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上山没多久,就听到一个稚嫩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两位施主……可是去上真观的?”一个十二三岁的小道童从后面的追了上来,跑得小脸通红,气喘吁吁。
钱逸群站定等他,看他胸口起伏喘不上气的模样,颇为感同身受。他道:“小道长可是叫我们?”
“这山上又没旁人,自然是叫你们。”小道童倒是不客气,“施主可是姓钱?”
“正是。”钱逸群现学现用,笑道,“敢问仙长尊姓大号。”
“我叫陆小苗。”道童道,“赵当家让我在这里等你,没想到刚去林子里屙屎,你们便已经上山了。”
钱逸群见他天真烂漫,总算不怕上真观规矩太多太呆板了。他笑道:“那敢请小道长带路。”
“就一条路,咱们直着上去就是了。”陆小苗说着,三两步已经跨到了钱卫之前。
钱逸群见他步履轻快,身形自然,估摸着是练过功夫的。陆小苗带着钱逸群两人,也不必像刚才那般冲刺,呼吸渐渐平稳,脸上的红cháo也消散了。从他圆圆胖胖的脸上看,上真观的伙食应该不错。
“钱卫,给他拿点心。”钱逸群叫道。
钱卫当即放下行李,翻出食袋,取了一个块巴掌大的枣泥芝麻饼,递给陆小苗。陆小苗看了看钱逸群,脸上登时笑开了花,接过枣泥饼,放进嘴里便大嚼起来。
小孩子待人对事没有成见,极易收买。一个枣泥饼还没吃完,陆小苗已经将钱逸群视作亲人了,也不顾天色将暗,硬拉着钱逸群多走了十来步,去看三茅真君当年跪拜星斗留下的双膝泉。
双膝泉形似人的双膝跪出来的石窝,汩汩出水。山上道人编了个故事,套在了三茅真君头上,竟也有人真的相信。若真是真君跪出来的,那他身形恐怕得有两个刘宗敏那么大了。
“这泉里有一种石蟹,泡在酱油里,最好下饭。”陆小苗掬起一捧水,咕嘟咕嘟喝下肚子,咦了一声,“怎么今rì的水不甜了?”
钱逸群也跟着喝了一口,泉水清冽甘甜,颇有回味,当下道:“还是甜的,因你刚吃了枣泥饼,就尝不出来了。”
陆小苗长长喔了一声,道:“难怪老师父们说:高下相形,原来是见过了高的才知道的低的。我以前还只道这泉水是天下第三甜的东西呢。”
钱逸群敛容生敬。看来上真观果然高道坐镇,就连这种小童都能将《道德经》里的东西用在生活中,有所感悟。他拉着陆小苗的手,继续上山,边问道:“那天下第一和第二甜的东西是什么?”
“嘿嘿,你不知道了吧?”陆小苗一脸神秘,“别说出去啊。”
第三章上真观
“绝对保密!”
“陈伯给赵当家煮的水泡蛋是天下第一甜,”陆小苗忍不住道,“我偷偷喝过一口!”
钱逸群大笑:“那第二甜的呢?”
“是北麓的拄杖泉,就在宁邦寺后面。”陆小苗道,“不过赵当家说,等闲别去那边,那里有两个和尚很讨人厌。”
钱逸群点了点头,问道:“赵当家是哪位啊?”
怎么这称呼听上去像是土匪山寨一样……
“赵当家就是监院师父呀。”陆小苗满脸优越感地看着钱逸群,“你不知道么?”
“那不是该叫监院大师么?”钱逸群在陆小苗的脑门上轻轻弹了一记,“不尊师长。”
“大家都这么叫。”陆小苗捂着额头抗议道。没走两步,他又叫了起来:“看,那就是半山泉,泉上那座便是得仙桥,你去走两趟吧。”
钱逸群顺着陆小苗所指一看,果然是见一道溪流从半山之中涌出,渐渐阔达,直至两丈来宽。道人们在上面架了两根原木,用绳索捆扎紧致,便叫做“桥”。
“过桥便能得仙,那仙也太不值钱了。”钱逸群一笑道,“咱们快些上山吧,天要暗了。”
陆小苗嘟囔两句,快步朝山上走去。
穹窿山古树参差,修竹成林,时而有倦鸟归巢扑棱声响,时而有泉水叮咚下落成雷。钱逸群走在山间,颇有出尘之感,心中暗道:这真是人间仙境,红尘蓬莱,若不是天下将亡,我便是在这里当一辈子的道士也没什么不好。
他此时身受自然清洗,恬淡道心萌发,对于红尘中的富贵荣华,瞬间就看得淡了。
三人又走了一程,只见大路旁出现一条羊肠小道。这小道两边有翠竹无数,长到高处,便弯腰相向,好似两个新人对拜天地,又好似拱门廊檐,将这小道上空遮蔽得严严实实。
钱逸群心中赞叹:这才是天地造化之路,只是不知道通往哪里去。
此时山上光线暗了,这羊肠小道看上去幽深莫测,颇为神秘。钱逸群也不敢乱闯,万一在山中迷路总是不妥。他又在脑中搜寻记忆,可惜上一次来穹窿山已经是十年之前了,脑中记忆早就模糊不清,也不知道当时有没有这条小道。
陆小苗见钱逸群停步,便道:“这是往茅蓬坞里去的,没什么看头,咱们快走吧,前面就是三茅峰了。”
钱逸群哦了一声,茅蓬坞他是知道的。因为当时年幼,家里人看得紧,没有去过罢了。
三茅峰是穹窿山的主峰,也是吴中第一峰。西汉初元年间,有茅盈、茅固、茅衷兄弟三人,在穹窿山修炼皆得道,人称三茅真君,建有茅君殿。到了汉平帝时,有道人在此正式修建了上真道院。北宋天禧年间,宋真宗下诏将上真道院改为上真观。南宋时又拓地八百亩为道产,一时兴盛。
在元末时候,上真观毁于战火。明初时重建,殿宇多达数百间,香火鼎盛,为江南道教第一丛林。然而两百年下来,曾经的辉煌已经远去,眼下的上真观大多破败,曾经的内院门墙已经成了大门墙,仅存三茅峰下的主体殿宇,至于其他别院、下院,早就被拆得痕迹都不留了。
钱逸群站在了上真观大门前,抬头看了一眼黑底金字的匾额,上真观的“真”字几乎但不可见。“观”字上还有被刮过的痕迹,或许有人以为这字是贴的金箔。门墙上的红色涂层斑斑驳驳,褪色不一,就和山门一样带着一股破败萧条。
——真人修行不会在乎这些表象的。
钱逸群暗暗对自己说道,抬步便要往里走。
陆小苗已经叫了起来:“甄爷,甄爷!钱少爷来了。”
不一时,门后转出一个道士来。此人年约四十开外,蓄着小胡子,脸色蜡黄,一身蓝色道袍洗得泛白,不住拿眼打量钱逸群。
钱逸群记得铁杖道人交代的礼数,连忙上前稽首行礼道:“弟子钱逸群,特来求见监院大师赵真人,还请甄爷引荐。”
甄道士嗯了一声,又横眼看了钱逸群,转头对陆小苗做出一副凶狠狠的神情,道:“都敲过了静板,再叫就罚你跪香!”
陆小苗转身做了个鬼脸,不让这甄道士看到,又朝钱逸群道:“我先回去了,rì后有空来找我玩。”
甄道士在陆小苗的屁股上轻轻踢了一脚,道:“快走吧你。”他又收敛容貌,对钱逸群道:“眼下已经敲了静板,我带你去监院丹房,切莫高声。”
钱逸群颌首致意,不敢扬声。
观中敲了静板之后,所有道众便都在自己丹房修行,准备休息。各处殿门也都紧闭,只从门窗的缝隙中流露出一星半点的长明灯火。
甄道士带着钱逸群沿着门墙,穿过月门到了东面的别院,正是道士们休息的区域。前面的屋舍之中多是通铺,里面隐隐传来道士压抑的聊天声。越往后走地势越高,屋舍越小,却有矮墙、篱笆、灌木分割,住的是观中地位较高的道长。
监院的丹房在最里面,是一栋三间开面的大屋子。屋子已经靠着三茅峰,种了一片高大银杏树。前面有一方菜园,用青藤编成篱笆,做了个半腰高的柴扉,打理得干干净净,颇为不俗。
甄道士站在柴扉外,轻轻拽了拽门上不起眼的麻绳,不一时便有个十六七岁的道童小步疾走出来,开了柴扉:“甄爷,可有事么?”
“赵当家关照的那人我领来了。”甄道士对那道童倒是客气,也没托大。
“辛苦甄爷,我带他进去就是了。”
甄道士点了点头,打了个稽首,转身便走。
那道童借着最后一点微光打量了钱逸群一番,道:“我是赵当家的侍者,名叫随风。”
“在下钱逸群。”钱逸群道,“这是我家长随,钱卫。”
“你先随我进来,让他在门口等着。”随风道。
钱逸群当下脱下了竹箧,揉了揉肩膀,活动经脉,跟着进去了。
随风推开正门请钱逸群进去,原来里面还有一道内廊。监院的丹房处在正中,却是房门紧闭。左右耳房是侍者的卧室和杂物间。
“老爷正跟人说话,你且等等。”随风道。
钱逸群正要答应,只听到屋里传出一声问话:“谁在外面?”
随风躬身对门,朗声道:“秉老爷,是吴县钱公子到了。”
“这么晚才到,真当自己是豪门贵戚么!”监院说得中气十足,暗含威严。他又道:“让他进来。”
随风这才推开门,侧让一旁,道:“师父让公子进去。”
钱逸群心道:我听到了!我还听出这牛鼻子老杂毛不怎么欢迎咱!
第四章狗屁监院
钱逸群进了门,见室内倒是宽敞,偌大的丹房由一面花板格成两间。外间高悬一个“道”字,字下是一张供案,上面檀香正浓,两边高烛通明。
案前有一方蒲团。蒲团上坐着一个头发花白的中年老道,一脸横肉,耷拉着眼皮,眼圈乌黑,一抬眼一说话便挤在一团,好像人人都欠了他百八十吊铜钱。这老道看了一眼钱逸群,就像是看一坨排泄物,指了指屋角,示意他先战过去。
钱逸群心中不爽,却想人在矮檐下不得不低头,只得挪步过去。正好可以看见这监院老杂毛左手边跪坐着一个年齿更长的老道士。
那老道士头发已经全白了,却不是令人钦羡的皓白长发,反倒有些营养不良的干枯。他脸上皮肤松弛,包着骨头,额角颧骨都是老年斑,也不知道真实寿数到底几何。
吴中山水养人,道士又多惯常养生,年岁过百者并不罕见。钱逸群不知道这老道来路,只觉得这干瘪的身体越看越耐看,总觉得生得极好,就该长成如此模样。反倒是再看监院杂毛那身赘肉,肚子隐隐隆起,怎么看都不像是个修行有成的道德高士。
“我每年每岁大把银子给你,亏待你了么!”监院一张臭脸继续对那老道士说话。
老道士垂着头,一脸虚心受教,也不说话。
“让你干点活有怎地?不过两三天便做得了的事,难为什么?”监院嘴皮翻动飞快,眼睛一斜,“明rì让你那徒弟过来开始干活,不得有误!听到没有?”
“是是是。”老道士躬身拱手,连连点头。
“也不知道你怎么教的徒弟,竟然敢当面辱骂我!”监院吹胡子瞪眼睛,一个宽厚的肉下巴上下滚动,“回去要重重责罚他!”
“对对对。”老道士连声应道。
“你打算怎么罚他?”监院缓了口气,问道。
“您说。”老道士头也不抬便答道。
“我说什么?那是你徒弟!你说!”监院气呼呼地撑着膝盖。
“弗晓得。”老道士总算抬起了头,看了一眼赵监院,悠悠道。
钱逸群看着这老道人认真的模样,心中忍不住就想笑。
“打他板子!罚他跪香!打扫茅厕!还有山后五亩菜园子给我翻出来!”赵监院扬高声响,忿忿道。
“好好好。”老道士丝毫没有讨价还价,一口应承下来。
赵监院见他要起身,又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