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玉……
伸手覆上去,莫玥没有动,齐紫皓轻轻的把她的右手捏在手中,跟想象中的一样,如丝绸一般柔滑,软软的捏起来十分舒服……
**
“夫人,该起了。”一个带着铿锵金属质感的醇厚声音响在耳侧,十分好听,莫玥缓缓的睁开眼睛,盯着眼前的人半晌没反应。
齐紫皓发现他的小妻子刚睡醒的时候总是一副茫然的样子,十分可爱,伸手摸了摸她的头发道,“快起来,我们要进宫谢恩。”
“进宫……”莫玥一下子清醒过来,猛的坐起来,急道,“什么时辰了?”
齐紫皓看了看沙漏,道,“未时一刻,起来收拾吧,我们申时之前到就行。”
莫玥点头应了,起身去了净房,她出来的时候,山茶和杜鹃又服侍着齐紫皓进去,春兰将上午宫里赐的诰命服取来,看着净房的方向欲言又止。莫玥没有在意,虽然她跟李嬷嬷学了规矩,但她毕竟没有在公侯之家生活过,他们的一些习惯和生活方式她要慢慢适应,齐紫皓对于山茶和杜鹃的表现自然之极,肯定是他生活习惯的一部分,她不会去随意干涉。
品阶大妆都是有规定的,莫玥并不需要费心打扮,只要按照规定穿戴起来就行,莫玥将代表一品的九株兰花华胜戴好,齐紫皓也换了一身暗红色的缂丝袍子出来,两人先去了老夫人那里,再坐小轿到大门换马车,本来齐紫皓准备骑马的,想了想又改了主意,和莫玥一同座了马车,慢慢驶向皇宫。
莫玥有些紧张,上午的接圣旨的场面已经让她看到了这个社会皇权的冰山一角,一直以来模糊的皇权制度清晰的展现在眼前,不得不让人畏惧。
齐紫皓见她的样子,缓了声音道,“你不用怕,你年纪小,即使出了错也没什么。”
莫玥听了,沉默一下,忽然开口,“皇后娘娘喜欢什么样的人?”
齐紫皓看了莫玥一眼道,“怎么不问太后娘娘?”
莫玥觉得,她有必要展示一下自己的能力,虽然领导对她的印象不错,但都流于表面,要想获得信任并得到倚重,能力才是最主要的,莫玥坐直身子,稍微整理了一下思路,缓缓的开口,“皇贵妃是太后的亲侄女,听说太后很喜欢大皇子,那么,太后娘娘无论如何都不会喜欢我的,我表现的越上不得台面,她会越开心,最好能让她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才好。而皇后娘娘不同,本来皇后娘娘平日与齐家就淡淡的,我要趁着为数不多的机会了解皇后才行,了解越充分,将来有事的时候,才知道该如何做。”
齐紫皓听着她的话,表情慢慢变的郑重,他一开始还以为她只是因为皇后娘娘是他的姐姐才有那一问,却没想到,她想的如此深远。太后和皇后的感情确实不好,当年,太后是想让她娘家侄女儿闫贵妃当皇后的,但是先皇怕闫家连出两位皇后坐大,就定了齐家的嫡长女,先皇去世后,太后总是要为自己的娘家谋利,就将闫氏抬为贵妃,皇上因皇后之事未能如母亲的意,自然不会在这件事上与太后作对,只要嫡长子是皇后所出,规矩就乱不了,可谁想造化弄人,皇后生嫡女伤了身,在这个孝字压头,子嗣为重的时代,皇上也顶不住太后和朝臣的压力,只得让闫贵妃怀了孕,结果闫贵妃的肚子很争气,一举得男生了皇长子,谁想第二年皇后就怀了孕生下了嫡子。
这个时代立嫡立长,界限明显又模糊,总是有空子可以钻,普通的人家尚有家产纷争,何况那个诱人无比的位子,太后自然是和闫贵妃站在一起的,皇后只占了个嫡字,而且皇后自从生了嫡子之后,就慢慢和齐府淡下来了,没事轻易不会和齐府多有牵扯,是为了保护皇子,也是为了保护齐府。在太后和皇贵妃两大势力的夹击下,皇后还能稳坐中宫之位,与她轻易不管娘家和从不过问政事有着莫大的关系,但不管表现的如何冷淡,他们的生死都是连在一起的,若有动摇皇后地位的大事,齐家当然不会袖手旁观。
在齐紫皓的印象中,女人大多会被面前的情势迷住眼,例如,因太后地位最高,必须要讨好,因与皇后关系最为直接,也要想办法讨好,以期获得回报。就算聪慧一些的女子,能够看透形势,却不一定会损害自身的利益,就像即使明知道不会被太后喜欢,也要表现得最好才行,无论如何不想被看轻。而眼前这个女子却完全不一样,她将形势看得十分透彻,然后选择对大局最有利的方式来行事,并不在乎自己的名声……果然像母亲说的,她拥有一流的军师的素质,不仅高瞻远瞩,而且能屈能伸。
齐紫皓觉得自己有必要认真的了解一下自己的妻子,表情不由郑重起来,“你知道的挺清楚的,莫状元跟你说的吗?”
生气了吗?是猜错了还是她表现太过了?莫玥见他脸色,有些摸不清楚他的心情,暗恼自己沉不住气,虽然老夫人说她可以参与政事的讨论,但这毕竟是个男权的时代,她所说的讨论的标准是不是不一样呢?
可事已至此,莫玥只能小心翼翼的回道,“是因为我要嫁过来,嫂嫂才跟我讲了一些宫中的情况,后来我住在状元府每天都有看邸报,自己猜测的……”
他的妻子如此聪慧!也许和母亲说的一样,娶了她,他会少很多后顾之忧。再看向莫玥时,齐紫皓的眼中含着赞赏,却对上她小心翼翼的样子,心下不由一软,自己吓着她了吗?遂放软语气道,“你猜得很对。”顿了一下又道,“以后,我会让人把邸报给你送去一份。”
这是通过了吗?她没有做错?莫玥心下一松,不由得再次感叹自己运气好,虽然不会有爱情,但是总算还能体现自己的价值。价值越高,她以后就可以活的越舒心,想到这里,莫玥不由踌躇满志,她要为舒适的生活而奋斗!
!
17三朝回门
御前街离皇宫不是很远,这就是特权阶级的优势,至少上朝不用很早起床。两刻钟后,马车在宫门口停下,莫玥乘了软轿,齐紫皓步行,两人先去了太后所的慈宁宫。太后看起来很有威严,带着淡漠疏离的微笑,莫玥和齐紫皓跪地谢恩,其间莫玥虽然极力表现得端庄优雅,但脸一直绷得紧紧的,太后问话的时候,笑容也微微僵硬,太后眼底就有了笑意,坐了一盏茶的功夫,两人退出来,莫玥腿软了一下,差点摔倒,还是齐紫皓眼疾手快伸手扶了一把。身后就传来一声压抑的嗤笑,莫玥低了头,跟着齐紫皓快速离开慈宁宫。
两人到了皇后的凤仪宫,依旧跪地谢恩,皇后的表情虽然淡淡的,但看向齐紫皓时,眼底泛着暖意。简单的问候寒暄之后,齐紫皓去跟皇上谢恩,莫玥则留在凤仪宫和皇后说话,莫玥仗着年纪小,语气活泼,主动聊着自己到齐家看到的一切,还讲了第一次见齐紫皓时他严肃的样子,还有他的问话……皇后听着脸上就渐渐显出笑意来,还跟莫玥讲齐紫皓小时候有多么淘气……
看得出来,姐弟两人的感情很好。齐紫皓说的没错,皇后娘娘是个十分有耐心的人,只要不十分过分,轻易不会生气。这样的人一般很喜欢和人相处,可是却偏偏坐在了一个注定孤单的位子上…… ”“
不一会儿,有内侍来传话,说安宁侯在宫门处等侯夫人。
莫玥站起来,跪地时,大胆的看着皇后,无比真诚的道,“妾身谢过娘娘!”说完才深深的伏下身去。
皇后一怔,只觉得眼眶发热,开口道:“免礼吧。”
莫玥起身,给了皇后一个大大的笑容,退了出去。
皇后怔怔的看着莫玥离开的方向,想着那清澈的眼中满含的感激和关切,忽然发现,自己孤寂的心,在这一刻得到了安慰。
旁边的宫女笑道,“这位安宁侯夫人看着跟个孩子似的,胆子倒是挺大的,竟然不怕安宁侯。”
皇后忽然歪头一笑,意味深长的道,“胆子确实不小……”
莫玥坐着小轿到了宫门,齐紫皓正等在马车旁,两人上车,莫玥对他说了他走之后的事情,齐紫皓听着,脸上竟然露出笑意来,“看来我是白担心了,你倒是到哪里都能跟人聊起来。”
莫玥想到皇后的那一怔,心下有些感慨,语气中就带了淡淡的怜惜,“皇后已经够难了,我们能让她高兴一些总是好的。”
齐紫皓一愣,看着眼前女子脸上淡淡的怜惜,忽然想起黄氏不满的抱怨来,“这件事情,对皇后娘娘来说轻而易举,又不是什么大事,为什么不去求皇后娘娘?”
他的心底忽然生出一股暖意,她的确是不一样的……
两人回到齐府,先去了老夫人那里,正赶上用晚饭,吃过饭后,齐紫皓把进宫的详情跟老夫人说了,老夫人听到莫玥在慈宁宫门口腿软了一下时,眼中闪过一丝讶异,然后对莫玥露出一个满意的笑容来,慈爱的道,“难为你了。”
这个世界女子的名声很重要,尤其作为安宁侯的夫人,若有什么不当的举动,传出去会被人笑话。但是对于莫玥来说,安全才是第一,扮猪吃老虎什么的,关键时刻还是很是有效。
回到玉曦院的时候,莫玥一整天绷着的弦一松,从骨子里透出疲惫来,匆匆洗漱了,服侍齐紫皓上了床,自己也钻了另一个被窝睡了。齐紫皓看着刚刚沾枕就传出均匀呼吸的某人不禁讶然,随即失笑,吹了床头的羊角灯睡下不提。
第二天,是莫玥三朝回门的日子,齐紫皓和莫玥两人早早吃过早饭,收拾停当,去福寿堂辞了老太太往莫宅而来,齐紫皓在大门处下了马,跟着莫海扬和莫少恒往里走,莫玥坐着马车一直驶到二门处才停下,撩开车帘果然见孟意站在张氏身后,满脸的关切。
莫玥穿了大红的刻丝褙子,嫩黄色的裙子,头上戴着酒盅大的红宝石金钗和点翠的蝴蝶步摇,贵气逼人,两个婆子上前服侍她下车。张氏的本就僵硬的表情更加难看,倒是莫琪和莫琳两个,羡慕的看着她,七岁的莫珠表现的十分不屑,眼睛却忍不住往莫玥身上瞄,莫少忪的目光有些阴沉。
二叔一家,三叔一家都在,众人象征性的寒暄了几句,一起去了花厅,众人落座,莫海扬有些拘谨的对齐紫皓道,“玥姐儿还小,以后还请侯爷多包涵。”
齐紫皓还未说话,张氏接过话茬道,“是啊,玥姐儿一向惫懒,在家时连《女训》和《烈女传》都没有看过,她一向最不喜规矩,这样进了侯府,真让人担心,还请侯爷多多包涵,慢慢教她,切不可因她年纪小纵容……”
她说的话倒是挑不出理来,但完全是在揭莫玥短的样子,莫玥觉得有些哭笑不得,这个张氏,她攀上了这样一门好亲,对她的三个儿女得有多大的帮助,她竟然为了让她难堪而在她的丈夫面前下她的面子!
在座众人的脸色都有些不好看,齐紫皓皱了皱眉头,直直的盯着张氏,语气平平的打断她道,“太太多虑了,玥儿大方得体,进退有度,没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况且母亲宽厚,什么都是亲自教她,玥儿学的很快,昨天接圣旨和进宫都没有出任何叉子。”
不知是不是莫玥的错觉,“母亲宽厚”四个字,齐紫皓说的语速较慢,张氏的脸色一僵,在齐紫皓的目光下竟然再说不出话来。莫海扬有些尴尬,莫少恒倒是满意的笑了。
莫玥则有些惊讶,没想到齐紫皓还会用话刺人……
很快有小丫鬟过来传话,说宴席已经准备好了,众人又去吃饭,吃过饭,孟意拉着她问东问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