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哥马利传》

下载本书

添加书签

蒙哥马利传- 第60节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他根本就不喜欢种植花草果木之类的事情。他指示花工把花园中的一 切都弄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他的弟弟布赖恩写道,那些小溪小沟“被收
拾得井井有条,纹丝不乱,凡是看起来有点脏或不雅观的石头都得搬走”。 幸运的是,蒙哥马利很快就找到了一种非常适合于他的工作——做一名有真
知灼见的政界元老。他健全的常识和局外人的身份,使他对许多问题都能一 针见血地洞穿实质,而这对一般当事人来说,却是不易做到的。他能够对他
经历过的许多历史事物提供直接的咨询意见。他的主要贡献在外交和防务方 面,但他肯定相信,他那直率而符合逻辑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对国内问题也有
影响。蒙哥马利离开北约时,对他的赞扬声不绝于耳。有些言过其实的赞扬, 听起来有点令人倒胃口。1958 年 9 月,阿瑟·布赖恩特在《星期天泰晤士
报》上发表文章,把蒙哥马利说成是“一个非常和蔼、非常有人情味的人。 对那些了解他的人来说,也是非常可亲可爱的”。同年 10 月,曾在非洲沙漠
同蒙哥马利作战的对手冯·梅伦廷说,蒙哥马利一接过第 8 集团军的指挥权, 非洲军团就认识到他们的末日来到了。蒙哥马利接受了这些阿谈奉承,并且
感到很对自己的胃口。
也许正是这些赞扬声使蒙哥马利备受鼓舞,以至于信心百倍地要做一
个独立的国际事务评论人。 蒙哥马利退休后的活动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一是到各国访问,并就
国际问题发表见解;二是撰写历史著作和去广播电台与电视台向观众作演 讲;三是参与国内政治。由于他常去上议院演讲,上议院已充分感觉到了他
的存在。他对国际关系、历史和国内政治的研究情况,大多反映在他撰写的 五部著作中:《回忆录》(1958)、《正确判断的方法》(1959)、《领导艺术之
路》(1961)、《三个大陆》(1962)和《战争史》(1968)。
对蒙哥马利本人来说,他的新生活最有意思的一个方面是出访世界各 个国家。
尽管他年事已高,但却表现出惊人的活力。1959 年 4 月,他访问苏联; 同年 11 月,他访问南非。1960 年,他访问印度、加拿大和中国。1961
年, 他再次访问中国,而且时间更长,然后,访问加拿大和中美洲。从 1962 年 到 1966 年,他每年初都去南非访问。最后,他于 1967 年 5
月到埃及访问, 故地重游,凭吊旧战场。
蒙哥马利对莫斯科的访问在保守党政府引起一些抱怨。蒙哥马利后来 写道,他想到莫斯科去弄清三件事情:俄国人是否已准备冒险发动核战争;
他们是否害怕德国;他们是否害怕中国。他说:“对此事考虑再三之后,我 最后决定访问莫斯科,同苏联领导人及其军事顾问商讨欧洲的安全问题。” 当然,他曾于
1947 年 1 月访问过苏联。但从那时以来,形势发生了巨大变 化。1959 年 2 月,英国首相麦克米伦访问莫斯科,3 月宣布英国、法国、苏
联和美国四国外长将于 5 月在日内瓦举行会谈。在这种特殊时刻,英国政府 显然不愿意让蒙哥马利前去访问,因为蒙哥马利生性乖僻,难以预料,谁知
会不会捅出什么娄子来呢。然而,他们根本无法阻止他以平民的身份出国旅 行。于是采取种种措施,使蒙哥马利的访问看起来完全是非官方的。英国驻
苏联大使帕特里克·赖利准备推迟休假时间,以便与蒙哥马利的访问时间相 一致。
外交大臣塞尔温·劳埃德马上告诉他不必为此操心,当蒙哥马利访问 莫斯科时,他不应该呆在那里。麦克米伦在下议院和政府发言人举行的新闻
发布会上强调,蒙哥马利的访问纯属私人访问,英国政府对此毫不关心。4 月 9 日,麦克米伦和劳埃德会见蒙哥马利达 45 分钟,警告他不要涉及敏感
问题。这次会见在下议院引发了一些非常有意思的问题:所有到苏联进行私 人访问的人都曾同外交大臣会谈 45 分钟吗?喜剧演员吉米·爱德华兹最近
匕往莫斯科以前会见过外交大臣吗?
蒙哥马利的访问进行得很顺利。当他乘坐的飞机降落在莫斯科机场时, 他受到了热烈而友好的迎接,见到了老熟人罗科索夫斯基元帅。第二天早上,
他会见赫鲁晓夫,向他询问苏联对欧洲局势的看法。正如所预料的那样,赫 鲁晓夫对此守口如瓶。当天下午,蒙哥马利在莫斯科到处闲逛,买了几个玩
具。那天晚上,他说他需要时间考虑第二天所要讨论的问题,拒绝去剧院。 第二次会见赫鲁晓夫时,他再次提出这个问题,并概要地介绍了他要求联合
国解决柏林问题的计划和建立核查小组帮助欧洲裁军的计划。赫鲁晓夫礼貌 地听他讲解,但却没有发表任何重要意见。
蒙哥马利与赫鲁晓夫的会谈毫无结果,至多只标志着缓解东西方关系 的一种努力。然而,蒙哥马利却坚信自己一直处于国际大事的中心。他回到
英国后对新闻界说,他不得不绞尽脑汁,冥思苦索。“在我深思熟虑之后,
你决不会知道我将做什么事情。”他为《星期天泰晤士报》写了两篇文章报 道这次访问活动,并在《正确判断的方法》一书中用了一章的篇幅专门描述
这次访问。他给人的印象是,他已深入了解苏联政府的最深层想法。他发现 赫鲁晓夫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和“现实主义者”,苏联也像西方害怕遭到
东方的攻击一样,害怕遭到西方的攻击。他相信,只要西方改变策略,苏联 完全有可能成为基督世界的一部分。他说:“我们必须停止要摧毁东方集团
的威胁,我们必须停止炫耀我们的核力量和我们将如何做。各军种首长发表 好战演讲没有任何好处。”这与他 3 年前发表的核威慑演讲相比,简直判若 两人。
蒙哥马利对中国进行的两次访问非常有意义。对大多数西方人来说, 中国是神秘的。蒙哥马利的访问有助于西方了解中国。1960 年 1 月,蒙哥
马利访问印度,同他心目中的伟人尼赫鲁住在一起。后来,他决定访问中国, 于是从新德里向北京发出了这个信息。不出所料,他接到通知说,鉴于中印
关系紧张,直接从印度飞往中国将不受欢迎。但是,为他作出了 5 月份访问 中国的安排。5 月 20 日,蒙哥马利到达香港。有人告诉他说,周恩来总理
于前几天谈论了澳门和香港的最后前途问题。蒙哥马利反驳说:“如果谁想 夺取香港,那将意味着世界大战。”
确定了他在这个复杂问题上的立场之后,蒙哥马利于 5 月 24 日启程前 往中国访问。
24 日中午,蒙哥马利元帅在中国人民国防体育协会主任李达上将的陪 同下,乘飞机由广州到达北京。24 日下午,蒙哥马利参观了北京站、民族
文化宫和北京的其他新建筑。国务院副总理陈毅元帅接见了蒙哥马利,并举 行宴会欢迎蒙哥马利访问中国。
25 日,周恩来总理和对外贸易部长叶季壮分别接见了蒙哥马利。此外, 蒙哥马利观看了跳伞表演和滑翔机飞行表演,参观了北京第二棉纺织厂。26
日晚,周恩来总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宴会,欢迎蒙哥马利访问中国。周恩来 总理在宴会上表示,中国人民支持蒙哥马利元帅为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和世界
和平所作的努力;相信蒙哥马利元帅这次访问,对增进中英两国人民的友好, 对改进两国关系,一定会有很好的贡献。蒙哥马利在讲话中表示,他在返回
英国后一定马上非常明确地指出,“我们大家都应该同新中国保持友好。”他 还说,他这次访问使他能够纠正西方世界普遍持有的对新中国的错误印象。
5 月 27 日上午,蒙哥马利离开北京前往上海访问,上海副市长曹获秋 到机场迎接。
中午,上海市市长何庆施设午宴欢迎蒙哥马利元帅访问上海。蒙哥马 利在讲话中感谢柯庆施市长对他的欢迎。他说,在亚洲来说,一个大问题就
是台湾问题。作为一个有理智的军人,他一贯认为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 国政府在北京,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下午,蒙哥马利参观了上海近郊
的马桥人民公社。晚上,毛泽东主席在上海接见了蒙哥马利井共进晚餐。
28 日早晨,蒙哥利元帅在李达上将和国家体委副主任荣高棠的陪同下, 乘飞机离开上海前往广州。抵达广州后,转乘火车经深圳取道香港回国。
蒙哥马利在北京访问时,过得非常愉快,因此邀请周恩来总理到伊辛 顿访问,但被婉言谢绝。然而,蒙哥马利却非常高兴地接受了 1961 年 9 月
再次访问中国的邀请。
1961 年 9 月 6 日,蒙哥马利再次来到中国访问。在这次访问中,蒙哥
马利访问了更多的地方,会见了更多的中国领导人,对中国有了更多了解。
9 月 9 日,蒙哥马利离开北京前往包头、延安、西安、三门峡、洛阳、郑州、 武汉等地访问,参观了许多工厂、农村和学校,游览了一些著名风景区,于
9 月 20 日回到北京。在访问期间,蒙哥马利不仅受到各地党政军负责人的 热烈欢迎和亲切会见,而且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陈毅副总理为
他举行欢迎宴会并陪同他参观故宫;周恩来总理两次接见他;国家主席刘少 奇于 22 日接见了他;中国共产党主席毛泽东于 23 和 24 两日在武汉两次接
见了他。通过这些访问与会见,蒙哥马利对中国有了更深刻的印象。
在周总理为他举行的钱别宴会上,蒙哥马利说,中国人民的命运已经 掌握在自己手中,。电子书全中国人民是坚强团结的,他们 12 年来在毛泽东的领导下取得了巨大成就。
蒙哥马利第二次访问中国时,提出了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三项原则, 这就是大家都承认只有一个中国、承认有两个德国、一切地方的一切武装部
队都撤退到他们自己的国土上去。他还进一步解释说:我说的中国是指政府 设在北京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而不是从来没有资格代表中国的台湾那一套机
构。我一向认为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
蒙哥马利关于中国的见解,大多阐述在为报纸写的文章和他的《三个 大陆》那本书中,比他要把苏联吸收进基督世界的看法要有趣得多。从 1960
年起,他一贯坚持认为,承认台湾代表整个中华民族实在是荒谬之至。他把 自己的观点表达得如此强烈,以至于引起台湾报纸的一场反击,把他的看法
说成是“一个遭到挫折而又被完全遗忘的人的悲嚎”。在对 20 世纪中国历史 进程的分析中,蒙哥马利明显表现出对毛泽东领导下的中国共产党的同情,
他把毛泽东描绘成一个同残酷无情、侵略成性的蒋介石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 争的人物。蒙哥马利承认,毛泽东可能对成千上万中国人的死负有责任,但
他说,中国的权力之争总是与这种屠杀紧密相连的,而受西方国家庇护的蒋 介石则可能负有更大的责任。通过访问中国和对某些问题的思考,蒙哥马利
得出的结论在现在看来好像并没有什么了不起的地方,但在当时却是超时代 的。
蒙哥马利最常访问的国家是南非,他喜欢那里的天气和那里的人。他 赞同白人的种族隔离制度,并已毫不隐瞒自己的观点。结果,下议院不可避
免地对他提出质询。每次他从南非回来,总是逢人便讲不要于预南
小提示:按 回车 [Enter] 键 返回书目,按 ←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 键 进入下一页。 赞一下 添加书签加入书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