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已经足以和三好家掰腕子,可是幕府没有护身符,又怎么能在两强相斗之中保持超然而中立的地位呢?有吉良义时做护身符就全然不同,所以还是不能让他走。
吉良义时仔细观察足利义辉反复变化的表情,就知道他正考虑走与不走的利弊得失,于是决定给这位强情公方一个台阶:“臣下这次下向越后也不是全部离开,毕竟两郡之地还要守护,所以臣下会留下六千军势助手两郡作为卫戍,这支军势也是听从幕府号令的,若是京都有难他们会主动承担守卫京畿的重任。”
这下足利义辉没有话说,吉良义时已经把细节都给处理干净,六千精锐还不用他来掏钱养兵,而且还是吉良家的家臣来统率,没有比这个更好的事情,这下他就更后悔自责,早知道就别那么冲动也不会伤了君臣之间的情义。
硬的不行就只能来软的,想要挽回损失的情分就得以情缚之,足利义辉就厚着脸皮说道:“这样一来让你迎娶长尾家的女儿还是有些亏了呀!不如让长尾家的女儿做侧室,与舍妹定下姻缘如何?”
“不妥!若不是有这层姻亲关系,长尾弹正殿不会允许臣下带着大军下向越后,因为长尾弹正殿发誓今生不娶,这世间也只有他的妹妹是最亲的人,为此长尾弹正殿不惜培养她作为家督继承人,臣下只有长尾家的女儿才能得到长尾弹正殿的完全信任。”吉良义时对他的提议不以为然,不娶长尾家的女儿难道娶你那只有五岁的妹妹吗?
这下足利义辉也没话说了,吉良义时为足利家的大业都豁出去,不去娶他足利家的金枝玉叶反而去娶一个乡下妹子当老婆,他暗想到:“以后我儿子当将军的时候说什么也得娶他女儿做正室,这也算对他的补偿吧!”
最后足利义辉勉力了一番终于勉强同意他的提议,当然足利义辉提议最好派一些忠实可靠的武士来统领那三千军势,吉良义时表示他会把这支军势交给中条时秀留下来作为统率,足利义辉终于满意的放他离开。
于是吉良义时就带着将军的命令返回坂本,先把山本时幸招来说了这件事,山本时幸目光湛然的盯着他,突然咧嘴笑道:“馆主大人终于想通了吗?”
“什么意思?”
“馆主大人还记得在御刃八幡宫中立下的誓言吗?”
“此离故土,必将光大吉良氏,平定战国之乱世!”吉良义时只是稍稍一回忆就想起来。
“馆主大人已经完成第一段誓言。”
“嗯!”
山本时幸用一只独眼看着他,突然说道:“是该为第二段誓言奋斗了!”
“第二段誓言吗?”吉良义时认真的说道:“我会努力的!”
订立下向越后的事宜,吉良义时又马不停蹄的召开奉行会议,对两郡政务分摊安排,十二月初的评定会上当即宣布下向越后的命令,理所当然的引起一片哗然,许多武士表示不能理解,吉良家在畿内过的挺好,大家都以为找到一座好靠山正盼着好曰子呢,这说走就要走了。
当即就有十几名武士站出来,言辞恳切的说道:“请馆主大人三思!”
“请馆主大人三思啊!”
“本家决意以下,诸君不必复言!”吉良义时很干脆的把解释安抚的工作丢给山本时幸,他要培养家臣们的服从感,家督的决议不需要征求所有人的认可,不理解也必须执行,国人共议的风潮不能在吉良家内冒起,一定程度的独断专行还是必须的。
不出所料,当这个消息不啻于丢出一颗炸弹,吉良义时这一走对幕府,对于近畿将意味着什么?所有人都惊愕的消化着惊人消息的时候,其中一些人开始惶恐,没有吉良义时留在近江还能做什么?继续做将军的避难所还是被人欺压的抬不起头?这是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吉良家即将下向越后的消息没有特别保密,没过几天就以小道消息的形式传遍畿内,当然许多人是不相信这个谣言的,不过随着长尾景虎带着观光团入驻坂本城,这一切似乎就朝着不太正常的方向发展。
一些大名、国人开始频繁出现在京都,趁着拜见将军的时候四处打探消息,有人试探着询问谣言的问题,但幕府众毫无例外的选择装聋作哑,随后又听说吉良义时秘密商谈越后下向事宜,这也加重了许多人的猜疑心里。
观音寺城天守阁中,六角义贤正在听着望月吉栋的情报回报,当他听到吉良家准备下向越后的时候,当即大喜道:“这真是一个好消息,吉良义时一走,那两郡就能顺理成章的收回来了吧!”
“臣下认为恐怕很困难!”望月吉栋提醒道:“吉良家留守八千军实,其中主力四大备队完好无损,还有吉良水军的强大支援战力仍然是近江第一!最重要的还是朝廷与幕府的支持,主公不要忘记武卫公与当今关白、将军的缘戚情谊。”
“可恶!这么说来那两郡还是多不回来了吗?”六角义贤懊恼的说道:“没有别的办法吗?”
这像是在询问望月吉栋,又像在自言自语,望月吉栋没有回答他的问题,过了片刻又汇报道:“河内的高屋殿来信询问……”
……
芥川山城内,三好长庆正于三好义贤下围棋,两人身为一流的文化人有着非常高的文化素养,就算此刻得知吉良义时即将离开近畿也毫无疑色,直到一盘棋下完之后,三好义贤才笑着说道:“兄长的棋艺还是这么厉害。”
“是之康分心了吧!弈棋须得心无旁骛,你刚才分神了。”三好长庆摇摇头说道:“是为那吉良义时的事情吗?”
“是啊!大敌一去,我三好家的曰子也能好过的多。”三好义贤笑着说道:“是不是应该庆祝一下?”
“本家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你我都了解当今公方的姓子,他怎么会在这个时候放弃自己的中流砥柱下向越后?”三好长庆思索道:“一定有什么我们不知道的缘故。”
“难道是六角家?六角家那位今年可是什么都没赚到,如果投入公方门下也不算奇怪。”三好义贤又提醒道:“这里也有他的那个好妹夫的缘故吧。”
“公方殿下学聪明了!丢出一个本家不得不吃的毒饵,细川晴元无论如何都要幽闭,只是这样以来就必然与六角家发生冲突了。”三好长庆眯着眼冷笑道:“真以为六角家能做到吗?吉良义时一走,畿内还有谁是本家的对手?待本家修养三两年,料理掉丹波的那群叛徒,再来收拾你们也一样!”
“呵呵……到那时京都还是我们的,公方若是顺从我三好家一切好说,若是不从也不介意让他去坂本继续避难。”兄弟俩对视一眼,同时露出灿烂的笑容。
吉良家即将离开的谣言越传越广,尤其当吉良家上下都在忙碌着军役分割的时候,基本已经可以确认此事**不离十了,而在两郡之内谁留下来谁要带走成为新的话题,三河武士虽然对近江的风土恋恋不舍,但还是选择坚决支持吉良义时的决断,近江国人的态度就变的很有趣,高岛郡的国人大部分都不愿意离开,其中高岛七头无一例外的表示愿意为吉良家坚守领地的决议。
滋贺郡的国人大部分不愿意走,只有一小部分愿意继续追随吉良家,因为留守的武士也仍能保有原有的待遇不变,这样一来就没谁愿意跟着跑到苦寒的越后去发展了,当然有人不愿意走,自然也有愿意跟随的,比如宫部继润就十分看好吉良家,明确表示愿意追随。
最后的统计很快出来,近江的武士只有三百多人愿意跟随,这样一来也让吉良义时松口气,武士少一点他就可以多抽一些足轻填补,毕竟近江的备队也是真金白银训练出来的,不带走其中的精锐可就亏了。(未完待续。)
第229章 扬帆起航
山本时幸主导近江备队改组,愿意离开的重新编在一起,最后统计出来常备足轻只有一千三百人愿意追随吉良家,留下来的占据绝大部分,这样算起来整个下向的吉良军就减员到四千三百人,无论是对比几个月前的九千精锐,还是现在的一万两千大军,都要少出一大半。
对于不愿意走的武士也不再强求,留守近江的武装越多他也越安心,下向越后到底是祸是福谁也不清楚,万一在越后混的灰头土脸,只要近江的两郡不失他也能有个退路,重新编练的四支备队依然沿用高岛、坂本、坚田、大津的名称,每支备队定额一千五百人,另外还有两千同心众负责领内守备及治安管理。
然后吉良义时宣布留守坂本的奉行机构,确定将松井正之调入坂本担任勘定奉行,大馆晴忠、蜷川亲长、柳沢元政等人留下继续担任原职位不动,并宣布他们的年俸将按照每两年递增一成基础增加,一应方略继续推行,有新的消息将会着人传递。
中条时秀担任坂本城代、大河内国纲担任宇佐山城代、菅沼定直担任坚田城代、一色直高担任清水山城城代,四人也凭借城代晋升侍大将,年俸一百五十贯永乐钱,六千名近江的备队由中条时秀与几名城代一同统领,服部正清将作为吉良家忍军的留守役,这个安排也得到近江武士的理解,只有这么安排才能保证吉良家对领内的控制力。
同时宣布将同心整编,两千同心众要在农闲时,组织两千名成年男子轮换进行不低于两个月的军事训练,训练的时间分为每年五月、十月两个月进行,在训练期间提供粮食,最大限度保持军事威慑力。
其实每年两千人进行两个月的训练也花不了多少时间,主要目的是让町民们熟悉武器装备使用,正确的战斗方式以及在战斗时基本的战术运用,主要演练目标是笼城战与反击战,地点也是在领内的几座城市和町内。
同时对滋贺、高岛两郡城下町内进行城市改造,城下庭外竖起土石结构敷以三合土的石塀,并着同心警固众进行巡逻,进入战时他们将负担守土防卫之重责,这已经具备中国式城池的基本标准。
同时对吉良水军进行改组,琵琶湖水军,淀川水军主力继续保留近畿治理内河水路,琵琶湖与淀川的控制权是吉良家的王牌,吉良水军主力一分为二,水军大将由淀川光长担任,九鬼重隆追随吉良家越后下向。
接着琵琶屋,钱屋,三合屋生意依旧保持,铜屋及苏我一族跟随吉良义时前往越后,当然依附铜屋的两千人也要跟随迁徙,吉良家招募的工匠基本被打包全部拉走,国友善兵卫也被说服,由他的嫡子国友与左卫门带着十几名铁炮工匠随同越后下向。
同时三个屋号也将着手第一时间在越后直江津建立分号,先期部署在十二月中旬就开始行动,这次下向需要走的人太多,算上三河备与近江备的家眷,以及各类工匠、手工艺者、医师及其家眷竟然有两万人口移居越后。
这么大的人流移动也让一直呆在坂本的长尾景虎感叹不已,能一次增加两万人口这对越后是一个大大的利好消息,长尾景虎也不禁感叹吉良家的大手笔,整个越后把山民也算上总人口还不到三十万,他这一出手就增加十分之一人口。
随后各种调整接踵而来,在几天的混乱中已经定下来下向的初步方向,同时幕府出面为吉良义时联络若狭武田氏、越前朝仓氏,要求武田信丰与朝仓孝景调配船只配合吉良家越后下向,这两家自然没有什么话可说,吉良家只要愿意出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