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好眉弯》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月好眉弯- 第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你也是个伶俐人,我说话一向不爱兜圈子。”老太太轻声道,“这眼看着世道乱了,咱们家都要搬到乡下去,你那个男人做了什么混账事,我也不算在你头上,如今你就跟在我身边伺候着,若是真的有一天那人冒出来对付秦家……”

“我明白。”凝翠红着眼睛道,“凝翠本就是老太太的人,自然知道该怎么做。”

“你是个苦命的孩子。”老太太的眼也红了,伸手拍了拍凝翠,又道,“你放心,你那孩子我自然会照顾好,让他去大房……”

“老太太的大恩,凝翠一辈子也没法报答,”凝翠又跪下磕头,哀声道,“只是经了那一遭,我只求小豆能一生平安,再没有其他念想,求老太太,若是我去了,让小豆跟着三房。”

老太太愣了一下,轻笑出来,“我就知道你是个聪明的。”跟着大房看上去虽然风光,可余氏和孙蕙两人却是难缠,她们都是那种虽然面上和善,一旦遇到什么事,却是能狠下心的主,三房的孙氏平日里看着脾气不好,却不过是打两下骂一顿,也就过去了。

凝翠虽然多年没在秦家,却对秦家的这几房妇人再熟悉不过,她也不说什么,只是一劲儿的磕头,声音响得刘嬷嬷都皱了眉头。

“得了,就依你。”老太太挥挥手,淡淡道,“你是我屋里出去的,我自然要多看你一眼。你自己心里明白就好。”

凝翠又是一番谢,老太太却有些疲惫,招手让她下去。

秦家在准备了十天之后,终于出发了,秦柏和秦熙留了下来,秦焘作为家里的男人,跟着一起回乡下去。老太太带着大房和三房的妇人们,二老太太带着秦浅,离开了生活了几十年的京城。【本卷结束】

向来萧瑟处 第九十七章初临老宅

白镜非常生气!

她早就该知道,秦熙那个一本正经的人怎么会忽然甜言蜜语起来,还邀请她赏雪观月,甚至还要饮酒助兴……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被幸福冲昏头脑的白镜很快被迷魂汤灌得分不清东南西北,结果第二天醒来就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前往乡下的马车上,旁边是笑眯眯的秦浅和二老太太,而她们的马车早就离开了京城老远!

白镜懊恼的想打人,却在二老太太面前只得堆出笑脸,还要被秦浅这个小没良心的嘲笑,气得她差点把帕子咬破了。

老宅子离京城稍远一些,白镜虽然生气,却也没有办法再回去,毕竟马车不可能因为她的任性而停,秦家也没有多余的人马送她回去,一切都得等回到老宅子,安顿好了,才能再做打算。她只好陪着秦浅聊天解闷,一路上倒也不算无聊。

家中的大件和仆人们都已经在头一天先行过去,老太太身上不好,二老太太也禁不住长时间的颠簸,马车从早上出发,到了中午的时候,便在沿途的一个小镇子上停下来休息,顺便吃点东西,这都是一早准备好的,镇子里前前后后也都因为这个派了人去打扫,只等着她们过去歇脚。

老太太下了车,一路抱怨着天气太冷,又埋怨镇子太破烂,茶馆里的桌椅不干净之类。

凝翠现在算是老太太的贴身媳妇,立在旁边陪着笑道,“知道这地方不干净,也不敢让您吃外面的东西,茶水点心都是咱们准备好了带过来的,不过是借这地方歇歇脚罢了。”她说着,端过来一只大托盘,里面是八样点心,居然还是微微冒着热气的。

“今儿出来的那么早,还现做了点心么?”二老太太似乎也有些吃惊,心情不觉稍稍好了一些。

“回二老太太,知道您不吃隔夜的点心,这都是今早上现做的。”凝翠笑着道,她声音清脆,说话利落,一点都不像一个孩子的娘,倒是比那些小丫头更加甜美些,听起来让人觉得舒心,“我跟刘嬷嬷一早就商量过这个,都觉得这外面的东西不过就是个稀罕,看看便罢,却是吃不得,咱家里从来样样做的精细,如何能吃的外面这些糙米棒子面去,没得吃坏了肚子,反倒不妙。也是因为这个,我今儿就早起了一会儿,匆忙做了几样简单的,虽然比不上家里厨子的手艺,总是干净些,咱们在路上就少了那些讲究,随意吃上一口,垫一垫就好。”

二老太太眯了眼,看着那叠冒着热气的蒸饺道,“这还是热乎的?”在马车里总是不如在家里暖和,这会儿虽然并不算冷,手脚却也难受些,二老太太本来不想吃东西了,如今看到热腾腾的点心,忽然又觉得有些胃口了。

“方才我把它靠在炉子旁放着,这会儿还有些温度,这大冷的天儿,吃点子冷点心可不成。”凝翠忙指着二老太太看的那盒道,“这是虾仁儿蒸饺,我听说您不爱吃其他肉,就做了虾的。”

老太太眯着眼看凝翠,半天才微微点了点头。凝翠忙把那八样点心摆了出来,又端上来苏叶汤。“外面不比家里,勉强用些苏叶汤吧。”

二老太太笑着点头。“难得你想的这样周到。”若是单那八样点心倒也没什么,这洗手的都准备好了,却是难得了。

老太太总算觉得舒服了些,用苏叶汤洗了手,偏头过去看那几样点心。“刚才在车上晃得难受,这会儿不想吃甜的,腻口。”

“不如试试这个?用芝麻盐儿做的,酥脆口儿。”凝翠给老太太夹了一块点心,老太太吃了一口,终于笑了。凝翠又细声将几样点心介绍了一遍,甜的,咸的,香的,软糯的,爽脆的,居然各样都有。茶也是按照大家的喜好各自准备的,就连给秦浅的茶都是她喜欢的那种。

秦浅喝了茶,心里开心,跟着看那些点心,却是越看越心惊。这哪里是早起了一会儿就能做得的,光那些料就得是头几天准备下的。不光味道各异,样子也都漂亮整齐,做成树叶、花瓣的造型,让人看了就有食欲。

二老太太看着桌上的点心,叹了口气道。“这哪儿是几样简单的,可是费了不少功夫,难为你了。”

“二老太太这么一说,”老太太笑着扭头看凝翠道,“我倒是该赏你点什么了。”

凝翠听了慌忙摆手道,“这些料都是头几天刘嬷嬷给的,她知道老太太出门肯定是吃不惯外面的东西,又因为最近太过忙碌,有些顾不得这些,便把它们都交给我,让我去做来的。我不过是将它们做出来,刘嬷嬷配料想点子才最难得。”

老太太看着她笑了,扭头看着也舒展了面容的刘嬷嬷道,“瞅瞅你调教出来的人,真是不一般。”她心里也有些感慨,若不是当年透碧做下的蠢事,自己怎么会收拾周家的人,这么个伶俐人必定会一直留在自己身边,只是如今却……

刘嬷嬷跟着道,“都是老太太一手教出来的,我一个老婆子能干啥。老太太快趁热吃点,这地方怎么贼冷贼冷的,风都往袖口灌呢,还不如咱们车上暖和。”

凝翠也帮腔,劝众人快些吃了东西好上路,秦浅吃了一块糯米点心,又吃了一个蒸饺,白镜虽然还是惦记着秦熙,却也被凝翠劝着吃了两块,低声赞道,“这手艺,怎么感觉比家里那些厨子还要好。”

“凝翠姐姐之前可是老太太跟前离不了的人。”秦浅低声道,“如今也是见识了,且不说这些点心上费的心思,光一路带着的那些苏叶汤,就得花多少功夫,也不过是给我们洗个手罢了。这些还真不是一般人想得到的。”

“哎,” 白镜小声叹道,“我算知道为什么老太太看不上我了。我是比不上这位凝翠姐姐,望尘莫及。老太太之前那么说我,还真一点都不冤枉,她身边有这么个伶俐人,我们这些粗笨的,看上去可不得招人嫌?”她想了想,忽而凑近了秦浅道,“你说,这凝翠姐姐是不是比大嫂还要高明些?”

白镜虽然是个没心眼的,却也禁不住总被人拿来和孙蕙比较,两人都是孙媳妇,她女红不如孙蕙,贤惠也不如孙蕙,在孙蕙面前总是觉得平白矮了一截,心里自然是有些憋屈,如今见了凝翠,忍不住说这种话,却是让秦浅忍不住笑出来。

见秦浅就要开口,白镜忙阻止她说话,“得了,是我犯浑,说了这话。给我留点脸吧,反正她们俩我都及不上。”她微微红了脸,低声转移话题道,“老太太既然这么喜欢凝翠,当初怎么会让她嫁那么远了去?”

秦浅听了这话,忙四下打量,见没人注意她们俩,才对着白镜的耳朵轻声道,“二房的周姨娘,就是凝翠姐姐的亲妹妹。”

白镜愣了一下,立刻明白过来,她家虽然不如秦家那么麻烦,却也有这样的事情,自然知道自己差点犯了忌讳,忙闭口不再说话,又给秦浅夹了块点心,堵了她的嘴,秦浅笑了,低头吃东西。

众人吃过了点心,又喝了一回茶,终于觉得有些冷,决定继续赶路,却看见大房的嬷嬷走了过来,低声对余氏说了些什么,余氏皱起了眉头。

“怎么了?”老太太扬眉,余氏这副表情,肯定没好事。

余氏忙起身答话,“没什么,只是我们那辆马车上的炉子刚才装炭火的时候不小心弄坏了一个,不能用了,一会儿怕是车上会有些凉了。”

老太太皱了眉头,“怎么会出这种漏子,那些管事的呢。”

“这两天事情是多了些,”余氏低声道,“管事的本就辞了几个,留下的事情就更多了,也是一时没顾上。再者,现在罚他们也来不及了,也没带个备用的。”

老太太盯着她半天,才道,“起码还得两三个时辰才能到老宅,你打算和你媳妇冻死在马车里面吗?”

余氏一时说不出话,只得立在旁边听着。马车是刚够用,并没有多余的让她们换,这样一来,倒是不好办了。

“不能凑合用么?”孙蕙低声问旁边的婆子道。

“怕是不成,这炭火可不是玩的,若是烧了起来,就糟糕了。”婆子低声道。

众人沉默。

半天,老太太才对余氏道,“你们娘儿俩去跟三房挤一挤吧。”

“我那儿也不算宽敞。”孙氏嘟嘟囔囔地道,“溶儿现在离不得李嬷嬷,最多,也就挤一个人。”

二老太太也没发话,秦焘跟着老太太一起,白镜却因为秦浅求情,跟在她那辆车上,三个人也是刚好,再多,就有些挤了,倒不是她不愿帮这个忙,她的身份摆在那里,不可能三房不挤,跑她车上去挤。

老太太看了一眼白镜道,“你年纪轻,身子壮实,连累你去受冻一会儿了。”

白镜脸色变了变,差点冲口而出,凭什么让她换孙蕙去受冻?这样偏心,也太过了。

秦浅忍不住道,“二嫂昨儿吃了酒,这会儿还不大舒服,若是再着凉,怕是不大好。”

“既然知道今儿要出发,昨儿还吃那么多酒,存心添乱。”老太太冷哼一声,粗声粗气的解释道,“老大媳妇身子重,受不得风寒。”

秦浅愣了一下,猛的扭头看孙蕙,就见孙蕙羞红了脸,低手护着自己的小腹。白镜也愣了,看着孙蕙的样子,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只得起身,勉强笑道,“还没恭喜大嫂。”

“我也是才知道有了,”孙蕙声音很轻软,“之前还一直以为是太过劳累,还是昨儿娘说去了那边就不好看病,才让我看了回大夫,没想到……”她脸儿更红,低下了头。

“我身子好,”秦焘终于忍不住,起身道,“还是让我去吧。”

“你是咱们家的主心骨,去了那边不都得靠你,哪儿能受了风寒去。”老太太皱了眉头拽他回来。

“二哥为了我们留在京城,本就是再危险不过,今天临走的时候,二哥专门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