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杨义臣分析的,杨谅的确是有些坐不住,他认为杨义臣的部队刚刚作完战,一定是疲劳的,他想去劫营。但是这正好这落入了圈套,杨谅中了伏兵,死伤大半,而杨谅的大将也一个个战死,杨谅逃回城的时候,发现跟随自己杀出重围的将领仅剩下几个人,顿时杨谅气血攻心,晕倒了。
杨义臣可是乐开花了,一个晚上又消灭了杨谅不少战力,本来杨义臣还对攻陷晋阳比较顾忌,怕损失的士兵超出他的想象,现在可好了,杨谅又有这么多军力被消灭,对攻取晋阳担心损失过大的杨义臣此时除了高兴,再也没别的不安了。
正文 第六十五章:杨家凋零
对杨谅的困兽之斗已成定局,晋阳失守只是时间的问题了。晋阳城上,为首一员年约七旬之大将,年纪虽大但是其威武之姿态,此人正是杨谅手下大将萧摩诃。杨谅作为并州大总管造反,萧摩诃则是并州等地的军方代表人物,对于杨谅造反,萧摩诃是异常支持的。
萧摩诃乃是南陈之大将,当时他跟隋军作战时,曾被贺若弼俘虏,其忠义的秉性打动了贺若弼,被招降。为人虽然不善言辞,但是却耿直不屈,武艺高强。若不是他率先号召支持杨谅造反,恐怕很多持观望态度的将领不会轻易的跟随杨谅。
别看他七十多岁,但是绝对不能小看他,不要因为一个人的年龄而怀疑的他的实力,正好比三国时期的赵云,不也是七十多岁隋诸葛亮北伐,不照样痛宰敌将吗?不过这个时候的萧摩诃早没有先前的意气风发了,至于为何如此,那就不言而喻了,试问他怎么可能有精神呢,大兵压境,眼看最后的一座城池也将陷落,他能精神的起来吗?
先锋宇文成都将负责这最为关键的最后攻城之战了,看着对方城楼上的大将萧摩诃,宇文成都热血沸腾,跟高手过招一向是他最热衷的,比起他的父亲和爷爷,宇文成都倒不是那种卑鄙无耻、城府极深、有心计狡猾之辈,他与他的父亲、爷爷正相反,宇文成都做人讲义气,有武德,心胸宽阔,怎么说呢,拿他跟秦琼的人品相比,我认为不相伯仲。不过他的身份和他的所处的家庭位置,我只能惋惜的对待这员只在李元霸之下的猛将,宇文家我要消灭,作为宇文家的子孙,宇文成都在选择大义跟家庭上,他会选择后者,也就是说我只能消灭他,他不会为我所用,这就是宿命,挣脱不开的宿命。
猛将者,最喜欢的是什么,就是过招,眼下的宇文成都跟萧摩诃看到对方后互相都有了战斗的意思,萧摩诃更是许久没有见过这样意气风发的武将,他很激动,他知道这晋阳早晚要失陷的,自己也不会有什么好下场,所以他决定出城迎战,跟宇文成都来场决斗。
萧摩诃骑着黑骠马,手舞长枪,来到了宇文成都面前。“贼将,吾乃汉王旗下大将萧摩诃,可敢与我一决生死。”
“有何不可,尊驾大名我早就听说过,能与阁下一战,求之不得。”宇文成都话刚说完,手上的方天画戟犹如流星,在天空中飞舞,两支铿锵有力的碰撞到一起,那力道倒是把萧摩诃的手臂镇的发麻,毕竟已经是七十多岁的人了,就算宝刀未老,在面对宇文成都这样的天才武将面前萧摩诃也是懦弱的。
萧摩诃是在求死,这是宇文成都感觉到的,他明显的看出萧摩诃枪枪不要命的朝自己刺,露出许多破绽,为此宇文成都也只有奋力拼战,抓住机会从萧摩诃露出的破绽当中找出给其致命性的一击。
两人打的约莫五十几个回合,萧摩诃体力不支,在马上与宇文成都作战,能坚持五十几个回合,并且又是七十多岁的高龄,可见萧摩诃的实力达到怎样的一个程度,能坚持这么久萧摩诃已经很强了。最终,宇文程度寻摸着一个破绽,将萧摩诃刺于马下。
“你杀了我吧,能在死前跟你这样厉害的人物交手,我这辈子也算无憾了。”萧摩诃闭上眼睛,宇文成都会意,一戟将萧摩诃刺死。
宇文成都朝萧摩诃拜了拜,他深感到若是面前的敌人跟自己一样年轻,这胜负就不好说了。宇文成都下令将萧摩诃尸首安放好,他准备给这员将领厚葬。
晋阳城中,唯一可以压的住镇的将领萧摩诃战死了,这让城楼上的士兵大惊,看到自方的大将战死,一个个都露出了恐惧之色,幸好杨谅手下最厉害的大将军邪狼出面,才压制住了士兵们的不安。
杨义臣在得知宇文成都杀了对方大将萧摩诃时,趁着敌人士气下降,下令全部士兵投入战斗,发起总攻击。霎时间,密密麻麻的人群朝着晋阳城发起了潮海般的攻势,隋军损失不小,但是没有一个畏惧生死的,因为这是最后一战,关键的一战,决定胜局的一战。
杨谅怕了,他的士兵也怕了,士兵一个个倒下了,刚刚萧摩诃战死的消息他刚收到,还没来的及作出反应,我军已经杀过来了。作为最后的盾牌,邪狼拼命的杀敌,目的就是保护自己主子的安全。
杨谅还在做垂死的挣扎。孰不知,晋阳城里面也发生了变化,想当初郭衍曾经告诉我他要实施的一个恶毒计划,此刻终于要开启了。
在有心人的蛊惑下,晋阳的老百姓随着这些安插在杨谅身边的探子们开始发出他们的作用,一起起来反抗了。本来就焦头烂额的杨谅抵抗我军还吃力又听到城内出了乱子,气急败坏的他想出了一条恶毒的计策,他马上派人抓了几十个百姓,然后把这些百姓拉到城楼上。
杨谅指着我军大笑道:“哈哈,你们在敢过来一步,我就把这些百姓杀了,你们要是不怕的就冲上了,冲上了一个士兵,我就杀一个百姓。杨广不是要收民心吗,那让他来收吧。”
对于杨谅出的这一手,杨义臣没有反应过来,马上就要把晋阳拿下了,可是现在敌人居然拿百姓来做挡箭牌,他不得不考虑还要不要继续攻城,攻城吧,百姓就遭殃了,不攻城吧,眼看到手的胜利就没有了。
情急之下杨义臣骂道:“杨谅,你还有没有人性。要打就好好打,不要拿百姓的性命开玩笑。”
“杨义臣,任凭怎么说,本王可不会把这些保命符给扔掉呢,本王才不回那么傻的。”郭衍的恶毒计划,实际上是针对杨谅实施的,杨谅为人暴戾,对于现在这种情形也是早就在郭衍所预料的,每一步他都算的准准的,至于郭衍为什么要这么做,他的用意实际上是希望杨谅手下的邪狼能在关键的时刻站出来反对杨谅,使两人出现间隙,这样对我们就有利了。不过他也是在赌博,万一邪狼对杨谅这样的做法无动于衷,无疑这个计划就失败了。
不过事实上赌博成功了,邪狼见到杨谅这样心如死灰,他已经知道随杨谅造反已经是大错了,他不想在错下去,于是手上的武器朝着杨谅刺去。
突然正在杨谅得意的时候,一把剑刺入了他的心脏,杨谅口吐鲜血,一扭头,见到是邪狼说道:“为什么,为什么你要杀我。”
“王爷,我们失败了,您这么做是不对的,别再让士兵们作出无谓的牺牲了,投降吧,王爷您安息吧。”
正文 第六十六章:与宋家结缘
杨谅不甘心的倒地了,晋阳的城门随着杨谅的毙命而被打开,邪狼在杨谅死后成了最高领导,他率先放下武器,开城投降,其他士兵见到这样的情景也纷纷放下武器双手抱头宣布投降。
这场杨谅发动的谋反战役在打了几个月后终于被平定了,这场战役的规模虽然不大,但是却浪费了不少钱财,战争对钱财的消耗是最多的,不过对隋朝的国库来说,所花的钱到是看起来倒是少的可怜了,隋朝这么有财富要归功于杨坚的开皇之治,否则绝对不会有现在这样的情景。
杨谅的授首,天下总算可以太平一段时间了,不过还有许多暗潮汹涌没有浮出水面,我还不能放松啊。晋阳城的攻破与邪狼这员杨谅的猛将分不开的,本来我想让杨义臣对他进行招安,他并没有答应,那既然不答应那就斩吧,顺我者生、逆我者亡,这个道理我想他不会不明白,我也不想这么做,但是不杀他还有别的办法吗?邪狼等一干部下全部被斩,任何跟杨谅私交甚厚的人也作出处罚,行为严重者甚至下场跟邪狼一样,死。
大军胜利凯歌回朝,此次战役值得赏赐的第一批人倒不是什么重要的将领,都是一些起关键作用的无名小将,然后依次对这次战役表现最佳的吐万绪、宇文成都做出奖赏,另外对杨家的众太保进行封赏,最大的奖赏给的是长孙枫,他在这场战役中所起的作用可是非常重要的。
总管制度是隋文帝杨坚制定的,几位总管是杨家的五个儿子,实际上现在杨广的兄弟只有被贬为平民的蜀王杨秀了,其他几个都死了,所以说总管制度已经是名存实亡了,所以我直接废除了总管制,在蜀王杨秀跟汉王杨谅的郡县设官员,这些被割据的州府正式的纳入我的势力范围了。
官员的选拔当然不会考虑门第,我可不想这些好不容易腾出来的官位又被门阀给占据,所以选官的重责我全权交给高颖负责,高颖对选拔人才之事向来看重,不畏强权是高颖特有的品质,他提拔官员从来是只重视能力,至于门第他从来没有考虑过,为此虽然他得罪不少人,不过他不在乎。正是这样我才把选官的重则交给他,他让我放心让我信任。
另外一件事,晋阳城破,被软禁的柳彧也被我救了出来,看着他憔悴的面容,我有些自责,我要不催他尽快上京,他也不会落到杨谅的手上,不过他没有答应杨谅的诱降,这一点我很高兴,证明他对我还是很忠心的,所以我特地让他官复原职。
柳彧官复原职的消息传到大臣们的耳朵了,有人欢喜有人愁,至于何人喜何人愁就不用我过多的解释了,我想大家都明白,一个刚正不阿贤臣谁喜欢谁讨厌,我们就心照不宣了。
赏完众位立功的将领后,我开始考虑宋阀的事情了,这次宋阀的功劳很大,他们的帮助不可获缺,所以我考虑起了政治联姻,我想通过娶宋玉致拉进我跟宋阀之间的联系,虽然宋阀是四大门阀中势力最弱的,但是得到其财力的支持,那绝对是超乎想象的助力。
想及于次,我把此次宋阀参与战斗的宋家下一代当主宋师道传诏到了皇宫里来,我想先跟他谈谈。没过多久,一个身上斜挂着一把大刀的威武青年来到了我的御书房。
御书房之内,无其他人,只有我跟宋师道在一起。“臣宋师道叩见万岁。”
“恩,平身。原来你就是宋家的公子啊,果然长的是威风凛凛,有大将之风啊,真是有你父亲的风范啊。”虽然我没见过宋缺长什么样子,但是这句赞美的话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宋师道听到我的夸奖眼睛虽闪现一丝喜悦,不过脸上却没任何的表情只是说道:“皇上过誉了,臣还不敢与家父相提并论呢,家父之才臣远远不及。”
宋缺究竟是什么人,我对他越发的好奇了,宋师道这样的回答和他刚刚闪现的喜悦,我可以推断出,宋师道对我说他有他父亲的风采时,他很高兴,这代表着宋师道对他父亲宋缺这个人在他儿子心中的分量,可见宋缺这个人绝对值得重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