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国医》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极品国医- 第4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犹豫再三,她决定单刀直入,抛开中间环节,直接找上市长孙建国谈谈。她跟孙建国是熟悉的,在几次宴会上都曾经同桌共饮。而前年,她还曾经找孙建国办过一个贸易手续,对方表现得很痛快。
  唐晓岚再次抓起电话给孙建国的秘书林庆勇打了过去。电话拨通良久,那边才接起电话,林庆勇的声音微微有些不耐烦的样子:“谁呀?”
  “林秘书,我是光明贸易公司的唐晓岚啊,有个事情要麻烦你……”唐晓岚的话还没有说完,就听电话那头再次传来林庆勇冷淡的声音:“不好意思啊,我正在开会,有什么事情改天再谈吧好,就这样啊,先挂了。”
  说完,林庆勇当机立断地就挂了电话。
  唐晓岚心里愤怒,旋即是一阵空虚和失落。曾几何时,她在安北市可谓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可如今却沦落到如此地步……找人办个事儿都这么难!
  她也算是当局者迷。侯森临案发,虽然唐晓岚非但没有被牵涉其中,还成功摘清了自己、一跃成为举报侯森临的重要人证和省纪委破案的功臣,可却成了不少人眼里的“祸水”,如今安北市大乱初定,各方心态都非常敏感、关系微妙,谁还敢再跟她有一丝一毫的牵扯?恨不能都敬而远之!
  这正是骆志远断定她如今在安北办不成任何事的主要因素。
  ……
  省纪委专案组基本结案了,侯森临和陈平被异地关押,马上就要履行司法程序。但专案组撤离了,邓宁临却没有立即离开。
  10月12日下午,骆破虏赶去京城为骆老祝寿,骆志远正在报社赶一个时政新闻稿,邓宁临的电话直接打到了他的办公室。
  “哪位,安北日报社时政新闻部。”宋建军接起电话,那边沉默了瞬间才低声道:“我找一下小骆,骆志远。”
  宋建军也没有在意,就将电话听筒放在桌上,抬头喊了一声:“小骆,电话!”
  骆志远哦了一声,走过来接起电话道:“我是骆志远,请问您是哪一位?”
  “小骆,我是邓宁临。”
  “啊,邓书记,原来是您。”听到邓宁临熟悉而沉凝的声音,骆志远的眸光顿时光亮了起来。
  


 第70章 邓宁临的邀请

  “小骆啊,有没有时间过来一趟,帮我针针灸!我这两天感觉有些腰膝酸软,头昏昏沉沉的,不怎么舒服。”邓宁临没有客套寒暄,直接道出了来意。
  骆志远其实知道邓宁临还没有离开安北市,继续住在安北宾馆三楼的05号房间,但却故作不知而为难道:“邓书记,我这两天手头上有些工作走不开,这样吧,我周末去省城帮您看看行吗?”
  邓宁临淡淡一笑:“我还在安北,还在宾馆住着,你要是晚上没事,就过来一趟。”
  说完,邓宁临就干脆地挂了电话。
  宋建军竖着耳朵听骆志远接电话,见骆志远扣了电话,才满脸堆笑没话找话道:“小骆啊,这人说话的口气我听着像个领导,谁呀……”
  骆志远笑了,“宋主任,也不是什么领导,是我同学的爸爸,找我有点事。”
  骆志远当然不可能跟宋建军说实话,宋建军这种人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势利圆滑、嘴巴极快,要是跟他实话相告,恐怕用不了多久,报社上下就会传遍骆志远跟省纪委领导“有一腿”的各种传闻。
  宋建军哦了一声,也没再多问。骆志远走回自己的办公桌后面,继续写自己的稿子。
  下午下了班,他想了想还是先没有回家,直接去了安北宾馆,找上了邓宁临。
  不管怎么说,邓宁临在他父亲骆破虏的事情上是出了大力的,居功至伟。加上邓宁临的身份摆在这里,省纪委的重要领导传召,他总得给邓宁临几分面子。
  邓宁临似乎是刚洗完澡,身上还穿着睡袍。他端着茶杯眯着眼睛坐在沙发上听收音机里的京戏唱段,听到有人敲门才起身去开了门。
  “邓书记。”
  “小骆,来,进来坐。”邓宁临的笑容很温和,一扫往常的威严和沉凝。
  骆志远来的路上一直在猜测邓宁临找自己干什么他不太相信邓宁临专程把自己找过来是为了针灸,针灸或许还是要针灸的,但绝不是主要目的。
  至于邓宁临没有离开安北市其实他已经从安国庆那里得到了确凿消息省委日前做出重要决定,让邓宁临出任安北市委书记。
  邓宁临是省纪委常务副书记,正厅级干部,位高权重,改任安北市委书记,不能说是重用、更不能说是升迁,只能算是一种平调。
  由省委的这种人事安排足以看出,省委对安北市长孙建国的工作是不怎么满意的,让邓宁临坐镇安北,无疑有“灭火”和“过渡”的政治需要。
  不过,就算是一种临时的过渡,邓宁临起码也要在安北市工作一年到两年的时间,否则,省委如是的安排就失去了意义。
  “小骆,喝茶不?”邓宁临作势要去泡茶,当然只是做做样子。他这种级别的领导干部,就算是再欣赏器重骆志远,也不至于亲自去为骆志远泡茶。
  骆志远对此心知肚明,赶紧恭谨道:“我不渴,邓书记,您千万别客气。”
  邓宁临呵呵一笑,“也好,你在我这里不要客气,渴了就去自己倒水。”
  “好的。”
  “小骆啊,我今天找你来呢,想跟你谈一件事情。”邓宁临脸上的笑容一敛。
  骆志远眉梢暗暗一挑,嘴上却笑道:“邓书记,领导有啥指示,我洗耳恭听呢!”
  “是这样,省委决定,由我来担任安北市委书记。明天呢,省委组织部就会来安北宣布任命。”邓宁临说到这里,就闭口不言,静静地望着骆志远。
  骆志远笑着拱手半开了一句玩笑:“那就恭喜邓书记了,安北现在这种情况,也需要邓书记这样的领导来压压阵!”
  邓宁临嘴角一挑,“我觉得你成熟稳重,在报社当记者,想必文采也不错怎么样,有没有意思跟我去机关上工作,给我当个秘书?”
  骆志远一怔,感觉非常意外。
  他倒是没有想到,邓宁临竟然相中了自己,想要让自己给他当跟班秘书。邓宁临走马上任之后,将他从安北日报社调到市委办工作,那不过是举手之劳的事情。
  旋即想想,邓宁临留在相对陌生的安北工作,身边也确实需要有值得信任的人可用。他想到骆志远头上,也不是不能理解的事情。
  在骆志远重生后的人生规划中,未来走向官场是必然的。既然邓宁临邀请,这显然是一次绝佳的入仕机会。
  但……
  骆志远犹豫了起来。按照既定的规划,在转入官场之前,他想要先发家致富,给不适合当官业已萌生退意的父亲和母亲的后半生留下一份殷实的家业,而他也完全有能力做到。而这,将是他们父子在骆家家族内立足的基础。否则,纵然骆老接受了骆破虏让之重返家族,在骆家,他们父子也仍然不会拥有真正的地位。
  所以,他才找上了唐晓岚,意欲跟唐晓岚合作,干一场轰轰烈烈的资本大运作。
  可如果答应了邓宁临,进入市委机关工作,有了市委书记秘书的官场身份,他就无法再在商海中打拼,邓宁临也不会允许他身边的工作人员经商。
  而记者则不一样了,丝毫不妨碍他“搞活第三产业”,背后掌控一个资本集团。此外,对秘书这种伺候人的差使,心高气傲的他心里多少有些排斥。
  见骆志远神色变幻,有些迟疑不定的样子,邓宁临微微笑了笑,“先不要急着回答,回去好好考虑一下,想好了再告诉我!”
  骆志远点点头,“好的,邓书记,那我就先回去了,我再好好想想,也跟家里商量一下。”
  实际上,骆志远已经做出了决断。但他显然不能当面直接回绝邓宁临。对方这本是好意,如若他说在当面,肯定就成了不识抬举,得罪邓宁临。
  而“拖”上几天再婉言谢绝,则就让人容易接受得多。说不定,邓宁临本是一时心血来潮,走马上任之后,遇到合适的人选,也就自动撇开了。
  回到家,骆志远随口把邓宁临的话说给了母亲穆青听。
  穆青几乎是条件反射一般地开口反对,态度还很激烈,让骆志远不禁诧然。
  “志远,咋不干这种伺候人的活儿!市委书记的秘书,看上去风风光光,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穆青一把抓住骆志远的胳膊,“当记者就挺好,妈只求你平平安安的,过一两年找个媳妇成家立业,给妈生个大胖孙子,妈就知足了,也不求你大富大贵什么的。”
  


 第71章 邓宁临上任

  母亲的反应如此过激,骆志远先是一怔,旋即醒悟了过来。
  其实秘书不秘书的,穆青也没有太深的认知。只是她不想让儿子涉足官场,尤其是呆在掌权者的身边。官场险恶,变幻莫测,不一定哪天就会天降横祸在掌权者身边,好处未必能捞到,但风险却是可以预见的。丈夫骆破虏的遭遇,就是例证。
  穆青不愿意让儿子重蹈丈夫的覆辙,所以坚决反对儿子去市委工作。
  “妈,您别担心,我还没有答应邓书记。”骆志远没法跟母亲在这个问题上进行沟通,想必一时间穆青也很难转过这个弯来,说了也是白说,只得笑道:“我其实暂时也不想进市委办工作,还是以后再说吧。”
  穆青这才长出了一口气,“那就好,不过,你好好跟邓书记说,别得罪了人家,人家邓书记也是一番好意,千万别让人家领导觉得咱不识抬举。”
  “嗯,我明白的。妈,您去忙您的,我回房休息一会。”骆志远起身离开餐桌,进了自己的卧房。
  他躺在床上,开始从头至尾梳理自己准备跟唐晓岚合作的资本运作计划。
  他相信唐晓岚会同意合作的,因为他深知唐晓岚的野心。以他对唐晓岚的了解,唐晓岚应该不会放弃这样的商机。
  选择唐晓岚作为“合作伙伴”,骆志远也经过了慎重思量。两人共过患难,也算是有些情分,互相信任,这是能长期合作下去的基石。而他最终还是要弃商从政的,唐晓岚是企业管理和资本运作的行家里手,有她在台前掌控一份产业,日后的发展壮大可以预期。
  邓宁临出任安北市委书记,是骆志远对这个计划充满信心的重要因素。邓宁临上台伊始,急需做出政绩得民心、掌握安北局面的同时稳定人心,而摆在他面前迫在眉睫的就是两个国有毛纺织厂的资产盘活和职工安置问题。
  这个时候,如果骆志远给他送去一块“解决问题的蛋糕”,加上两人的“私交”,邓宁临想要不动心都难。只要骆志远能让邓宁临相信计划的可行性并做好基础性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让邓宁临看到成效,就会获得市委市政府的强力支持。
  而另外一个因素便是骆志远前世的记忆和前瞻信息了。严格说起来,这并不是骆志远的“原创思路”,而是经过有人运作成功的实战案例这个实战案例就发生在一年以后。
  邻市有个赫赫有名的民营企业大老板,其资本实力在全省都首屈一指。而在他的发家史上,一次成功的“日用品换汽车”易货贸易,为他攫取了第一桶金。这人在发家之前,不过是一个定期坐国际列车跑到俄国去兜售贩卖皮衣的小贩,那种小打小闹的二道贩子。
  这人某日突发奇想,主动找上俄国某品牌汽车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