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的出击距离比较近,参与攻击的轰炸机有足够的燃油去搜寻美军舰队,但是为了提高攻击效率,就得提前派出几架战机去寻找美军舰队,而且最好是速度较快的战斗机。
八点半,执行搜寻任务的十二架战斗机率先升空。
此时,中国海军已经全面换装了舰载战斗机,即由成飞研制的“海鹰”式战斗机,“猛禽”则退居二线。
有趣的是,当时从中国海军中退下来的“猛禽”,有很大一部分在空军中继续服役,并且参与了大陆战争。后来,还有一部分“猛禽”被转交给了缺乏战斗机的德意志第二帝国空军,并且服役到大战结束的时候。战后,绝大部分“猛禽”都已战损,剩下的也因为性能落后而遭到淘汰。最终,只有两架“猛禽”保存了下来,一架在中国海军航空博物馆里,另外一架则在德意志第二帝国的航空博物馆里。
可以说,“海鹰”绝对是一九四一年最优秀的舰载战斗机。
从性能上讲,要到f…4u“海盗”与f…6f“地狱猫”正式服役,美国海军航空兵才获得了能与“海鹰”抗衡的舰载战斗机,而“海鹰”经过多次改进,其后期型号并不比“海盗”与“地狱猫”差多少。
事实上,“海鹰”是中国海军在这场大战期间服役时间最长的一种舰载战斗机。
除了错过了对日作战之外,“海鹰”几乎参加了太平洋战争中的每一场战斗,特别是在一九四一年到一九四三年期间,也就是太平洋战争打得最惨烈的两年间,一直是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
与“猛禽”相比,“海鹰”最大的特点就是更加敏捷。
在保持了海军舰载战斗机特有的高速与俯冲性能之外,“海鹰”的敏捷性大大提高,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多用途战斗机,而不是像“猛禽”那种,仅适合执行截击任务,在各个方面都具有较为突出的性能。
事实上,在大战后期,“海鹰”已经不是性能最好的舰载战斗机了,但是仍然在中国海军中服役,而且在舰载航空兵中服役。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海鹰”能够挂载二百五十公斤级以下的航空炸弹执行轰炸任务,也就是能在必要的时候充当战斗轰炸机使用,其作战范围非常广阔。
美国海军在一九四一年的主力战斗机,即f…4f“野猫”根本不是“海鹰”的对手。
单从性能上讲,f…4f“野猫”与“猛禽”极为相似。
早在大战爆发前,美国海军就通过联合演习,证明“野猫”能够对抗日本海军的“零”战,算得上是一种合格的战斗机。问题是,“野猫”更适合执行截击任务,很难与灵巧的战斗机进行格斗。
有趣的是,美日海军在联合演习中总结出的经验,也为中国海军所用。
在与日本海军作战的时候,中国海军的飞行员参照了“野猫”对抗“零”战的方法,并且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与“海鹰”相比,“野猫”在俯冲性能上基本上没有优势,而在盘旋性能上差得太远。
战后,很多人都认为,成都飞机制造厂能够及时完成“海鹰”的研制工作,并且赶在美国参战之前量产,是中国海军能够在太平洋战争中击败美国海军的重要因素之一,因为“海鹰”不但为中国舰队提供了一道坚固的防空屏障,还增强了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能力,使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攻击效率大幅度提高。如果在美国参战的时候,中国海军的主力舰载战斗机依然是“猛禽”,那么中国海军就很难在势均力敌的海战中占到便宜,也就难以用较低的代价击败美国海军。
当然,在接受实战考验之前,谁也不知道“海鹰”的性能有多么先进。
执行侦察任务的战斗机出发后,才轮到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升空。
因为十二架“海鹰”在找到美军舰队之后,依然有足够的燃油,也就能够转变为护航战斗机,所以李向龙只让每艘航母各出动了八架护航战斗机,即总共派出了四十八架专门执行护航任务的战斗机。
紧接着起飞的是俯冲轰炸机。
显然,执行轰炸任务的肯定不是“雪雕”,而是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份才正式服役的“鸬鹚”式俯冲轰炸机。
虽然这种舰载轰炸机的名字并不好听,甚至可以说有点难听,至少很多俯冲轰炸机飞行员就不喜欢这个名字,但是这与其性能没有多大关系。在一九四一年,“鸬鹚”绝对是中国海军最优秀的俯冲轰炸机。
与“雪雕”相比,“鸬鹚”在保持了优秀的俯冲性能的基础上,把最高飞行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五百四十公里。这个速度,已经超过了绝大部分在战前服役的战斗机。当然,只有抛掉炸弹,飞行高度得在五千米到五千五百米之间,“鸬鹚”才能达到这个速度。在携带一枚五百公斤级航空炸弹的情况下,“鸬鹚”的高空飞行速度仅有每小时四百二十公里,巡航速度为每小时三百八十公里。
此外,“鸬鹚”还取消了后座上的自卫机枪。
实战证明,由副驾驶,也就是导航员操作的自卫机枪,在战斗中几乎没有用,对从后方进入的敌机基本上没有威胁。当时,中国海军已经认识到,为轰炸机减重,尽可能的提高轰炸机的飞行速度,要比增强轰炸机、特别是战术轰炸机的自卫能力重要得多。轰炸机最有效的自卫手段就是速度。
说白了,如果能摆脱敌人的战斗机,那就根本不需要自卫武器。
当然,“鸬鹚”还有一些特点。比如,在飞行员座舱外围设置了装甲板,能够抵挡住零点五英寸以下口径的枪弹。又比如,其翼下挂架能够各携带一枚五十公斤、或者一百公斤级的航空炸弹。这种小炸弹的主要用途就是用来扰乱敌人的防空火力,只是在实战中,很少有飞行员会选择增加一百公斤、甚至是两百公斤的起飞重量。只有在攻击地面目标的时候,这种小炸弹才能派上用场。
显然,“鸬鹚”算不上优秀,只是比“雪雕”好得多。
!@#
第一百五十一章 箭已离弦
最后出发的,依然是起飞重量最大,也最笨重的鱼雷攻击机。
在“唐太宗”级服役之前,这种起飞顺序就没有改变过。主要是,没有弹射器,舰载机只能滑行升空,也就得让最笨重的、滑行距离最远的战机留在最后面,让滑行距离短一些的战机首先升空。
此时,中国海军的主力鱼雷攻击机也换成了同样由沈飞研制的“塘鹅”式。
显然,这也是一个非常丑陋的名字,只不过非常贴切。
最初的时候,中国海军提出在共同的框架下研制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以降低研制经费,并且增强规模生产效应。这种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海军的经费相对有限,还得重点建造战舰,能够用于海军航空兵的经费就更加有限了。此外,海军的舰载航空兵规模非常小,就算有六艘舰队航母,各种舰载机的需求量也只有两百到三百架,也就很难在生产中发挥出规模效应。
问题是,这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
至少以一九四零年代的技术水平,根本不可能在相似的气动结构下,开发出俯冲轰炸机与鱼雷攻击机。
要到大战末期,才能具备必须的技术基础。
结果就是,海军最终向现实低头,让沈飞单独开发鱼雷攻击机。
与“翠鸟”相比,“塘鹅”大得多,正常起飞重量达到了四点二吨,最大起飞重量更是达到了惊人的四点六吨。
可以说,这已经是在不借助弹射器的情况下,所能达到的极限起飞重量了。
如此巨大的起飞重量,与海军的战术与性能要求有很大的关系。
事实上,在最初的时候,海军并没有对鱼雷攻击机的性能提出太高的要求,而是在战争爆发之后,海军更改了性能指标。
主要就是,与日本海军的战斗,暴露出了鱼雷攻击机的不足。
最大的问题就是,鱼雷攻击机的作战环境极为恶劣,得在敌舰多层防空火力的拦截下发起攻击。
实战也已证明,鱼雷攻击机的战损率远高于俯冲轰炸机。
更要命的是,“翠鸟”在设计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这些问题,因此在战斗中的损失极为惨重。在第一次硫黄岛海战中,“翠鸟”的战损率高达百分之七十四,几乎每一次出击都意味着有去无回。
受此影响,海军大幅度提高了鱼雷攻击机的防护水准。
虽然海军的要求并不变态,即机身关键部位必须能够挡住零点五英寸强大,次要部位也要能够经受住七点六二毫米口径枪弹、以及炮弹破片的直接攻击,只有飞行员座舱的装甲盒必须能够挡住二十毫米高射炮的炮弹。但是即便如此,也意味着需要在战机上安装数百公斤的装甲。
事实上,仅仅是装甲,就让“塘鹅”增重了近六百公斤。
除此之外,海军还提高了鱼雷攻击机的作战半径,即要求在正常起飞重量,也就是执行鱼雷攻击任务的时候得超过六百公里,最好能达到七百五十公里,而在最大起飞重量,即执行水平轰炸任务的时候,要达到五百公里,最好能达到六百公里,且两种情况下都得保有十五分钟的余油。
所幸的是,海军对速度指标的要求并不高,甚至降低了速度要求。
这也与实战有关。
在与日本海军的战斗中,中国海军就发现,不管是战斗机、还是鱼雷攻击机,低空速度都快不到哪里去。更重要的是,防空战斗机在对付鱼雷攻击机的时候,很少尾追攻击,大部分时候都是俯冲攻击。显然,速度快不快并不重要,关键是得有足够的敏捷性,以及较高的抗打击能力。
可以说,如果海军没有降低速度指标,以当时的技术水准,根本无法设计出能够满足海军全部要求的鱼雷攻击机。
在海军的众多要求中,最独特、也是最奇怪的,就是采用内置式弹舱。
说得直接一些,就是必须把鱼雷挂在弹舱里面,而不是像“翠鸟”那样,直接挂在机腹下面。
海军在提出这个要求的时候,主要是考虑鱼雷的安全性。
当然,这么做也能降低飞行阻力。
问题是,当时海军已经在研制五百五十毫米航空鱼雷,因此鱼雷攻击机的内部弹舱就要做得足够大。
受此影响,“塘鹅”成了一种非常难看的战机。
从侧面看,“塘鹅”的机身又短又粗,就像是一只大肥鹅。也许正是如此,海军才为其取了这么个不雅的名字吧。
严格说来,“塘鹅”不是一种优秀的鱼雷攻击机。
主要就是太笨重了,基本上没有灵活性可言。如果不是有厚实的装甲保护,“塘鹅”的战损率肯定会高得吓人。根据中国海军的作战记录,曾经有一架“塘鹅”在被打掉了半截机翼,被二十毫米以下口径的高射机枪击中了一百多次之后,依然返回舰队,成功降落到了航母上。要是换成其他任何一种战机,哪怕是中国空军的攻击机,在类似的情况下,也不可能侥幸返航。
“塘鹅”在中国海军中的服役时间非常短暂,在一九四一年七月交付之后,仅在一线部队服役到一九四二年四月,总共只有九个月。只是,“塘鹅”在整个大战期间的产量高达一千四百架。也就是说,大部分“塘鹅”不是在航母上服役,而是做为岸基飞机使用。有趣的是,“塘鹅”最主要的战场不在海洋上,准确的说不是参加舰队作战,而是作为战术支援飞机使用。主要就是,“塘鹅”的弹舱足够大,而且载弹量惊人,还能在翼下挂架上携带数枚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