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向前欠身,苦笑:“王妃。王妃有所不知,沈家是武将出身,粗豪不羁,比不得清流饱读圣贤书,循规蹈矩谨守圣人教诲,老太君体弱。不理家事已经十多年,沈家儿女的事情,都由侯爷说了算。”
信王妃挑了挑细长的淡眉:“沈夫人。合着本妃到你们镇北侯府就是吃饭喝茶来了,倒是我家华儿一厢情愿,婚事自然是由长辈敲定,老太君一个做祖母的竟作不得亲孙女的主?三夫人一个做嫡母的也定不得庶女的亲事?本妃还真是不知镇北侯府讲的是这样孝道!沈夫人,要不去请老太君吧。本妃倒是奇了,老太君亲口允下的事。沈侯爷还能驳了去?”
赵氏苦笑:“王妃请喝茶,王妃顺顺气,委实是侯爷放过话,别的事都好说,独儿女亲事,须得他允才作数,侯爷的意思,成亲是孩子一辈子的事,人品,性情,才学,家世,方方面面都得考虑周全,女人家久居内宅,头发长,见识短,对人家的孩子难免了解不全面,一个不慎就误了孩子一辈子。”
信王妃冷下声来:“沈夫人,这论起人品、性情、才学、家世,我家华儿都是上之又上,沈夫人亦不会忘了五小姐是个庶出,嫁与华儿为侧妃,哪个方面没有考虑周全?华儿心心念念着五小姐,从何说起会误了五小姐一辈子?”心头恼怒不已,只是一顿饭的功夫,眼前这位沈大夫人就转了口风,避重就轻打太极,简直就是一粒蒸不熟、煮不烂、砸不碎、咬不动的铁蚕豆。
“沈五参见信王妃,信王妃千岁。”换了一身杏黄色罗裙的沈雪依足礼节给了信王妃裣衽一礼。
信王妃端坐未动,问赵氏:“这位佳人儿是……”
赵氏笑盈盈道:“她就是三房的五丫头,五丫头过来,让王妃瞧瞧。”暗自唾弃,五六十的人还玩这种明知故问、先倨后怜的把戏,也不嫌幼稚,满长安的贵妇,有哪个不会拿腔作态,偏以为自己比别人聪明。
信王妃抬了抬手:“免礼吧,华儿心尖上的人,本妃可不敢怠慢了。”喝口茶,饶有怜爱地看向沈雪,“可不就是个佳人儿,孩子,上前来,让本妃瞧仔细些,本妃年纪大了,眼睛不太好。”
沈雪直起腰身:“臣女不敢,臣女自知卑微,不敢当王妃厚爱。”
信王妃心中暗恼,活了五十多,从皇子妃到信王妃,四十年来还真没见过哪家庶女这般冷性不知趣,压下心头不喜,笑道:“本妃说你当得,你就当得,瞧这水灵灵花一样的人,怪道华儿一心喜欢。”
沈雪淡淡一笑:“华世子谪仙般人物,这俗世能见得几个。王妃说,华世子人品、性情、才学、家世,都是长安城里顶好的,华世子大婚,据说长安城里嘤嘤哭声传了半个月,臣女闭塞,却也听过传闻,比臣女身家好的贵女,莫说做华世子的侧妃,即是侍妾也求之不得。臣女便糊涂了,华世子风靡长安,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美到人见人爱,鸟见鸟呆,酒葫芦见了自个儿崩开塞,再看臣女,臣女自问无才无貌无身份,不知哪一点上了华世子的心,还请王妃解惑。”
赵氏捧起茶盅。这是夸人么,是夸人么?谁家女儿说话说得这么直白?这会让说一句话拐十七八个弯的贵妇很不习惯的,沈家的教养一定出了问题。呃,喝茶,喝茶。
信王妃真愕住了。有关信王府世子的传闻,都是真的,提到沈家五小姐的三无,也不是假,大好青年爱上三无少女,这故事不好编唉,而且,明明听在耳朵里是夸赞的话,听到心里却是怪怪的,这五小姐真是不讨喜,怪道没个响亮的名声。
捧起茶盅,喝茶,眼眸一转,信王妃缓缓道:“华儿的心思,本妃只能揣测一二,但是华儿自小是个心善的,前番五小姐落水,华儿不顾自己生病救五小姐一命,众目睽睽之下,衣湿体露,华儿多是为五小姐着想,五小姐若许他人,或有一日计较起来,岂不是华儿罪过,倒不如好事做到底,免悠悠众口胡言。”
沈雪淡淡一笑:“原来是我沈五欠了华世子一条命,不仅要拿这副皮囊偿还,还得时时感华世子的救命之恩,承华世子不嫌沈五身份卑微的高看之情。王妃刚刚说,世子妃三年独宠,原来华世子心心念念世子妃不过三年,臣女比不得世子妃样样出众,想来得华世子心心念念好不过一两年。用一辈子的空窗寂寞换这一两年的与人共侍一夫,臣女貌似没得选择。欠下一条命,永远都会欠着。”
这感恩戴德的话从这小庶女的嘴里说出来,怎么全变了味道呢?听起来偏偏很有理!信王妃心里极其不满,好个不识抬举的小庶女,果然是个没德没量没礼貌上不得台面的,若非她爹是沈凯川,倒贴一百二十八抬嫁妆也没人会要!
信王妃呷一口茶:“知道就好,都是华儿给你的脸面,好好为他开枝散叶,谨守侧妃的本分。”说完,放下茶盅,站起身,身后的嬷嬷给她披上滚水貂毛边的斗篷。
信王妃没想到镇北侯府沈老太君已经亲口允下婚事,沈大夫人竟敢阳奉阴违,巧言令色拖延时间,她一刻也不能再留!只有走出这里,“信王府一十六抬红箱求纳镇北侯府沈五小姐为世子侧妃”,这句话才会很快在全城散开,英雄救美,令人心向往之的传奇佳话,一个庶女得到信王府世子的青睐,那是信王府瞧得起镇北侯府,做人不能知恩不报。在这样的流言下,镇北侯府敢说一个拒字,就要面临长安城悠悠众口的群起攻之,府里待字的女儿休想嫁到满意人家,百年沈家的清誉将毁于一旦。
沈雪冷笑一声,手中倏地多出一把匕首,匕首向前一送,直奔信王妃而去!
079 以命抵命
信王妃大惊失色,看着近在鼻尖的匕首,倒退一步软瘫在椅子里颤声道:“你,你,你敢犯上?”衣袖扫过茶案,幻彩琉璃茶盅被扫落地面,摔个粉碎。
赵氏叹口气,百两银子又没了,看来再不能把这琉璃茶盅拿出来显摆。
沈雪身子一退,恭敬答道:“臣女就是让王妃验证一下这把匕首是不是真的,王妃可瞧得清楚了,这是一把真刀。”她漫不经心地在手中转了转匕首,“王妃,臣女深感华世子的救命之恩,也想过以身相许,华世子那般人物,嫁与他,臣女不亏。可是,臣女虽然愚钝,却也猜得出华世子的一二心意,臣女此生不求富贵,只愿家人平安,沈氏全族数百人,臣女当不起,家父当不起。”一抬手,匕首横在颈间,“既然臣女欠华世子一条命,那么,臣女现在就将这条命还与王妃,但请信王府高抬贵手,放过沈氏一族。”
“五丫头!”赵氏失声惊呼,“五丫头,快放下刀,凡事有侯爷作主!”
信王妃猝不及防被沈雪吓得失态,可四十年在皇家圈子里摸爬滚打,什么样的人没见过,各种寻死的只需一眼便能瞧出真假。信王妃很快稳住心神,淡淡道:“五小姐说的话,本妃却不明白,华儿不过是怕五小姐被人诟病,怕五小姐因为露了体将来过不好,怎么就和沈氏一族挂上了,寻死觅活的也不怕失了侯府的体面,所幸这里没有外人,五小姐把刀收了吧,本妃不是那多话的人。”
沈雪右手一抬,抵住脖颈的匕首更刺进一分。刀锋锐利,已刺破白皙的肌肤,流下嫣红欲滴的血珠。
信王妃眼底闪起阴鸷的微光,眼前的少女,苍白的脸孔,墨黑的长眉,清冷,决绝,她立即肯定,这少女绝对敢一刀横过脖子上的血管。让鲜血如泉喷出。这一刀下去,事情将急转直下,人们会说。信王府上门求纳,却逼出了人命,分明是仗势凌人,信王府的声誉将一落千丈,而信王府与镇北侯府。轻则生嫌隙,重则结仇怨!信王妃大怒,一个庶女,怎么会有这样冥顽不灵的庶女!
沈雪全不在意颈间血珠一滴滴洇入衣领,淡然道:“臣女受华世子救命之恩,虽无相亲之实。总有相近之名,本当以身相许,奈何华世子盛名传长安。又家有贤妻,臣女是个庶出的,也做不来夺她人夫君的恶事。王妃,你所在意的华世子,是臣女高攀不起的。你以为我希求的人上人之显贵,是臣女过去未想将来也不想的。如果华世子坚持认为纳臣女为妾是为了臣女好,那么臣女唯有以一命还一命,想华世子他这般为臣女着想,必能听进臣女之言!”
信王妃听这话似有松动,不由得长出一口气,一个尚未及笄的小女子,哪会真拿刀抹了脖子,不过是小孩子吓唬人的把戏,暗恼自己竟被唬住,真是白吃了五十五年白米饭,一念及此,声音更冷:“五小姐,把刀收起来吧,上吊抹脖子可不是大家闺秀该做的事,你祖母说再有一个半月你就及笄,一个半月,也还来得及,本妃会安排最得力的教养嬷嬷随侍五小姐左右。”
沈雪冷冷一笑:“臣女自有亲父嫡母教养,不劳王妃费心!”
赵氏隐怒,信王府真是好大派头,这还没怎么着,就把手伸进镇北侯府后宅,这要真怎么着,这镇北侯府岂不是要由沈姓改简姓?信王府,正有此打算吧!不住往厅外看,老三怎么回事,怎么还不过来?难不成真不把五丫头当回事,这十多年的漠视是真的漠视?赵氏的手心里沁着微汗。
信王妃接过丫环重新奉上的茶,小抿一口,双目紧盯着沈雪:“本妃听闻五小姐不得三房爱重,看来是真的,说话不温柔,语声不婉转,华儿素来喜欢礼仪周全的女子,教养嬷嬷明日即到府,五小姐还是听从本妃的安排,于你,于华儿,都好!”
赵氏站了起来,冷冷道:“王妃,既然我家五丫头教养不佳,配不上华世子,那还请王妃带回红箱,另寻配得上华世子的有教养的女子!”
她素来护短,今日被人当面指责自家孩子粗鄙,这心里压制已久的怒火“噌”全窜了上来,明明是你家上赶着求我家,却在这里嫌三嫌四,真当天下少年郎死绝,沈家女儿没人可嫁了?做妾,做梦还差不多!请吧,镇北侯府不留客!
“沈大夫人,本妃都是为了五小姐好!本妃可不希望华儿带一个不懂规矩的女子出门!”信王妃铁青着脸,“沈老太君已与本妃定下婚期,岂容你一个小辈拖延反悔!难不成在这镇北侯府里,沈大夫人能越过沈老太君去?天地君亲师,沈大夫人将‘孝亲’置于何地?”
赵氏呵呵冷笑:“我们沈家没有教养,自然不知何为‘孝亲’。王妃,谁家女儿都是捧在手心里的宝珠,嫁到夫家不是由着夫家作践的,你既不喜欢我家五丫头,何苦为难自己非迎她进门不可,难道这里面还有什么说不出口的理由么?”
信王妃微惊,语气不由得软了三分:“沈大夫人何出此言,只因为华儿救下五小姐,与五小姐有肌体之亲,圣人云,男女授受不亲,为五小姐名声及将来着想,华儿愿意主动承担起这份责任,迎五小姐进门,本妃只此一子,哪能违拗他的意愿,惹他不开心,何来什么别的理由!”
沈雪轻轻笑了:“王妃的意思,臣女不嫁也得嫁,因为华世子愿意,所以就不必管臣女愿意不愿意,对吗?”
信王妃也轻笑:“五小姐有什么不愿意的?”你一介无名庶女做我家华儿侍妾都不配,侧妃,你就偷着乐吧,谁叫你命好,托生做了沈凯川的女儿。
“王妃是信王的正妻,信王是今上的兄长。华世子是太后疼爱的孙子,我沈五只是二等爵侯府庶女一枚,奈何欠下华世子一条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