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上的米格…23、米格…25战斗机以及米格…27战斗轰炸机都迅速起飞,向南编队飞去。而一直检修的那架A…50也仓促上阵,担负起指挥空中作战的任务。
苏联人的这些行动当然没有逃过美国的E…3A预警机的观察,美国人知道,这次的事情无法善了了。美国人在怀疑凡城空军基地袭击事件后,就一直想从苏联身上找回这个场子,现在终于有机会了。虽然苏联铁骑对美国有着巨大的威慑力,但在空中美国人从来不畏惧苏联空军,因为美国空军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力量!
F…15编队在E…3A预警机的指挥下进入了南阿塞拜疆的空域,而此时苏联空军的机群也刚刚进入。进行完对地攻击的F…16战斗机正准备返航,苏联的四架米格…23战斗机突然出现在它们的侧面40公里的地方并迅速接近。这四架米格…23战斗机属于苏联外高加索空军第233团,是比较新的M型号该型改用了R…23…300发动机,重新设计了头部以容纳新型雷达,可挂装多种空对空导弹,此时这四架战斗机机翼下的挂点挂了2枚R…23T(北约代号AA…7尖顶)型中程空对空导弹,进气道下的2个挂点用复合挂架来挂4枚R…60(北约代号AA…8蚜虫,呵呵,是世界上最小的空对空导弹——斧头注)近距格斗导弹。
F…16战斗机此时侧向飞行,没有发现这些米格战机,但E…3A空中预警机迅速告警。为了保护刚刚投弹完毕的F…16,F…15“鹰”式战斗机率先发动进攻。美国空军飞行员瑞克·托里尼少校是“鹰之墙”中的蓝色编队的1号机,他的蓝色编队的四架战机组成了一个小号的“鹰之墙”。
他的僚机是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他们两个的长机每隔一天就轮换。今晚瑞克·托里尼少校飞,那么下次执行任务的时候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就飞长机。他们两个都是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的(FighterWeaponsSchool)毕业生,素来配合默契。
在接到预警机发布的攻击前方敌机的指令后,他们的编队即转向东方编队,保持3公里的间隔。但是这样一转向,他们面对了敌我同时出现而又难以分辨的局面。谁是自己一方的F…16战斗机,谁是苏联的米格…23战斗机?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在这个空域突然出现大量飞机的情况下,击落友机是极有可能的事情。
就在美国飞机犹豫的时候,米格…23战斗机在地面雷达的指引下也发现了从另一个方向扑来的F…15“鹰”式战斗机,此时米格…23战斗机与F…16战斗机相距38公里,与F…15“鹰”式战斗机相距50公里。
为了攻击方便,瑞克·托里尼少校和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的飞机脱离了编队,组成了自己的攻击阵型,在预警机的引导下,飞向东面的敌机。双方相距40公里时,美国战机和米格…23战机几乎同时打开雷达锁定了对方。
瑞克·托里尼少校的雷达告警装置响起,他知道自己被敌机锁定了,但与此同时,他也锁定了对方。突然,对方战机开始机动,从3000米爬升到5500米,这显然是准备进行攻击的样子。瑞克·托里尼少校决定先发制人,他立刻锁定对方战机位置,按下了操纵杆上导弹发射按钮,F…15C翼下4枚AIM…7M“麻雀”空空导弹中的一枚解锁,拖着耀眼的尾焰向前方飞去。
第七十五章 剑气冲斗(五)
世界事态的发展已经达到一个界限,在这个时候需要做出特别负责的决定,无所作为或行动迟缓就是犯罪片!——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
※※※※
瑞克·托里尼少校驾驶的F…15C型战斗机发射了一枚AIM…7M“麻雀”中程空空导弹,导弹射出他随即驾驶F…15C作了一个大过载转弯,并投下干扰铝箔条。这是因为先发射导弹并不表示可以先击落敌机。在敌机也已经锁定了瑞克·托里尼少校的战斗机时,他必须干扰对方的雷达。
AIM…7M“麻雀”导弹是一种半主动雷达制导的武器,它必须在发射后由载机维持火控雷达照射目标,反射回的信号来为导弹提供制导。
这样就要求战机必须继续朝向目标,当然敌机也同样地有机会向美国飞机开火,因为如果敌机也发射了导弹,而且导弹飞行速度比较快的话,那么就有可能美国飞机反而先被击落。但好在F…15的雷达天线锁定目标时,仍能容许偏离小于60度的角度,战机在发射后仍能作闪躲动作。因此瑞克·托里尼少校射出“麻雀”导弹后,迅速作了急转,使得对方雷达无法轻易锁定他的飞机。
瑞克·托里尼少校是很有经验的空军飞行员,他在发射导弹后,一边施放干扰箔条,一边进行防御性机动,以防备米格机向他开火。同时F…15C型战斗机迅速降低高度,给对方带来‘下视’和‘下射’方面的问题,此时双方距离已经接近到了30公里。
米格…23M上装备的RP…23告警雷达也称“蓝宝石”…23(北约命名“高空云雀”),由俄罗斯头号机载雷达厂商费佐顿(NIIR…Phazotron)科研生产联合体研制生产,天线直径为750毫米,工作频率15G赫兹(J波段),单脉冲体制(带连续波照射功能),峰值功率100千瓦,对雷达散射截面积为16平方米的目标搜索/跟踪距离分别为85千米和54千米,其性能与美国的AN/APG…59基本相当(用于F…4战斗机)。
尽管这种雷达的性能要超过米格…23出口型战斗机RP…22型雷达,但是在对方飞机高速机动且释放了干扰的情况下,它的下视搜索能力不足的弱点还是暴露了出来。美国飞机释放的箔条和所做的机动动作破坏了它的锁定,瑞克·托里尼少校的F…15C型战斗机从苏联机载雷达上脱锁了。
雷达告警信号消失后的瑞克·托里尼少校又将战机机头指向苏联飞机方向,这时他看到了远处的那架米格机大约在26公里左右的空中爆炸,不过火球不是通常所描述的橘红色,而是明亮雪白的颜色,将整个天空照亮,大约持续3……5秒以后,天空才再次恢复。
美国战机首发导弹既命中苏联米格…23战斗机,苏联飞行员来不及跳伞,当场身亡。“鹰”式战斗机的攻击让苏联战机陷入了惊慌,不过苏联飞行员并没有转身逃跑。因为这个时候外高加索地区的雷达都对着他们,如果他们逃跑了,回到地面上将面临严厉的惩罚。
苏联飞行员只好鼓起勇气,驾驶米格…23M战斗机向美国人冲去。此时双方距离已经缩小到了25公里,美国飞机已经进入了苏联战斗机雷达制导范围(“蓝宝石”…23对AA…7尖顶导弹半主动雷达型的最大制导距离约为25…27公里)。苏联战斗机开始锁定美国飞机,准备发射导弹。
在瑞克·托里尼少校与苏联飞机交战时,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向东做着防御性机动,这让他们之间拉开了一些距离。但他随即也打开了雷达并开始锁定苏联飞机,在瑞克·托里尼少校击落了第一架苏联飞机后,他也向自己瞄准的目标开火了。
又一枚麻雀导弹向着目标飞去,不过这次米格…23战斗机有了防备,它的SPO…10雷达告警接收机为飞行员提前提供了警报,米格…23战斗机也洒下了干扰箔条,并在空中进行了机动规避。由于米格…23飞机沿用了米格机传统的硬式操纵,这使得它的滚转能力很一般,这在一定程度上极大的限制了它的机动性。
但是由于这次发现来袭导弹较早,而且及时投下箔条,米格机进行横向的滚转时成功的避开了来袭导弹,麻雀导弹划着长长的火线从飞机侧面飞过,奔向夜空之中。“狗娘养的——”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懊恼的大骂了一声,他还是没有开张,自己的第一个击坠纪录迟迟不能到来实在让他懊恼不已。而和他同一届的同学,也就是他的长机瑞克·托里尼少校则刚刚取得自己的第一个击落战果,这让托马斯·威廉姆斯眼红不已。
不过他们同一届的学员中有一个更猛的,那就是那个给所有人都留下深刻印象的德州穷小子。那个来自德州乡下,直到进入空军战斗机武器学校还是处男的家伙,他喜欢飞机甚至超过了喜欢女人,不过他的成绩倒是绝对出色的。后来那个家伙转到海军,改飞航母上的F…14A,他的名字托马斯·威廉姆斯和瑞克·托里尼都记得而且绝对忘不了,他叫做——阿兰·凯瑞!
那个家伙现在成了他们那一届学员中的传奇。他已经击落了四架敌机,估计未来很有可能挂上金色鹰徽,成为王牌(击落5架后才有资格佩带金色鹰翼徽章)。托马斯·威廉姆斯倒是没有奢望成为王牌,他只是想至少击落一架敌机,让自己不成为“钢铁处男”飞行员就行!(铁处男,美国海航飞行员对没有击落过敌机的战机的戏称;铁处女,则是RC…135空中加油机的绰号,斧头注)这时的情况是由于躲避敌机雷达照射和发起第一次攻击,瑞克·托里尼少校与托马斯·威廉姆斯的两架F…15C型战斗机的高度已经降到了5000米以下,大概在4700米左右。而三架米格…23M战斗机的高度则为6000左右,美国人已经失去了高度优势,但好在米格飞机的雷达下视功能不好,这是美国飞行员可以利用的有力条件。
F…15C双机雷达屏幕上已经发现了迎面扑来的米格…23M战斗机,此时两名飞行员有两个选择,一是降低高度到1000米左右,那时地面的杂波将淹没F…15战斗机的信号。同时F…15C战机也可以借助自己优异的中低空性能来引诱米格…23进入它不擅长的空域作战。
二是迅速爬高,继续使用麻雀导弹进行迎头攻击,这样的好处是能够保持高度,充分发挥自己的雷达及电子系统优势,但危险性在于有可能在爬高过程中遭到苏联飞机攻击,毕竟此时双方距离已经接近到了20多公里左右,苏联的AA…7尖顶导弹已经可以威胁到美国飞机。
思考了两秒钟后,瑞克·托里尼少校与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决定放弃高度优势,进入低空与米格机进行近距格斗作战。这时两架飞机向左方转去,并且迅速下降高度,将高度下降至2500米左右。
出乎美国人意料之外的是,他们发现三架米格…23M战斗机并没有下降高度接战,而是上升高度直接向着大概7000高度上的另外两架F…15C型战斗机扑去。瑞克·托里尼少校与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他们迅速的加速从米格…23M战斗机机群下方通过,然后转头拉起,前来抄米格机的屁股。
……
在瑞克·托里尼少校与托马斯·威廉姆斯上尉的战机与米格机接战的时候,在高空另一场空战也已经展开,这次的两个对手是苏联的米格…25“狐蝠”战斗机对美国的F…15C。
美国空军的另外四架F…15C型战斗机组成了另一道“鹰”之墙,但很快预警机就告诉他们从苏联方向有四架战机高速迎头逼近。而F…15C装备的AN/APG…63全天候多模式雷达系统也发现了目标。
美国飞行员迅速将雷达工作模改为了速度搜索模式,准备好了AIM…7M“麻雀”中程空空导弹,作好了进行空战的准备。APG…63雷达具有多种对空工作模式,可以根据不同的搜索方式或选择的交战模式来选择不同的脉冲重复频率,其中速度搜索,使用高频率,专用于探测迎头高速接近的目标。很快雷达确认了来袭敌机的型号,苏联的米格…25“狐蝠”战斗机。
米格…25战斗机是F…15的天生对手,这句话放到今天可能有些搞笑,因为大家公认的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