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妃转正实录》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贵妃转正实录- 第8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好吃也不能多用,你身子还虚着,回头吃坏肚子,皇上心疼,该怪我了。”这话容萧虽是笑着说的,心中却不怎么好受,这种将自己心爱之人推到别人面前的举动,真真难受得紧。

这一句话引得贞嫔脸上一红,嗔怪道:“姐姐笑话我呢。”她双颊添了明艳之色,低垂着双眼,翘美的菱唇微微扬起,不好意思的问,“姐姐,皇上什么时候还来后。宫啊?答应陪我堆雪人呢。”她说着,又忍不出通过菱子的缝隙往外看,遗憾道,“昨天还下了一场雪,不知道能不能等到皇上来了再化。”

虽然心中感念贞妃救了齐衍,也知道贞妃此言无意,但容萧不知自己这是吃醋还是嫉妒,贞妃那两句话落到耳中,竟像刀割似的让她难受。

容萧强挤出一个笑来:“皇上这两日忙,我也见不着他。你好好养着,养好了才能去堆雪人,对吧?”

“是,皇上也是这么跟我说的。”丽嫔咯咯一笑,“前两天我跟皇上说药苦,皇上就让人给我送了腌梅子来。酸甜甜的,可好吃了。”

容萧怔愣一下,猛然觉得心中泛出些酸楚意味,听贞妃絮絮说着皇帝的好,于她就像是折磨一般。

“娘娘,您该回去喝安胎药了。”流光在一旁提醒道。

贞妃听锦宜如此说,关切道,“姐姐快回去吧,别因为我耽误自己身子。等我好了,再去找姐姐玩。”

流光这一句话让容萧心中松了一口气,抖出一个笑来,顺水推舟道:“那你好生歇着,回头我再来看你。”



出了凌绮宫,容萧长长呼了一口气才平复心情,却并未唤轿,取道去了淑仁宫。

流光扶着容萧慢慢走着,低声问道:“娘娘为何要去看沈昭仪?”

容萧并未回答她的问题,只反问道:“这几日请安,你瞧见太后留她说话了么?”

“娘娘这么一说,奴婢也觉着怪了。”流光一听,马上会意,“原来请安后,太后都会留沈昭仪用膳的。”

羊皮软靴踏在雪上发出吱吱轻响,衬得淑仁宫小径愈发冷清,容萧拢一拢身上纳绣洋红披风,淡淡道:“算起来,沈昭仪已有数月不承欢了。”

“她扬言要为宁妃戴孝,皇上再去,不是找晦气么?”流光道,“照奴婢说,娘娘也别去,她爱守丧便由她守去,没的冲撞娘娘肚子里的小皇子。”

自有孕以来,所有人便都全心全意的认为容萧这一胎一定是个男孩,且不说齐衍一口一个‘儿子’的叫着;便是旁人,从太后、敬嫔、郭嬷嬷到流珠、锦宜皆成日说是个小皇子,容萧拗不过他们,便也由着这么叫了。

笑着覆上小腹,容萧笑问道:“那依你看,沈昭仪为何要为宁妃守丧?”

“拼个好名声呗。”

“用自己的前途去拼名声,沈昭仪岂不是得不偿失?她是太后选出来的人,若此举有益。太后为何要冷淡她?”容萧笑睨流光一眼,反问道。

“那娘娘看。。。。”

“其一,她无心圣宠。其二。她对宁妃,心中有愧。”有什么疑虑从脑中一闪而过。让容萧来不及细寻,只得继续道,“这份愧疚,不是借宁妃之死上位,而一定是因为旁的什么。又或者说,她需要一段离开众人视线的时间。”

“那咱们今日去。。。。”

“皇上昨日下旨,抬穆敬梓的夫人沈氏为一品诰命。已有不少人暗羡沈昭仪好命。能有这样显赫的嫡母。”容萧微眯了眼,笑道,“可沈昭仪自己,怕是没那么舒坦了。”



跨入淑仁宫。沈昭仪已经在院中候着了,见容萧进来,行礼道:“给贵妃娘娘请安。”

“起来吧。”容萧挥一挥手,见沈昭仪略显局促,无意笑道。“方才本宫去瞧贞妃,正巧想起淑仁宫离得不远,便过来坐坐,怎么,没扰了你吧?”

“没。娘娘来,奴婢高兴还来不及呢。”沈团儿忙笑着请容萧入殿,她虽已升至昭仪,却位不及嫔,言辞中仍是恪守规矩,自称‘奴婢’。

容萧也不多言,便随她进去,淑仁宫内的装饰不及宁妃在时庄重气派,只是简单的布置。

容萧看着倒茶的采韵,问沈团儿道:“不是给你拨人了么?怎么还只这么一个伺候?”

“奴婢平日没什么事,也用不了许多人。”见容萧端起茶盏,沈团儿才自己捧了一杯,她换了身云燕细棉衣,倒比前几日明丽许多。

容萧不置可否,目光却扫过她不甚自然的小臂,问道:“你的手怎么了?”

“前天推窗的时候被蜡烛燎了一下,已经快好了。”沈团儿微一怔愣,笑道。

“嗯,虽然有太后照拂,但终归太后也不见得能一一看到,你自己一个人在宫里,多少要小心些。”虽然没与她说过几次话,但容萧知道,这沈昭仪看着怯懦,实则油盐不进,便索性打开天窗说亮话,“快到年关了,你若想家,便叫家里人来看看。”

沈团儿眼睛一亮,却转眼又暗了下去,低声道:“不必了,嫡母也是很忙的。”她虽从未提及,但也知道,贵妃定能将她身世查得一清二楚。

“你娘没有诰命头衔,是入不了宫的。”容萧叹息一声,又状似无意道,“不过一家之中,只要品阶不同,一时出两个诰命,也是有的。”

“娘娘,您的意思是。。。。”沈团儿声音有些发抖,不可置信的看着容萧。

“这件事成不成,关键还要看皇上。”容萧微微一笑,“这些月皇上一直没来,但心里可没忘了你,这不,本宫今日先来了。”

“奴婢,奴婢。。。。”沈团儿激动难抑,手中的茶盏也捧不大稳当,叮叮响着。

“你先别忙着高兴,这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关键还得你自己争气。”容萧缓缓开口,笑道,“宫中的踩低捧高你是知道的,你一向聪明,不用我教怎么做。”

“只要能让奴婢的娘挺起腰板过日子,奴婢这条命便是皇上的。”沈团儿此刻心中真的是感恩,太后对她好,沈氏对她好,不过是为了让她来争宠,以此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她在这金丝笼中困着,生身娘亲却在宫外被人使奴唤婢,熬得她夜夜难寐,她不敢反抗沈氏,是因为娘亲在沈氏手下,但如果真如贵妃所说,皇上赐娘亲诰命,哪怕不及沈氏,从此她娘也能喘匀一口气了。沈团儿跪在地上,对容萧叩首,“虽是皇上下旨,但奴婢知道,此事少不了娘娘帮衬,娘娘大恩,团儿一辈子不敢或忘。”



第一百二十七章 鸟逐金针长羽毛

【求订阅啊~~~】

大雪总是断续下着,偶尔天阴偶尔放晴,新年的气息越来越重,各宫各院忙着添置新衣,打扫宫苑,容萧的肚子也似吹气球般一日大过一日,因身子沉重,容萧也管不了许多内廷之事,除了人事决断,其余小事便直接交到惠、庄二妃及沈昭仪手中。

当然,这道旨意,便是借皇帝的名义发出去的。

惠妃自从贵妃有孕之后便气得大病一场,她从前飞扬跋扈惯了,总觉得阖宫之中无人能掖其锋芒,但如今眼睁睁看着贵妃从冷宫出来,接着又怀了身孕,实在是恨得牙根发痒。皇上又将内廷交由她和庄妃的手里,看似风光,却叫她愈发束手束脚起来,庄妃资历最老,已经压得她越不到前头去,如今又横空来了个沈团儿,成日跟屁虫似的在身后跟着,虽不轻易掺言,但只要说话,必是与她对着干人,让惠妃忙了大半个月,愣是一个人都没多插到后宫里来。

好在林平广在蜀中疏通河道的事宜已经按部就班,不日便要回朝;被皇帝变相禁足的贤嫔也终于完成的佛经抄写,分外低调的重回景仪宫,惠妃这才稍稍舒了一口气。

阖宫妃嫔都忙了起来,现在倒只有敬嫔最为轻松,便时不时到清宁宫陪容萧摸叶子牌,拆花笺,聊以解闷。

敬嫔入殿时,容萧正拨弄着内务府尚功局新送来的螺子黛,见敬嫔来了,笑道:“倒是巧,我这儿刚得了好东西,你便来了。”

“一到清宁宫来,臣妾就平生了好运气。”敬嫔玩笑一句,坐到容萧身边。与她一齐细细把玩。

示意宫人奉茶,容萧问道:“前几日圣旨点你一同协理内廷,是好事。你何必自己推脱了。”

敬嫔挑出一根螺子黛来,就着一边把镜细细描着:“有惠妃上蹿下跳的。臣妾何苦去添堵。况且沈昭仪也是个长袖善舞的妙人,臣妾乐得清静呢。”

挺得时间太长,容萧有些发倦,斜靠在红木卷云昭君榻上,笑道:“现在阖宫上下,人人忙得脚打后脑勺,倒显得咱们两个无事可做了。”

“娘娘将小皇子平平安安的生下来。比什么都强。”敬嫔唇畔安静的笑意比她远山双眉显得更加悠远,闲闲放下螺子黛道,“娘娘如今占着皇宠,怕什么呢。”

容萧淡淡一笑。道:“占着皇宠,也不见得能为所欲为,还是别脏了咱们的手好。”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敬嫔微一沉吟,抚住容萧的手道。“娘娘,您若有所打算,不防让臣妾来。别让她们的血脏了小皇子。”她沉静的面容在日光下愈发隐忍,嘶声道,“容相落难时。贤嫔父亲是怎么对待家父的,臣妾忘不了。我们李家虽不如她们刘姓显赫,但也不是任人欺辱的。”

容萧的手被她攥得有些发疼,却没有挣开,轻缓拍着她手背道:“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做那样的事。惠妃所作所为,不过一个妒字;贤嫔其人,也是逐利而走。她们虽数次害我欲死,但我却不想赶尽杀绝。”她伸手逗弄着青铜脚架上的白羽蓝眼巴丹鹦鹉,笑道,“但她们一门心思往死路上走,咱们也无须苦口婆心去拦。”

敬嫔蛾眉清扬,笑道:“听娘娘这么说,臣妾心里像吃了定心丸似的。”

容萧微笑,并不急答,只接过一边锦宜递上的安胎药,徐徐饮下,将最后一小点倒入丹巴鹦鹉的食碟中,笑着吩咐锦宜道:“去,将前几日皇上带的孝经拿来。”

“是。”锦宜屈膝领命,不一会儿便回返,手中多了一个锦盒。

容萧接过,颔首示意她退下,才将那镂空蝠寿花纹锦盒打开,取出一卷经文来,笑着递给敬嫔:“你且看看,是否认得这字?”

敬嫔见容萧如此,亦知其中必有玄机,忙接过她手中经卷展开,却见是一副刺绣经文,内容正是孝经,疑惑问道:“这是贤嫔绣的?”

“是,她一向聪慧,许是怕皇上再教她抄经,便直接绣了一副给太后。也是今日上午交到皇上手中的,皇上让我转交给太后。”容萧抬手继续逗弄鹦鹉,引着它啄取盘中吃食,微笑道,“你看太后会不会喜欢?”

敬嫔将手中的经卷又看了一遍,摇头道:“只怕要被送到库房去招灰呢,她抄得整洁,却说不出何处,叫人看着好生奇怪。”

容萧看着那经文上的簪花小楷,笑道:“你这么说是肯定的。因为贤嫔是左撇子呢,入宫几年,你见过她动几次笔?”

“这么一说,还真是。”敬嫔凝神细想,疑惑道,“可当初宫中选秀便有书画刺绣,她若惯用左手,怎么会不被发现?”

容萧凑近敬嫔,手指指在那些小字的处,笑吟吟道:“按理说,惯用左手之人,写出来的字都会向左倾斜,可你看这卷孝经,左倾之势都被尽数隐去,唯有笔力略显僵硬,是笔力不继之势。况且,”容萧将绣经翻到背面,指着边角处的细结道,“她虽右手刺绣,却不能打结,你看这个双扣,分明用左手走针。”

敬嫔细细看着,近香髻上的蓝白琉璃珠簪叮铃有声,问道,“娘娘有何思虑?”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