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中所用之军粮及其他物资,这样我大唐军队就可以长期在那些地方驻守,不会因朝廷之粮食及物资供应不及而出现窘境……”
武则天听了,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李晨,你就别藏着掖着,有什么想法都说出来吧。”
“娘娘,要是真的能自给自足,不要担心粮食物资的供应而出现麻烦,那我大唐军队就可以长期驻守。有了军队的威慑力量,再加上我移民的百姓增加,乐而久之,我大唐的影响力大增,胡人对我大唐会慢慢有认同感,这样几年或者十几年、几十年后,新占之地便会稳定下来,这些地方,将成为我大唐新的并且是永久的国土,大唐的版图会进一步扩大。”
“还有一点很重要,如果这些地方稳固后,日后也将成为反击北胡人入侵的前哨,也可以成为后勤供应之地。若有战事,即可快速做出反应,从这些地方派出的军队,可快速投入战斗,这一点安西都护府就是一个明证。”李晨说的非常自信。
他一点都不担心自己所说的是错误的,明朝时候,军事屯田就非常流行,还有后世时候有南泥湾的故事,还有生产建设兵团。在唐朝时候安西之地设立的生产建设兵团,对西北边疆的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生产建议兵团的设立,李晨觉得是个非常英明的决定。
后世时候有用的经验,现在当然可以拿来现成使用。李晨也知道,青海那个地方,完全不是蛮荒之地,河湟谷地是产出粮食非常重要的地方,青海畔更是天然的放牧场所,要是有驻军,完全能做到自给自足,吐蕃几十万军队,不都靠青海地产生维持吗?(未完待续。。)
第二十章 武则天的惊叹
李晨的话已经引起了武则天的注意,不过她还是皱眉着眉头说道:“李晨,此类事朝会大臣们有过讨论。不过呢,大多人的意见是:西北一带的胡夷之地,皆为高寒,并不适合居住,差不多就是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青海也是如此。如今我大唐并不是非常富有,国库收入难以支撑庞大的开支啊!所以,许多事情,不容易做到。”
其实武则天也是抱着这样看法的,不赞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占据蛮夷之地,因为投入产出不成比例,如果到处驻军,不只兵源难以解决,物资供应更是难以保证。但胡夷的时常反叛,又是个很难治理的顽疾,朝堂上大臣们讨论很长时间,也没有两全其美的办法想出来。
不过今天李晨所说,却是让武则天有点被说动了。如果真的施行军事屯田,那粮食物资的供应可以大大减少,在重要地方长期驻屯军马,也可能成为现实。
听武则天如此说,李晨却不气馁,用非常自信的口气说道:“娘娘,北胡之地,并非全处于高寒地带,肯定有许多适合居住、适应种植放牧的地方,不然,胡人何以生存?既然胡人可以生存,我们汉人也一样可以。连片的草原,可是成为放牧场所,为我大唐放养大量的战马。那些地方,还有大片的森林,大量的矿产,而且那些被我大唐征服的部落,也是非常好的人口和兵员的来源,怎么可能是鸡肋?天下之大,没有一处地方是没有价值的,相信娘娘也是这么认为的。”
武则天看了李晨一眼,并没有说话。但李晨却是明白,自己刚才这句话,有点打动武则天了。
见武则天一副若有所思的样子,李晨继续蛊惑道:“若采取军事屯田的政策,那我大军在北面、西北一带能长期驻守,并不完全需要靠内地的粮草等物资的补给。甚至可以做到自给自足。驻军也可以就地募兵,招募那些愿意为我大唐而战的异族青年入我军中。只要有合适的制度保障,这些军队,是完全可以控制在朝廷手中的……”
“若真是如臣所说这样,在遥远的边关地,有我无数的大唐军事基地长期存在,那在与突厥或者吐蕃的军事对恃中,我大唐军队优势会很明显。如今我大唐国力昌盛,不是突厥各部、吐蕃可以比的。人口的优势上更加明显,我们在边关以这样的方式保持强大的兵威,那突厥和吐蕃一定备受压力,甚至可以用不是很激烈的军事对峙将吐蕃和突厥拖垮……”
李晨当然相信,如今的大唐是天下最富有的国家,突厥和吐蕃完全不能相比。相比较,他们更吃不消连年的战争,如果大唐的边关。或者新征服之地有大量的军卫屯守,那依靠大唐的国力。还有军事屯田所带来的收益,将吐蕃或者突厥拖垮。游牧民族最擅长的就是快速奔袭,但如果他们的眼皮底下有大量的军事基地存在,那他们的快速奔袭也会受到制肘。
而且这些军事基地的存在,也是一个非常好的情报搜集点,当然更像按在胡人集聚地的一个钉子。任谁都不能无视。要想将原本属于胡人的地方完全占领,彻底征服,修筑军事基地,派兵驻守,那是必须要做的事。李晨实在想不出来。为何朝中的大臣都反对实际治理胡夷之地。
现在大唐实际治理的新占地方,除了安西及安东外,其他也没什么地方。这两个地方,地理位置和历史渊源都很特殊,朝中大臣不太可能反对实际占领。李晨希望,他能通过影响武则天,改变这一情况。大唐将士通过浴血奋战而得的地方,怎么能轻易放弃呢?
至少青海之地,李晨不希望再在那里建立一个吐谷浑国,那是中国的地方,必须要由大唐直接治理。要如何糊弄慕容诺曷钵,让他乖乖地答应除国内附,李晨都想到了办法。
他也充分运用他的口才,把自己的观点还有分析详细地告诉了武则天。
“说的有些道理!”在听了李晨说的这些话后,武则天忍不住点头称道。
她是真的被李晨说的心动了,她心里也起了强烈的念头,一定要将青海之地成为大唐的实际国土。
对青海的事怎么善后,现在朝堂上并没有统一的意见。
在裴行俭率军取得一连串的胜利之前,包括李治和武则天在内的大唐君臣们,都没料到这次青海之战会打的如此顺利。没有人会相信,这么一战后,吐蕃人会完全被赶出青海,因此没有人去讨论如何善后青海之事。大多的人认为,此战能取得胜利,击退吐蕃人的进攻就已经很不错了,毕竟这些年都是吐蕃人在步步紧逼,我大唐军队无力全线反击,被迫采取防守之道。
现在,裴行俭所领的大唐军队,取得了连串的胜利,但朝中大臣们依然对战况抱有怀疑,没什么人认为很快就可以完全占领青海,将吐蕃人赶出去,因此也没有人讨论如何善后青海事务。
不过经过今天李晨的分析,武则天却是有点相信了此战后,青海可以完全纳入我大唐的控制之下,吐蕃人能彻底被赶走。李晨刚才一番话的用意,她也基本明白了。
李晨说这么多话的意思,就是在青海之战取胜完全胜利后,通过各种手段直接治理青海。直接治理青海,困难很多,但李晨也给了解决方案。如果李晨所说的方案能实现,那不失为一记妙招。
听了李晨说了半天的话,武则天对李晨的见解即惊叹,又佩服,她真的想一出来,小小年纪的李晨,怎么能想的这么长远,能考虑这么多?但一切都是真实的,刚才李晨确实和他说了这么多朝中大臣从来没有讲过的情况,并且让她听的入迷了,她也心动了。
“李晨,今天,你就好好与本宫说说这方面的事,把你所想到的任何方面都说出来,好不好?”(未完待续。。)
第二十一章 打了鸡血
“娘娘,如果你对臣的一些奇思妙想,或者不切实际的想法有兴趣的话,今天臣愿意和你好生说说,如果你不觉得烦,我愿意将自己想到的任何东西都说给你听。”李晨笑吟吟地看着武则天,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相信很多微臣的很多想法,娘娘从来没听人说过。”
武则天也笑吟吟地看着李晨,同样意味深长地回了一句:“李晨,过去一段时间,你所说的事给了本宫不少的惊喜,今天也是这样。相信你后面的话,同样能给本宫以惊喜。今天本宫就洗耳恭听,不过本宫也丑话说在前头,要是你所说的让我起不了兴趣,昏昏欲睡的话,本宫可要惩罚你。”
“要真是这样,那……娘娘想要怎么处罚微臣呢?”李晨调皮地问道。
“哼,本宫还没想好要怎么处罚你,你先把事儿说了,我再考虑!”武则天说着,横了李晨一眼。
“那好,臣尽量讲的精彩一点。”
刚才李晨所说的内容挺沉重,很严肃,两个人相对,感觉有点压抑,短短几句调侃的话,一下子就把气氛变得轻松了。
“娘娘,微臣知道,你是个想大有作为的人,希望替陛下处理朝事的时候,做出很多成绩来,让天下人明白,女人也同样可以治理好国家。娘娘这些年做出了很多成绩,臣可是非常敬佩。”
“是吗?”武则天挺是意外李晨来先拍几句马屁,不由的应了一句。
不过李晨这几句奉承的话,却是说到了她的心坎上,她心里乐滋滋的。她所做的事,当然希望有人认同,更希望得到别人的称赞。从来没有人当面这样称赞过她。说她做出了成绩,李晨是第一人。
瞬间她对李晨又多了份好感,觉得这个小男人真是亲切。
“娘娘,要是在你代陛下处理朝政的时候,有许多让后人津津乐道的成绩做出来,相信后世的所有人都会记着你的名望的。而最能让后人津津乐道的事。那就是开疆拓土,还有让百姓安居乐业。微臣上一年所提的那些建议,娘娘都采纳了,并且已经取得了成绩,相信好处会越来越多的,天下百姓,再也不要担心吃不饱肚子了。这是娘娘的成绩,如果娘娘掌权的时候,我大唐的疆土又扩大了很多。那娘娘的功业,连古代的帝王都没办法相比了!”因为知道武则天对权力非常有野心,因此李晨的话就说的有点露骨,他也不怕武则天因此斥责他。
也真没出乎他的意外,武则天听了他的这些话后,觉得很受用,并没觉得有什么不合适。“李晨,你真的会恭维人。听你这么一说,本宫都觉得有点飘飘然了。本宫啊。还真的要谢谢你,你所提的奏议,还真取得了不少效果,待今年年终盘点收成的时候,如果有更大的惊喜,朝廷自有重赏。”
“多谢娘娘。”李晨嘻嘻笑着谢了一句后,也马上把话题扯回到刚才要说的事上,“娘娘,臣今天想和娘娘说的,还是关于治理新征服之地的事。”
“你尽管说。说错了也无妨,反正现在这里没有其他人,”此时的武则天,对李晨非常宽容。
“微臣以为,对一个部落或者一个藩国来说,军事上的征服是击垮对方的最重要手段,但军事征服并不能将地盘牢固占领,还必须辅以许多手段。要想被占之地的胡人永远臣服于我大唐,必须采取更进一步的措施。微臣认为,有效的手段那就是汉化。只有将他们汉化了,才可以彻底征服他们。”
“汉化?”第一次听到这个新鲜词汇的武则天,不由的怔了一下。
“是的,娘娘,就是汉化,差不多就是通过各种手段,将胡人变成汉人的意思,”李晨非常自信地说道:“娘娘,臣认为,对一个民族或者部落来说,族人和百姓是最重要的组成体,而语言和文字是他们交流、联络的纽带,是他们的根,由语言和文字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