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新ceo潘基文》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世界新ceo潘基文- 第4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在外交领域36年的历练也为潘基文带来较高声望。前总统顾问张成旻说,潘基文精通英语、法语,并且熟悉德语和日语,言谈温和、举止谦逊的风格使他在外交通商部非常受欢迎,也很难从他身上找到问题。张成旻这样形容潘基文:“你难以找到一个真正讨厌他的人。” 
  在工作上,潘基文一丝不苟,下属向他汇报工作时,如果有含糊其词或者错误的地方,潘基文都会立即指出,但绝不严辞呵责,而是用和缓的语气提出自己的建议。因此,虽然潘基文对工作要求很高,但与他相处的官员都没有怨言,潘基文得到了很好的口碑。 
  潘基文精力充沛,经常工作到凌晨,周末也不休息,而且中午不睡午觉。曾经有记者问他,平时没有时间运动的他是如何保持健康的,潘基文说,工作就是锻炼,合理安排工作,一样对身体健康有利。 
  对于事业的太多投入也使潘基文难以同时顾及家庭。他曾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自己始终把事业置于个人事务之上。2005年5月24日,他为女儿举行婚礼,只有寥寥几位熟人到场,除少数高级官员的祝贺花环,婚礼现场完全见不到高官家庭婚丧嫁娶常见的“客人排队”现象,这在十分看重上下级关系和社交礼仪的韩国极其罕见。 
  他还郑重贴上了“不收红包”的条幅。有人开玩笑说:“潘外长平时参加别人的红白喜事,都给红包,自己却不要,岂不是损失很大 ?” 
  婚礼选定的场所同时还在举行“政府革新世界论坛开幕式”。把结婚典礼的场所选在这里,是潘基文的主意,因为这可以让他只要在不同楼层穿梭,就能既参加会议,同时尽为人父的义务。他婚礼前一个小时才赶到,作为女方家长迎接宾客。 
  “我对自己的家人感到很抱歉,但首先干好自己的工作是第一位的,即使我不能照顾好自己的家人。”有1个儿子、2个女儿的潘基文在一所韩国高中演讲时说,“外交官在海外享有不少特权及豁免权,因此也有无穷的职责。” 
  而他的妻子柳淳泽也非常体谅和支持丈夫。柳淳泽出生于一个非常传统的韩国家庭。结婚之前,柳淳泽的母亲经常告诉她:“一个大男人在太阳下山之前就回到家里,只有两种情况:没有职业或者生病了。所以你丈夫晚归时,千万不要唠叨。”母亲的这段话深深地影响了柳淳泽。 
  潘基文进入韩国外交通商部后,经常早上5点半就要到官邸候命,晚上因为忙于应酬,回家时也经常是深更半夜,根本没时间照顾家人。不过,温柔贤惠的柳淳泽从来没说过一个不字,而是默默地照顾着整个家庭。由于工作需要,潘基文经常出国访问,柳淳泽陪同出访时,一般都静静站在丈夫身后,她并没有太多动作,然而却没有人能忽视她的存在。 
  柳淳泽的厨艺水平不错,她经常亲自下厨,为丈夫和朋友们做拿手菜,借此增进感情。2006年5月,安南访问韩国时特别到潘基文家做客,想亲自考察一下接班人。为了营造温馨气氛,女主人柳淳泽亲自下厨,打造了一桌丰盛的晚宴,让安南夫妇赞不绝口。 
  潘基文曾多次感慨地说,正是有了妻子的支持,他才能全身心地扑在事业上。 
  美国专栏作家汤姆·普雷特如此形容潘基文: “这个职业外交官准备充分,非常熟悉业务,比韩国外交部的任何人都更努力工作。他目标明确,通多国语言,包括英语。从新加坡到东京,从非洲到拉美,他都深受外交同行喜爱,和中国、美国的高级外交官员相处融洽。美国国务卿赖斯多次表示,她喜欢和潘基文待在一起。并非所有亚洲外交官都能入她的眼。此外,他是个好人。” 
  潘基文在他人眼中是天生的外交官。他谈吐温文,总有办法避免跟人家结怨。韩国官员通常都难免跟议员争论得面红耳赤,惟潘基文甚少涉及骂战。然而潘基文虽然以温和著称,但是在必要的时候,却也毫不妥协地坚持立场,事实上他既要处理贸易谈判,也要处理朝鲜核危机等棘手问题,绝非个性软弱者能胜任,尤其是在处理与美国和日本的关系上,潘基文领导下的韩国外交政策具有了更多的独立性和灵活性。 
  韩国媒体评论说,在潘基文任内,韩国多次拒绝美国公开谴责朝鲜人权记录的要求,并在美国态度有所保留的情况下,积极发展与中国的经贸和外交合作关系。 
  中国前APEC高官王嵎生曾谈到90年代中,他同潘基文在亚太经合组织(APEC)共事的情况,认为潘基文是一个既灵活又坚定、处事温和、公正的外交家,而且还带有一点人情味。 
  王嵎生回忆说,1994年,APEC领导人茂物会议制定了实现贸易投资自由化的两个时间表,要求发达成员不晚于2010年、发展中成员不晚于2020年完成任务。1995年,APEC制定“大阪行动议程”时,成员间最大的分歧是,这两个时间表是否具有“约束性”和“全面性”,是否允许必要的“灵活性”。美加澳等发达成员坚持前者;中日韩等成员由于农产品等方面的实际困难,则坚持后者。大阪领导人会议前夕,日本考虑到东道主地位,态度暧昧,退居幕后。但韩国态度坚决。 
  潘基文私下告诉王嵎生,在农产品问题上,韩国由于在乌拉圭回合谈判中没能顶住,让步太多,损害了国家重要利益,造成国内动乱,总理被迫辞职。这次金泳三总统亲自指示,必须坚持保有“灵活性”,“只能成功,不能失败”。潘基文还说,必要的“灵活性”是APEC自主自愿原则的一个重要方面,不能妥协,并希望中国鼎力相助。当时中国同韩国的处境和立场十分相似,因此中方自然完全赞成他的主张。 
  中韩两位APEC高官约定,各自扮演不同角色,从不同角度施加影响。 
  由于潘基文苦口婆心地做工作,向美加澳等成员晓以利害,并在施加适度压力的同时,做出一些技术性的妥协,最后终于达成各方基本上都可接受的案文。序言中写明,所有成员都要按期全面完成贸易投资自由化;同时又在具体条文中规定,在处理由于经济发展水平不同而引起的问题时,允许有“灵活性”。 
  这个难题的顺利解决,是潘基文外交经验与智慧的一次很好的表现。既坚定又灵活,既维护了国家利益,又照顾了发达成员的立场。 
  由于办事得力,争取“灵活性”有功,潘基文不久便荣升总统府典礼官,成为金泳三总统身边的得力助手。 
  王嵎生说,潘基文有时也很 
  幽默。在他访问韩国期间,他祝潘基文荣升要职,潘基文却开玩笑说,现在“更辛苦了”:每天早晨上班时,见到部长,他都得点头鞠躬,弄得脖子都酸了;不过也有点“回报”和安慰,过后部长们要想见总统,或者要急送文件,不得不亲自到他的办公室来,向他点头鞠躬。 
  在幽默中潘基文透露了他的实际身份和地位。潘基文有时候也会流露出自己平民化的一面。2005年在老挝出席东盟会议后,很多外交官员立即归国,他却抽空在首都万象漫步,到小摊上买新鲜果汁,与当地百姓闲谈。 
  现任中韩友协副会长的张庭延在1992~1998年,曾出任中国首任驻韩国大使。他在一篇文章中回忆说:“大约十年前,我在汉城任职时,第一次见到潘基文。当时他才从韩国驻美国使馆公使职务上调回,出任韩国外交部政策研究室主任。我约见他,是受命就一个棘手的问题与他交换意见。 
  “那几年,每年上半年,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日内瓦举行例会时,美国都要带头提出‘涉华’提案,指责中国不尊重人权,并企图在会上通过。中国当然不能接受,在第三世界国家的支持下提出反提案,与之针锋相对。于是中美双方为此大力展开拉票活动,力争一旦进行表决,能使本方提案获得通过。当然,那几年,为了避免更尖锐的对抗,中国每次都采取灵活的做法,在诉诸表决之前提出不表决动议并获得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打消了美国的企图。 
  “我当时约见潘基文,正是中国处于拉票活动期间,目的是说明中国人权问题的状况,争取韩方的理解和支持。当然我也知道,此事涉及对于韩国来说有着重要意义的韩美关系,而中韩建交时间又不长,韩国处理这一问题可能十分费斟酌。但是,我还是要努力做对方的工作。 
  “潘基文在他的办公室会见了我。屋内一边是他的办公桌,另一边是围成圆形的沙发,用于招待客人。潘基文面带微笑,在门口迎接我。他高高的个子,淳朴的面庞,不像久经沙场的外交官,倒像一名儒雅的学者。落座寒暄后直入主题,我说明了来意,介绍了中国在人权问题上的立场,表示希望得到韩国的理解和支持。潘基文说话不紧不慢,首先表示韩中建交以来,两国各方面的交流正在加强,双边关系发展很好,在国际事务中也有很好的配合与合作,他对此感到高兴。接着他谈到韩国和美国的关系,说这种关系是历史上形成的,目前发展良好,对韩国来说也十分重要。对我所提出的问题,他说韩国处理时不会不考虑上述这些情况的,至于怎么做,韩方还需要研究,届时也希望得到中国的理解。潘基文说话用词婉转,好像在与人商量问题,但也听得出他表达了韩国的立场。这是我第一次见到潘基文,会见时间不长,但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那年,在日内瓦联合国人权委员会会议上,中国在表决之前,仍提出了对中美双方提案不表决的动议,获得了绝大多数国家的支持,使得美国带头提出的‘涉华’提案流产。在表决中,一些与美国关系密切的国家对中国的动议投了反对票,但韩国投了弃权票。那之后的几年中,韩国一直维持这一立场。根据潘基文当时在韩国外交部的地位,此事或许不是他最后拍板,但他的言谈仍令人难忘。细想之,外交就是周旋于各方之间,巧妙地寻求平衡,韩国的做法不无道理,实际上也是对中国的某种支持。” 
  2005年,潘基文到北京访问,在中国外交部部长李肇星的安排下,潘基文与张庭延在午宴上重逢。他高兴地拉着张庭延的手说,他很想见到张先生,感谢李肇星外长了解他的心愿。可惜的是,那次他日程很紧,不巧张庭延也有事,没能更多地交谈。 
  张庭延对潘基文的印象是:为人谦和,外柔内刚,有亲和力。 
  还有一件趣事,很能说明潘基文的外交风格。2005年11月中旬,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第十三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在韩国釜山举行。开完会合个影是国际会议的惯例,也是为了给主办国留下一个纪念。但15日晚上的外交和贸易部长会议后,一些部长不辞而别,未能在合照上留下靓影,其中也包括美国国务卿赖斯。 
  这可急坏了主办国。于是,在16日各国部长全体会议上,韩国外长潘基文特意提出再照一张“部长全家福”,并提醒大家:开会固然重要,可也别忘了照相。他说:“你们知道,会议终结束,但照片永流传。” 
  在他的热情张罗下,这张“永流传”的“全家福”照片终于定格,留下了与会各国部长们的身影,也留下了潘基文标志性的儒雅的笑容。     
  第二部分   
  丝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