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情恍惚之间,连对方何时告辞的都有些想不起来,只记得最后一句:“一点谢礼,不成敬意。万大人那里我们同样也会知会到地。”
抽出信封,是一张整整1000两地银如同捧着个烫手山芋,一夜都没睡好。
高师爷和万知府两人在为人处世上异常相似。均可算得上官场中的主流派,抑或是人群认知的非常态——他们地脸谱是灰色的,既不像海瑞等那样是忠谏犯上、一心为民、两袖清风的好官、清官,也不是素以贪墨为能耐。遇事能躲则躲、能避则避的贪官、昏官。
钱财珠宝他们自然喜欢,对送上门来的孝敬与打点。是绝不会板起脸孔拒之门外的,但他们同样也不会巧立名目、刮地三尺,对最后地道德底线还有一定的坚持力;在处事上,他们同样有自己的见解与看法,万知府虽然没主意,但大体认识并不糊涂,他清楚地知道开平的矿工们为什么起来闹事——如果开平局没有欺人太甚的举动或行为,即便一般的压迫,历来逆来顺受的矿工们肯定会选择默默承受。这次的动乱只能说是开平方面太过分了。
他对周学熙创办开以图收开地行动并不支持,但对开平更是一点好感也没有:几个月前开平拒挂黄龙国旗已引起了轩然大波,当时就闹得沸沸扬扬。抱着洋人决不招惹的主旨,万知府动用各种手段,想尽各种方法才将事端压了下去,没想到不到半年,开平又给他出了这么大一个难题——真不让他省心!他一提起来,便是咬牙切齿的痛恨。
但知府大人毕竟不是海瑞那样的清官、好官,他对事物地判断有一条基本底线——绝不能危及自家的前程与乌纱,他地命运是和这两件物事栓在一起的,如果违背了这种最高利益,不管是谁,不管是哪一件事,他都要抗争到底。
因此,一开始他还做了个表面上双方各打50大板,实质工们的判决,但高师爷将那层利害关系一点破,纵有几分不情愿,万知府也不得不回到基调上来——这真是命!
有一种担心,如果处罚不公,激怒了这成千上万的矿腾起来,其能量可非同小可——他们能砸了开平矿务局,同样也能砸了永平府衙门。更要命的是,无论如何,只要矿工们举事,社会“和谐”便被破坏了,在他有限的脑海里,摘去顶戴花翎,充军发配边疆的噩梦似乎已在一步步逼近。
左思右想,没有万全之策——左边是悬崖峭壁,右边是万丈深渊,向哪一边走错一步都可能是粉身碎骨的下场,他的心在颤抖,手心里全是汗,牙齿咬得格格响。
“大人,大人……”看他这幅走神的模样,高师爷高声叫了几声,希望能把他的思绪拖回来,但这几声叫唤,也让万知府想明白了事情——宁开罪民众与朝廷,也不能开罪洋人!
开罪了洋人,民众固然叫好,朝廷起先也会装聋作哑,但一旦洋人动真格,朝廷决计吃不住劲,必定把地方官拖出来顶罪,他清清楚楚地记得,义和拳闹腾最厉害的时候,有些官员因为力保洋人差点连小命都送掉,但庚子年后,这些人都变成了洋人的座上宾,又是受嘉奖,又是升官位,忙得不亦乐乎。
这年头,谁厉害听谁的!
只是,要从“民众怕官府,官府怕朝廷,朝廷怕洋人,洋人又怕民众”这个循环套中解出来还真不容易。
得,还是听洋人吧,只要洋大人高兴了,朝廷就拿自己没办法,出再大的事情也由洋大人顶着,再加上那张5000的银票,万知府经过艰难的抉择,终于认为自己做出了唯一正确的决定。一旦打定主意,永平府的判决便很快下达:
—
“查矿工李甲四,直隶永平府人士,素不安分,不服管教,事发当日与管事监工因琐事起口角冲突,李不忿,气势汹汹,以言语威胁之,后监工忍无可忍,便用手中之鞭轻轻抽打以示惩戒,但李不思悔改,反纠集党徒痛殴监工……最后酿成动乱,查李甲四已在冲突中身亡,现不予追究……”
“查开平矿务局护卫吴寒山,直隶永平府人士,素来本分,严守规章,在开平任职多年,事发当日陪该局总文案王坤前往矿区处理罢工争端,不料矿工将众人团团包围,对好言劝慰并不理会,反屡出言辱骂、吓,更三番五次示以挑衅,欲饱以老拳,吴激于义愤,加之对方人多势众,场面十分混乱,便想鸣枪告警,不料流弹击中李甲四,故有此变……本府以为,吴寒山身为护卫,如此处置虽稍有过当,但亦属正常,况本人在冲突中身负重伤,现予无罪释放……”
“查黄聘、郑阿牛、李固等人,俱为开平矿务局护卫,系吴寒山同伴,当日一同前往矿区处理争端,吴激于义愤开枪后,场面急剧混乱,矿工冲上来殴打众人,其余护卫为防局势失控,不得已而开枪,但仅开一枪便停火,后暴徒一拥而上,围住三人殴打,致两死一伤。本府以为,三人均属护卫,情急之下开枪虽亦有过,但仍可理解,况众人只开一枪,绝非有意谋杀,当属无罪……”
“查姚平、李富贵、曾庆、郭陆等人,俱为开平矿务局矿工,系李甲四同伴,事发当日因李中流弹倒地后而丧失理智,对护卫连连殴打,致人死伤,虽不能指正究竟何人拳脚为致命伤口,但均系主犯无意。本府认为,四人听从他人教唆,殴打他人,致人伤亡,国法难容,故一并斩立决……
“查开平局在此次变乱中损失至为巨大,因矿工人群众多,且无法查证何为主谋、何为主犯,故推定由全体共同承担,损失经清点后编列成数;另该局雇员死伤甚重,其抚恤、丧葬、疗伤等一应银子费用亦须编列成册;因矿工动乱而使该局无法生产而导致的损失亦需,时间截止正式恢复生产止……现累计总数共计34万5676两,均摊后,当日参与动乱的每名需承担赔偿银39两6钱4分,若无。在今后工钱中陆续扣除……”
第二卷 席卷大江南北
第五十六章 … 弄巧成拙
月末的时节,正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光景,烈日炙烤下乎有一种让人喘不过气来的压抑与难受。
轮船码头上,一大堆人早已拉开了架势,撑开了排场,红地毯、香案、铜管乐队、遮阳行蓬……一大堆华、洋物事被巧妙糅合在了一起,让人感慨时人的创造力与“中体西用”的实践力,更让观者不得不佩服当道诸公“与时俱进”的生命力。
“郑大人,钦差怎么还不来?是不是招商局的轮船又误点了?”一个身着鸳鸯官服,用手掌拼命朝脸上扇风的官员腾地从椅子上站立起来,焦急地发问,一边说,眼睛却死死地盯着上游,仿佛能看穿空气似的。
“请蔡大人放心,这船是招商局精挑细选过的,船长也好,水手也好,都是航行多年的老把式,现在顺风顺水,哪里又会误点呢?”回话人掏出怀表,“您瞧,距正点时间还有10多分钟呢……”
“那便好,便好。招商局已捅了这么大的篓子,这要是再出差错,恐怕神仙也保你不得……哼。”他一甩衣袖,又躲到遮阳棚下逍遥去了。
蔡大人即蔡乃煌,系去年刚上任的上海道台。此次岑春煊以钦差身份南巡,着实令人提心吊胆——他素以“官屠”知名,此次来意又颇为不善,难怪让上海方面如此紧张。蔡道台搞出这么大的架势与排场,便是希望能给钦差留一个好印象。
回话的郑大人即轮船招商局总办郑观应,字正翔。号陶斋。广东香山人,虽已年逾花甲、须发皆白,但精神矍铄、步履矫健。敏捷不亚壮年,与蔡道台那幅被酒色掏空了身子的形态形成了鲜明对比。他不愿去遮阳棚下干坐,只转过头去,默默眺望着一路顺流而下、奔腾不休地滔滔江水,眉头却是越皱越深。
上月,他在第一时间就收到了京城传来地惊人消息——主管轮船招商局的邮传部署理尚书盛宣怀因大学士那桐的参劾而停职待审。捞了个“赏颐和园避暑”地结果——明眼人都知道,那不过是隔离审查的代名词罢了。更让人焦虑的是,朝廷派了岑春煊为钦差大臣全权查办,重点调查之处便是招商局。
如果要排盛宣怀的私党与心腹,郑观应绝对是当之无愧的第一人,汉阳铁厂经营、轮船招商局管理、铁路修筑交涉,几乎在每一个盛所主持大项目中他都是最得力而又出名的助手。在宦海沉浮,以往起起落落之时。郑观应也和盛宣怀一般几起几落,两人牢牢捆绑在一起,大有共命运、同进退地势头。
所以没人对他的前景表示乐观,盛宣怀得势之时。蔡乃煌为协调上海金融与财政等诸多问题,成天围着招商局打转。一口一个“盛大人”、“郑大人”、恨不得执下属礼参见。这查办的消息一出来,不要说往日谦恭异常、折节下交的神情消逝得无影无踪,就连“郑大人”三字,从口中叫出来也是懒洋洋的,没有一点儿精气。
所有人都认为郑观应完了,盛宣怀如何下场目前还猜不出来,但只要看看杨氏兄弟的命运和陈璧、李德顺等人的下场,熟谙政治的人物都已经将盛宣怀判了死缓,所争者无非是最后那么一口气罢了。虽然郑观应目前还是招商局地总办,但有门路的都在四处打听该如何收场。局里早就人心惶惶,但凡有点风吹草动都能一夕数惊,有几个地位仅次于他、平素又和他不对路的,要么在暗地里整他的黑材料,要么在上下活动,准备取而代之。
好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地架势。
也是,官屠大驾光临,不杀几个官能收场么?能对得起这名声么?能砸了自己的招牌么?
局势诡谲,人心险恶,郑观应直感觉身心俱疲,一夜之间仿佛苍老了许多,究竟谁是谁非还无从说起,但目前既然自己还挂着总办地头衔,便只能勉力支撑大局而绝不能倒下。
——江北提督段瑞第一时间就派兵封了招商局的档案文库,他没有对抗、没有抗争,只是默默地承受,任由这些官兵往门上贴封条;
——报章上,各种各
疑、诋毁乃至辱骂、诋毁纷至沓来,他没有分辨、没是选择性地无视,任由他人往自己头上倒脏水。
唯一让他觉得遗憾的是,由于盛宣怀的出事,原本板上钉钉、就差最后签字的招商局商办计划泡了汤。那些信誓旦旦要入股、口口声声支持招商局发展的绅商在一夜间改了主意,以各种托词来搪塞、躲避。
只有几个人直截了当地点出了悲观气氛:“陶斋先生,现在局势不明、我也是很为难啊,我看还是等局势明朗些再说吧……”
他奔走各方,希望有回天之力,只是无一例外地碰了钉子。何去何从,还真是让人有些茫然与无助!
“来了”,岸边有人忽地大喊起来,打断了他的思绪,抬眼望去,可不是么,招商局的轮船正疾速驶来,桅杆上飘扬的黄龙旗与钦差大臣旗在江风吹动下猎猎飘动。
—
船稳稳地靠了岸,岸边响起了鞭炮,刚才一脸不耐烦的蔡乃煌已换上了无比谦卑的眼神,弓着身子站立在迎接人群的最前面,准备亲手把岑春搀扶上红地毯。
众人抬眼看时,有人已从船舱里大步流星的走来,身后跟着一串的侍卫与亲随,不是岑春煊又是谁。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