照合同规定,无条件的偿还债务。
这起事件来得极为突然,赫岑道夫收到消息的时候,乌克兰已经进入战备状态。
白了,就是防止遭到德军入侵。
紧接着,乌克兰总统飞抵北京。与顾祝同进行了直接会晤。
显然,乌克兰是以德意志第二帝国为核心的西方同盟集团中倒下的第一块骨牌,却不是最后一块。
要知道,引发乌克兰退盟的直接原因是德意志第二帝国欠下的巨额债务。
根据当时乌克兰公布的资料,到一九九一年底,德意志第二帝国拖欠乌克兰的债务高达二百四十亿帝国马克,相当于乌克兰在一九九一年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之二十三。占乌克兰总债权的百分之七十。
白了,德意志第二帝国拖欠的债务,已经让乌克兰难以承受了。
用乌克兰总统在会见顾祝同时的话来说。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肯偿还债务,乌克兰的经济就将崩溃。
显然,这绝非危言耸听。
事实上。乌克兰总统紧急访华,除了在政治是警告德意志第二帝国,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不要试图入侵乌克兰之外,最主要的目的并不是与中国结盟,而是希望中国能够帮助乌克兰渡过经济难关。
这就是,向中国申请借债。
当时,乌克兰总统向顾祝同提出,如果得不到一百亿华元的紧急贷款,乌克兰的财政将在六月底破产。
显然,这就意味着乌克兰政府垮台。乌克兰也将因此爆发国内动乱。
有趣的是,当时没有多少人认识到,发生在乌克兰的事情正是冷战行将结束的信号,而且也是一个巨大的机会。
相反,很多人并不重视这件事情。
在当时的新闻评论中。很多人把发生在乌克兰的事情与二十多年前发生在土耳其的事情当成了一回事。这就是,当年土耳其因为得不到中国在经济建设上的支持,从而解除了与中国的同盟关系,转为选择跟德意志第二帝国结盟,并且由此直接导致中德的对峙关系发生重大转折。
也就是说,很多人都认为。乌克兰的行为不会对中德的冷战关系产生太大影响。
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出兵乌克兰,而且乌克兰在得到了中国的经济援助之后,成为中国的盟国,中德冷战的基本局面依然会维持下去,而且德意志第二帝国肯定会加强对其他盟国的控制力度。
所幸的是,顾祝同清楚的认识到了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
当时,顾祝同答应在六月底之前为乌克兰提供五十亿华元的无息贷款,帮助乌克兰渡过难关。
更重要的是,顾祝同明确提到,乌克兰要想获得更多的贷款就必须进行政治改革。
白了,贷款可以不计利息,但是贷款本身并不是无尝的,乌克兰要想获得更多的贷款就得成为中国的盟国。
当然,至少得成为中国的友好国家。
显然,成为中国友好国家的基础就是建立起一套得到中国认可的政治体制,确保与中国的友好关系不会动摇。
对乌克兰来说,已经没有别的选择了。
既然已经跟德意志第二帝国划清界线,乌克兰就必须争取获得中国的支持,不然就无法应对可能出现的军事入侵。
乌克兰成为了第一块倒下的骨牌,接下来是俄国与白俄。
战后,除了波罗的海三国、以及跟罗马尼亚存在争议的摩尔多瓦地区之外,俄国的欧洲地区出现了三个国家,即俄国、乌克兰、以及在侵占的波兰领土上建立的白俄,其中乌克兰与白俄为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俄国则以中德战略缓冲区的身份,在战后获得了更多的独立自主权。
当然,战后的俄国,已经远不如之前的俄国。
只是,俄国在前红俄的影响力依然十分巨大,而且拥有成为地区强国的基础。
一九九二年五月,德意志第二帝国被乌克兰搞得焦头烂额的时候,俄国与白俄领导人在明斯克会晤,正式提出合并计划。
按照公开的消息,白俄将并入俄国,成为俄国的一个自治加盟共和国。
因为俄国不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盟国,而是中立国,所以白俄在并入俄国之后,将自动解除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同盟关系。
这下,麻烦来了。
虽然俄国为中立国,但是在德意志第二帝国东面,白俄是唯一的战略屏障,即德意志第二帝国直接与白俄接壤。
白俄并入俄国,意味着德意志第二帝国丧失了这道战略屏障。
根据后来解密的资料,当时德军总参谋制定了一份军事行动计划,即通过军事占领的方式来阻止白俄与俄国合并。
只是,赫岑道夫阻止了军事行动。
原因很简单,出兵占领白俄,肯定会与俄国为敌,而根据中国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在战后签署的秘密协议,中德两国都为俄国独立自主提供了政治担保。这就意味着,如果俄国为了白俄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发生军事冲突,中国就可以根据当初做出的担保,为俄国的军事行动提供支持。显然,这就意味着俄国将成为中国的盟国,而中国也就能够借此把战线推进到帝国边境线上。
显然,不管军事行动的结果如何,都意味着中德将由间接对抗转为直接对抗。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这显然是不可接受的后果。
相反,如果让白俄并入俄国,以此保证俄国继续保持中立,那么德意志第二帝国还能获得更好的安全环境。
正是如此,赫岑道夫在白俄与俄国合并的问题上保持了沉默。
问题是,赫岑道夫只看到了军事干预的风险,却没有想到容忍白俄与俄国合并所产生的巨大影响。
要知道,赫岑道夫的沉默,等于承认德意志第二帝国已经无力控制所有盟国。
对西方同盟集团内的其他国家来说,这就等于获得了一个可以摆脱德意志第二帝国控制的信号。
仅仅一个多月之后,即七月中旬,在布鲁塞尔召开的西方同盟集团首脑会议上,法国与意大利领导人就明确提出,西方同盟集团不应该是一个以德意志第二帝国为绝对核心与绝对权威的国家集团,而是一个以维护所有同盟国的利益为主要目的的集团,即其他国家的利益必须获得尊重与保护。
对德意志第二帝国来说,一九九二年绝对是多事之秋。
要知道,法国与意大利的分量远远在乌克兰与白俄之上。
当然,真正的威胁来自法国,而不是意大利。
虽然法国是战败国,而且在战后被德军占领,还受到了众多约束,但是法国已经在四十多年的和平发展中成为了欧洲大陆上经济规模仅次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强国,其影响力甚至在意大利之上。
在法德关系中,法国有一张王牌,即法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头号债权国。
当时,法国持有的帝国债券超过了八千亿帝国马克,占到德意志第二帝国发行债券的百分之七十。
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法国提供的资金,维持了帝国的稳定。
显然,如果没有来自法国的资金,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早就崩溃了。
更加要命的是,法国的战败国地位是由同盟国集团承认的,即中国做为同盟国集团的头号强国,对所有战败国都负有义务。说得简单一些,只要法国承认其战败国地位,并且遵守同盟国集团加在其身上的所有限制,那么中国就要保证法国不受到军事威胁,给予法国最根本的安全保证。
在平时,这只是一句口头上的承诺,毕竟占领法国的是德军。
可是只要法国愿意,就可以切断德意志第二帝国的经济命脉,而且经济上的行为并没有违背战败国受到的约束。也就是说,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以法国强行要求偿还债务,或者是终止提供贷款为由推翻法国政权,就触犯了基本占领原则,构成了入侵事实,而中国也就有理由进行干预。
得简单一些,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可能通过军事手段来打击法国。
至于意大利,德意志第二帝国就更加不可能蛮干了。
终章
一九九二年底,乌克兰正式与中国缔结了具有准同盟性质的《经济与技术交流、合作与互补条约》。在同一个月里,白俄与俄国的和平进程也取得了实质进展,即白俄与俄国的国会通过了与合并有关的议案。
在四面楚歌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放弃东面的两个盟国。
进入一九九三年,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最大威胁来自法意联盟。
这就是,在法国主导、意大利推动下,德意志第二帝国不得不同意对“欧洲联盟”进行全面改革。
显然,改革的核心就是提高法国与意大利在欧洲联盟中的地位。
白了,法国与意大利希望获得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同等的地位,建立一个以三个欧洲强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问题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却不愿意让出老大的位置,甚至不愿意分享权利。
在很多帝国公民眼里,法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战败国,而且早在一百二十年前的普法战争中就是帝国的手下败将。这样的国家,根本就没有资格跟帝国讨价还价,更没有资格跟帝国分享权利。
至于意大利,已经获得了足够高的地位,还有什么好奢求的呢?
只是,今非昔比,而且主导世界秩序的不再是欧洲列强,来自中国的巨大压力,让帝国当局不得不认真考虑法国与意大利的利益诉求,也就不得不在权利分配上。给予这两个实力强大的国家足够多的好处。
白了,如果法国与意大利结成稳固联盟,其实力超过了德意志第二帝国。
在经济规模上,法意联盟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一点二倍,仅法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就相当于德意志第二帝国的七成。在军事上,意大利也是得到了承认的核大国,拥有数百枚核弹头与可靠的投掷手段。在政治上。法意联盟对欧洲的其他国家,比如比利时、西班牙、葡萄牙与希腊均有足够强大的影响力,而且这些国家同样希望能够在欧洲联盟、以及欧洲统一进程中获得更大的发言权。在外交上。意大利是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而法国则是安理会轮值国中的常客,此外这两个国家与前殖民地保持着良好关系。在世界范围内有数十个交往密切的友好国家。
可以说,只要法意联盟牢不可破,德意志第二帝国就得做出让步。
当时的局面是,德意志第二帝国在乌克兰脱盟,白俄与俄国合并时表现出的软弱,让法意两国的领导人认识到,只要他们团结一致就肯定能够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做出让步,从而获得欧洲联盟的主导权,至少能够在联盟内部与德意志第二帝国分庭抗礼,从而提升本国的国际地位。
此外。还有来自中国的影响。
虽然在之前的四十年内,法国与意大利都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坚定盟友,但是中国的主要对手是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不是法国与意大利。也就是说,当法国与意大利挑战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时候。也就成为了中国的拉拢对象。
一九九三年,中国外长对法国与意大利访问了五次!
如此密集的高层外交,表明了中国的企图。
这些因素加在一起,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认识到,如果不想失去法国与意大利,就必须在同盟集团的主导权上做出让步。让这两个发展壮大的欧洲国家获得更多的发言权,以维持以帝国为核心的同盟体系。
与法国、意大利的谈判持续到一九九三年底。
在别无选择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做出了极大的让步,即承认法国在欧洲的大国地位,对欧洲联盟