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真大宋门廷》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修真大宋门廷- 第4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秦观在他们对话之时走到苏轼近前,要是听到了一定会震撼不已,做梦也不会想到跟自己走进怡心园的其中一名男子是天下间最尊贵的皇帝。

“少游,你来得正好,我今夜偶得佳句,正要与分享乐趣。”

苏轼看见了秦观,眼睛一亮。

秦观笑道:“我也得了佳句,不过不是我的,是我新认识的几位朋友诗作。你且听前一首‘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后一首是‘寂寞不是云遮月,独怜幽草满庭芳’竟然出自一个小娘子的吟诵,我再也不敢小看女人了。”

当下向苏轼介绍了郁千雪几人,赵顼是贴了假胡子的,在场的有人心细,觉得眼熟。王诜自从被赐予皇族婚事,多次御前觐见,很快发现不对劲,但不敢声张,心头突突的直跳,急忙把怀里的柳丝丝推开。

苏轼没见过赵顼,不清楚他的身份,却在看见郁千雪时候惊诧的瞪大眼睛,再看了一眼,手忽的抖了一下,目光飘忽不定,惊喜中含着一丝敬畏。

昨日虹桥的上的仙子飞天的场景,他正好在一家酒楼行和朋友饮酒,适逢其会。当时震惊的下巴都要脱落,以为再也见不到传说中的仙人,没想到这么快就在怡心园会面。

“仙子!”苏轼唇角微微张合,没有发出声音。

他不是好色之徒,没有存在非分之想。他对那个世界非常向往和憧憬,对郁千雪存了一份尊崇和敬意。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苏学士方才的吟咏好文采。”郁千雪淡笑着向他福了福身。

苏轼受宠若惊,慌忙还礼,口称:“不敢不敢,仙子,哦,姑娘的‘寂寞不是云遮月,独怜幽草满庭芳’才让学生大开眼界。”在仙人面前他显得很谦虚。

郁千雪心中道了声惭愧。

场中有几个是郁文博熟悉的,跟他们相互见了礼。

青梅事不关己的往旁边一站,谁也不搭理,对没有利益冲突的文人懒得理会,做炉鼎都嫌他们精气神太弱。

“原来是你!”柳丝丝突然用手指着郁千雪,大声叫道,含着控诉。“你抢走了折可适,又跑到这里抢谁?”

郁千雪无语问苍天,她不过跟折可适同乘了一次马车已是去年的事情了,到现在还被安上小三的罪名,真是天大的冤枉。

宋朝的妓和娼是分开来的,妓女通常精通歌舞,娼‘妇是靠卖身混饭吃。二者虽然不同,但也妓女中也不乏出卖**的人。折可适曾呵斥柳丝丝:既然出来卖就不要搞得像贞洁烈女一样,可见也是卖的。

郁千雪并不歧视那些出身低的女子,用身体换取生活资本,不偷不抢不诈骗,高尚不起来,也未必低贱。

但若心为下贱,自甘堕落,就变得十分讨厌。

她的眸子泛起深深冷意,淡淡的道:“姑娘有所误会了,我与你那位朋友不熟,你要是喜欢他尽可以自去投靠,不要把责任推给不想干的人。”

“你以为你有多高贵,除了皮肤稍微好点,也不见长得比我美。”柳丝丝心头泛起了酸意,折可适是武人,但文仕入武行,出身名门大族,又相貌英挺。床第之间勇猛无比,自从一晌贪欢后便寄了一缕芳心,其后数次来往更是情根深种,奈何心仪的男人对她存在玩弄的心理。

她把恨转移在了郁千雪身上,狠狠的瞪着,转过头顿时变成了委屈神色,双目通红,对王诜乞怜道:“王大人你看有人欺负人家,你快把她赶出去,这女人很不正经,是专门勾引别家男人满骨子的下贱娼妇,”她是妓女,当然要比娼‘妇高贵一些。

郁千雪还是第一次被人说得这样不堪,心中气恼,眸子含着嘲讽,微笑道:“有道是落花有意随流水,流水无情恋落花。姑娘不被他人所喜,何必空系情思,天下好男人多的是,奉劝一句若为心破,便将深情,化作浅笑。”

前面两句话出自南宋一位高僧,为佛家禅林用语,后面几句还是纳兰的名句。她吟诵别人的诗句,不是显摆,只是不想太怂。剽窃与否不在乎,不能让人看低了,这是每一个穿越者的心态。

“姑娘出口成章,当真不凡。”苏轼大为赞叹,大凡天上的神仙都是这么有才吧!

柳丝丝气得柳眉倒竖,她是青楼女子,即使读了些诗书,也学不来出口皆是文章。但在场的都是大宋有身份的文人,那容得乱来,心中实在气不过,便朝王诜求救。

她长得极美,又是一副楚楚可怜的表情,若在平时,王诜说不定中招,但郁千雪是皇帝带来的,就是借他十个胆子也不敢无礼。见柳丝丝还抓住他的手臂不放,忍住情绪中的一缕心疼推开她,喝道:“你给我老实点。”

柳丝丝吓了一跳,哪想到知情识趣的王诜会这样对她。

第五十七章 怡心园斗法

苏轼对柳丝丝等一干舞女挥挥手,语气严厉道:“你们全部退下。”

柳丝丝委屈的看着王诜,见后者冷硬着脸……无奈跟着一众身后的一群女子离开,转身的之际,瞪了郁千雪一眼,满眼的怨毒之色,她私下里认为是郁千雪带给了自己屈辱。

她喜欢折可适,爱上那个英挺不凡的青年将军,不止是想成为折氏家族的一员,更重那是改变她整个人生的阶梯,攀附上了王诜也是同样道理。本以为接触了汴京城的权贵就打进了上流社会,岂知在这些天生高贵者的眼中自己什么都不是,挥来喝去,形同草贱。

接下来苏轼又向郁千雪介绍了在场的文人,黄庭坚、米芾、晏几道,很多都是在历史上留下足迹的诗人……令郁千雪诧异的竟然还有蔡京,却见此人一副身长玉立,风度翩翩,端是一身正气,卓尔不群,哪有一丝一毫电视剧中演绎出来的奸诈?

自古凡是大奸大恶之人都以其不凡相貌和高超的智慧欺骗了众人的眼睛赢得了好感,总认为可亲可信,当彻底醒悟之后,那人所造成破坏足以令整个国家付出沉重的代价,这种代价甚至是无法弥补的。

赵顼做在郁千雪的旁边,见她打量着蔡京,低声道:“我一开始也在怀疑他究竟是不是历史上的那个,可他的书法那么好。我还派人做过调查,大宋的贡生人数有限,蔡姓又比较生僻,当知道所有贡生里面叫这名字的只有他一人,就十分肯定了。就像你昨日说的一样能当大奸臣的都不是普通人,普通人也当不成。”

郁千雪微笑道:“知道蔡京的书法好,可见你的历史也不是很差。”

“都是从水浒传里看到的。”赵顼发窘,呵呵了几声,又道低声:“不止是蔡京,还有童贯,你不知道那小太监长得多帅,真难想象就是水浒传里人人切齿痛恨的祸害。”

郁千雪抿嘴而笑,给他传音道:“童贯可不是简单的太监,他文武全才,仗义疏财,执法严明,能上战场杀敌,收养阵亡将士的孩子,对军中将领极为看重,阵亡抚恤也极高。由他领导的军队,作战勇敢,将士们誓死效忠。他是宋朝唯一代表国家出使异国的太监,是历史上唯一被封王的太监。他做得好事不少恶事更多,陷害忠良,侵占良田,凡是反对他的百姓被杀死的达到数十万之多。但他再权势滔天充其量也是个宦官,皇帝的一纸诏书就要了他的命。”

北宋末年的几大奸贼无一不是惊才绝艳之辈,可惜的是一身本领大多花在了内斗上,责任也不仅仅在于他们,那些所谓的正义之士一心想置他们于死地,不得不反抗尔。

场中的文人都在吟诵自己的得意之作,黄庭坚、秦观、蔡京、晏几道……轮到赵顼,他把小苏同志的明传千古的“水调歌头”拿来凑数,吟道: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吟诵完毕,全场鸦雀无声,不一会儿爆发出如雷的赞美,此起彼伏,一些文人急忙拿起纸笔把整首词记录下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苏轼拿着写好的全文来来回回念了好几遍,激动道:“赵兄一曲是水调歌头直抒在下胸臆,君之大作,在下万分拜服。”

郁千雪不无莞尔,苏大胡子若干年后憋了一宿才写出了的绝世华章成了别人作品,要是他知道了会不会争抢著作权。

不过由于换了皇帝,苏轼日后也许不会再贬出京城,还能不能写出念奴娇·赤壁怀古……可惜了千古绝唱。

轮到了郁千雪,她唱起了李清照的月满西楼,词道: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对于在郁文博面前露出有文采的一面,她倒不担心,这具身体的原主本就是个有文化能作诗的女孩子,刚穿来的那会还在郁丫丫的房间里看见她写得字,极为工整秀气,连她从小学习毛笔字的都自叹弗如。

歌声犹如天籁,委婉缠绵,有一种哀伤之气,在朦胧的夜色中荡开。

在场的人都宁神听着,仿佛聆听世间最动听的曲调,全神贯注。

郁千雪一曲唱完,忽然感到一道劲疾的风声划过耳旁,眼前一道刺眼的箭芒射向身旁的赵顼……

她反应很快,未等那箭射到,右手一抬,指尖打去一道灵力。

细细的银色之光,在夜色中散着淡淡雾气,速度快若闪电,目标就是那支箭。

箭的速度很快,却快不过她的灵力。

“啪!”

灵力准确击中利箭,整支箭化为粉末,被风一吹,什么都没剩下。

在场的都是文人,只看见两道刺眼的银色和一声脆响,什么也没发现,就连赵顼也不知道自己的脑袋差点就交代了。

他们呆了了一呆,不明白发生什么事。

青梅距离较远,发觉之后,立即朝箭的来源飞快奔去。

郁千雪忽的眉头微蹙,伸出神识朝远处延伸出去……结果让她大大吃惊,就在一里之外有无数武林高手持着各种兵器,杀气腾腾的奔来。

赵顼见她脸色不对,问道:“怎么了?”

郁千雪向他看了一眼,意态悠闲的道:“有一群黑衣人正向怡心园而来,猜猜他们目的为何?”

赵顼吃了一惊,眼中的情绪闪了一闪,慢悠悠的说道:“哦,他们一定是来杀我的。”

只有杀他,才会如此大费周章。

“你不害怕吗?”

“有你在我怕什么?”赵顼无所谓的打了个哈吹,对她挥手道:“那是你的事,麻烦赶紧办完了好回宫睡觉,唉,好困啊,不知道是不是十二点了。”

郁千雪看着他,眼中有一丝玩味,穿越男成了皇帝,这风范也见涨了。

郁文博虽然还没有明白怎么回事,但妹妹和青梅的不寻常和接下来的对话让他察觉到了端渺:“文慧,你是说有刺客来犯?”

赵顼和郁文博的声音不大不小,郁千雪没有使用传音之术,对话被一些人听见。距离较近的黄庭坚、王诜、苏轼和秦观听得更是清楚,神色都很诧异,相互审视了一眼,

王诜和苏轼的关系很好,附在的耳旁说了几句。

苏轼立即脸色大变,站起来朝赵顼恭恭敬敬的下拜,口称:“吾皇万岁万万岁,臣苏轼叩见天颜,失礼之处请陛下责罚。”

赵顼伸手拽去唇上的假胡子,懒洋洋的说道:“唉,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