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界秘史》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神界秘史- 第95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身上。

教廷的高层还是太过意气用事了,自以为暗黑帝国已经是注定灭亡,这也与教廷高层的集体僵化有关,这么多年的颐指气使,已经让教廷高层习惯了自我本位的思考方法,也对,长久以来的顺风顺水,让教廷高层有了舍我其谁的习惯。岂不闻,百足之虫死而不僵,何况暗黑帝国依然是一头牙齿锋利的老虎!尽管这头老虎的四周群狼环顾,但是不能说明老虎已经没有了反抗的力气。

教廷没有从莱斯特的守军集体阵亡中得到教训,在他们看来,莱斯特堡的白衣军是一支残兵败将,并不能代表白衣军整体作战的能力,既然不是精锐的部队都能战胜那座雄关,那么教廷的大军肯定是旗开得胜。

于是教皇拍板,百万乌合之众眨眼间就被整变成了开路先锋。这些开路先锋,也就鸟枪换炮,装备焕然一新,再加上来了寥寥几个加派的军官,其他并没有改变。可是军队并不是穿上军服、换上好枪就能成军的,无论纪律、战斗意志、战斗技巧都不是披上件衣服就能改变的。教廷很自信地以为帝国军必然据城而守,毕竟攻守之势已经易手,没有可能抛弃城墙的便宜不用吧。

可想而知,如此百万大军遇见精锐的职业军人部队,只能说那是一场单方面的屠杀。尽管白衣军的前锋部队不乏狂热的激情,尽管这些人中不缺少以一当十的高手,可是遇见了组织精妙、效率高超的战斗方式,这一切都没有了丝毫的作用。空降过来的军官没有任何的威信,无头苍蝇般的战士凭借着本能各自为战。战士们也想互相配合,可是配合不是想做就能做到的,没有长久的练习,没有实战的检验,怎么可能有灵活快速地应对呢?

白衣军的骑兵是临时整合的,如果说单打独斗,那么这些战士绝对个个是好汉,如果小队配合,还能做到得心应手,但是一旦规模上千,那么阵型就保持不住了,所以帝国军甫一冲锋,白衣军的士兵们就崩溃了,丢盔卸甲,不堪一击。

没有了骑兵的保护,那些步兵可就倒霉透顶了。步兵们不会配合,更不会防守,只能在悍勇之人的带领下发动决死攻击。可惜,奔腾的洪流不是单个个体能够抵挡的,除非是大剑师、圣剑师,或许能够给骑兵带来点麻烦。明智的高手们绝对会选择快速逃离,否则圣剑师也会被源源不断的战马踏成碎片。

不得不说,皇帝的初战赢得很轻松,但是也造成了一定的隐患。击溃百万敌军,而且仅仅是动用了二十万骑兵,仅仅是不到一天的时间,整个战场上到处都是白衣军的尸体,而禁卫军的骑兵损失不到五万人。赢得可谓是精彩异常,堪称完美。

教廷的人被这一场失败给弄醒了,终于从自我沉醉中睁开了双眼,恍然发现面对的对手还是有能力给己方重创的。教廷当然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军队再也不敢轻装行进了,而是按部就班、稳扎稳打,囤积的物资也是堆积如山,无论如何,也要准备得妥妥当当。当真成了谨小慎微、小心翼翼了。教廷可不愿意再胜利来临的前一刻让煮熟的鸭子给飞了。

所以白衣军也就没有给皇帝可乘之机。防守得当真是滴水不漏。直到后来白衣军的兵力越来越多,帝国军再也没有了主动挑战的可能。只能躲在城中,一味防守。而在城外驻扎着帝国军的骑兵,互成掎角之势。

白衣军的进攻可比帝国军更为凶猛。人潮人海,连绵不绝;潮起潮落,此起彼伏。箭矢如同不要钱的一样,卷轴也是水一样向城头抛去。远程投石车更是让石头堆满了城墙附近的街道。这根本就是用钱财在作战,用财大气粗来压死对手。很多帝国军的士兵甚至没有看到敌人就在白衣军狂风骤雨饱和式打击下魂归大地了。

如果凌飞在此处,肯定会想到这简直就是二战中美军对德军的战法,的确白衣军士兵的素质是远远不如暗黑士兵,可是人家有钱啊,先用石头砸个三天三夜,再用箭雨反复蹂躏上几轮,等到帝国士兵以为终于雨过天晴的时候,白衣军的箭雨又来了,奶奶的,简直就是要气死帝国士兵呀。帝国士兵也用弓箭还击,可是力度远远不如,谁叫帝国的整体实力比不上圣光城呢。

人家白衣军穿得是特制的精良的铁甲,拿的是坚韧的刀剑,甚至有时帝国的士兵根本就破不开人家的防御。看看人家顶着城上的箭雨疯狂反击,而帝国军的箭矢很少能够起到效果。这一次,教廷可是把压箱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可见是志在必得。

不过皇帝并没有被这点伤亡吓倒。这种规模的决战每天死个十万八万的人是极其正常的。皇帝不相信教廷的物资是无穷无尽的。果然,折腾了足足十天,教廷就开始用人往上堆了。无论如何,总要有士兵去占领敌人的阵地的。

看看人家的进攻吧,完全就是四面合围,在同一时间里攻城的人数绝对不低于一百万。皇帝也不得不将兵力平分到四面。因为人家根本就没有主攻与佯攻的区分。四面的白衣军都像疯狗一样死命地冲锋着。人家根本就没带足够的云梯之类的攻城辅助工具。等到尸体堆成阶梯的时候,冲锋就简单了许多。

圣光城的将军们比皇帝还要冷血,就是样用人数的优势将帝国军活活淹没。莱斯特堡已经四面被包围了,皇帝可以说是插翅难飞——除非动用传送阵,不过传送阵也仅仅能让不多的几个人逃离。传送阵的晶石早就不多了,一般是不舍得用的。

外面没有援军前来,而白衣军可以得到无穷无尽的支持,可以说是死多少补充多少,反正圣光城方面的人简直就是汪洋大海,每分钟都有无数的生命诞生。圣光城就是打定了主意要和帝国拼消耗。区区二百万大军,在白衣军的将军们看来,无非就是一个个军功的代名词。

而且邪恶异端的皇帝也在城中,如果能够将这个头号异端擒拿在手的话,无数人动心了。当年三大帝国的祖先无非就是剿灭了几个异端的大贵族而已,如果此次能够立下不世之功,那么可想而知,以后绝对是大富大贵,教廷绝对不会亏待功臣吧。

于是在将军们不计代价的驱使下,帝国的防线经受着不停息的打击。为了能够赢得破城的首功,将军们给了下面无数美好的许诺。为了那近在眼前的王冠,损失再大也值了。士兵们永远都是将军们实现目标的工具,给他们的报酬也已经不低了。

禁卫军的士兵们没有热血沸腾,也没有颓废胆怯,依旧是用最有效率的手段与白衣军作战。不败的禁卫军,永远是皇帝最值得依靠的武装,禁卫军,也是无数帝国青年羡慕的地方。可以说,禁卫军是帝国最为精锐的军队,否则三大世家也不会对皇帝如此忌惮了。捍卫皇帝的荣耀足以支撑他们接受死亡的奉献,禁卫军无愧于皇室无数年来的培养。

禁卫军的士兵们很安静地战斗着,因为皇帝就在后面看着他们。尽管禁卫军里面也有新兵,但是在老兵的示范下,所有人都将力气和激情用到了砍杀上。不lang费一丝力气是禁卫军遗留下来的好传统,用最后一点力气干掉一个敌人也是禁卫军的士兵入营后就被告知的事项。进攻、进攻、在进攻,即便是防守也要打出禁卫军不畏强敌的悍勇。

禁卫军的士兵们并不知道后方的巨变,也不想知道那些影响战斗的事情,军人不甘政,是禁卫军无数年来被灌输的事情。枪永远是枪,根本就不需要自己的思想。尽管禁卫军已经被出卖了,但是士兵们仍在兢兢业业地战斗着,为了他们的皇帝,为了他们的帝国。

皇帝叹了口气,遥望着自己的帝国,此刻,皇帝的眼中出现了难得的温馨。帝都,也是皇帝的家园啊。

第125章 帝都清君侧

前方杀得是昏天黑地,但后方总有地方是歌舞升平。没错,至少在三大世家们看来草原人已经丧失了曾经的武勇,沉湎于纸醉金迷的骄奢yin逸之中。一群没有见过世面的暴发户被富足的生活浇灭了拼搏的斗志。果然是根底浅,也只有一时的运气,世界还是需要悠久传统的贵族们来收拾,帝国永远是属于精英的帝国。

华夏城,现在成了避难享受的最佳场所。正验证了那句老话,饱暖思yin欲,一批批跟随凌飞打天下的老弟兄们现在可都是腰缠万贯了,理所当然地促进了华夏城风月场所的繁荣。而且因为华夏城是草原唯一对外开放的窗口,往来的客商哪个不是挥金如土的场面人,自然而然带动了华夏城第三产业的发展。而华夏城的财政也因此得到了极大的补足,至少斯内克的愁色浅淡了几分。

难道草原人真的是玩物丧志了吗?答案是否定的。每日侯爵府觥筹交错,夜夜笙歌,无非是表明草原人已经习惯了安逸的生活。俗话说的好,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温柔乡是英雄冢,一群被享乐消磨了斗志的人有什么值得关注的呢?华夏城费尽心机的表演,就是为了麻痹敌人。相当最后出来的黄雀,就要不引起螳螂的注意。毕竟,作为一个后来者,要想不被早到者关注,就要让自己变得被人轻视。

草原人的筹划成功了,即便底层不明真相的士兵们也不由唉声叹气,何况是那些隔岸观火的谍报人员呢。那个被草原人神话的卡其顿伯爵,也被国色天香的女人迷得晕头转向,整日于深院之中缠绵,据说在侯爵府中有三个倾国倾城的妙人儿,就连皇帝陛下也偶有耳闻,于是侯爵好色的名声也远远流传了开来。不过这倒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可是总该有个度吧,侯爵大人似乎乐此不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沉醉脂粉间。

至于草原人万般敬仰的将领们,也纷纷开始流连花间,难道天下真的一片太平了不成,军人们怎能苟且呢?英雄们怎么就这么容易被腐化吗?草原的辉煌就永远不可能实现吗?

有很多文官叹息丧气,这真是崛起太快,基石不稳,貌似强大,空中楼阁。当然,也有看出点门道的,不过这类人都是信奉不该说的不说那种聪明人,往往提前下注,趁着有人离开,大家没有看明白之前赶紧加入。

军人们的反应可就要激烈了许多。无数热血的军官愤慨了,这不是断人前途嘛,你们一个个都吃饱喝足了,哪知道弟兄们正眼红地等着呢,你们这样乱搞,不是要逼着大家闹事吗?

不过这类人往往很快就会闭口不言,军中专门安排了应对措施。没过多少天,这些热血沸腾的军官就会接到调令,然后神秘地离开。跟原来的同僚再无一丝联系。军人们可没有那么多花花肠子,既然长官们反对,咱么还是闭上嘴巴,反正现在也不缺吃少喝,日子过得还不错,犯不着乱来。

华夏城是瞒天过海,自然不是假戏真做。那些年轻气盛的军官们并不是军中想象的那样被清理了出去,而是加入了扩招的军队之中。而这些军队的番号是严格保密的,故而这些人就被当成了人间蒸发。

草原的上层一边装模作样,一边还要未雨绸缪。即便再有自信的人也不会相信仅仅凭借着草原的百万大军就能横扫天下,故而扩军运动势在必行,当然这一些就要在暗地里进行了。那些群情激昂的军官正好让大规模的调遣有了合理的借口。弹压清理成了扩军备战的掩护。不得不说这些年轻人走了运,一个个走上了领导的岗位,这在原来的部队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军队最讲究资历,年轻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