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先头部队开火,那么就很有可能暴露。如果敌人向先头部队开火,就无法伏击后面的大部队。虽然这套战术有很大的局限性,即无法对付位于行进路线侧面的敌人,但是政府军的主要敌人是反政府游击队,而游击队每次出动的规模都很有限。也就很难从侧翼发起攻击。
当然,政府军的先头部队倒了大霉。
唐宏光把开火距离压缩到了不到五十米,而且直到走在最前面的那名政府军士兵离他潜伏的地点不到二十米的时候。他才首先开火,而分散埋伏在附近的武装村民也立即向敌人开火。
十多名政府军士兵甚至没有来得及开火还击,就全部中弹倒地。
枪声很快就消散了,只剩下了负伤的政府军士兵发出的凄惨叫声。
唐宏光没有补枪,那几名政府军士兵的枪伤都在致命部位,只是暂时没有断气。没有必要在他们身上浪费子弹。
政府军的大部队依然没有出现,毕竟五百米的距离不算短。
过了不到两分钟。河滩上就安静了下来。
李承志有点紧张,因为政府军的大部队迟迟没有出现不是好兆头,很有可能意味着敌人正在丛林里向唐宏光的侧面迂回。
唐宏光已经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匍匐着离开了藏身的散兵坑,爬行到丛林边缘。
李承志朝那边看过去的时候,唐宏光已经溜进了丛林,十四名武装村民则继续守在河滩阵地上。
不多事,丛林里响起了枪声,还有爆炸声。
虽然隔得很远,但是李承志依然听了出来,丛林里的战斗打得很激烈,只有一把突击步枪在持续开火,准确的说是每隔几秒钟就开火一次,而其他枪支发出的枪声都很凌乱,没有什么规则。
李承志不得不佩服唐宏光,在丛林里,就没有人能够对付唐宏光。
丛林里的战斗持续了大约十分钟,在最后一次爆炸之后,枪声嘎然而止,寂静再次笼罩了整个战场。
不多时,李承志看到了从丛林里溜出来的唐宏光。
唐宏光安然无恙,李承志松了口气。他开始还以为唐宏光完蛋了,不然丛林里的战斗不会突然停止。
显然,事实恰好相反,肯定是唐宏光打退了从侧面迂回的敌人。
回到河滩上,唐宏光到每一个散兵坑旁,逐一鼓舞了武装村民的士气,还把带回来的子弹带分配给了武装村民,好像还给了武装村民一些东西,应该是他从被击毙的政府军官兵身上获得的战利品。
这个小小的举动,极大的鼓舞了武装村民的士气。
当然,政府军也没有闲着。
从侧面迂回失败之后,政府军只能从正面强攻。
唐宏光还没有回到自己的阵位上,政府军的大部队就出现在了河滩上,而且李承志立即紧张了起来。
原因很简单,政府军不仅有两挺重机枪,还有三门小口径迫击炮!
更重要的是,政府军里肯定有炮兵官兵,因为他们把那三门迫击炮架在了丛林边缘的灌木丛后面,在唐宏光的视野之外!
显然,那三门迫击炮的威胁,超过了政府军手里的所有武器。
要知道,唐宏光再厉害,也不可能摧毁那三门迫击炮,也无法干掉炮手,而只需要几枚炮弹,就能让武装村民刚刚升起来的士气归零。
李承志知道,是他发挥作用的时候了。
只是,距离太远了,超过了六百米,因此他不可能在不用夜视仪的情况下,瞄准正在架炮的炮手。
李承志有点后悔,因为他没有提前把夜视仪装到狙击步枪上。
在他安装夜视仪的时候,政府军发起了进攻,而且首先就用上了迫击炮。
第一轮齐射,政府军打出的九枚炮弹至少有四枚落在了武装村民的防线上,而且有一枚就落到了一个散兵坑附近。
李承志没有看清楚,不过肯定有人伤亡。
紧接着,政府军的重机枪开火了。
在直射火力的压制下,武装村民很难按照唐宏光与李承志教的那样转移阵地,几个胆小已经蜷缩在了散兵坑里,根本不赶冒头。
这样的战斗,根本没有办法打。
李承志以最快的速度为安装好了夜视仪,不过他没有取下消声器。虽然六百米的距离对安装了消声器的j…61狙击步枪而言,显得稍微远了一点,但是七点八毫米子弹的弹头在飞行完这段距离之后,依然有足够的威力,而且比手枪弹在二十米外的存能还要大,足够打死打伤政府军官兵了。
因为迫击炮的威胁最大,所以李承志首先对付那几名炮手。
第一枪稍微偏了一点,落在了一名炮手附近。有趣的是,那名炮手正忙着重新瞄准,根本就没有察觉到危险。第二枪非常准确,子弹击中了炮手的身躯,而且在左侧肋部,因此右面的炮手没有察觉到。李承志跟着打出了第三枪,把位于迫击炮右侧的那名手里拿着炮弹的炮手送上了西天。
这一枪,收到了连李承志都没有想到的结果。
这就是,那名拿着迫击炮炮弹的炮手在倒下的时候,他手里的迫击炮弹竟然爆炸了!
显然,这是很不可想像的事情。
迫击炮炮弹的保险安装在尾部,在发射的时候才自动解除。如果需要以投掷的方式来使用迫击炮炮弹,就得首先拿起炮弹在硬物上撞击尾部,解除保险,这样炮弹在落地的时候才会爆炸。
如果没有解除保险,即便炮弹从几米高的地方掉落到地面上,也不会爆炸。
显然,那枚炮弹肯定有些年成了,也许保险已经实效,或者是那名被击毙的炮手在倒下的时候,手上的炮弹撞到了硬物上。
当然,这次爆炸,直接毁掉了那门六十毫米迫击炮。
只是,其他的政府军官兵也察觉到了危险,知道附近还有敌人,而且埋伏在另外一个方向上。
问题是,政府军并不知道李承志埋伏在河对岸。
更重要的是,政府军只有三门迫击炮。
爆炸的硝烟还没有散去,一名军官就跑了过去,吩咐另外两个班的炮手转移阵地,并且让人去检查那门被炸毁的迫击炮能否修复。
显然,那名军官是一个极为理想的射杀目标。
第一百零四章 撤退
炮兵军官被击毙,那两门迫击炮的威胁小了许多。
虽然政府军很快就意识到,威胁来自河对岸,把炮兵阵地转移到了李承志看不到的丛林里面,但是没有炮兵军团指挥,仅靠几名素质不怎么样的炮手,根本不可能把炮弹准确发射出去。
要知道,那只是六十毫米迫击炮。
在大战期间,这种迫击炮广泛装备于交战各国的军队,而且一般配制给步兵连的炮兵排或者是炮兵班。也就是说,这是口径最小的迫击炮。六十毫米迫击炮炮弹的威力并不大,跟常用的进攻型手榴弹差不多,杀伤范围在十米左右,而且早期的迫击炮炮弹没有采用预制成型弹体,产生的破片不但数量少,还很不规则,对人员的杀伤效果很不理想。显然,危地马拉政府军使用的就是在大战期间生产的炮弹。要让这种迫击炮发挥威力,就得保证有足够高的命中精度。
显然,打偏了的炮弹,对敌人的威胁非常小。
政府军把'迫击炮撤到丛林里的时候,李承志已经转移了三次阵地。对他来说,政府军的那几挺机枪有很大的威胁。虽然大部分时候,政府军的机枪都是在胡乱扫射,但是只要被击中,李承志就算不死,也要受重伤。
当然,为了除掉最大的威胁,李承志一直没有对付政府军的机枪手。
来到第四处阵地上,李承志才瞄准了机枪手。
因为知道河对岸有敌人,而且是弹无虚发的狙击手,所以政府军的军官都退到了丛林里面,没有出来送死。
显然,政府军的军官并不在乎士兵的伤亡。
河滩上,战斗打得非常激烈。
在损失了近三十名士兵之后,剩下的政府军士兵变得更加谨慎。都爬到了地上,没有成为射击的靶子。
虽然对唐宏光来说,射中爬在地上的敌人与射中站立的敌人没多大区别,但是那些武装村民就不一样了。在向卧倒的政府军士兵开火的时候,大部分武装村民都是在浪费弹药,有的甚至没有瞄准,只是把突击步枪举过头顶。然后朝敌人所在的方向胡乱开火,也就不能指望他们射中敌人。
要命的是。政府军已经察觉到,对方只有一把突击步枪有足够的威胁。
结果就是,唐宏光成了众矢之的。
虽然唐宏光不断的转移阵地,而且巧妙的利用了敌人的火力间隙,但是只要他停下来开火,肯定会立即遭到火力压制。
在这种情况下,唐宏光手上那把突击步枪的威力就相当有限了。
正是如此。政府军用机枪压制住了最有威胁的那个敌人,让那些已经有所动摇的士兵鼓起了前进的勇气。
李承志根本没有时间犹豫,他也不能犹豫。
当他手里的J…61再次开火,而且子弹射向了政府军的机枪手的时候,政府军不得不重视来自河对岸的威胁。
很快,两挺重机枪的压制方向都转移到了河对岸。
在第四个射击点上,李承志只开了三枪。当机枪的弹着点离得越来越近的时候,他不得不向第五处射击点转移。
河滩战场上,政府军利用这个机会,发起了冲击。
虽然唐宏光也抓住了机会。用四个漂亮的点射,让最先爬起来的四名政府军士兵变成了尸体,但是他无法阻挡更多的敌人。更重要的是,政府军不但有重机枪,还有轻机枪,而且每个步兵班都有一挺轻机枪。
结果就是,唐宏光在干掉第四个政府军士兵的时候,不得不缩回散兵坑。
战斗打到这个时候。已经没有什么悬念了。
虽然政府军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在河滩上至少留下了四十具尸体,还有十多名士兵受了重伤。但是凭借足够巨大的兵力优势,政府军已经推进到了武装村民的防线附近。战斗进入了收尾阶段。
李承志来到第五处射击点的时候,唐宏光已经投出了第一枚手榴弹。
在他的指挥下,守在战线上的武装村民开始撤退。
再不撤的话,就没有机会撤了。
只是,唐宏光与李承志都没有教村民怎么撤退,更没有告诉他们,在撤退的时候必须交替掩护。
结果就是,撤退很快就变成了溃退。
虽然唐宏光很快就意识到了这一点,而且立即用上了仅有的烟幕弹,但是仍然稍微晚了一点。李承志至少看到六名武装村民直接从散兵坑里爬起来,在敌人机枪火力的压制范围内向后奔跑。
显然,没有人能够跑过飞行的子弹。
这六名武装村民无一例外的被子弹追上,没有一个能够逃脱。
当然,这也等于告诉李承志,撤退的时间到了。
李承志没再对付那几挺重机枪,而是瞄准了操作轻机枪的政府军士兵。唐宏光投出的烟幕弹已经开始发挥作用,而重机枪的转移速度要慢得多,因此那几挺轻机枪对准备撤退的唐宏光有足够的威胁。
所幸的是,烟雾遮挡住了政府军机枪手的视野,却没有对李承志产生影响。
这次,李承志接连开了六枪,让三挺轻机枪全都变成了哑巴。只是,等到他打出第六枪的时候,政府军的压制火力也转移了过来。他刚从射击点上溜下来,就有几颗重机枪打出的子弹落到他开始趴着的地面上。
李承志倒吸了口冷气,如果他迟疑两秒钟,那几颗子弹就会要了他的小命。
所幸的是,他没有迟疑,而且在撤下来的时候,他看到唐宏光已经跑到河边,正准备泅渡过河。
只是,没有武装村民跟随唐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