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成,娘说人家不要男的。”杨柱垂头丧气的看看熟睡的儿子,很想一指头戳戳儿子的小脸蛋,但媳妇不让,这两天每次他要是敢动手,媳妇就拿枕头抽他。
柳兰一下子躺了回去,丧气道,“等我能下地了,我去。”
她又看看想往炕上爬的杨柱,一阵烦躁,“喂喂喂,没看见炕边上摆的尿布啊,那都是你儿子尿的,赶紧洗了去。”
“明天再洗,天都快黑了,洗了也是搭屋里。”杨柱讨价还价,他实在懒的动了,白天干了一天农活。
柳兰就皱着眉看着他,最后杨柱只好不情不愿的拿着尿布,放到地上一个小盆里,端着出去了。
“柱子,回头尿布放边上,一会儿我洗。”正在收拾碗筷的杨六婶看儿子端了盆尿布出来,就直接说道。
杨柱一听乐不得的,就赶紧把尿布放门口了。
柳兰在里屋听见,撇撇嘴,“惯的。”但到底也没说别的,反正尿布有人洗得了。
第二天,杨六婶天不亮就起床去种地,日头升上来后,就回家放了农具,并叫儿子起床去下地干活,然后自己拍拍身上的土,去了裴家。
裴家这时自然也是都忙了起来,大志早就出去种地了,江素娥已经喂完了鸡,杨六婶几乎和大为一块到的,都是一个村的,又住的不远,低头不见抬头见,虽然不熟但也都认识,于是江素娥就安排大为去鸡场喂鸡,杨六婶就留下跟她一块干些别的活,也算是教教她,其实养鸡这活一般家里都养过,也没啥好讲的,但量上去了,方法自然也就不一样了。
杨六婶虽然年纪不小了,但也不是什么新领域的东西,几乎干了会儿就会了,一上午就把鸡舍打理的井井有条了,江素娥非常满意,下午便下地去帮大志干活。
大志干活还是挺麻利的,这几天功夫,几块地就只剩一小块没种了,这小块便是离鸡场最近的,小武和裴老栓昨天已经干完自己地里的活,就来帮裴永志一起干活。
江素娥去的有点迟,带了水带了点吃的,看几个男人都认真干活,就大喊一声,“都过来吃点东西喝点水。”
几个人抬头一抹额上汗水,裴永志便先看见自己媳妇,高兴的跟老爹和弟弟说,“爹,小武,咱去喝点水吃点东西。”
二人也点了点头,一起过去了。
“嫂子,做的啥好吃的。”小武过来放下农具就问道。
江素娥本来跟小叔子关系就不差,毕竟看着小叔子长大的,她以前就是有点凶,小武也皮实,后来江素娥也不太凶了,小武就更是啥话都敢说了。
“烀饼。”江素娥打开盖在小提篮上的笼布,露出几块切好的烀饼,烀饼这东西其实就是玉米面打底,上面盖上调好的菜馅,然后上锅煎烤的做法,就跟没包好口的菜饽饽似的,区别是烀饼皮会更脆,当然这也看个人手艺,因为烙不好就会更硬。
上面的馅啥的都有,一般人家放点蔬菜,条件好的就会放些肉啥的,江素娥今天就包了个韭菜鸡蛋的,家里鸡蛋太招人待见了。
“真的啊,我最爱吃了,嫂子你真太了解我了。”裴勇武没个正形,“哇,还这么大块,我拿两块。”
江素娥是一块大圆的切成了八块,所以他拿两块还绰绰有余,“你再拿一块。”
“不了,两块够了,我去那边吃。”裴勇武拿着两块就往里边跑,江素娥摇摇头,也没喊他。
裴永志便和自己老爹边吃边喝水,江素娥看了看地里庄稼看来快种完了,“还有多久完工,下午咱一块干。”
裴永志连连摇头,“不用不用,还有半天一天的就干完了,你回家照看照看家里,不用你管。”他觉得媳妇管着那么大群的鸡已经非常辛苦了,虽说现在雇了人。
江素娥也没理他,不一会儿二人吃完就要干活,她自然也拿上工具跟着一块干活。
小武迟迟未回来。
江素娥手搭凉棚,估计着小武应该是去看大为了,唉,这小子也不啥时候开窍。
小武果然就去看这块地附近的江素娥包下的鸡场,也就是大为干活的地方,“大为,看,我嫂子烙的烀饼,快尝尝。我搁衣服口袋里了,还热乎着呢。”
大为此时刚把鸡场里小鸡们的暖房打扫了下,正想回吃饭,她这工作非常自由,有事就回去就行,有时间再来干活,她是觉得素娥嫂子这么看的起她,定这么好的条件不能辜负对方。
“呀,你放口袋里,菜不都漏里面了?”大为完全不客气,接过小武递过的烀饼就啃,她有时干完农活就直接过来,都来不及回家吃饭,有时早上揣个窝头出去,觉得回去有点浪费时间。
“漏啥?你没看我折的放着呢吗?有点脑子。”小武说着就去敲大为脑袋,大为顺势一歪头,小武就抱着手指一声惨叫,“啊,断啦断啦,你也太狠了。”
大为才不信,她脑袋都没疼,他手指疼啥,就撇撇嘴,“装啥装,我头都不疼。”
“你那金刚头,我哪能比,我手指可是肉做的。”小武一副呲牙咧嘴的说着,不时还嘶嘶的吸气。
大为看他表情似乎真挺痛苦的,就将信将疑的边啃着烀饼,边说道,“真的?”
小武就含着一泡热泪说道,“当然真的,我骗你干啥。”
大为这下烀饼也不吃了,凑过去拉他的手,“让我看下。”
小武本来只想跟她开玩笑,但却觉得她伸过来的小手特别干燥温暖,虽然手上不少茧子,但却有些微微开心,又有些不知所措,他赶紧抽出手,夸张的举着自己的手笑道,“哈哈,骗你的,笨啊!”
大为一下子恼羞成怒,然后看追不上跑远的笨蛋小武,便继续啃烀饼发泄。
地里的活第二天又一个下午,便真的大功告成,江素娥看家里活不多了,大志也能腾出空,便跟大志商量这周末带着孩子们一块去镇上逛逛,还有小宝的药也该换了。
第72章 相遇(捉虫)()
第七十二章
镇子上这两年变化还挺大的;以前附近各村自发的形成的一条小集市现在已经变成了一条大集市;也由之前就是卖些家里的农产特产之类的,变成了各种商品都有一点,不见得质量多好;但种类还是挺多的;尤其是吃的。
像什么小麻花、烤玉米、烤红薯、炸糕、糖葫芦各种零食都有,还有一些摊位卖吃的,什么包子、馒头之类的。
小宝这下可乐坏了;刚进集市就看见个卖烤红薯的,一下子就挪不动步了。
“咱家不有红薯吗?回头给你回家搁炉子上烤去。”裴永志看儿子盯着卖烤红薯的大娘不走。
“你别扯了;炉子都撤了。怪热了,烤什么?”江素娥拍了裴永志肩膀一下;看小宝口水都快流下来了,刚想骂他没出息。
裴永志这边脑筋一转,“那咱就放灶堂里烤,保证比这个好吃。”
这时卖烤红薯的大娘不乐意了;“小伙子;你这咋个说话呢?啥叫比我这个好吃?我老太婆可是祖传烤红薯;这些年的手艺,不是我吹啊;那是真我认第二,没人敢认第一,怎么就比我的好吃你倒说说。。。。。。!”
大娘一阵巴拉巴拉,驳的裴永志哑口无言;他无意与大娘理论啥,只得一把将正在嘬手指的小宝抱起来,然后招呼着老婆孩子就往前跑了,大娘还勿自在后边喊,“小伙子,你倒是说清楚再走啊。”
裴永志抖了抖抱着小宝的高大身影,跑的更快了。
跑出大概一段距离,终于看不见那大娘影,裴永志才停下来,江素娥和闺女们哈哈大笑,裴永志脸红,只有小宝仍旧嘬着手指还在朝身后张望。
裴永志把小宝放地上,然后把小宝手指从嘴巴里解救出来,“小宝乖,咱吃点别的,看这么多卖吃的呢,吃点咱家没有的。”
小宝四周一看,眼前一亮,蹬蹬的就跑到一个卖糖葫芦的老大爷那去了,老大爷推着个自行车,车后衣架上绑着个大木头桩子似的东西,最上面掏的一个个小孔,然后插上一支支裹着糖衣的糖葫芦,红艳艳的,对小孩子来说简直是莫大的诱惑力,这可是小宝的最爱。
老大爷一看是个小娃,乐呵呵的诱惑道,“小娃,吃糖葫芦不?”
小宝咧着嘴,嘴边似用晶莹的口水闪现,认真的点点头,“嗯。”
老大爷更加乐呵,脸上褶子堆到一块,“叫你家大人给钱。”
谁知小宝却认真的从口袋里翻啊翻,然后翻出一张黄澄澄的一分票说,“我有钱,给你?”
这时裴家几口子也过来了,晓珍就笑着点小宝,“你这一张票,哪够啊?”
小宝不明白,认真问老大爷,“那,嗯,几张?”
老大爷哭笑不得,只得摆出三根粗糙的手指,“三分钱一根。”
小宝还是不明白,只当他是要三张,于是又在自己口袋里掏啊掏,又掏出两张,一张天蓝色的,一张小草绿的,分别是二分的和五分的,刚想伸出去给人,就被晓珍给拦下了,“你个笨小宝,这都八分啦!”
晓珍转头开始跟老大爷讨价还价,“大爷,我们小你可别骗我们,冰糖葫芦明明之前还二分一支呢,咋个就涨到三分啦!这才几天儿啊!”然后她就自己掰着指头算,好像真似前几天才买过一样。
老大爷看个水灵的小姑娘跟他一板一眼的讲价钱,更加哭笑不得,道,“小姑娘,哪个卖过两分哟,那都好几年前啦,一直卖三分呢!”
晓珍摇头,“不对不对,大爷,您可不能看我们小就蒙我们,我们也是吃过的。”
二人你来我往,小宝举几张分票,张着个小嘴,瞪着个大眼,一会儿看这边,一会儿看那边。
裴永志和江素娥两人全程看晓珍如何耍嘴皮子,笑呵呵的,完全不管,晓瑜和晓玲俱都是一脸崇拜的看着晓珍。
还真别说,晓珍算是继续江素娥性格最多的孩子了,敢说敢做。
最后晓珍道,“算了,大爷我也不跟你争了,咱们一人让一步,你五分卖我们两支。”
大爷也是口干舌躁从未见过这么能说的小女孩,最后只得点头同意,边拿糖葫芦,边嘟囔,“一直三分卖的,你可不能说出去啊。”
晓珍从小宝手里抽了一张五分的,递给老大爷,笑眯眯的说,“大爷,您放心,我们不说。”
大爷便唉声叹气的给晓珍拿了两串,晓珍接过就赶紧递给了正跃跃欲试伸着手等着的小宝。
小宝举着两串糖葫芦,左右比较了下,然后把左手一只给了身后两个姐姐,晓瑜和晓玲都摆手说不吃,小宝把手缩回来,又给爸妈,裴永志也摆手不吃,江素娥作势要咬一口逗他,不过小宝那是真的要给,并没有往回缩,江素娥感叹一下,“妈妈不吃,你们吃。”
小宝就又把两支都伸到晓珍那,“姐,吃。”
“呀,都给我啊。”晓珍惊讶。
小宝左右又看了看,把左手的伸给她,晓珍就接了过去,然后小宝又把右手的伸给她,“吃。。。。。。一个。”
晓珍:“。。。。。。。”
最终晓珍也没吃,她自觉自己是大孩子了,不喜欢吃甜的,举着一只也不吃,弄的小宝啃着自己的,还时不时的斜眼儿撇着姐姐手里那只,不够他忙的。
一家人逛来逛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