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师伊凡》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法师伊凡- 第257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闪着蓝光的手腕,标题也跟刚才完全不同,没有主副标题,也没有详情介绍,只有渐渐淡淡的一句话:上亿意识网用户集体游行,对本国政府施压,要求加入意识网联盟。

在这句话下面,是密密麻麻,用小字体写的城市名称,巴黎,伦敦,沙特,里约热内卢……几乎所有允许意识网存在的国家,都有城市出现在名单上,这是一次全球范围的游行。

“这份报纸是纽约时报的临时增刊,”李立天先做了第一个解释,还有一个警告,“现在的主流媒体都怀疑,这是我们联手操控的一次篡夺政权的阴谋,这种怀疑甚至在意识网内部也有一定的市场。”

“根据监察部的观察,半个小时前,也就是伦敦当地时间下午1点,发生的这次游行,不是事件准备或谋划,而是意识网用户受非洲五国申请的刺激,临时做出的决定,”林泉解释了一句,随后又加了一句个人意见,“不过就现在的情况来说,不管我们怎么解释,都可能被视作事先准备。”

“Z、美、俄、日、加、法、英等十几个国家政府已经联合向我们提出质疑,要求我们对这一系列事件作出解释,他们认为我们是在干涉他国内政。”

“干涉他国内政?怎么感觉这么熟悉?”听到这个说法,伊凡难得幽默了一下,“不是说,游行是人权吗?……难怪你们要来找我,说说吧,你们目前有哪些意见?”

“本来这应该算的上是一件好事,”李立天埋怨道,“如果意识网中那些人不闹,我们完全可以大大方方接受非洲五国的申请,即使事后发生了这种事,在政治上也会主动的多,现在倒好,好事变成了坏事,这些年许多政府一直都在怀疑,我们用意识网这种方式,在这些国家内部实行政治渗透,现在这事一出,反倒是帮他们做实了这一点。”

汪铭本来对这个问题是保持沉默的,可现在也忍不住说:“当今欧美的政治环境,是欧美经过几十年、乃至几百年时间,不断犯错,不断改良,不断妥协才最终获得的成果,不可能因为几百万老百姓一聚,就全盘否定,涉及政治问题,发言权永远在那些政治家手上,虽然我能理解他们的心情,可能他们也真的希望加入卡梅尔,但他们这么做,实在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在一个集体中,起决定作用的永远不是理智,”林泉说,“大部分人还是很容易受煽动,更何况,这也确实是大部分意识网用户真正希望的,监察部虽然之前已经发觉了这些征兆,也做了一些安抚的宣传,但起到的作用甚微,许多人甚至说,我们不要卡梅尔政府为我们担心,我们只是在争取自己的权利……”

“刚才我们讨论了一下,大概有两种意见,”李立天斟酌了语句,说,“一,就是索性承认外界对我们的猜测,主动做出姿态,帮助这些政府平息事态,拒绝非洲五国加入意识网联盟,以此安抚那些怀疑我们的政府,毕竟这一下子涉及那么多国家,稍不谨慎,可能就会引发战争,这几年时间内,几个核大国一直没有对我们放松警惕,如果他们真有动手的打算,我们不能保证……

现在卡梅尔的人口也不过三十万,乍得的工业也才刚刚形成规模,这个时候爆发冲突,对我们没有好处,这是比较保守的建议,好处就是维持现状,但坏处也很明显,今天卡梅尔做出这样的姿态,未来在政治上会限于被动,意识网联盟也就名存实亡,以后再也不会有国家提起这事,同时这么做,也会让卡梅尔在意识网用户中的影响力降低,因为这就等于是牺牲他们的利益,四年前,为了发展,我们已经牺牲了一次四国范围内小部分的意识网用户的利益,而且这么做等于是示弱,我个人觉得,还是没有这个必要……

二,就是同意非洲五国的申请,同时对各国政府国内的游行保持中立,必要的时候,在意识网内进行疏导,不过这样做,可能会带来一些隐患,起码,我们与这些国家目前的合作,会受到一些影响,目前这些国家正在等待我方的回应,其中有个别欧洲政府甚至直言不讳说,如果我们不拿出一个积极而有诚意的态度,他们将会考虑在国内强行通过禁止通讯器的法律。”

“这样的法律,他们的老百姓和议员会答应吗?”安娜有些怀疑的问道。

“美国现成的例子就在前面,”李立天冷笑,“在所谓的研究报告面前,法律也不过是一张纸,更何况,通讯器在伦理上的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妥善解决。”

“从博弈的角度来说,我们示弱是应该的,”听李立天说完后,伊凡开口说,“我们害怕的东西比他们多,在地球范围内,因为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所以想尽量赢得更多的利益,我们害怕皇帝,而他们不怕,对我们来讲,不打可能还会赢,打了估计一定输,发展对我们更有利,所以我们更倾向于不打,但地球上这几个国家不同,虽然他们自知实力不如我们,而且时间越拖越不利,这就好像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所以,我们主动示弱,是完全应该的。

不过具体到这件事,我还是觉得,还没到这个程度,不过真要是按第二种方案来办,我也觉得有些风险,毕竟现在事情闹得这么大,不可能这么轻松就让我们过关,我在想,是不是还有除此之外,其他的一些表示诚意的方法。”

“其他的方法?”汪铭摇了摇头,“他们对卡梅尔的戒备根源是恐惧,对意识网影响力的恐惧,而今天的这个事件,等于是这种恐惧情绪的一个爆发,除了我们自己愿意削弱这种影响力,也就是根据第一种方案来办,很难想象还有其他能让他们满意的方法。”

“也许我们可以同意他们以前提到过的,互相派遣驻军?”封敬亭说。

所有人都在一瞬间摇头否定:“不行,这个代价造成的损害比起第一种方案还要严重。”

封敬亭刚刚提到的互相派遣驻军,是在四年前,卡梅尔和地球上这些国家提起合作时,由美国提出的一种办法,通俗的来理解,这种方法就是互相之间驻军监视,双方都不得在军事上对对方保密,美国政府当时希望用这种方式,化解来自魔法的威胁,如果这个建议被采纳,那美国人很有可能会在每个空间站绑上一枚核弹,哪怕这样做的代价是,卡梅尔人在白宫和五角大楼下面也同样埋上核弹,甚至会同意在让他们的总统穿上卡梅尔人掌握的炸弹背心,起码这样一来,双方的威胁是对等的,而不是像现在,总是由卡梅尔掌握主动。

卡梅尔当然不会同意这样的要求,这不仅仅是国家利益不符,更重要的是,伊凡不可能容忍自己的生命随时被一群平民掌控,虽然当时美国提出,如果卡梅尔答应了这一条,美国甚至可以同意加入意识网联盟,但卡梅尔还是坚决拒绝了。

“削弱对意识网的恐惧?他们为什么要对意识网恐惧?”在这个时候,林泉似乎想到了什么,反问道,“因为随着意识网的发展,意识网用户比例的增加,那些不能接受意识网的人,担心自己的利益会因此受损,他们的国家会成为意识网的,土地成为意识网的,甚至,可能整个地球都将成为意识网的,他们害怕自己被意识网包围,被孤立,但如果我们能做出一些事情,让他们打消这方面的恐惧,之前我就听封敬亭对安娜提到,说他计划等地下城市建设取得一定成果之后,在太阳系其他星球也建立这样一些基地,说这样一来可以解决未来地球表面生存空间有限的问题……”

“你的意思是?”林泉的提议让李立天看到了一丝新意,他想将这个意思说出来,但一时却不知该如何表达。

“我们主动放弃地球,但不放弃人,人才是一切的根本。”林泉将自己的设想大声说出,“建设一个国家,未必要从打垮一个开始,以我们现在的基础,完全可以另起炉灶。”

☆、308 退避三舍

亚当斯在国富论中认为,推动一个社会进步的最根本原因,不是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有意识要去这么做,农民种粮食,不是为了填饱其他人的肚子,小贩运货,也不是为了给人图方便,他们之所以会这么做,究其原因,也只是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赚更多的钱,用更多的钱获得更好的生活,满足更多的享受。

但奇妙的是,正是许许多多的个人为了他们自己的私利,却在无意识间,在社会上形成了整体的推动作用,这也是著名的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观点的最初来源。

这观点在林泉看来,其实还可以更加深入的衍生一层,因为人是组成社会的基础细胞,所以,社会上所有的现象,一言一行,都是个人意志的放大体现,趋利固然是一种重要的行为动机,但避害也同样能起到相同的效果,甚至在有些时候,比趋利的作用力还更强。

所有的地球政府,不管他们对意识网怀着什么样的态度,但是对于卡梅尔,态度几乎都是差不离的,大家虽然在明面上保持着合作,但只要魔法存在一天,这种合作就不可能真正做到彻底,或者坦诚相见,即使是如荷兰,这种最早接受意识网的欧洲国家,在这次游行中,也照样有人站出来反对,声称贸然将荷兰交给一个“独裁”王国实非明智之举,称那些游行的人是“视国家为儿戏。”

是不是儿戏,没人能说了算,也没人能替别人做决定,林泉相信,站在阿姆斯特丹街头上的那些示威者,他们的心里是真这么想的,现在在意识网中,“统一地球”,“建立地球联合政府”类似的呼声越来越高,而且令人担忧的是,这股呼声也正开始赢得越来越多人的赞同,就林泉本身来说,如果不考虑当前地球政府的态度,他也认为这是好事一件,但这个世界,从来就不是说是好事,就一定能办成的。

林泉刚刚的提议,就是在当前,利用地球当前执政政府的这种“恐惧心理”,彻底将意识网的发展,与地球当前政权之间的矛盾,做一个彻底的了断,也许之前的那位德国教授说的没错,意识网现在,已经真的独立成为了一个民族,这个民族虽然根植于地球,但与地球历史形成的政权体系格格不入,或者说,与地球原有的伦理道德有一定的偏差,在用户意识网与反对意识网的人群中,已经有了一条看不见的天堑,强行把这两者关在地球这个小笼子里,是早晚会出事的。

现在,是到了分家的时候了。

国际各大媒体都在严重关切卡梅尔官方的态度,事情刚刚发生没多久,蒙戈的市中心广场前,就已经挤满了记者,架满了长枪短炮,这几年,这里已经成了卡梅尔官方发言的地点。

这座广场的演讲台被建在一座离地五六米的高台上,高台是用一整块巨型花岗岩砌成,呈圆柱状,据说是在地下深处“挖”出来直接摆在这里的,也不知道用了什么切割手法,高台的四壁都光滑无比,仿佛被刻意抛光过一般,高台顶端修建有一个遮阴用的小亭子,许多游客除此来到这里,还到处打听怎么上去,后来大家才知道,这样的设计,就是为了不让人上去。

当李立天的身影凭空出现在这座高台上的时候,几乎整个广场等待的人群都沸腾了,在他们之中,有相当一部分都是新闻媒体,记者,当然,更多的还是来自全世界各地游行群众的“代表”,他们手上到处举着各种文字书写的扣好,同时一起举起带着通讯器的那只手,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