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侬,我农》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你侬,我农- 第1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德清扶起地上的亦婉,小声嘀咕道:“树林里本来就让人害怕,还装神弄鬼吓人,真可恶!”

谁知那人耳尖,居然听见了,一下子窜到她面前,先是在她耳边“啊”一声大叫,然后嘻笑道:“小德子,这次你没有被吓倒,下次我会再接再励接着吓!对了,今日你怎么不跟着你那天下第一的先生、聪明伶俐的师兄们读书?是不是觉得采蘑菇比读书好玩多了?”

德清不理他,扶着崴了脚的亦婉往山下走。他却跟上来:“我说小德子,枞树蕈炖鹧鸪汤最好喝了,你要不要跟我学弹弓?就这么说定了,午饭后我教你打弹弓……”

实在烦他的自以为是,德清停了下来,静静道:“要抓到鹧鸪,不一定需要打弹弓。”

第12章 012 连输阵景宏拜师

日头渐高、巳时将过,黎嘉铭从塘边上的石凳上站起身,背着双手绕着池塘转了两圈,然后慢慢往大院方向走。还离得老远,就听见德清清脆的声音道:“你们都到树阴底下去,不要都站在这儿,不然鸟儿就不来了!”

另一个声音道:“走就走!不过,如果你抓不来鹧鸪,可不要想着逃跑,在这枫叶谷里,不管你逃到哪儿,我都能把你揪回来学弹弓、练功夫!”居然是徐景宏的声音。

黎嘉铭一边笑,一边摇头:八妹妹到底是女孩子、年纪又小,读书果然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才这么一会,就跟枫叶谷的小子、姑娘们玩到了一块。两天后先生考校诗经,不知她能否应付得来呢?

他转过一个拐角、走出花树,一眼看见德清蹲在地上,也不知在干什么,手里拽着一根绳子,绳子的一头系着一个倒扣的竹筛子:筛子一侧着地,一侧被一根尺来长的短棍支着,看起来摇摇欲坠。筛子下面,散着一把稻谷。

德清正聚精会神盯着竹筛子方向,听见响动抬起头来,看见是黎嘉铭,赶紧对他挥手,示意他不要说话、也不要过来。

黎嘉铭很纳闷,但看到德清认真的样子,只得顿住脚步,靠了一颗矮树静观其变。

黎嘉铭刚站好,刘镜湖也从池塘那边走过来了,黎嘉铭拦住他,轻声道:“杨公子在前面办事,不能发出响动,我们等他办完了再过去。”

刘镜湖并不问具体是什么事,他停下脚步望过去,看见杨德方爬在地上,紧张兮兮盯着一丈远外的一个簸箕。他皱了皱眉,然后靠到了另外一棵树上,举起自己手里的诗经继续默诵。

不久,两人听得“哐当”一声响,接着是德清的欢呼声:“逮着了!逮着了!一只鹧鸪、两只麻雀,一共三只,三只!”

两人抬头望过去,爬在地上的人已经跳了起来,正围着竹筛子手舞足蹈,对面树荫下,长发飞舞的徐景宏、一模一样的双生子正飞跑出来。

两人对视一眼,也快步赶了过去,最后众人团团把竹筛子围住了,都看见了倒扣着的竹筛内,三只鸟儿惊慌失措,吱吱叫唤着横冲直撞。

德清得意大笑:“徐景宏,如何?是你跟着我读书,还是我跟着你学弹弓?”

徐景宏嗤笑道:“偷奸耍滑罢了!再说,我们刚才打赌的是抓住鹧鸪,你看你抓住的是什么?两只麻雀!这算不得数!”

关亦华起哄:“就是就是,小德子你把麻雀抓住了充数,不算不算!”

德清道:“我不但抓住了鹧鸪,顺便还抓住了两只麻雀,怎能不算?除非,你们愿意当赖皮狗!哼!”

徐景宏不干了:“小德子,你费了老大劲,又是筛子、又是绳子、稻谷的,才抓住这么一只鹧鸪,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要是用弹弓,两刻之内打下十只都不只!”

德清道:“可是你的鹧鸪是伤的,我的是活的!怎么说都是我赢。”

关亦华不想跟着德清他们一起念书,眼珠一转开口道:“我觉得分不出输赢,不如我们另比一样?我们比力气怎么样?这个最好分输赢了!”

关亦婉小声道:“姐,德方那么小,又没有学过功夫,你这不是欺负别人么?”

关亦华回头瞪了妹妹一眼,呵斥道:“闭嘴,别胳膊肘朝外拐!难道你想天天坐在屋子里念书不成?”

关亦婉低下头不语,关亦华继续对德清道:“小德子,我们也不欺负你年纪小,今年景宏哥哥十岁,你六岁,若景宏哥哥搬动十斤,只要你能搬动六斤,就算你赢!开始吧。”

德清想了一会,问道:“徐景宏,你最多一次能搬动多重的东西?”

徐景宏得意一笑:“两百斤!”

德清点了点头,道:“我跟你比,不过,我们只把东西从这里——搬到那里。”伸手指了两个相距一丈远的地方。

关亦华呵呵直笑:“小德子,你能搬动一百二十斤?看不出来啊!”

德清道:“这次我们可得说好了,不管我用什么方法,只要一次把一百二十斤的东西从这边搬到那边,你们就不能耍赖!”

徐景宏留了一个心眼:“除了不能找人帮忙,随便你用什么方法。记住只能搬一次,一次!”

德清笑道:“好!记得输了一定要跟着我读书!不可反悔!”

黎嘉铭不放心,走上前悄声问道:“十二弟,你能行么?”

德清胸有成竹道:“四哥你看着好了,我一定能赢。”转头吩咐亦婉去给自己找一根长竹篙。

徐景宏让人称了四袋稻谷,一百斤的、六十斤的各两袋。然后他蹲下/身,把两一百斤的稻谷一次扛上肩,轻松松地搬动了一丈之远。卸下稻谷之后,笑嘻嘻望着德清。

德清不慌不忙接过亦婉递来的长竹篙,把竹篙架到刚才指定的两点间的一块大石头上,竹篙被大石头一分为二,短的那一头正对着指定的一点。她用绳子捆住各重六十斤的两袋稻谷,然后把它们对称地挂到竹篙短的那一头,最后自己走到竹篙长的另一头,把整个小身子压到竹篙上,边压边推着竹篙移动。竹篙的另一头,两袋稻谷先是离地,而后缓缓移动到一丈之外的指定地点。

全场鸦雀无声,半刻之后关亦华叫了起来:“小德子,你怎么会想到这个法子?”

德清平静道:“书上学来的。” 她虽然没有学过这个世上的机括术,但是对上一世的杠杆原理还有些影像、没有完全交还给老师。

徐景宏怀疑道:“书上还有这个?”

德清肯定道:“有。陆先生说过,书的种类多着呢。有教人道理的,有教人认字、写诗、作画、作文章的,有教人武艺、打仗、造兵器的,还有教人种花、种草、种稻谷的……不管你想学什么,都有书可读。我们平日读的,只是其中很少、很少的一些些罢了。

黎嘉铭和刘镜湖对视一眼,互相用眼神询问对方:陆先生说过这话么?我怎么没听见?

徐景宏道:“那些书陆先生都有么?”

德清道:“先生那的书很多,但是也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不过,先生那没有的,别的地方肯定有。”

关亦华问:“陆先生那有教人绣花的书么?”三年前她开始学绣花,至今一无所成,一直想着找速成的法子。

德清毫不犹豫道:“陆先生那没有,但是陆先生知道哪里有。”

黎嘉铭和刘镜湖再度对视,互相在对方眼里看到了诧异:这位小师弟真会信口胡诌。

亦婉张口道:“那个,小——德方,先生那有教人做菜的书么?”她烹调对山珍海味比较感兴趣。

德清还是很干脆道:“陆先生那没有,但是陆先生知道哪里有。”

黎嘉铭和刘镜湖第三次对视,互相在对方眼里看到了疑问:这位小师弟跟我们是同一个老师么?

两人脸上有些发烫,真要找个借口走开,却听得一声朗笑传来:“德方,你知道的比先生还多啊。”

德清回头,看见陆逸正缓缓走来,她一点也不心虚,大声道:“不是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么?做了状元的,当然应该著书立说、教人怎么把那个行当做到最好。先生走过那么多地方,肯定知道各行各业的状元,他们写的书,先生就是没见过、也应当听过。先生,难道不是这样么?”

陆逸走上前,伸手摸摸她的头发,道:“德方高估先生了。不过,先生虽然知道得不多,但是德方说的没错,行行出状元、行行应有书。先生打算,以后回到殷京,一定要扩建家里的藏书阁,把各行各业的书都收进去。”

德清暗自嘀咕:除非你建一个国家图书馆!

不过,德清高估了这个时代——这个时代除了佛经以及教人道理,教人认字、写诗、作画、作文章的有限的几种书,其余的行业很少有专著,因为大多数匠人、农人并不识字,至于商人,根本不会写“日进斗金之秘”一类的书,为官做宰的,也不会发表“如何升级”之类的厚/黑术。哪像她的上一世,但凡认识几个字的,都可以著书立说,以至于世界上每一秒钟都有千千万万本“力作”问世。

徐景宏连着两场输给德清,终于承认读书的确有那么点用。三天后,他虽然满脸不耐烦,还是在自己母亲、祖母的注目下,恭恭敬敬地行了拜师礼,正式与德清成了同窗。

当天晚上,徐老太太在徐老太爷的灵位面前焚香祷告:“老爷子,二十多年了,你在那边还好吗?麒儿是不是真找你去了?如果你没有见到他,就保佑他早日回来跟我团聚,不瞒你说,我的日子没有几年了……如今我们的孙子景宏也长大了,可惜你没见过他,长得跟麒儿有五分像,臭脾气随你,还不喜欢读书……赵阔海几个居然把凤郡陆致远给绑来了,同来的还有几个伶俐的童子……天可怜见,今日景宏终于拜了师。我不求他能考取功名,能够让他懂些做人的道理、磨磨他的性子就好……”

郑氏一边纳鞋底,一边笑着对奶娘莫氏道:“宏儿到底拜了师,说来还是多亏了杨公子伶俐。杨公子这么点年纪,父母也不在身边,嬤嬤以后多看顾着些。”

莫氏帮郑氏理着线,闻言回道:“杨公子是伶俐,但怎么能跟少爷比?少爷从小习武,如今再读了书,就是文武双全。日后少爷考了功名,小姐有的是享福的时候。”

郑氏叹了一口气:“考功名?嬤嬤忘了我们是什么人家了?以后不定怎么样呢?我和老太太盼着他读书,不过是想着让他多懂些道理,以后不至于吃大亏罢了。考功名的话,千万不要在宏儿面前提起,免得让他伤心。”

莫氏应了,隔了一会道:“对了,小姐,你得找机会提醒老太太,应该派人给刘公子、黎公子、杨公子他们家里送信,否则家里人肯定要着急。”

第13章 013 俏同窗齐惹桃花

这日一大早,德清照旧蹲在树荫下仔细观察移栽的两种蘑菇。她以前看到过农民人工栽培蘑菇,知道蘑菇的种子,也就是所谓的孢子,长在伞状菌体内侧的褶子上,成熟之后会离开菌体落到地上,遇到合适的条件会重新萌发。但是仅此而已,她只有理论知识,并没有亲自操作过,她希望通过试验,慢慢摸索蘑菇的生长条件、驯化它们,以后在这个时空能够实现人工栽培。

因此,尽管小蘑菇已经长大,她并不采摘,让它们继续生长、等着它们张开自己的小雨伞;而大蘑菇的雨伞张开到最大之后,已经慢慢萎缩,德清也并不放弃,每天继续给它们根下的那片泥土浇水。

今日,她惊喜的发现,枯萎蘑菇的周围冒出了几个白色的斑点,她趴下来,几乎把眼睛贴到地面上,最后终于确定,那些斑点是刚刚萌芽的小油蕈、小枞树蕈!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