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厨色生香,将军别咬我- 第13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薛氏点头,又摇头,“不单是这个原因,他还骗了我。”

    重重叹了口气,薛氏才说出另一个原因,她怪岳韶清当初不但没有告诉她真实身份、连真名都隐下了,对她用了岳清这个化名。

    当年,薛老头要把薛氏嫁给孟春田,薛氏很想去找岳韶清,但她只知道他来自京都城,其他的,便一无所知。

    而且,京都城那么远,她怀了孩子,又身无分文。

    是以,她只能认命地嫁给孟春田,可她这么多年,都没能忘了岳韶清。

    孟茯苓总算是知道薛氏真正的心结了,薛氏是以岳清之名来想他的,却没想到,他连名字都是假的。

    她笑了,问道:“娘,如果你当时知道他的身份,还会和他在一起吗?”

    薛氏愕然,随即,便摇头。

    孟茯苓继续说:“他当时身受重伤,说不定是不想连累你、或者有不得已的苦衷,才没对你说实话……………”

    自回来,因为薛氏的躲避,孟茯苓一直没机会与薛氏独聊。

    现在,孟茯苓把在京中发生的事娓娓道来,特别是岳韶清如何以画睹人、苦苦寻找薛氏。

    末了,孟茯苓道:“娘,若他真的在意什么身份,就不会苦寻你这么多年。”

    “可我嫁过人。”薛氏低下头,掩去眼中的黯然。

    “他还娶过妻呢!”孟茯苓不以为意道,作为一个来自现代的女人,这些对她来说都不是问题。

    “那不一样”薛氏不赞同孟茯苓的说法,刚开口,就被孟茯苓打断了。

    “谁说女人就一定低男人一等?在我看来,你们都嫁娶过,没什么不一样的。”她话已至此,其他的,得让薛氏自己去想,她无法左右薛氏的思想。

    ******

    孟茯苓劝过薛氏之后,就开始巡视酒楼,毕竟离开那么久。

    虽然每隔一段时间,都有人传信向她汇报酒楼的情况,到底不如亲眼所见。

    小鸡翅和小冬瓜因为金氏的离世,而怏怏不乐,孟茯苓就把他们也带上,权当作是散心。

    他们最先去的是城里的酒楼,再来是临县,来到临县的时候,祁煊突然收到一封匿名的信函。

    祁煊看了信函之后,俊面沉如墨,只对孟茯苓道:“你们现在酒楼等我,我去去就回。”

    不等孟茯苓说什么,祁煊就急急离开,她顿觉担忧,他这么着急,是出了什么事?

    恰巧,这时掌柜来报:“有个客人在菜里吃到刀片,嘴巴都被割伤了,他的朋友不愿善了。”

    因为那桌客人有些来头,又确实是在菜里吃到刀片,掌柜赔礼无用,刚好孟茯苓在,便来求助她出面。

    “我去看看。”孟茯苓心里涌起了不安之感,怎么事情都凑到一处?

    想归想,该处理的,还是得处理。她只得将小冬瓜和小鸡翅安置在雅间里,让无意看着他们,她则带了两名侍卫随掌柜出去。

    孟茯苓一走,小鸡翅就嘟囔着,“小冬瓜,我好无聊啊!”

    小冬瓜掀了掀眼皮,淡淡看了小鸡翅一眼。

    因为装小孩,为了不让孟茯苓起疑,他平时都得装作很喜欢和小鸡翅一起玩。

    现在,他没空理小鸡翅,暗自猜想是谁写信函给祁煊,到底是什么事?令祁煊那么着急。

    “小冬瓜,你怎么不理我?”小鸡翅推了推小冬瓜,有些不高兴了。

    “我困困!”小冬瓜绽开一抹有些敷衍的笑容,不动声色地挪动着小身子,让自己离小鸡翅远一点。

    “困?噢,那你先睡一会吧!”小鸡翅听到小冬瓜困了,放弃叫他玩的念头。

    她正准备让无意给她叫些点心吃,雅间的门就被人敲响了。

    无意过去开门,原来是个伙计,他托盘上装了几碟点心、和一壶茶水,笑吟吟道:“小东家、小姐,东家怕你们饿了,让小的送些吃的过来。”

    “姐姐什么时候回来?”小鸡翅不疑有他,还真的以为是孟茯苓让这伙计送来的。

    她想都没想,就要伸手抓点心吃,却被小冬瓜拦住了,“这是娘亲给我吃的,你不能吃。”

    小冬瓜自然不可能和小鸡翅争食,是他察觉到不对劲,孟茯苓刚离开雅间不久,即便真的让人准备点心,也不可能那么快上来了。

    小孩子争食,在无意看来很正常,她便没当回事。

    那伙计眼里却划过一丝异色,虽然稍纵即逝,还是被小冬瓜捕捉到了。

    小冬瓜刚要让无意捉住他,他却以极快的速度,掏出一把白色粉末,往无意脸上撒去。

    伙计的动作又快又猛,没有一点预兆,连无意都没料到他会有此举,只吸了一点粉末,就直接晕了过去。

    粉末弥漫于整个雅间之中,小鸡翅和小冬瓜也闻到了,连无意都晕倒,何况是他们两个孩子?

    所谓的伙计,扯唇冷笑,原本的男声竟变成阴冷的女声,“哼!孟茯苓,这次看你怎么逃!”

    说罢,他扔下一封信函,抱起小冬瓜,跃出窗口,运着轻功飞离酒楼。

    因为门关着,雅间的隔音效果极佳,久久都无人发现雅间里的人,都陷入了昏迷之中。

    直到孟茯苓处理完客人的事回来,她刚走近雅间的门,便觉得不对劲。

    “小冬瓜,娘亲回”孟茯苓边说,边猛地推开门。

    话还没说完,孟茯苓就看到倒在地上的无意和小鸡翅,唯独小冬瓜不见了。

    孟茯苓的眉头一跳,只觉得像是有一记炸弹丢在了脑海中,炸得她脑袋嗡嗡的疼,有一种血压极速上升,脑充血的感觉。

    她身后的侍卫见地上还有残留的白色粉末,猜想道:“夫人,她们应该是中了迷药。”

    “你们去把小冬瓜追回来。”孟茯苓极力让自己镇定,对侍卫道。

    也不知小冬瓜被捉走多久了,但愿捉走小冬瓜的人没跑远,能把小冬瓜救下来。

    “是!”侍卫领命,急忙赶出去。

    孟茯苓又让掌柜去查明有谁趁她离开时进来,她刚要过去抱起小鸡翅,就看到桌上的信函。

    她一眼就认出这信函的外封,与祁煊收到的一模一样,瞬间明白了,原来祁煊是中了对方的调虎离山之计。

    孟茯苓立即拆开信函,看完之后,气恨得几乎要咬碎了牙,“可恶!”

第163章 谁说小冬瓜是野种?() 
这时,祁煊赶回来了,孟茯苓还未说什么,他看到雅间场景,又没看到小冬瓜,就知道发生什么事了。

    “茯苓,小冬瓜是不是被人捉了?”祁煊满脸急色,似有些不死心地问道。

    “你自己看!”孟茯苓把信函递给祁煊,语气极显无力。

    祁煊看后,愤怒地捏住信函,瞬间以内力将信函化为灰烬。

    同时,他也很自责,“都怪我太大意了!”

    祁煊收到的那封信函,是以他娘当年的真正死因、线索引开他的,不然,岂是随便一封信函就能令他轻信?

    一来,是因为他娘确实死得蹊跷,只是多年来,他查不到原因。

    二来,对方说得有理有据,还知道一些常人不可能知道的事,没想到对方只是为了引开他。

    “这不怪你,是对方太狡猾了。”孟茯苓并没有怪祁煊。

    确实是捉走小冬瓜的人过于狡猾,先对祁煊施展调虎离山之计,再制造客人误食刀片一事,把她引开。

    能在客人的菜里放刀片、不引人注意的进入雅间,说明这个人是假扮成伙计,桌上那几碟点心,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此一想,孟茯苓便让人把小鸡翅和无意弄醒。

    无意醒来后,看到孟茯苓和祁煊也在,记忆逐渐回笼,她的目光在雅间里寻了一遍,寻不到小冬瓜,脸色刷地一下全白了。

    扑通!无意双膝一曲,直直地跪在孟茯苓面前,把事情的经过了告诉她,并愧疚道:“小姐,属下没保护好小公子,请小姐责罚。”

    这是孟茯苓第二次在无意脸上看到如此惊慌的神色,第一次则是小冬瓜落水之时。

    孟茯苓自己都焦心不已,更没心力去安慰无意,只道:“现在说这些没用,得想办法救小冬瓜才是正经。”

    无意听后,不管不顾地要往外跑,被孟茯苓拉住了。

    祁煊对孟茯苓说:“你放心,我会救出小冬瓜的。”

    孟茯苓一听,就知道祁煊不让她去,她不赞同道:“那人指名要我一个人去,若他见去的人是你,却没看到我,说不定会伤害小冬瓜。”

    信函的内容指定要她一个人赴约,分明就是针对她的,她要是没去的话,那人肯定会对小冬瓜下手。

    不管怎样,孟茯苓都不敢掉以轻心,小冬瓜是她的命根子,她绝不能让他有事。她很怕去迟了一步,小冬瓜就会受到非人的折磨。

    祁煊对小冬瓜的担忧丝毫不亚于孟茯苓,可他也不想她涉险,对方做足了准备,只为引她去,必定不会放过她。

    想了想,祁煊道:“不如像上次那样,再让人易容成你的样子?”

    孟茯苓越来越焦虑不安,明知道祁煊是在关心她,但她脑子一热,脱口而出道:“祁煊,你不是小冬瓜的亲爹,就算你再疼他,也无法明白我的心情。”

    话一出口,孟茯苓就后悔了,因为她知道这句话有多伤人,可是道歉的话堵在喉咙里,怎么都说不出口。

    祁煊微怔,眸子里划过一丝黯然,但绝不是被孟茯苓的话所伤。

    孟茯苓却误会了,以为自己的话伤到他了,“葫芦,我”

    “一起去吧!”祁煊说完,就握住孟茯苓的手,拉着她走出雅间。

    ******

    那人约孟茯苓今夜子时,于岐山县外的乱石山见面。

    乱石山,山如其名,满山都是乱石,或碎石成堆、或石如长柱拔地而立,多是奇形怪状。

    据说每到夜里,乱石山上就会响起诡异的怪音、还有白影飘来荡去,因此,还得了鬼山的别名。

    不过,毕竟没有亲眼所见,孟茯苓觉得是虚传、夸大其词。

    那人约她在乱石山见面,不过是想占着地理之势来害她罢了。

    为保小冬瓜安全,孟茯苓与祁煊说好,他与影卫隐于暗处,先由她一个人现身,他们伺机行动。

    如此时,孟茯苓一个人走于山道上,四周时不时响起乌鸦呱呱地怪叫声,她终于知道传说中的诡异怪声的由来了,原来是乌鸦的叫声。

    而这个朝代的人并不知道乌鸦这类鸟,便产生了误会,知道是乌鸦的叫声后,孟茯苓也不觉得有什么。

    再则,她一心担忧小冬瓜,更不会惧怕周围的环境,甚至尽量加快上山的脚步。

    待她走到山顶,入目的是一块块竖立在地上的尖锐巨石,周围还真有几道白影飘荡在巨石之间。

    加上今夜乃月初之际,月儿如勾,只有惨淡的薄弱月光倾撒下来,使得气氛更加诡异。

    孟茯苓有种身处鬼片拍摄现场的感觉,但她无暇去多想,她抬步往巨石深处走,一面着急地扫望着、寻找小冬瓜的身影。

    一面又忍不住想那人有没有伤害小冬瓜?小冬瓜还这么小,就被捉来这种地上,肯定吓坏了,她越想越心疼。

    终于,孟茯苓走到最里面时,看到小冬瓜小小的身躯被装在一个网兜里,网兜的另一端系在一块石头顶端,将小冬瓜悬吊着。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