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齐英雄》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大齐英雄- 第101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师立、小牛、元杲,你们不要急嘛,你们几个人争这西川节度使,这事如果传扬出去,对我们是不利的!凡事要以大局为重,我看这样,东川、西川、山南西道的节度使都可以换上我们的人。你们三个,加上陈敬瑄,一起踢马球,谁踢得好,谁就有优先的选择权。四选三,踢得最差劲的,只能到别处做官了,你们认为这个办法如何?”田令孜出了个歪主意。

“哈哈哈,我看这样可以!”牛勖笑道。

杨师立、罗元杲也同意这样选拔,这事就这样定下来了。

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田令孜约了李儇到马球场踢球。李儇带了陈淑妃、高昭仪、温昭仪来到马球场。田令孜、陈敬瑄、杨师立、牛勖、罗元杲等人早就到了马球场,李儇一到,众人就开始踢球了。

踢了好一会,停了下来,彼此开始休息。李儇明显技高一筹,一脸得意之色。陈敬瑄、杨师立等人来到李儇身边,趁机奉承起来。

田令孜见李儇心情很好,就对李儇说道:“陛下,上次老奴和你说的让陈敬瑄担任西川节度使一事,因为我的部下不服,都想当这个节度使。老奴思来想去,想用赌马球的形式决定。谁踢到第一名,谁就出任西川节度使,第二名出任东川节度使,第三名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参加比寨的是陈敬瑄、杨师立、牛勖、罗元杲,淘汰一名。”

李儇一听,拍掌笑道:“真好玩,那就开始比吧!朕就在这里观战!”

陈淑妃、高昭仪、温昭仪依儇在李儇身边,嘻戏打闹,全不成体统。

比赛开始了,只见陈敬瑄奔跑迅速,马球好像粘在他脚上似的,别人很难争夺到马球。时间不长,陈敬瑄“嗖嗖嗖”地踢进了好几只球,进球次数最多。杨师立得了第二名,牛勖则得了第三,罗元杲最倒霉,名列最后。

田令孜尖声叫道:“现在请陛下宣布三川节度使的任免!”

李儇站起身来,大声宣布:“朕决定让陈敬瑄出任西川节度使,杨师立出任东川节度使,牛勖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罗元杲官职不动,依然担任河阳节度使。”

陈敬瑄、杨师立、牛勖听了,大喜过望,纷纷跪在马球场上谢恩。罗元杲脸色阴沉,第一个离开了马球场。

其实论军事才能,这四人里,罗元杲最棒。

第七章 柳州涌怒潮

且说黄巢北伐大军离开广州,杀到了江南,经几个大捷后,唐军破胆,大齐军占领了江南的大部分地区,威震四方。

鲁景仁在连州,收到了黄巢发来的捷报后,十分高兴。此时,鲁景仁病体已经复原,他决定南下广州,好好经营岭南,为大齐打造出坚实的后方基地。

鲁景仁在连州府衙与众将商议进军广州之事,一个亲兵进来报告:“鲁寨主,柳州急报!”

“柳州?这不是李唐柳州剌史董岳把守的地盘吗?怎么会有急报传给我?”鲁景仁问道。

亲兵答道:“董岳的部将陈彦谦决定起兵反唐,但他只有千余兵马,所以派他的副将李周到这里搬请援兵,李周现在外面候着。”

“请李周进来说话!”鲁景仁吩咐道。

不一会儿,李周走了进来,见过鲁景仁和其余大齐将领,李周讲了搬请救兵一事,和刚才亲兵说的一样。

鲁景仁沉吟半晌,启口道:“李周兄弟,你来得真及时,本来我准备率领主力南下广州了,要处理岭南军政事务。现在陈彦谦将军决心反唐,站在大齐一边,我们热烈欢迎。我就派黄行存、杨景彪领兵一万,前去柳州,协助陈彦谦起兵反唐,诛杀狗官董岳!”

“董岳残暴不仁,我们早就想除掉他了,只因兵力单薄,才未敢轻动。鲁寨主威震岭南,我们十分钦佩,愿意在鲁寨主的领导下,共同反唐!”李周激动地说。

鲁景仁谦逊一笑,说道:“李周兄弟,迟则生变,你现在就带着黄行存、杨景彪前往柳州吧,祝你们顺利占领柳州!”

夜深了,柳州城里,陈彦谦在自己宅第与亲信们商量起兵反唐事宜。陈彦谦双目炯炯,神色坚毅,说话铿锵有力:“弟兄们,董岳暴虐,我们早就想除掉此贼。前些天,我派遣李周到连州,要求鲁景仁将军派兵增援,和我们里应外合,拿下柳州!”

众人听了,摩拳擦掌,纷纷表示支持陈彦谦起兵反唐,加入大齐起义军。

陈彦谦大喜,继续说道:“鲁景仁将军已经调遣一万兵马,由黄行存、杨景彪带领,向柳州开拔,已经兵临城下了!李周昨晚派人潜入城中,和我说了。明天大齐军开始攻打东城,我们就将守兵杀散,开城放大齐军入城!”

第二天一大早,黄行存、杨景彪指挥大齐兵马向柳州东城发起了猛烈进攻,只见义军个个如猛虎下山,熟练地架起云梯,向城头爬去。义军的箭矢,射得唐军抬不起头。

董岳大惊失色,急令部将侯桑、狄棕率兵赶赴东城,抵抗大齐军的攻击。董岳是武将出身,也亲自披挂上阵,赶到东城指挥唐军作战,陈彦谦是董岳部将,自然也随董岳前往柳州东城。

董岳站在城头,不停地狂叫:“别的方镇将官怕黄巢,我董岳不怕!更不怕贼寇鲁景仁的援兵。大唐弟兄们,给我狠狠地打,一定要守住柳州!有我董岳在,柳州就绝对不会丢失!”

董岳话音刚落,陈彦谦提着象鼻古月刀,突然走到董岳背后,对准董岳脖颈猛地劈了下去!董岳还没明白怎么回事,就大叫一声,颈部鲜血飞溅,倒在地上,四肢乱蹬了一会,气绝而亡。

陈彦谦抢前一步,一刀割下董岳首级,挑在象鼻古月刀上,声如洪钟:“董岳暴虐,已经被我所杀,陈彦谦今天反唐了!愿意跟我干的,就一起打开城门,迎接大齐军进来!”

董岳的亲兵亲将见董岳被陈彦谦所杀,不禁大骇,又听了陈彦谦之言,有的放下兵器,向陈彦谦投降。陈彦谦下令打开城门,放黄行存、杨景彪的人马进来。

李周一马当先,挥舞着六棱水磨钢鞭,杀入城中。黄行存、杨景彪指挥大齐兵马,如潮水一般涌进柳州城。唐兵非逃即降,土崩瓦解。

侯桑、狄棕见大势已去,只得带着残兵,逃到永州去了。

黄行存、陈彦谦传令出榜安民,开仓放粮,军民大悦。从此,柳州城成了大齐在南疆的指挥中心之一。大齐在南疆的影响力不断扩大,如日中天。

第八章 李唐新政

且说王铎自告奋勇,到江陵指挥唐军征剿黄巢起义军,谁知被义军杀得大败,王铎败退到襄州。不久,王铎灰溜溜地回到长安,被李儇痛骂一顿,免去了王铎的宰相一职,改任太子宾客,到东都洛阳办公。

卢携见王铎被贬,狂喜不止,趁机写了奏本,谈了自己对征剿大齐、沙陀等反对势力的看法,认为应该剿抚并用,以抚为主。

李儇看了卢携的奏章,认为在理,就降诏提出了与大齐进行议和谈判的政策,李唐群臣希望通过和大齐的议和,腾出兵力先消灭李国昌、李克用父子的沙陀兵。

诏书首先表示了对民变问题的严重关切,然后满怀信心地断言所有“盗匪”将肯定被迅速镇压下去。由于诏书继续为投降的“盗匪”提出了有利的条件和官职,这种对必然胜利的自信心在当时就有所降低。诏书指出了当时的骚乱是何等的普遍:“江西、淮南、宋、亳、曹、颍,或攻劫郡县,抗拒官军;或窘厄商徒,俘掠进奉。出彼入此,鸟逝风驱”。诏书反复强调,对于犯罪分子来说,失败是不可避免的;表达了皇帝对臣民慈父般的关怀:“恨不均其衣食,各致丰肥”。然而对于那些继续进行破坏的人,皇帝发誓“用兵无悔”。

李唐政府提出宽宏大量的投诚条件,民变首领们将破格被授予官职、爵位和赏赐。当然,这仅仅是指形式上的官阶和有名无实的官职,近一个世纪来朝廷即以此等职衔授予不能直接任命的藩镇官员,用以维持名义上的联系。投降的“盗匪”首领将“于大藩镇内,量材与职额衣粮”。一般“盗匪”将遣回田园安置。

诏书指示地方官员应如何处理拒绝投降的“盗匪”团伙。他们应选择勇猛的将领和士兵,采用灵活的战术去对付敌人。能够俘获一个“盗匪”首领和他的五百徒众的将领,允许超授将军,并以千缗为赏。袭击并杀死盗匪,夺回资产、武器或搜集情报者,将按他们的功绩授予官职和奖赏。政府完全知道它的将领们不肯努力作战,诏书中也包括严厉的警告:任何人逃避战斗,将令“本州道勘寻,准军法处分”。这只能意味着处以死刑。

这份诏书的最后一节也许是意味深长的,它指示城乡当局寻求能够率领农民抗击“盗匪”的勇敢之人,他们也将得到官职和奖赏。

李儇下决心剿灭黄巢起义军,因此开始勤政,李唐朝廷有了一丝生气。李唐政府的复苏使它能建立从黄河地区开始的针对义军的有效防御。洛阳曾因义军的接近而陷入恐慌之中,但这时庞大的防御工事已准备好了,十几万唐军在洛阳周围进行布防。这些准备使黄巢袭击洛阳的想法很难实现。

黄巢收到李唐诏书后,轻蔑一笑,对大齐众文武说道:“呵呵,李儇这小子,和我玩起了议和游戏,好专心对付沙陀兵。这次我就满足李儇的心愿,因为洛阳防守非常严密,我军干脆改弦更张,主力不向洛阳一带集结,而是到江淮,尽全力消灭高骈的主力!”

大齐主力东指后,因远离京师,李唐君臣额手称庆,认为黄巢的威胁似乎正在消失,开始讨论来自北方的强大的扩张主义者沙陀突厥的威胁。

就在李唐实施新政策有眉目时,卢携突然中风,一病不起,不能行走,请假在家养病。卢携在内挟恃着宦官田令孜的势力,在外倚靠高骈的军事力量,加上唐僖宗对他极为宠信,所以专制朝政,政事无论高下都出自他的主意。现在病倒了,精神不好,政事由他的亲吏杨温、李修裁决,贿赂公然而行。宰相豆卢瑑没有什么才能,一直附会卢携。另一宰相崔沆对政事时常有一些建议,常为卢携所阻遏。

不久,蔚朔等州总指挥官李琢奏告朝廷,称有二千沙陀兵来降。李琢当时统率十几万兵马驻屯代州,与卢龙节度使李可举、吐谷浑都督赫连铎共同讨伐沙陀军。李克用派遣大将高文集据守朔州,自己率军到雄武抵御李可举。赫连铎派人游说高文集归附李唐,高文集逮捕李克用部将傅文达,与沙陀酋长李友金、萨葛都督米海万、安庆都督史敬存等人均投降于李琢,开城门迎接李唐官军。

李克用闻报大惊,哀叹道:“这次李唐和大齐议和,将其主力北移,对付沙陀。看来,沙陀和李唐势必有一场大战,如果沙陀战胜,则可以保住代北;如果战败,则前功尽弃,我等死无葬身之地矣!”

第九章 泣泪药儿岭

且说李克用麾下大将高文集据守朔州,被李琢劝降成功,举城投降李唐。高文集这一降,可开了闸门了,沙陀酋长李友金、萨葛都督米海万、安庆都督史敬存都纷纷转向李唐,向李琢投降。

李克用这下可傻了眼,急召李尽忠、康君立、薛志勤、程怀信、李存璋、薛阿檀、安休休等将领商量对付李唐征剿军的办法。

李尽忠愤然道:“高文集吃里扒外,我必欲诛之而后快!克用,让我带一枝人马,急攻朔州,定要擒杀高文集!”

康君立长叹一声:“尽忠,如今李琢的十几万大军驻屯代州,和高文集遥相呼应�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