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男重生》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宅男重生- 第12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没有电了,而且要是一直使用这些功能,两天也许都到不了,手机就会自动关机。

取功能强大,想要花俏,必定要损失其他的重要部分,比如耗电量太大。这一点不能避免,又要有音乐功能,又要能看电视。

这也难怪金泰英会想到自己研发替代电池。说实在的,这个想法也是他从海外的信息中看来的,飞利浦在这方面有着很高的成绩。

但是尽管如此,目前看来金泰英的小研发小组所设计的这款电池安全回路基本上已经达到了预计中的标准,想要延长待机时间,只需要把手机的屏幕光效调低就可以进入省电的模式。可是目前有一项唯一地问题需要解决,就是回路设计的安全隐患的修补和改进工作。

这么说吧。现在就差临门一脚,一旦成功,在电池领域。除了飞利浦就是金泰英了。只可惜,计划永远跟不上变化快,世事难料,就是如此。

五个人地设计团队有一个主负责人,一个留着卷发的年轻人,汉城大学电子信息工程毕业的大学生,人长的不怎么样,好像走颓废路线,叫李相宇。

当崔景娥把司徒平等人介绍给李相宇和他的伙伴们的时候,这些设计人员都没有什么表情。勉强笑一笑,一脸愁容。司徒平见此初时不解,后来崔景娥私下告诉说,毕竟换了一个老板,换谁都会担心一下。特别还是研发进入最后一道关键程序的时候。最怕的就是项目取消,或者是没有资金注入。

要知道,一般的科研项目。研发费用并不是什么人都可以承担的起地。

知道了对方的担心,司徒平现在却是不能安慰人家什么,毕竟自己还不是他的老板,不过对收购的事情却是有了细底。

杜奇伟一个劲的嘿嘿直笑,笑得司徒平心里有点发毛,就听他笑道:“还好韩国地那些企业家只知道重视外表,不看实际,要不然哪里有我们占便宜的时候。不识货好啊!不识货就全便宜我们了!该,真该。”

生华微微一笑,道:“我说什么来着。这就是机会。上天是公平的,机会总留给我们这些有准备地人……”

司徒平也不理会这几个眼睛都快眯成一条线的家伙,得意忘形也要分个时候。最起码做生意的人要做到喜怒不言于色吧。当然,这一伙子人说的声音都压得很低。自然是怕别人听到,而且又是中文,说的飞快。就是旁边做翻译的崔景娥都没有听清楚。

不过听不明白不代表看不明白,做了多年生意的金泰英一件如此就知道这事情八九是成了,顿时也高兴了起来。然后先向崔景娥说了几句什么,接着又转回头眼巴巴的看着司徒平,他早看出来这伙人中带头的是司徒平了。

崔景娥忠人之事,看到司徒平等人高兴,自然她也高兴,就忙问道:“司徒先生,走过这么一圈应该看的差不多了,不知道有没有最后做决定?”

司徒平点点头,笑道说:“不错,基本上还算满意。其实事情到了这个时候,我们只要核对一下公司地财务问题,就可以做最终的定论了。最起码,表面上看,公司运行的还不错。拥有独立地办公楼,一家小工厂,还有一个正在筹建的电讯公司。只不过着一些都要详谈,最起码,现在金先生开地价钱还是太高,我们要好好商量一下。”

以退为进,欲拒还迎,都是商场上的小手段。生意就是要谈的,不谈怎么能够叫做生意。这一点金

白,崔景娥也懂。但是知道司徒平答应谈,这事情大半。因此多少天来一直提心吊胆的金泰英就大声说着要请司徒平一行人吃饭。

对于金泰英的邀请,司徒平和大家并没有拒绝,同时也把李相宇和其他四个设计人员也都叫上。客气是真,拉拢一下大家的感情也是真。在司徒平看来,金泰英的公司最值钱的恐怕就是李相宇这五个活宝了。

在人际交往上,东方人还是有很多共同点的,特别是被中央帝国熏陶了千年的韩民族更是如此,谦和,秉承孔孟礼教,算得上一脉相承了(咱们国家五十六个民族里就有朝鲜族,韩国也早该回归了)但是交往中却是多半要先拉关系,最佳的途径就是吃一顿,最起码要喝两杯。

韩国人喝酒很厉害,尽管韩国的米酒或者是烧酒在国人喝来淡如清水,最多也就是比啤酒高一些度数,但是看着他们“嘶嘶”的做一些表情夸张的举动,不知道的还以为在喝酒精呢。

烤肉,烧酒,一家不大不小很干净的小店,这就是金泰英请客的地方。刚一开始司徒平还以为金泰英会请客去豪华酒店呢,毕竟九百万的生意也不是什么小数目,核算成韩币十几亿的项目说出去也蛮吓人的。

“嘶,呵!”金泰英一喝酒先示意一下,然后偏过头去,跟吃药似的,嘴里发出这两个连续的声音。一旁的崔景娥更是厉害,女孩子喝酒跟喝水一样。

司徒平几个男生看得不由得暗自咋舌,可是再看杜娟,和崔景娥你来我往的一人一杯,斗的不亦乐乎,大家就知道这酒场上巾帼不让须眉当为定论。

李相宇像是不太喜欢讲话的人,其他四个人还好,一见到酒和肉,就很高兴。不过大家在一起吃饭,气氛很容易就上来,彼此也容易亲近起来。特别这一桌子多是美女,彼此算起来都是外国人,更是有趣。

韩国餐馆内吃饭都是围坐在地板上的,没有椅子,司徒平有些胖,盘腿坐着时间一长很是不习惯。坐在对面的李相宇看到就笑着用韩语问了一句什么。司徒平转头去看崔景娥,崔景娥笑着翻译说:“他是说你们中国人吃饭时的样子很有趣,问你以前吃饭是什么样子的。”

司徒平两眼一翻,心说这个李相宇还真是学院派的,两耳不闻窗外事,难道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一种东西叫做椅子吗?

不过此时也不是和他抬杠的时候,就笑着和他解释说:“中国秦汉春秋的时候,也是盘膝而坐的,只不过后来椅子胡床流入中原,渐渐这种习俗习惯就消失了。不过现在在我们国家的北方不少地方也是有这种习惯习俗的,只不过我本人不太习惯而已。”

李相宇听了翻译点点头,然后通过崔景娥问道:“听说你是中国公司的大老板,一旦你们收购泰丰公司的时候,会不会停止或者是抛弃现在的实验室?我可以向你保证,我们设计的电池绝对是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肯定会给你带来大笔的财富的。”

李相宇说这话的时候,围坐在一起的众人都已经在注意司徒平和李相宇的对话了。而金泰英这个时候脸色通红,垂着头,一副好像喝醉了的样子。

司徒平看了崔景娥一眼,笑道:“作为商人,我们自然是以利益为重。如果这个项目真的像李相宇先生说的那样会给我们带来巨大的利益,我们为什么要停止。也许,在我们的合作达成的时候,我还会投入大笔的资金来支持李先生的项目的。”

说到这里,司徒平和身旁的杜奇伟交换了一下眼神。杜奇伟就接过话对大家说道:“饭桌上只谈***,不谈公事。来来来,再干一杯!”

让杜奇伟把话题岔开,自然是不想在这个问题上过于纠缠,毕竟过分的看重李相宇,特别还是当着金泰英的面前,对以后的合作都不是很理想的。

不过司徒平的话没有特意承诺什么,但是也没有直接把李相宇的问题驳回,最起码这一点让李相宇也放心了许多。而司徒平也在打算是不是私下里再与李相宇接触一下,可千万别在收购的节骨眼上把这位大神给吓跑了。

→第一百九十七章 … 水到渠成←

接下来关于收购的谈判可谓是水到渠成,八百万人民币,和九百万出入不算很大,但是有一点和以前的区别,司徒平主动聘请金泰英继续担任“泰丰文具公司”的总经理,奇书com这个条件让金泰英有些欣喜若狂。虽然公司的大老板换了人,但是这家公司毕竟是他多少年的勤苦和血汗,感情肯定是有的,原本他还以为把公司财务问题,自己也该卷铺盖走人了呢,却没有想到这个年轻的中国老板会良心发现。

当然,司徒平留下金泰英的动机也很简单,“泰丰文具公司”金泰英最熟悉,同时自己也不能够留在韩国发展,而这边放谁留下似乎都不适合,想来想去,还不如把金泰英留下来,晓之以情,动之以礼,最后大家各取所需,何乐而不为。

司徒平相信他这个决定是明智的,同时他也在不断幻想有一天,当韩国的电讯业同行们得知,在他们面前有一个可以使得自己骤然腾飞的机会被外国人挖走了,又会是一个什么样的表情。只要一想到对方沮丧如丧考妣的模样,司徒平就想仰天大笑。

另外司徒平还想着把崔景娥从中介公司挖过来,不过却遭到了对方的反对。在这一点上,崔景娥的敬业精神和对自己公司的热爱叫众人发自内心的敬佩。

至于收购后关于泰丰文具公司的处置,司徒平还是决定投入五百万元进行注资,使得长期陷入财务危机的公司重新恢复正常运作,也把拖欠公司员工的工资一次性的都补发下去。这一点是必须做地。也算得上是稳定公司的秩序,同时也是在收买人心。

还有的就是关于韩国方面的技术人员招募的事情也可以委托给韩国地分公司处理,在一点上司徒平甚至是在想要不要在这边买栋房子,以方便自己日后经常过来度假了。

签署完毕收购协议,金泰英如释重负。崔景娥是忠人之事,自然也是高兴不已。而司徒平这些人也在两三天内处理这样一大笔业务感到愉悦。

回到宾馆后。小小的庆祝自然不会少,之后大家便开始商谈关于公司日后地发展。现在回过头仔细看看,拥有了数家子公司,甚至一家还是韩国企业,说起来指南针也算得上是跨国企业了吧。

想到这里,大家立刻精神了起来。民营企业老板,和跨国企业老板。光听名字就大大的满足了在座不少人的虚荣心。

“你们说什么时候咱们能够和三星,LG这样的企业平起平坐那就帅了。”小丫头李安现在越来越兴奋,刚刚收购了一家小文具公司,下一刻却在想着一步登天如何和韩国企业巨头相提并论了。

不过话虽然大了些,想法是好的。能够和大企业相提并论,这个以前也许说来比较不切实际。但是现在只要看看指南针,从无到有也不过半年就创下了目前这样的局面。以后如何谁能够说得准。

徐婷就趴在司徒平耳边吐气如兰地轻声说道:“我相信你早晚有一天不但能够和这些大企业齐名,还能够一举超越他们。”

司徒平闻言自然是十分高兴,立刻旁若无人的拉着徐婷地小手,亲密的你侬我侬,看得别人全身起鸡皮噶的。

不过开了香槟,简单的庆祝之后,大家言归正传,却是忽然发现现在公司的摊子似乎铺地太大,要不是司徒平临时起意把金泰英留下继续管理韩国分公司,就司徒平这一群经验依旧浅薄的年轻人还真就有些招架不住。

冷静下来后,众人就开始围绕着如何管理,和如何运作等问题又是一阵激烈的讨论和争论,当然,某些人也趁着这个机会开始研究一些别地什么。

“我想把文具公司的设计人员调回国内大部分,让天琴新厂的设计力量形成规模,而韩国这边把基本的人员架构留下就可以,也不至于使得泰丰限于窘境。不过关于去国内工作的事情还要和设计人员仔细商讨,毕竟去国外工作毕竟不能够强求。另外手机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