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伯飞沉稳有度,回应道:“什么事,你说吧。”
廖逸飞暗自琢磨,到底要不要让大哥介入,最后还是下定决心,道:“大哥,冀中有个女商人,名叫毛小君,不知道您听说过没有?”廖逸飞从李凌霄处得知,毛小君籍贯冀中,在官场颇有些关系,没准大哥听说过她。
思虑片刻,仍然没有印象,熊伯飞答道:“我没听过,怎么了?”熊伯飞纳闷,妹夫怎么关心上一个女商人,难道和现在秦唐局势有关?
原来毛小君还没有手眼通天,大哥既然不知道,那就好办。
廖逸飞求道:“这样吧,您找人查一下她的社会关系,看她到底是什么背景,然后看看她有没有干一些不法的事情。”廖逸飞没打算让熊伯飞知道太多,以大哥的级别和现在的局势,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熊伯飞也没多问,既然妹夫有所求,答应便是。“好,我知道了,我派人查一查可以,不声张就是。”
挂断了电话的廖逸飞,点上香烟,坐在椅子上想事情。
李凌霄推门进来,请示土地批文是否可以送到政府办让他们公示,廖逸飞示意他先坐下。
廖逸飞把刚才和熊伯飞的通话,原原本本的告诉了他。李凌霄听完悚然而惊。
记得前世,廖逸飞并不是秦唐副市长,而毛小君的落网也和秦唐没有半点关系。到了今世,居然和前世如出巧合,难道是天要灭你,只是假手于他人而已?
前世的毛小君落网,就是由冀中开始调查。先是监视住所,然后才批捕,经过艰苦卓绝的审讯和铁证在前,毛小君只好一五一十的交代行贿等犯罪事实。
毛小君一倒下,直接牵连到陶金元。老陶或许事先已经收到风声,赶紧把挪借给祥德的款子收了回来,可最后还是没有免祸。
经中央纪委调查,陶金元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及影响,为数家企业牟取利益,索取钱款数百万元人民币;挪用巨额公款给他人使用,滥用职权,向外单位人员支出账外公款数百万元;违反财经纪律,私设账外账,涉及金额巨大。
此为后话,暂且不表。
李凌霄担心,廖逸飞提前介入,会打草惊蛇。到时候让毛小君察觉,逃往国外就真的鸡飞蛋打、竹篮打水。“领导,事有轻重缓急,还是小心行事为好。”
“这个我自然知道。我不过是在担心,如果毛小君真的大有问题,到时候涉及到的人,层次太高,恐怕我无法掌控。”廖逸飞的担心一点都没错,毛小君的背景确实复杂。这个女人在省城接触高官,级别高廖逸飞一大截。
既然已经让熊伯飞插手,不如顺水推舟,李凌霄道:“领导,事情发展未必会如您所愿。不过,如果火从药城点起,可就跟您没有半毛钱关系。”
李凌霄稍一提醒,让廖逸飞茅塞顿开。没错,大哥的级别不怕这些宵小之辈。这次看来要让大舅哥冲锋陷阵。
***********************************
秦唐市公安局。
经过一个多月的走访调查,对王百胜犯罪团伙的取证,已经基本结束。
老周等人拿着厚厚的几沓资料,交到赵宝军手上的时候,赵局长心情大畅。
“还记得第一次到天歌夜总会,王小六嚣张的表情和不屑的嘴脸。以为结交了自己的顶头上司,就可以不把自己放在眼里。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现在你落在我手里,又掌握了你大量的犯罪证据,不等着吃枪子还能作甚?”赵宝军幽幽想到。
赵宝军第一时间,把电话打到苏光明办公室。
…… by:dahiageyne|huanshixiaoyao|35573 ……》
第0063章 问计李凌霄()
第0063章 问计李凌霄
各项事务有条不紊进行,秦唐局势暂时进入一个稳定期。
冀中不温不火,可从首都刮起的一阵旋风,却携千钧之势,席卷整个华夏国。
2005年2月18日,正值雨水节气,华夏青年报一则头版头条新闻,炸得冀中省委省政府一片错愕。
只见头条上书,“警告:华夏房地产业井喷,离泡沫破裂还有多远?”这一爆炸性头条新闻,作者署名熊一鸣。但凡对熊书记比较关注的人,都应该知道,熊家大少爷,熊一鸣的大名。
熊一鸣敢写这篇文章,是经过全家人同意,母亲首肯的。熊母姚春杰,是为华夏日报总编辑,其父也曾经是位列中枢的巨擘。无论是家学渊源,还是对新闻的敏感性,姚总编都要强过家中众人。
华夏青年报之所以敢发这篇文章,并不是看重熊一鸣熊家长孙的身份。而是早在发刊之前,熊一鸣的领导,就已经将这篇文章送到秋壮书记的案头。
没有团/中/央第一书记的首肯默认,也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布如此“耸人听闻”的文章。
不过,作为年轻高官培训营的团/中/央,对于一些思想激进,又有个人主张的年轻人,还是给与了很大的发展空间。
先不说冀中反应如何。自从熊一鸣署名刊发了这篇文章,批评和讽刺之声,纷至沓来。而且,这些反对和批评声,并不是一般人等,甚至中央其他大报也有一些著名经济学家,刊文反驳。这种“盛举”,是熊一鸣,乃至熊家,都没有料到的。
一开始,还只是讽刺熊一鸣哗众取宠,危言耸听。可事情的发展,越来越滑向另一个极端,有些所谓的专家学者,甚至不知道从何得知熊一鸣的家世,开始在报纸上指摘熊家是幕后指使。
熊一鸣很郁闷,非常郁闷。不过,领导对他的处境和做法,表示理解和支持,甚至还把他单独叫到办公室,出语安慰。
甚至,熊一鸣以一个副科级小记者的身份,得到了第一书记秋壮的接见。这种事情是熊记者始料未及的。
面见秋书记,熊一鸣还有些胆怯。虽然家中有一位曾经的政局委员爷爷,一位中委爸爸,可秋壮不一样。如果不出意外,秋书记任满,外调地方,至少是省长起步。
关键一点,秋书记现在才45岁,以如此年纪,竟然已经跻身正部级行列7年之久,谁人胆敢小觑?
回到家问计母亲,姚春杰并未多说。只让他保持一颗平常心,该怎样怎样便可。熊一鸣心里说话,“这不跟没说一样吗?”
姚春杰为什么没有给儿子忠告?她当然有自己的理由。儿子已经步入政坛,虽然只是个副科级小记者,但是万事开头难,如果一上来就求助父母,如何自我提升?如何走得更远?
姚总编见过太多的纨绔二世祖,她并不想让自己儿子变成第二个“伤仲永”。只得狠下心,让儿子自己悟道。
早知道母亲是这种态度,还不如不问,反倒显得露怯。
不过,总该找人一起商量商量才好。熊一鸣想到了始作俑者,李凌霄。
对,当初就是小四点得火,自己投的弹。现在遍地开花,他想躲在幕后看笑话,痴人说梦。
熊一鸣坏笑着打通李凌霄的电话,上来就是一番疾风骤雨。
李凌霄无可奈何,虽然当初是自己出的主意,但是也曾经忠告他,一定要征得家里和社里的同意。
现在出了事,居然说自己的不是,李凌霄百口难辩。
无论如何,李凌霄不能让熊一鸣单独承受压力,分薄火力并不现实,帮他出出主意还是没问题的。
等熊一鸣喷完唾沫星子,李凌霄才笑着接话道:“二哥,当初是你问计于我,我才给你建议,现在你这算是过河拆桥吗?”
骂完了人,气也出得差不多,熊一鸣胸中憋闷才少了些。听小四说自己过河拆桥,熊一鸣只能苦笑。
…… by:dahiageyne|huanshixiaoyao|35574 ……》
第0064章 献策()
第0064章 献策
“四弟,这话怎么说的?你可别吓我。”熊一鸣分析来、分析去,也没觉得事情多大,可让李凌霄一说,感觉怎么这么严重。
李凌霄会胡乱说话吗?当然不会。
后世,当中央意识到房地产过热时候,已经掌控不住,导致全国主要城市房价虚高,老百姓怨声载道。
甚至有不着调的“砖家”大胆放言,首都房价达到80w每平米都不贵。
所以,熊一鸣刊文警示,必然引起有识之士的注意和认同。但是,这些心怀国家,心怀百姓之人,未必是当权者。或者说,未必是有能力扭转乾坤之人。
尽管如此,李凌霄还是觉得有责任和义务,提醒上层大佬。提前预防和想出措施,总比事后诸葛亮强。
据李凌霄猜测,秋壮之所以要亲见熊一鸣,肯定是有人对熊一鸣的文章,还有熊家的态度感兴趣。
能说动秋壮,或者说能影响秋书记之人,必定级别甚高。秋壮已经是正部级高官,他之上,或许只有中枢寥寥几人吧。
李凌霄一个个筛选,最后悚然大惊,难道是?会是那位吗?
如果真是那位,那么熊一鸣这一步棋,真是走得险而又险。自己一句戏言,不仅置熊一鸣于大漩涡之中,也让熊家处于两难之地。
不过,再一深思,李凌霄嘴角翘起,微微一笑。还是自己思虑不够周全,既然熊百川没阻止,熊伯飞没有意见,姚春杰又默认,那么,熊家的态度已经呼之欲出。
熊家深耕国企,在国油化和金融系统都有布局。可见,地产乱象肯定没有参与。否则,也不会自毁长城。
想到此,李凌霄胸有定计。
“二哥,秋书记召见你,如果我所料不错,肯定是问计于你。”不管怎样,只要能刹住这股风潮,李凌霄不居功也无所谓。何况这是为千万黎民百姓计,为国家有序发展计。
听李凌霄说得简单,熊一鸣不禁埋怨道:“四弟,有话一次说完,不要说半句,留半句。”
李大秘苦笑摇头,“这个二哥都已经成了炙手可热的红人,怎么还不知道自己动脑?”
不过,以李凌霄对熊一鸣的理解,就算他不问计于自己,也会向家里人求教。
以他的性格,肯定拉不下面子请教爷爷和父亲。干脆还是自己坦诚相告为秒,免得被人曲解,弄得虎头蛇尾。
整理一下思路,李凌霄沉声说道:“二哥,你这一篇文章只是预警,就算你说得再正确,没有形成既成事实以前,也只是空谈。这就是为什么,那些所谓的‘笔杆子’敢攻击你的原因。”
顿了一顿,李凌霄继续道:“这几年的经济大势,我想你也看得很清楚。房地产蓬勃发展,是好事,也是坏事。”
听四弟说话前后矛盾,熊一鸣更加不解,不禁插话道:“何以见得?”
“你想一下,开发商盖房子,肯定要征地。地在谁手里?地方政府吗?不对吧,应该是在老百姓手里。老百姓把自己的土地贡献出去,一次性拿到补偿,是可以过上富裕生活。可下一代呢?下下代呢?坐吃山空吗?”
李凌霄一连串问句,问得熊一鸣哑口无言。“没想到,光是一个盖房子,里面就有这么多弯弯绕。”熊一鸣才意识到,自己以前是多么浅薄,思考问题还是不够成熟。
听电话那头气息微乱,李凌霄知道,熊一鸣已经在思考自己的问题。
不待熊一鸣开口,李凌霄继续说道:“开发商、银行、地方政府,这是一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