心理又不平衡,偶尔碰到舒家父母都夹枪带棍的。
原本是想挤兑舒安和白玉英结婚时候,白玉英娘家连个人都没有到场这样的话。等白父一亮相,这被拉出来当靶子的对象就换了。
顶着白玉英同情的目光,舒曼无语地指了指自己。
“可不是嘛,你和锦州当初订婚的时候不是更简单,也就是我们一家人坐一起吃了个饭,连好点的饭店都没有去,邻居知道还是你们走后了,别人家好歹有亲戚上门来回走了几趟。人就想着总不能陈锦州也和我一样又冒出一个”白玉英不说了。
舒曼嗯了一声。
的确,是不能冒出来。
第 110 章()
也就是面子功夫。
真正来自董家那边的威胁;舒家父母早就不在意了。
可以说是层次上的变化;两家就算还算是邻居;可也是话不投机的那种了。
要不是舒父舒母舍不得那片住了十多年的地方;舒安早就安排父母搬家了;对此;他也不需要借住到白家;也不必担心父母心里有负担。
一切,只是看父母的喜好罢了。
当哥哥的如此,当妹妹的能怎么办?
举双手投降;任由父母安排,他们高兴就好。
只是再怎么安排还是符合这个时代一般稍微有些富裕家庭的水准,搞不到那里去;这也是舒曼放心的地方;诚然要大动干戈,可以借助白家。
但没必要不是吗?
日子一天天临近;陈锦州有一天捧回来一个房契。
舒曼捏在手里沉默半晌;拿过去给舒母看了看。
她对上海不怎么熟悉;只是看父母的神情;还算能接受;应该不是什么洋房大房子;或许只是个普通的小居室或是平房四合院这样的地方。
以至于等到跟着陈锦州去归整家具,收拾房间的时候,看到是个小四合院的地方;也没有多少惊奇;别看陈锦州穿着挺海派的,但比起洋房似乎更喜欢四合院,也不知道是不是和京城那地方有关。
总归因为有陈父留下那套好几进的四合院做对比,眼前这个不算大的宅子,接受起来非常容易。
只是舒曼忽略了在后世,上海的房子同样寸土寸金,而隐隐约约,这一片地区不说最值钱的,但前三是有的。
陈锦州也没让舒曼动手,只是让她嘴里布置,想要怎样,他挤在心里,趁着结婚前就在上海满大街地跑了起来,为此还找白家借了车。
如今白家一个翻身,国家那边又有些补偿的意思,经商的气息在上海这个地方快速弥漫开来,整个经济都变得蓬勃。
白家自然不用和那些小商小贩争利。
虽然还不知道世道会不会继续变,但国家归还补偿的那些东西,足够让它站在金字塔尖,更别说去年年底那次出过,着实遭了一番大罪之余,但也是实打实地扩展了国外的人脉和见识到许多这边没有的世界。
如今的白父正和白叔磨刀霍霍地准备给两个孙子和外孙攒家底。他一开始就没有打算偏心姓氏是白的那个,毕竟血缘上是一样的,姓氏虽然更亲近一些,可再怎么亲近也比不上白玉英在他心里的地位。总归一切给女儿,那给女儿的孩子也是一样的。
这些姓氏,白父一直不曾露出来,倒不是不信任什么,而是说得好听没用,还是地看以后,更何况如今白玉英都没有怀上第二个孩子,不说第二个是男是女。就是这头一个,白父都已经爱得不行了,时常坐车过来就是陪着玩闹一会儿再回去。
如今刘晓雅跟着白叔住在白家。
她是个善良且知道感恩的孩子,非常懂事,学业一直在追赶之余,生活上也常常用心地照顾两位长辈,当然白家有保姆,但有她在,白父和白叔也算是有个约束的人。
上海的火车站人流量一直非常大。
如今更甚。
人生第一次到这个繁华大城市的杜鹃非常震撼,等看到来迎接她的舒曼和白玉英。
她由衷地说道:“我非常感谢,真的谢谢你们及时劝住我。”
“你们说得对,军嫂那么多,不是每个人都要被锁住腿脚,我应该出去看看,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