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家喜事》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农家喜事- 第38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这样的话,以往的那些恩怨,能了结的就都了结了吧,也省的今后孩子大了,让孩子为难。莲子听她如此说,在一旁笑了起来。不管李氏是不是有别的想法,只要她不惹事,她们都不会和她为难。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百四十六章 年底

三人在城中便分头走了,走的时候约好,等到二十八那日,再一同回去。

莲子回到家之后,天色已经上了黑影,她心中惦记着孩子,但是还没回到房间,就听见里面传来团子的哭声。

“这是怎么了?怎么了?”莲子再无心他想,急忙上前,去将团子抱在怀中。

“奶奶,您可总算是回来了,小少爷见不到您,从中午头里就哭呢。”忍冬说道。

莲子心中明白,团子一直粘着他,但是今日这般场合,必定人多杂乱,带着他去的话,只怕是不妥,因此便将他留在了家里,没想到,竟然哭成了这样。

苏可言此时还没有回来,早上是和她一起出门的,只是她回了娘家,他去了铺子里。

团子被莲子抱在怀里,哄了一会儿,便渐渐地停止了哭声。

“奶奶,这是新做出的样子,您看看行吗?”忍冬说着话,将一个绣花样子拿到莲子面前。

莲子凑着她的手,看了看,点头道:“挺好的,就照着这个来吧。”

年关将近,莲子想着将家里的帘子帐子换成新的,于是便让忍冬制了绣花样子。今儿是十二,眼看着离过年,只有十几天的功夫了。

越是到了年关,铺子越是忙碌,这几日,苏可言总是去铺子里帮着苏可文,也好让他能轻松一些。

到了腊月二十八这日,莲子和苏可言带着孩子,一家三口回了刘家庄。

走的时候日头已经老高了,本来以为谷子和栗子早该到了,爹娘也该等急了,但是到了家才发现,他们竟然是第一个。

杨氏和刘景仁盼了半头午,这才总算把他们盼来了。

然而此时,豆子还没出月子,杨氏去了那边。

莲子和苏可言下了马车,喊了爹,又让团子喊姥爷。

团子才四个月大,自然是不会叫人,但是刘景仁看着这孩子生的白白嫩嫩,也是十足得乖巧,心中高兴不已。

“你先等着,我去叫你娘去。”刘景仁说道。

莲子忙摇头,说道:“不了,爹你在家吧,正好我也过去看看二姐。”

刘景仁道了声也好,便让她去了,自己在家里和苏可言一起拾掇着,准备做午饭。

莲子去了豆子家里,进门便看见王颂川在院子里打水。他一见莲子来了,就知道苏可言必定也来了,于是和她说了几句话之后,便过去作陪。

莲子进屋,见豆子正坐在床上,喝着小米粥。

她还没开始喊,团子便咿咿呀呀地喊了起来。

杨氏听到声音,回头一看,见她来了,忙起身说道:“这才来?”

莲子嘿嘿一笑,道:“我还是头一个到的呢。”

杨氏笑嗔,瞥了她一眼,又走过去,从她手中抱过团子。

“来看看你的小弟小妹。”杨氏抱着团子来到窗前,将他放到豆子的两个孩子身边。

莲子也顺着她的话凑了过去,见这两个孩子比洗三那日所见,又长大了不少,此时吃饱喝足,正各自玩着。

“起名字了吗?”莲子问道。

豆子点头笑道:“他爹给起了,哥哥叫平平,妹妹叫安安。”

莲子点头微笑,又听豆子继续说道:“我和颂川都对这俩孩子没什么别的要求,只希望他们平平安安地长大,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就好了。”

“是啊,做父母的,可不都是这心思?”莲子接着说道。

两人正说着话儿,忽然听见门外又传来喊人的声音,这回不用出去看,就知道肯定是栗子来了。

“哟,你也来了啊。”莲子惊讶说道。

她只听到栗子的声音,但是没想到,虎子也跟在栗子的身后进门了。

虎子笑道:“听说二姐生了一对娃娃,我要是不来看看的回话,这心里实在是放不下。”

杨氏闻言呵呵笑道:“该来,该来。”

虎子和栗子虽然还没有成亲,但是早已经定下了亲事,并且也商量好了,出了正月就成亲。所以,送年礼的时候他能陪着栗子一起回来,也算是礼数周全。

左右都是自家人,也没什么好回避的。虎子上前,仔细地看了看两个孩子,指着外侧的一个问道:“这个是哥哥?”

杨氏和豆子闻言都笑了起来。

“这是妹妹。”杨氏说道。

“真是像,真是像。”虎子连声说着,掏出两对金锞子,分别给塞进了孩子的包被里。

之后,虎子便去了杨氏家里寻苏可言和王颂川。

豆子还没出月子,自然不能下床行走,因此今日送年礼,也是不能相陪。

母女几个说着话儿,过了没一会儿,谷子也抱着孩子过来了。

杨氏见都到齐了,便让栗子去叫刘老爹和刘景民。

今日闺女女婿全都回来了,自然是要请长辈们前来作陪。

“咋就是我去叫呢?”栗子嘟囔说道,“以前不都是莲子去叫的吗?”

杨氏闻言,作势要打她,又道:“你要是生了孩子,保管不让你去。”

栗子嘿嘿一声笑,一个转身便从她扬起的巴掌下逃离出去。

长辈们来了之后,她们也不好不在,于是便一起走了。

回去一看,母女四个皆笑了起来。只见他们翁婿几个,竟然在操持着准备做饭。

杨氏不由得上前捶了刘景仁一把,说道:“真是的,怎么能让女婿干活?”

何况还是这活儿?

刘景仁憨厚地一笑,他也说过不用,但是奈何女婿们都很勤劳,非要帮他一起做不可。

“行了行了,你们都去歇着吧。”杨氏说着,便将他们几个男人赶到了堂屋。

几人笑笑不语,一同进了堂屋。

因为谷子和莲子都要带孩子,所以杨氏又让栗子留在灶间给她帮忙,再加上李氏,三人一起忙活着。

且说自从平平和安安洗三那日起,李氏便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对杨氏一家都客客气气的,百般的热情,倒真像是妯娌情深一样。

杨氏如今心态放开了,过往的种种,也不再与她计较,只要她不惹事,她自然乐得清静。但是今日,她却发觉,李氏有好几次欲言又止。

日子总会越过越好 第五百四十七章 谋求

午时已近,灶间里,杨氏和李氏仍然在忙碌着。杨氏在砧板上切着菘菜,而李氏正在烧火。灶膛里,熊熊大火正旺,锅里蒸的白面大馍馍散发出浓郁的香甜气息。

李氏拾起木柴,往灶洞里添了一把,又用烧火棍拨了拨灶里的灰,忽然开口说道:“谷子娘啊,我跟你说个事儿。”

杨氏闻言,并没有停下手上的动作,一边切着菜,一边问道:“啥事啊?”

然而,恰巧这时,出去洗菜的栗子进来了,说道:“娘,你看这笋子泡发的行了吗?”

杨氏闻言,忙向栗子手中拿着的盆子里看去,点头说道:“行了,赶紧地切切。”

栗子响亮地答应了一声,之后便走到杨氏身边,开始切菜。

李氏见栗子进来了,本已说出口的话立马吞了回去。如今她虽然不敢放肆,但就是怕这三丫头,那可着实是个泼辣彪悍的主儿,连她都不是对手。

栗子一边切菜,一边和杨氏说说笑笑,杨氏听她说着,竟也忘了李氏刚才要说的话。

没一会儿,白面馍馍便蒸好了。李氏和杨氏两人,舀了一碗水放在灶台上,把手在凉水里蘸一下,之后立马去拾锅里的馍馍。

“栗子,你把馍馍端堂屋里去。”杨氏向栗子说道。

栗子放下手中正在做的活儿,忙上前去端盛着馍馍的筐子,又听杨氏说道:“这里烟熏火燎的,你就别再进来了,左右也快完了。”

“哎,娘,我知道了。”栗子说着话儿,端起筐子便走了。

待栗子走了之后,杨氏这才想了起来,好像李氏刚才说了什么话来着。

“哦,对了,大嫂,你方才要说啥来着?”杨氏皱眉看着她问道。

李氏忙笑道:“没,没啥事儿。”

但是李氏说完这话,心中越想,越是觉得不妥。

这个老二媳妇,虽说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但是比起栗子,可就要好对付多了。自己那件事儿,求到栗子那里,定然是没有门路的,倒不如先从她这里下手。

“谷子娘啊,不过我这里倒还真有一件小事需要你帮衬帮衬。”李氏又在心中犹豫了会儿,这才说道。

杨氏闻言,抬头看着她,示意她接着说。

李氏一边烧着火,一边道:“你也知道,麦子嫁的人家贫苦,女婿就是个做小买卖的,家里穷的叮当响”,她说着这话,叹息一声,“咱都是做娘的,谁也不忍心看着自家闺女不好不是?”

杨氏点头,她说的这话对,当娘的,可不就盼着子女好?看着孩子们都幸福,平安喜乐的,这就是为人父母最大的满足了。

她心中正想着,又听李氏说道:“我和他爹也不是啥有能耐的人,再说还要供着大福上学堂,就算要帮衬,也是无能为力。所以啊,我就想着,要是你能帮着他找份好差事,那就再好不过了。”

杨氏闻言,这才明白了她的意思。给找份差事,这倒是的确不难,但是她怕的,就是今后会出岔子。

李氏是个什么样的人,就依照着她以前对她的了解,那可是万万不敢揽她的事儿。但是见她如今一副良善的样子,且毕竟是一家人,血亲,打断骨头连着筋,她也不好不帮。

杨氏想了一会儿,说道:“我们家这边是有差事不假,不过我可不能让麦子女婿来当伙计。”

李氏闻言,忙道:“没事儿,你家伙计的工钱都比他摆上一个月的小摊要强不少。”

她这样说不假,但是杨氏仍然不敢应了她,于是又说道:“这个可是真不行,要不等我问问孩子,看看她们那边有没有好的路子,兴许可以帮衬一下。”

杨氏这话说的,让李氏心中倍感无底,不明白她到底是答应了还是没有答应。但是无论如何,仍然讪笑道:“那好吧,我这就先替麦子女婿谢谢你了。”

“啥大事儿?”杨氏说道,“咱一家人,不至于谢不谢的。”

她和麦子确有过往不假,但是说到底,还是一家人,如果她不好了,她面上也没光,所以只要是能帮的,她自然会帮。

最后一个菜做好之后,杨氏端到堂屋,这年底的团圆饭,便做好了。

堂屋里,刘老爹和带着儿子和孙女婿们坐了一桌,沈氏带着媳妇和孙女又坐了一桌。

因为孩子多,于是杨氏便让他们先吃,她先给照看着孩子,顺便再去给豆子送一些过去。

等到杨氏回来之后,莲子也正好吃完了,于是让杨氏过去吃饭,她来照看孩子。

吃罢午饭,姐妹几个帮着杨氏一起刷碗洗碟子,之后又围着火炉说说话儿。

之后,莲子姐妹几个又去看了看豆子,陪着她说了会儿话,此时,天色已是不早。冬日天黑的早,可是不敢耽搁的。

到了年底,栗子也不打算年前再回城里了,因此只有莲子和谷子一起回城里去。

齐聚的时候开开心心,热热闹闹,但是分别的时候,却又倍为伤感。杨氏看着他两家的马车越走越远,心中酸酸涩涩的,说不出的难受。

孩子们一个个围着她欢蹦乱跳的时候,好像只是昨天一样,谁曾想到,眨眼之间,十多年便过去了,孩子们都各自成家,一过了年之后,最后一个栗子也要出阁。好在豆子和王颂川还守在她身边,要不然,以后过年吃年夜饭的时候,只怕就她和刘景仁老夫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