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贵名媛》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清贵名媛- 第1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喜哥儿和乐哥儿依旧呼呼大睡,不被雷鸣所打扰,和刚刚在船上完全不一样。丽姐儿又看了看两个弟弟,微笑了。这两个小子,还真是的。

慢慢地雨势平静下来,雷声也不再,天光微亮,江水也似乎不再躁动不安了。徐熹、林氏还有丽姐儿一边喝茶,一边赏景。

这景色难以言喻,丽姐儿真的很享受这种生活,很是淡然。外面的雨帘将一切山水罩得朦朦胧胧,很是神秘;青色的山,绿色的水,碧色的竹,这幅画面,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一切都体现着一种安然,令人的心灵得到慰藉。

过了一个时辰,雨停了,江水暴涨,却流速缓缓,丝毫没有几个时辰前的焦躁不安。徐熹和林氏都松了一口气,看样子,在天黑前能感到下一个靠岸之处。

一家人在登船之前,徐熹还不忘在茶寮买了一包野茶,打算回家也给祖父尝尝。这种味道,可遇而不可求,不是有钱就买得到的。

登船之后,两条小船又再次出发。这回丽姐儿不难过了,两个弟弟似乎也不难收了,只知道闭着眼睛呼呼大睡。赵嬷嬷也不是那么难过了,虽然还是虚弱、不精神的样子。

两条小船这回行驶出奇得快,只不过船舱众人都没什么感觉,只觉得外面天光大亮,哪怕不见太阳,也心情倍感敞亮。

不多会儿,船娘端着大铁锅进来了。丽姐儿知道,船娘定是觉得众人耽搁了午饭,是来给大家做吃食来了。

果然如丽姐儿所料,船娘又做了一锅鱼。其实大家早就饿了,只是碍于徐熹和林氏这样的主子都没有说什么,她们做下人的自然是不能逾越过主子,发牢骚了。

林氏也似乎才想起来大家都没有用过午饭,就催促大家不要讲什么礼数,出门在外,怎么方便怎么来就好。于是,大家主仆尽欢,吃了一顿热乎饭。

晚上,小船停靠了。这一天,大家都被折腾到了,所以都早早钻进了被窝,歇息了。也许是白天睡多了,丽姐儿一直睁着眼睛在黑暗中苦苦思索。

这也是这些天来丽姐儿一直在思索的。如果现在是在一个自己所不知道,或者是历史中没有、不存在的王朝。那就解决自己即将或者将来肯定会遇到的问题就好了。可是现在要真的是明末,是不是要和祖父还有父亲说尽早避难呢?自己一个小娃娃,会有人相信吗?

转念一想,现在至少不是明朝,毕竟皇帝不姓朱啊!可是又看到了辣椒,这不是郑和下西洋的产物?丽姐儿又被自己的问题给绕糊涂了。

第三十章 金锁(上)

总之,丽姐儿没有想明白问题,反而顶着一双熊猫眼起床。林氏只觉得丽姐儿还没有从晕船中缓过来,很是心疼。丽姐儿看着林氏软软的眼神,就撒撒娇敷衍过去了事。

总不能和林氏说女儿在忧愁时代的命运吧!恐怕林氏到时一定会请和尚道士来给自己做法,才不会顾忌现在是在船上的境况呢。

赵嬷嬷倒是完全恢复了以往的样子,也不难受了,脸色也红润了。这倒是让一路同行的人都高兴起来。尤其高兴的就是林氏,丽姐儿和丹桂三人。

林氏自是不必说,自己的奶娘,从小照顾自己,当然希望奶娘一切都好。丽姐儿很喜欢这个善良又唠叨的老人,经常给自己做好吃的,也不因为有自己有了弟弟而偏心。这个时代,哪有不重男轻女的啊,自己的爹娘和赵嬷嬷也算是头一份儿了。丹桂的心思也和主子们的差不多,赵嬷嬷一直对自己不错,不打不骂,也不排挤踩踏,更何况近来都是自己照顾赵嬷嬷,要是嬷嬷身子好了,自己也能松口气。

丽姐儿吃过早饭,就开始补眠,也不知睡了多久,就觉得眼前一片光亮。迷迷糊糊地睁眼,看到的是大家都在歇息的睡颜还有正照着自己秋阳。

已经是深秋,阳光却还是焦灼,让人不可直视,只能眯缝着眼睛轻轻一扫。丽姐儿悄悄地凑到窗子旁,轻轻地推开,“吱呀”的动静令心虚地丽姐儿担忧地看向熟睡的众人。这窗子总是响,真是令人懊恼!

丽姐儿收了心神,专心致志地看江景,那是一片金色。明晃晃地阳光洒在江面上,将江水变成金水,渚江好似幻化成一条金色的龙,温顺而安详。

丽姐儿不禁想,这渚江如果是一条龙,肯定是条变色龙,有时是黑色,有时是月光色,有时是绿色,有时是黄色。丽姐儿在自己的想象中,微微翘起了嘴角,看着静静移动的山石流水,花草树木,丽姐儿都没有察觉赵嬷嬷惊恐的眼神。

赵嬷嬷看到的是自家的小主子大半的身子探出船舱,一个慌神,就会掉入江水,永不相见。赵嬷嬷猛地向丽姐儿扑去,全然不见老态。

丽姐儿觉得自己一下子掉了下来,还没反应过来,就被赵嬷嬷紧紧抱着不放手。

“我的小祖宗,想看风景就和嬷嬷说,可千万别再这么吓嬷嬷了,嬷嬷的心刚才都差点跳出来。”赵嬷嬷确实是被吓倒了,不管不顾地大叫起来。

丽姐儿虽然觉得赵嬷嬷有些小题大做,可是看到赵嬷嬷确实是担忧自己,也就乖乖认错。在嬷嬷面前,没有必要说什么自己的立场与决定。反正是对自己好,而且就这点小事,顺着嬷嬷的心意又能怎么样,也许刚才的情况,确实很危急也说不定。

只不过,赵嬷嬷一嗓子却把满船舱的人都给弄醒了。林氏的睡眼不再朦胧,有的只是惊恐,这种惊恐的神色令丽姐儿很是惊慌,不知道该怎么做。

“丽姐儿闷了,娘亲清楚,可是丽姐儿可以叫醒个人帮你开窗,同看风景。你看,幸好赵嬷嬷醒了,看见了,丽姐儿没什么事了。要是丽姐儿你真出了什么事,为娘也不活了,肯定和你一起去了。”林氏说的话不再是柔柔弱弱的了,而是斩钉截铁,威胁加逼迫了。

丽姐儿开始反思了,自己到这个世界真的做了那么多让林氏觉得自己不好养活的事情了吗?

林氏看着不说话的丽姐儿,以为女儿是因为自己刚刚的话吓住了,反而心软了,又好好地哄了一回。可丽姐儿是真的不敢再打开窗子看江景了。

事后,丽姐儿才知道自己看江景的姿势在身后的人看来,是大半个身子向前倾,随时都有可能掉到江水里的。

于是,丽姐儿是彻底的老实了,也不再趁人不注意去开窗看江景了。

明天一早就要登岸了,这让林氏松了一口气。这趟水路走的不顺,还是上了马车才好。

而这一晚,丽姐儿躺在赵嬷嬷的膝盖上假寐。赵嬷嬷摩挲着丽姐儿软软的头发,盯着油灯发呆。

林氏到底是和赵嬷嬷在一起的时间长,知道嬷嬷这是又在想自己的奶兄了,那个五岁就被拐子拐走的孩子。

林氏看见女儿睡着了,就对着赵嬷嬷道:“嬷嬷还在找奶兄吗?”

赵嬷嬷从思绪中回过神来,转头看向林氏,道:“媛姐儿,嬷嬷还能找到他吗?”

林氏看着赵嬷嬷失魂落魄的样子,赶忙握紧嬷嬷的双手,道:“会的,会的,一定能找到。兴许当年那拐子将奶兄卖的远了才找不到,这回到了蜀州,我一定会让我家相公派人好好找的。要是还不行,我就去求太公公。太公公他老人家的生意遍布各地,人脉也广,定是能找到的。”

“媛儿姐”赵嬷嬷声音哽咽,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嬷嬷别哭,您老存着念想,就一定能找到。再说当初奶兄丢了也是因为嬷嬷您没日没夜地照顾我,我都知道的,我定会帮您的。”林氏很难过,这么多年看着赵嬷嬷一个人冷冷清清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一旁的丽姐儿听得也伤感起来,只是还维持着熟睡的表情。这恐怕是在这个世界,自己练得最好的本事了。

“我还记得嬷嬷说过奶兄是带着百日的金锁被拐子拐走的?”林氏问。

“是啊,那还是他爹生前给打得。那金锁上一丝花纹都没有,只镶有一块小小的红宝石。那红宝石还是当年太太赏给我做嫁妆的。”赵嬷嬷满脸泪水。

“那金锁恐怕是入了那拐子的眼,才有奶兄的一劫。”林氏猜测。

“本以为是我那冤家在天之灵护着儿子,没想到却是劫吗?”赵嬷嬷茫然地看着林氏。

“嬷嬷您放宽心,我一定会找到奶兄。”林氏自知语失,赶忙转移话题。

另一头,一个虎头虎脑的小男孩趴在一个破旧潮湿的小床上,把玩着一个镶有一颗小小红宝石的金锁。

小男孩懵懂无知地对旁边一个缝补衣衫的女子道:“娘,我们攒够钱去救爹了?”

那女子沉默。一旁稍微年长的女孩子道:“虎头,别烦娘,娘累着呢!”说着一把抢过金锁用布包起来,接着道:“也别总把爹的东西拿出来摆弄,小心弄坏了。”说着,麻利地将包着金锁的麻布包塞进箱子里。

那女子直勾勾地看着那藏着金锁的箱子发呆。在烛火的映衬下,那女子的脸色异常的雪白,仔细看,正是那给林氏一行人做鱼汤的船娘。

第三十一章 金锁(下)

这一天是个出奇的好天儿。柔柔的风,暖暖的太阳,连江水都格外的温和。丽姐儿很兴奋,下午就要登岸了,再乘个四、五天马车就要祖宅了。那里会是什么样子的,丽姐儿不禁暗暗地想。

原本是一大早就要登岸的,可是偏偏即将要靠岸,却遇见了熟人。听说是徐熹的往日同窗,非要拉着徐熹在江中一游。徐熹本要推辞,可那人好不知礼,偏要徐熹一起,要不然就是瞧不起人。徐熹本就要恼了,可是想到人在外乡,还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顺着友人的意思忍了。

徐熹与友人临行前亲自来知会林氏。林氏听了之后,脸色很不好,总觉得这友人恐怕没安什么好心。于是林氏便命徐福紧随自家相公,千万要看情况随机应变,不能有闪失。最后,又好生嘱咐了徐熹,要他多小心,多留意。

徐熹心里很是熨帖,还是老婆好,于是本被友人搅坏的心情也变得好了。最后,徐熹去会友了。

徐熹走了,丽姐儿又坐不住了,特别想去甲板上看看。反正现在也不是行船之时,船也停在浅滩。最后,丽姐儿委屈的小脸到底是让林氏心软了,只好抱着丽姐儿去甲板一游。

出了船舱,就来到了甲板上,丽姐儿一双大眼睛四处瞧,林氏看到丽姐儿的样子只觉得好笑,总觉得自己抱着的是一个大玩偶,很是可爱。

眼前的景色不像是深秋,却像是春季。满目的绿,很是养眼。江水清澈见底,甚至可以看到鱼儿在水中休闲地游荡,很是轻松。丽姐儿不禁羡慕起鱼儿来,真是悠哉。

丽姐儿挣扎着从林氏的怀里挣脱出来,就慢悠悠地走到船舷旁,近距离地看着江水中的自己,展颜一笑。林氏也走过去,蹲在丽姐儿的身旁,瞧着水中的女儿,轻声地笑。丽姐儿转过头,看着林氏,道:“娘亲,祖宅附近能看到江吗?”

“这个娘亲也不知道,娘亲和丽姐儿一样,也是第一次回祖宅。”林氏实话实说。

那时,徐熹和林氏在京都刚刚成婚。按照常理本是要徐熹带着新妇回蜀州老家开祠堂告慰祖先,然后将林氏的姓氏正式录入宗谱之中的。可是,那时正逢林氏的娘家抄家流放,林氏心绪不稳,打算自请下堂。后来徐熹又被牵连下放到宁安县当一个小小九品官,即刻上任。所以,林氏并没有回过蜀州,也没有见过老宅,甚至连自己的姓氏是否录入宗谱都不知道。其实林氏对自己的姓氏是否录入宗谱这件事一点都不担心。在自己娘家没落之时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