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难学生尸体上的著名照片让她流下了眼泪。
5月7日,希拉里作为大会发言人之一参加了在华盛顿举行的妇女选民联盟成立五周年纪念大会,这是她知名度、影响力日益提高的又一体现。为了纪念肯特州立大学枪杀事件的受害者,她佩戴着黑袖章,站在了讲台前。后来她说,当讲到美国入侵柬埔寨的军事行为是“不合法、违背美国《宪法》”的行为时,她情绪异常激动。她尝试着把发生在各大学校园里惨烈的示威行动介绍给这些年长于她的听众们。多年后她说,1970年在耶鲁那段动荡不安的日子里,她奋力争取的是投入,而“不是破坏或所谓‘革命’”。
《希拉里传》耶鲁的爱情与战争(4)
35年后,已经成为总统候选人提名有力竞争者的参议员希拉里却说要等到完成更多的政治和军事目标后,美国才能从伊拉克撤军。在这样说的时候,她不再慷慨激昂,也不再那么有说服力。接着,跟在越南战争中一样,在战争问题上,希拉里和其他大多数参议员一样投了赞成票,给予了乔治?布什想要得到的授权。一年后,她在参议院军事委员会获得了一席之位,成为军事准备方面的专家。希拉里的影响力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最高点,而她却一再拒绝利用自己的影响敦促美军尽快从伊拉克撤军,这使得民主党左派中很多支持她的人开始与她渐行渐远,还有一些人开始产生了一个疑问—她在对越战争和对伊战争中的截然不同的态度是不是表明她不再年轻幼稚,已经变得成熟稳重了呢?或者,这只不过是一个野心勃勃的政客为了政治前途而放弃了年轻时所坚持的价值观和原则呢?
在法学院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希拉里在芝加哥参加了厄弗?库普西内特主持的在全美播出的电视访谈节目;当选为女性选民联盟中前后两代女性民权主义者的联络员;成为报纸上的新闻人物。希拉里很享受这些关注,享受自己的特立独行—她走的是一条与众不同的、更有思想的道路。随之而来的是人们对她将会选择选举政治之路的猜测,而她则从未公开回应过这样的猜测。其实,当时国会已经完全放弃了对战争问题的监督职责,而她不但没有把参加政治竞选当做自己的政治目标,而且也不相信选举政治的力量—选举政治对她没有什么特别的吸引力。希拉里仍然认为公益事业应该是为社会中的弱势群体服务的,包括那些最没有权力的、被边缘化的或是受歧视最严重的人。在所有应该得到帮助的人中,希拉里最想帮助的是孩子。孩子是公民中最脆弱的群体,也是最应该得到帮助的,尤其是穷苦人家的孩子和黑人的子女。她认为,为了孩子们的利益,法律应该发挥更大的作用,而她可以找到办法努力促成此事。
那年秋天,希拉里乘车往返于纽黑文和华盛顿之间,这是职业和学习任务之间的完美结合。她在国会大厦为女性公众人物玛丽安?埃德尔曼组织听证会,评估了可能会影响儿童生活的法规。在纽黑文,她为自己制订了独特的课程和工作计划,广泛涉猎法律、医学和心理学。她一边在耶鲁大学医学院旁听,一边在耶鲁—纽黑文医院从事与儿童身心健康问题有关的工作,其中包括受虐儿童身心问题的研究,这个问题还是第一次被作为重要的社会现象加以研究。她帮医院建立了法律程序来处置医院的疑似虐待儿童案例。整整一学年,她大部分的时间都用来在耶鲁儿童研究中心观察儿童治疗过程,以及同医生进行案例讨论。希拉里说:“我开始仔细思考影响儿童的因素,包括看得见的、看不见的,法律管辖范围内及范围外的。”像许多法律专业的学生一样,她被派到联邦资助的隶属国家法律服务计划的地方机构工作。在那里,一个名叫佩恩?罗迪恩的年轻司法援助律师指导她为那些被忽视的受虐待儿童辩护。
和佩恩?罗迪恩一起,希拉里代表一位五十多岁的黑人寄养母亲出庭,这位女士自孩子一出生就照顾她,直到孩子两岁。寄养母亲要求收养那个混血女孩,她自己已经养育了两个成年的孩子。但是康涅狄格州社会服务部却驳回了她的收养请求,下令给这个小女孩找一个“更合适的家庭”,希拉里和罗迪恩起诉该州,但是失败了。
尽管输了官司,但是为儿童争取权利的运动却从此展开。希拉里指出,受虐儿童是“儿童公民”,有权和成年人一样享有《宪法》赋予的相关权利。她在母亲小时候受虐待的遭遇和现在某些父母对孩子所做的可怕事情之间发现了内在的联系。她想帮助那些孩子。
希拉里为了替儿童争取权利而写作的学术著作和所做的工作,后来成了克林顿政敌攻击的目标。他们通过夸张的漫画对希拉里的作品及其煽动性进行讽刺,将其称为“左翼理论家的伪善”。到1992年总统选举的时候,帕特里克?布坎南在共和党大会上说,希拉里持有“反家庭”的观念,她“认为12岁的孩子应该拥有起诉父母的权力,还……将婚姻同奴役体制相提并论”。事实上,她的学术著作构思缜密,在《家庭法》领域广受赞誉,而且并未提出会引起严重争议的观点。历史学家加里?威尔在《纽约书评》上发表的对希拉里作品的述评中说,这些作品值得一提,希拉里完全当得起“过去20年中重要的学者活动家”的称号。
《希拉里传》耶鲁的爱情与战争(5)
希拉里决定在耶鲁从事儿童研究,且参与玛丽安?埃德尔曼的华盛顿研究计划,这两件事使她感到非常安心和满足。最终,她似乎找到了自己这一生想做的事情。“我想成为美国儿童的代言人。”她说。
45岁那年,希拉里又一次否决了同丈夫离婚的意向,而且很快就要搬入白宫,这时,有人问她,二十多岁时最令她欣喜若狂的经历是什么,她不假思索地回答道:“爱上比尔?克林顿。”我们有理由相信她这种说法是发自内心的,也是真实的。尽管,通常我们不会用“欣喜若狂”这个词来形容希拉里这个最训练有素、最严格自律,又最有控制欲的人,但谈到她在1971年春天踏上的那条道路,这也许是最好的解释。
进入法学院仅仅18个月,她就成了同龄人中最耀眼的明星。然而,突然之间,她却以一种最传统的方式颠覆了自己的生活:她无法自拔地爱上了一个男人。比尔?克林顿是“她井然有序的理智世界中的不可控因素”。一个朋友这样说。她的魂儿被勾走了,而比尔?克林顿也是一样。“他是我遇到的第一个不怕我的人。”她说。克林顿的朋友们则对他的无畏深表怀疑。“我害怕我们俩。”他说。而朋友们认为,事实上更可能是克林顿掩饰了自己对她的恐惧。希拉里与他所有的前任女友是如此截然不同,她的品性让他着迷,而他的自信也正经受到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与此同时,她却说自己感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舒适感。
他们经常讲起的那个邂逅并相爱的故事被适当地进行了一些戏剧化的处理,没有不合时宜地提起他们共同的野心,而且还特意制造出了几分神秘的色彩。不过,这个故事却忽略了这样一个事实—1970年秋天,在耶鲁大学法学院开学第一天,他们就已经经人介绍认识了对方,可当时谁也没有留意对方。
比尔?克林顿作为罗兹奖学金获得者留学牛津大学,在还差两个学期就能拿到学位的时候来到了耶鲁法学院,因为他决意要在最聪明、最优秀的美国同龄人中证明自己的实力。他期待有朝一日能回阿肯色州参加公职竞选,最终成为国会议员并进军华盛顿。如果成功了,展现在他面前的将是一片大好的政治前程。自高中时起,朋友们就一直在说他将来注定要入主白宫。但是从牛津回来之后,克林顿了解到,要实现自己的雄心壮志,就需要获得权威的美国机构的支持。对他而言,1970年的耶鲁法学院是一个可以直通目的地的完美落脚点。
那一年,尤金?麦卡锡因为传统的民主党人的抵制而泥足深陷,而罗伯特?肯尼迪也已遇刺身亡,康涅狄格的参议员竞选让他们的追随者重新燃起了希望。时年38岁的约瑟夫?达斐曾是神学院学生,自由派组织美国民主行动的领袖,伦理学教授,民权运动和越南和平运动的坚定参与者。肯特枪击案以及总统将战事扩大到柬埔寨的行径使人们的反战热情越发高涨,反战队伍支持达斐竞选。他们认为,除非国会中的反对票迫使总统采取行动,否则这场战争永远也不会停止。此时的达斐陷入进退两难之境:要在民主党内部诸多竞争因素当中找到一片中间地带,而同时又能够吸引独立选票;要引发根本的政治和民权改革,同时又不引起白人中产阶级选民的反感。而作为改革论者和南方民主党人的克林顿,在自己的整个政治生涯中也一直面临这样的难题。
在三方较量中,达斐败下阵来。他的对手是在任参议员、独立派人士托马斯?多德和共和党议员小洛厄尔?韦克。克林顿从达斐的竞选活动中获取了非常全面的实用政治知识,赢得了大批追随自己的朋友,这些人先是帮助达斐竞选,后来又满怀热情地赶到阿肯色州去帮助克林顿参选。
11月选举日之前,克林顿几乎一直在旷课。从黎明时分直到午夜,他都一直在为达斐的选举奔忙着,然后从第三国会选区纽黑文总部返回长岛南部的住处休息。他和三个室友在海边合租了一所房子。选举日后,他的学习习惯也没有多少改变。室友们发现他会看一本书直至深夜,开始还以为他在看法律书,后来才知道他是在看小说。他的睡眠不足5个小时,忙着给数不清的前女友写长篇大论的书信。克林顿考试前会临时抱佛脚,突击学习几个小时就能通过考试。
《希拉里传》耶鲁的爱情与战争(6)
刚到纽黑文几周,人们就发现他具有非凡的魅力,能够吸引大量不同背景的人。他听取他们的故事,学习他们的知识,然后以自己高深的见解和历史感来回应他们。克林顿具有非比寻常的移情能力,这令人们神魂颠倒,对他如痴如醉。南希?贝克瓦克就是一个被他的魅力所折服的人(不过她跟希拉里的关系要比她和克林顿的关系密切)。“我从未见到过像比尔那样兴趣广泛、头脑灵活、魅力四射的人。他获取自己想要的东西效率极高。他对世人的爱像小说家的爱,他能记住他们身上特别的地方,他倾听他们的谈话,然后用无比巧妙的方式回应他所听到的东西。他很风趣,善于观察,对聪明人和不聪明的人他同样关注……他努力跟人们交谈,一切的一切都表明他天生就适合从政。人们会问,‘好吧,你难道真以为他会成为总统吗?’当然!我认识他还不到两个小时就被他折服了。”
贝克瓦克后来成了加利福尼亚斯克瑞普学院的院长。她认为,比尔?克林顿也采用小说家的视角来看待自己的生活,他身上集合了令人惊讶的矛盾特质:既有自我意识又能够自我否定;尽管目标明确,却又无法轻易做出决策。
然后就是他生活中的女人。
克林顿后来说:“在学业和政治生活一帆风顺的时候,我的个人生活却是一团糟。一个年轻女孩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