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三国之极品小军阀- 第23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此刻,城墙上已是人头涌动、战意浓浓。每个乌桓士兵都如临大敌一般,握紧着自己手中的武器,瞪大双眼看着黄忠的骑兵。

因为熏雷将军传回消息,这些幽州魔鬼杀人不眨眼,自己的一万乌桓精兵已经被他们屠杀干净!所以,这些不明真相的乌桓士兵、百姓似乎都闻到了死亡的气息,立即拧成了一股绳,想要共同抵挡幽州军队的屠城。

就在此时,黄忠已经驱马带着士兵来到了护城河外三百步排下阵势。

黄忠抬头打量了一眼辽西城之后,双腿一夹,孤零零地一个人纵马上前。他向前走了大约五十步之后,举起手中大刀,指着城上大喊道:“幽州黄忠在此。辽西鼠辈,可敢下来与我交战?”说完以后,黄忠随意地将长刀斜倚在马鞍前,冷冷地看着城门。

这时候,城墙上忽然出现了一个乌桓的青年将领,只见他双手各握着一把短刀,眉头微皱地看着城下孤零零的一千幽州军,“这些幽州军是傻了吧?尤其是那个叫黄忠的,看样子脑袋被驴踢了,竟然傻了吧唧地只带这一千骑兵来攻城!”

看着看着,这青年竟然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哈……”。他笑了好一会之后,猛地收住口,用力地咬牙冷声道:“既然如此,就别怪我楼班心狠手辣!”这段时间乌桓人已经被幽州军打怕了,现在楼班的意思就是趁机开城消灭这一千余骑兵。不管能不能杀光他们,就是将他们打退,这样至少也能够振奋乌桓军的士气,而且,今日要是不战,等敌军的后续部队一到,就没有开城出战的机会了!

“来人!备马!”楼班大喝一声,立即点了五千骑兵在广场上集合起来。

一炷香之后,城门忽然“吱吱呀呀”地打开了,吊桥“噗通”一声垂落下来。

只见楼班骑着一匹高大的黑马,穿着一身黑色的盔甲,舞动着手中的双刀仿佛一阵黑旋风一般,率先冲了出来。紧随其后的是五千斗志昂扬的乌桓骑兵,这些乌桓骑兵在没有遇到幽州铁骑之前,的确是可以称之为骑兵精锐,但是,幽州在刘辩的经营下已经今非昔比,不仅是武器盔甲全部齐备,就连手中的刀剑都是上品中的上品。一般的刀剑遇到这些宝刀只有断裂的份。

这时,楼班忽然大声吼道:“儿郎们,让他们见识一下我们乌桓骑兵的厉害!谁杀了黄忠,赏千金!”

正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他的话音刚落,身后的一下子冲出了几十名骑兵,“啊!……杀!……”地大喊大叫着朝黄忠扑来。

同时,他们身后多的骑兵也发疯似的大喊起来,一窝蜂地冲了上去。顷刻之间,就有上百的乌桓骑兵超过了楼班,扑向了孤身站在前方的黄忠。

看到这里,黄忠把刀一横,“弟兄们!杀!”

这时,冲在最前面的四个乌桓骑兵,刚刚冲到黄忠的面前。就被黄忠那无与伦比的长刀砍中,最后一人竟然连人带马都被劈成了两半,顿时鲜血喷涌而出,惊得随后而来的乌桓士兵一顿。

就在此时,黄忠身后的一千骑兵同时狂吼一声,威风凛凛地杀了过来,而黄忠此时已经化作了一道狂风,如飞一般冲向了前方。

同时,原本在楼班身前飞奔的敌军,只觉得眼前红光一闪,自己的脑袋就掉到了地上。

而一股不可思议的表情立即出现在楼班的脸上,“这是什么人?竟然如此厉害?怪不得敢孤身前来攻城!”

而黄忠身后的幽州骑兵们在黄忠的带领下根本就不管那些溃逃的敌军,而是紧紧地跟随者黄忠的身影朝着城门处冲去。

“快!快!挡住他们!”楼班已经被黄忠的神勇吓破了胆,那些手下的士兵呢?尤其是那些经历过幽州战役的士兵更是吓得立即做了鸟兽散。

弹指之间,黄忠已经冲到了楼班的近前。他手中的宝刀一挥,“噗嗤”一声响,楼班那羸弱的身体根本还没来得及抵抗,就被砍成了两截,而黄忠的刀势未竭,又紧跟着劈飞了另一个乌桓士兵。

黄忠砍死了楼班,但他的脸色忽然凝重起来,浑然不顾一名即将冲到自己身前的乌桓骑兵。而是随手抽出一支长箭,弯弓朝着城墙上射去。

“啊!……”地一声,闻听儿子出城迎战的丘力居刚刚从城墙上伸出头来,就看到儿子被砍为两截的惨状,他的手一抖,手中的宝剑“当啷!”一声坠落在城下。

而此景却落在了黄忠的眼中,“这家伙就是丘力居!”只见黄忠右手一松,“嗖!……”

黄忠根本就没有再往城头上看一眼,也根本没有在乎一个乌桓士兵挺枪刺来的风声,而是随手捞起鞍前的宝刀,反手一刀,将那个被惊呆了的乌桓士兵劈成了两半,然后,他随即将那杆已经刺入自己腹中的长枪随手拔了出来。

“噗!……”一道血光从他的肚子处流了出来,黄忠一手举刀一手举枪,忽然大吼一声道:“丘力居已死、城门已破!投降不杀!”

“丘力居已死、城门已破!投降不杀!……”

“丘力居已死、城门已破!投降不杀!……”

'正文 第二十九章:教你们学习'

黄忠也不知道后来的事情了,只知道太史慈的后军就在他即将倒下去的时候出现了,而且,赵云的前锋也紧跟着到达了,乌桓人献出了自己的城池,熏雷被手下捆起来送到了军营,却被胡车儿大怒之下一刀劈为两段。

那个已经成了废人的蹋顿是这些人中最幸运的,他见到大势已去,自己服毒自尽了。

就这样,黄忠匹马千军竟然攻下了辽西城。

就在黄忠被送至幽州的时候,辽东的苏仆延已经带着家眷老小前来辽西投降。至此,整个幽州已经已经臣服在刘辩的幽州铁骑之下。

黄忠被送往幽州的时候,华佗正在幽州王府做客,当初他前去渔阳时,家里来的重要客人就是这华佗。前几天刘辩听说华佗在幽州出现,所以,他亲自上门将华佗请了过来,而且还将以前那座简陋的太守府送给华佗让他在这里行医治病。

当然了,刘辩是不会让华佗走的,毕竟华佗也是人,也懂得喝酒,所以,刘辩回来后,就用最新研制出来的古井贡留住了这位神医。

华佗,字元化,年轻时曾游学徐州,兼通数经,通晓养性之术,据史记载,他年近半百,相貌却如壮年。他性情爽朗刚强,淡于功名利禄,拒绝高官厚禄,而是以自己的医术来解除病人的痛苦为乐事。所以,华神医深得百姓的爱戴。

看着黄忠的伤势,刘辩真是心痛不已,为此他更加坚定了留下华佗的心思。

“华翁,我前些日子的提议你可想好?”刘辩问道。

“王爷,华佗乃一闲云野鹤,受不了这约束啊!教学?呵呵!……这真是强人所难啊!”

“华翁此言差异,试问以你一人之力,即便是终日不倦,又能救得了几个世人?再说华翁你医德高尚,遇贫苦之人不收诊费,可是治病总是要吃药的,吃药又总是要花钱的。以华翁之清贫,又能供得起几人之医药?只要华翁愿意留下来帮我教授学生,本王自当全力支持与你,而你教授的学生今后都可悬壶济世……”

“王爷仁义无双,心怀天下百姓之疾苦,实在是百姓之福气也,只是!……”华佗拍了一下刘辩的马屁,紧接着停了下来。

“怎样?”刘辩心中着急,赶忙问道,

“王爷的古井贡酒能否……?”华佗不是因为这古井贡酒,自己早就走了,却不想这个王爷倒不似那些沽名钓誉的官员,一心只为着自己,倒是很合自己的脾气,所以,华佗暂时决定留下来看看,看看刘辩所说的那种方法能不能真的培养出一批高明的“外科圣手”来。

第二天,历史上的第一所医学院正式成立了,医学院的院长大名鼎鼎的华佗神医不但为当地百姓治病,还广收学徒,赠医施药,一时间传遍了天下。

医院的事情解决后,刘辩便开始着手自己的其余三件事情:学校、马镫、经济。

王爷府内:

陈宫、徐庶、荀攸、荀彧、蔡邕幽州五大军师济济一堂。

那荀彧与荀攸不愧为叔侄情深,在荀攸的倡议下,荀彧竟然辞去官职带着家眷投奔了幽州。

“王爷,不知今天叫我们来有何事?”徐庶见到这满堂的名人,不由惊奇道。

“我请你们来是为了教你们学习的!”刘辩真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什么?”蔡邕差点失声笑出来。

“没错!”刘辩看了看自己未来的老丈人,认真道:“我问你们。谁能将这句话读出来?”

刘辩取出一封柬,提笔写道:“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十个字。

“呵呵!”陈宫不服气地笑道:“不就是: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吗?”

“你们呢?”刘辩不置可否地看了看另外四人。

见到他们各自看了一遍,然后都点头后,这才笑道:“诸位错了!这句话应该是:今年好,倒霉少,不得打官司。随即,刘辩提笔在各字的中间加上标点符号。

“这!……简直是强词夺理!”蔡邕不服气道。

“那好!“刘辩又写了一段话: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

“这不就是: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吗?”蔡邕不服气地说道。

“错!“刘辩接着道应该是:“行人等不得,在此小便。”说完,刘辩又在中间加了一个逗号。

见到他们还是一副不服气的样子,刘辩便笑道:这样,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从前有一个才子,为农人家写新年吉语:“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但是没有加上标点符号,那农人读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农人读完后,气得要死,质问这位才子。那才子用笔加上标点,立即成为:“今年好,霉气全无,财帛进门;养猪个个大,老鼠个个瘟,做酒缸缸好,做醋滴滴酸。”这时,意思就完全不同了。

“哦?王爷所说的那叫标点符号?”荀攸疑惑道。

“嗯!”刘辩点了点头,我现在要交给你们两件事情,一件就是小写数字,一件就是标点符号,今后在写信时都别忘记。

随后,刘辩将原先的阿拉伯数字当仁不让地据为己有,说为:小写数字,又将标点符号据为己有,称之为自创标点。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王爷不愧为天才啊!”一直没有说话的荀彧忽然拍掌笑了起来,“原先老夫以为攸儿实在是小题大做,没想到王爷真的没有令我等失望!好!好!”

刘辩接着道:“我命令:凡是我幽州治下无论贫富贵贱,凡年满六岁的孩童必须上学,而且不收学费。”

刘辩的这个命令,让众人俱是一愣,“大汉朝以前可没有这个先例啊!再说了,这需要多少钱啊!”

蔡邕想了想,率先开口道:“老夫以为,此举甚好!传播知识、抚育人才、开化民众,真是一举多得也!”

“对!对!……”众人这才一起出声附和。

“好!“刘辩继续说道:“为此本王打算成立幽州的教育部。需要一位德高望重,德才兼备的人来担任此职,不知道各位可有兴趣,或有什么人可以推荐的?”

蔡邕早就把刘辩当成了自己的女婿,见到荀彧竟然都如此敬佩刘辩,自是欣喜异常,“呵呵!老夫闲来无事,就毛遂自荐一次,今后这教学一事就交给老夫吧!”

“太好了!”刘辩欣喜道:“有蔡大人出面教学,我们幽州子民真是有福也!”

就这样,蔡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