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唐》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赤唐- 第68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注1:无缘大慈:佛观一切皆空,而不以特定之人为物件,故佛之慈悲特称无缘大慈;其慈心遍及一切众生,乃为慈悲中之最尊者。

注2:礼运大同篇:出自《礼记》原文如下: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注3:同体大悲:佛陀之悲乃是以众生苦为己苦之同心同感状态,故称同体大悲。又其悲心广大无尽,故称无盖大悲(无有更广、更大、更上于此悲者)

注4:放下我执:即放下心中杂念,放弃外我,静心思考,得到本我。

第二十四章 连角(四)

“累死了,累死了。我说张大哥,何时能爬到那破庙啊。”

张小郎君揉着腰,靠在一棵苍松上,苦苦抱怨道。

“半大小子,喊什么累?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能赤手空拳打死一头猛虎。”

张守瑜头也不回的朝山头爬去,丢下一句戏言张延基翻了翻白眼小声嘟囔着:“您也就在这唬唬我们。”

说这是一座破庙,实不为过。

庙宇的匾额歪歪扭扭的挂在半空,门槛间已泛长出来野草,木门前的朱漆早已剥落。

“张大哥,那大师真会住在这样的破庙中?”

李括皱了皱眉,抬首问道。

“这你就不懂了吧,越是大师,越隐居在林间草庐、山野破庙。他们早已看破世间功名,对这些身外之物不会在意的。”

张守瑜偏了偏头随口道。

“哦。”

李括轻应一声,便跟着张守瑜朝大门走去。

轻推开老旧的木门,却是扬起一阵青灰。

“咳,咳。”

张延基掩着口鼻道:“这地方多久没人住了?大师一点都不讲究啊。”

“慎言!”

李括轻夹了好友一眼,迈开方步进了大门。

“请问有人吗?”

张守瑜高声环呼一圈,却是没有人应答。

“莫非无念大师又出远门了?”

张守瑜默念一句,便朝正厅而去。

厅中冒着缕缕炊烟,想是刚刚做了伙食。张延基摸了摸干瘪的肚子,毅然奔向厅中……

厅中自然没有无念大师。一尊断了臂膀的佛像,两个面容憔悴的猎户,三张泛了霉的蒲团便是这间正厅的全部物象。少了雕梁画栋,缺了檀香阵阵,即便是再虔诚的信徒也无法把这个场景与佛门圣地联系起来。

毕竟,佛也需要填饱肚子啊。短了香油钱,佛就不会挨饿受冻吗?

那个受伤的猎户已经苏醒,简单用了无念大师准备的斋饭,脸色已渐渐好转。高个猎户惭愧的低下头道:“都是我不好,连累了大哥。若不是我执意到山中打猎,大哥你也不会受伤。”

那个受伤的猎户挤出一抹笑容,拍了拍兄弟的肩膀:“是祸躲不过,这些啊都是命里定好的,即便大哥我不在这山岭中遇到黑瞎子,也会在别处遇到危险。与其在战场上被吐蕃蛮子捅刀子,不如让黑瞎子破了这个劫。”

“大哥……我……”

高个男子想说些什么,终是叹了叹气默然不语。

张守瑜快步朝那两个猎户走去,想去打听一下无念大师的行踪,待行到近前却是一愣。那个受伤的猎户不是别人,恰是他手下副将李霖。

原来这二人并不是什么猎户,只是两个进山行猎的兄弟。

“老李,你怎么在这?”

张守瑜忙上前查看李霖伤势。

“将军!”

李霖作势便欲起身,恰好扯动伤口,悲嘶一声。

“你别动,慢慢说。”

张守瑜忙将李霖扶下,和声道。

“哎,说来话长。”

李霖摇了摇头道:“这几日我管您告了假在家中养病,可老二这孩子不安分,非要去山里打狍子。他那个执拗脾气,我如何说的过?索性换了身猎户的衣裳陪他进山行猎来了。也是我们运气差,在山坳那块遇到了一头黑熊。那头母熊正在产崽期,性子暴的很,竟朝我们狂奔而来。坐骑受了惊,将我摔落至地。那黑瞎子照着我胸口就拍下一掌,若不是我二弟及时将黑瞎子双眼射瞎,后果不堪设想。”

张守瑜听完爱将诉说后是又气又笑,细细打量着李霖的二弟。

“小伙子,大号叫啥?”

“李晟,字良器。”

小伙子把表字咬的很重,生怕张守瑜不知道自己已行了加冠礼。(注2)“嗯,是你连发两箭射杀了黑瞎子?”

张守瑜清了清嗓子,颇为玩味的打量着眼前少年。

“是我!我害的大哥遭了罪,已是该死。黑瞎子皮糙肉厚,射它别处都没有用,唯有射向他的双眼,让它变成真正的瞎子!”

李晟挺了挺胸脯道。

“哦?”

张守瑜心中大奇,军中能射连珠箭者甚少,即便是如薛仁贵大将军一般的神将,也只能连射三箭。此子竟然能连射两箭,射瞎黑熊双眼,由不得他不奇!(注3)“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技艺,不错不错!”

张守瑜点了点头,赞叹道。

李晟似对自己的箭术非常自信,抬了抬头得意道:“那是自然。在这陇右道,我的箭术若说第二就没人敢称第一!”

张守瑜面容却是突然一寒道:“可你知道不知道,就是因为你执意行猎,让我麾下一得力副将受了重伤,这帐该怎么算?”

李晟不料张守瑜提起此事,努了努嘴道:“我都已经给大哥道过歉了,还要怎样。况且这是我们兄弟二人之间的家事,你一个外人插手什么?”

张守瑜一把抓住李晟的手腕道:“小子,你真以为这是你们的家事那么简单吗?河湟之战开战在即,你先损我军一员大将,该当何罪?”

李晟突然被张守瑜像个小孩子般的抓住手腕,只觉分外羞辱,挣了挣却没有得脱。他极为愤怒,恨道:“那你说要如何?我照办就好。”

张守瑜点了点头道:“还算你小子有点担当。这样吧,我也不为难你,你便来投到我军中做事。待到河湟之战结束,我自当还你自由。”

李晟眉毛一挑道:“这有何难?想我李家世代在河西陇右为将,从军之事稀松平常。若不是阿爷阻挠,要给李家留一支稳妥的香火,我去岁就已投入军中!”

张守瑜拊掌大笑道:“好小子,不愧是将门之后。一年、我借你一年的自由,若是到时你不想当兵了,一切随你!”

张守瑜大手一挥,爽朗道。

“一言为定?”

李晟目光一厉,眸子中满是坚毅。

“一言为定!”

张守瑜拍了李晟肩膀一掌,微顿了顿:“不过,你可不能承袭你大哥的军职,得从大头兵做起。我看,你就到李括都尉麾下做事吧。”

李括是张守瑜最看好的少年将领,故而他毫不犹豫的把这个人才拨给了少年。

“那是自然,我李晟会靠自己的实力谋得富贵,不需别人荫庇!”

“欢迎来到铜武营!”

李括单臂相邀,友善满面。

注1:黑熊在每年的6~7月份交…配,而小熊通常在12月至翌年的3月间出生。怀孕期间的母熊可是相当残暴的,攻击性很强。

注2:李晟,字良器;洮州临潭(今甘肃临潭县)人,是与郭子仪、李光弼齐名的中唐著名爱国将领。

加冠礼: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表示成年。

注3:《新唐书.薛仁贵传》:“诏副郑仁泰为铁勒道行军总管,时九姓众十余万,令骁骑数十来挑战,仁贵发三矢﹑辄杀三人,于是虏气慑,皆降……军中歌曰:‘将军三箭定天山,壮士长歌入汉关。'”

ps:话说李晟出道很早,十八岁时就被当时河西节度使王忠嗣赏识了。我实在敬佩他,非常想花笔墨描绘这个汉子。不过好在天宝7年时他也才21岁,年龄正合适。这里是架空小说,为了情节需要,把他出道时期往后推了几年。他的祖父、父亲皆为军将;又擅长骑射,不从军简直是浪费,故我就让李括把他收了……

第二十五章 连角(五)

第二日张守瑜举荐了二十几名河西军的老兵来到铜武营中帮忙,李括千恩万谢的收下了,根据他们的能力特长分别委任为队正、队副、录事、参军等低级别的官职。对于张守瑜,少年有一种亦师亦友的感激。张大哥虽然在河西军中极有威望,却丝毫不会借势压人,相反总会在少年最觉无奈的时候伸手帮衬一把。

做上这个果毅都尉之后李括才发现所做的官职越大,需要承担的责任就越多,自然而然的,遇到的麻烦就会越多。不似跟自己摸爬滚打,出生入死的神策军弟兄,陇右戍军多是些桀骜不驯,目中无人的兵痞。这些老兵油子丝毫没有将年仅十六岁的都尉大人放在眼里,只是碍于品级尊卑,维护着最基本的一种秩序。

李括却是没有立刻发作,他不动声色的将神策军的弟兄提升安插在军中要职,静观其变。这些兵痞却如何是好对付的角色,在几个刺头的带领下,主动挑衅生事,企图制造哗变将新任都尉大人逼走。可谁知,正当这些兵痞蛊惑人心,大放厥词时,突然从四面冲出早已咬牙切齿的神策军弟兄,将他们按倒在地,就地擒拿。都尉大人稍稍审问后便将这些刺头交给了明法参军。参军大人按照大唐军规将这些挑衅闹事者按“不敬长官,聚众闹事”的罪名一一判了七十大板。一番“木须炒肉片”后,这些外表坚毅的汉子纷纷哭爹喊娘,大声向都尉大人告罪。

军中那些不服的兵痞见都尉大人出手如此狠辣,纷纷收起了不满,认真的训练了起来。自家都尉可是出自西京长安的大人物,见识深远。他老人家在看到陇右老兵慵懒的生活作态后,下令全营整饬军风。在一旅旅帅张延基、二旅旅帅周无罪以及新提拔的几名陇右老兵的带领下,每日围着校场跑上二十圈,风雨无阻。最为可敬的是,都尉大人会领头跑在最前面,这样一来,那些想偷奸耍滑的老油条便不好以身体不适为由请假休息。自家都尉大人那么金贵的身子都能陪着大伙跑操,自己却偷起懒来,哪个地方都没有这个道理!

李括的严于律己赢得了铜武营所有将士的尊重,在自家都尉大人的带领下,铜武营的军纪越。电子书下载来越好,接连十日点卯竟然出现了全勤全到的奇迹。

新年之前,哥舒翰大帅在节度府校场搞了次校阅,几乎所有陇右兵丁都接受了检阅。结果,新组建的铜武营在检阅中以一致的步伐,高度服从的纪律性赢得了哥舒翰大帅的赞赏。这句嘉奖换来的实际收益便是三十头铁勒羔羊和一百坛陈年老酒。众兵勇围坐在军营篝火旁,吃羊吃酒吃心情,聊天聊地聊女人。人生乐事,莫过于此。而这一切的功劳都要归功于自家都尉李将军。别看他只有十六岁,却是个文武全才。他不但精于武略,射得一手好箭,舞得七点枪花,《孙子兵法》、《卫公兵法》这些兵书经典更是烂熟于心。有这么个出彩拔尖的将军带领,众人想不出头都难!(注1)至于李将军破格带回来的那个李晟则被众人惊呼为射日之神。起初大伙还以为,他是靠走后门进了军营的李将军的本家亲戚。待到他在百步外连射三箭正中红心,大伙都佩服的竖起了大拇指。陇右的边军不似中原府军,虽然平时玩笑开得过火了些,但最是敬服有真本事的人才。李晟在哥舒翰大帅检阅时一箭射下两只飞鸽的奇迹,给大伙挣足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